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如水剑道 > 第173章 五弦颈后拨,翻作惊鸿舞(下)

如水剑道 第173章 五弦颈后拨,翻作惊鸿舞(下)

作者:花淡茶浓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4:03:53 来源:平板电子书

宫灯耀耀,熏炉袅袅。

两条玉臂带起香风,十根葱指撩动众客。

便在此时,小蛮几个漂亮的筋斗、翻到了大殿西边,从一名乐工手上接过琵琶。旋即又倒翻回殿中,脚步轻盈,落地无声。

那琵琶周身嵌满了螺钿拼凑的花纹:背面是缠枝飞鸟,正面是团花瑞兽,曲颈上竟有五只弦轴,五根粗细不一的丝弦笔直垂下、接入覆手。

小蛮将琵琶架在颈后、舞风陡变,一扫方才的娇娆魅惑之态:

玲珑浮凸的身姿,恍然化作一只暮秋的归雁,在荻花瑟瑟的水边徘徊。似是失群落单、哀鸣阵阵,又似是老翅无力、再难奋飞。谁怜一片孤鸿影,蓦然相失万重云……

陡然一声鸣镝,杀机骤然袭来!孤雁惊起,竭力振翅,在萧索的水面拍出圈圈涟漪。最后双蹼一蹬、借着风力、飘荡向蒹葭苍苍的天际……

众人正看得如痴如醉,忽听几声金铁交击的声响,从小蛮身后发出。待定睛瞧去,却见小蛮双臂、竟以匪夷所思的角度,弯向颈背后的五弦琵琶,拨奏出嘈嘈之音!

“竟是反弹琵琶!老朽今日大开眼界!”

“此女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轻云蔽月、流风回雪……其技也!如斫冬木、如破春冰,铜锤敲砧板,珍珠落玉盘……”

满殿宾客酒醒了一半,纷纷颔首嗟叹。有的宾客竟捧起酒杯,向着小蛮遥遥敬去。

然而琵琶声、却由小渐大,从霜天破晓的第一声号角,渐渐转至金鼓齐鸣!接着、仿佛千军万马的蹄声同时响起,透出雄健英武的气势来。然后两军交阵、短兵相接,密密匝匝的箭雨、杀气腾腾的矛阵,震彻天地!

西平郡王哥舒曜双目圆瞪、须发皆张!这琵琶声、仿佛唤醒了他体内沸腾的热血!自己多年来纵横沙场、九死一生的经历,此刻全化作万丈豪情,忍不住想要仰天长啸。

李长源手攥杯盏、凝然不语,心中想的,却是自己当年追随肃宗李亨、讨伐蓟州叛军的情景。如今自己身体尚健、而先帝却驾鹤西去,心中惆怅孤独之感,不禁油然而生。

琵琶声密如急雨、一阵倾泻后,渐渐缓了下来。稀疏而颓丧的蹄声,充满士气低迷、无力回天的萧索。

小弦切切,如泣如诉,美人自戕、英雄末路。彼时垓下、残阳如血,五弦一划如裂帛,荡气回肠的悲壮,直到此时,才戛然而止。

独舞方歇,一曲奏罢,满坐寂然,落针可闻。

许久,太子李适才清了清嗓子道:“此伎,舞艺出类拔萃,琵琶神乎其技!竟能将‘惊鸿舞’与《十面埋伏》融汇贯通,相得益彰,当真妙哉!特赏银百两,以作嘉奖!”

众宾客闻言,这才交口称赞起来。接着添酒回灯、觥筹交错,大殿内又恢复了宴饮该有的喧闹。

天竺舞伎小蛮盈盈一拜,谢过太子李适的赏赐,便要撤身退下。

然而没走几步,一只蜡黄色的手、猛地拽住了她的小臂,身形不受控制间,便向

那边倒去……

望春宫大殿内一派和乐之景,陡然便被打破。

“啊!你要干什么?”一道女子惊呼、打断了众宾客的欢愉。

众客循声望去,只见方才那天竺舞伎、已被驸马田华强行拉拽到怀里,正欲施不堪之举。

太子李适勃然大怒,正要呵斥,却听“嗤”地破风声起,接着是田华的一声惨叫。

众客闻声看去,却见田华右手、被一枚木钗贯穿,两道血流缘臂二下,将描金袖口染得殷红。而田华正难以置信地捧着右手,嘴里发出颤抖的痛呼。

西平郡王哥舒曜大喝一声:“什么人!”

“殿内诸公,皆是衣冠禽兽!”一道清冷娇叱声,响彻大殿。柳晓暮彩袖鼓荡、裙裾飞扬,如一只大鸢,从横梁上徐徐飘下。

杨朝夕双拳攥紧、俯首盯着那道倩影,耳畔妙音、犹然未散:小道士,安稳呆着、不许出来哦!姑姑这便去救你的小蛮……

众客皆是一惊,望着突然现身的灵秀少女,竟都语塞。

太子李适尤为震惊:此女修为、必然精湛超绝!否则满殿宾客与殿外宿卫,不乏六识敏锐、身手矫捷之人,怎会被此女无声无息潜伏进来?

震惊之余、便是庆幸,倘或此女是为行刺,必然早已出手,自己性命于她而言、不过探囊取物罢了。然而此女却伏在梁上,冷眼看着热闹,直到田华对天竺舞伎动手动脚、方才怒然出手,可见是位侠肝义胆的女侠。

况且,此女灵眸凤目、肌肤胜雪,唇不点而娇、眉不描而秀,一身素雅裙衫,便令殿内诸芳、黯淡无光。比之刚从田华怀中挣脱的天竺舞伎,竟也不遑多让!

太子李适念头飞转间,听到异动的东宫卫率、已从三叠屏风后闪出,护持在他周身。

闻声涌入大殿的宿卫、乌泱泱总有二三十人,将柳晓暮团团围住。刀戟相向、劲弩上弦,只待一声令下,便要就地格杀。

西平郡王哥舒曜早已抽出腰间横刀,语气森然道:“何方妖女!竟敢独闯太子盛筵,还不束手伏诛?好留你个全尸!”

李长源一改云淡风轻的气质,双眉紧锁、显然已认出眼前之人。然而心中却无半分担忧、只是颇为疑惑:她来这里作什么?又为何要趟这浑水?

柳晓暮嗤笑道:“哥舒家的小辈,倒是慧眼识珠。姑姑我便是妖女、你又能如何?就凭这些破铜烂铁、酒囊饭袋,连吐蕃人都敌不过,也敢在姑姑面前叫嚣?”

哥舒曜顿时面沉如水、似被戳到痛处,心中暴怒无以复加!

正要下令围杀此女,却听太子李适淡笑道:“都住手,退下吧!女侠若欲伤我,早便出手了、何须等到现在?”

哥舒曜心中虽然不忿、却也不敢违拗,收刀入鞘,重新坐回腰凳。河南尹萧璟则挥退众宿卫,以眼神暗示他们围住望春宫,不要轻易放此女离开。

太子李适接着道:“女侠必是眼见不平、方才出手,可见大义凛然。萧大人,还请先将田驸马送去医治,此事虽由他起、但女侠已作惩戒,便不深究了。”

萧璟闻言,拱手应下。

田华兀自捧着血流如注的右手、额上冷汗涔涔,一脸怨毒地盯着柳晓暮。然而疼痛也令他清醒,知道当务之急、乃是治伤,便在婢女搀扶下,狼狈出了大殿。

柳晓暮秀眉微扬、冷嘲道:“好一手‘避重就轻’,小太子倒有几分手腕。只是这天竺舞伎虽然绝妙,在你眼中、怕也只是件玩物吧?”

太子李适初见此女,便惊为天人,一番思虑权衡后、便起了招抚之心:“女侠言重。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我盛朝却爱之如一。怎会因此伎是外邦女子、便轻视侮慢?女侠大可放心,今夜得观惊鸿舞、又见‘反弹琵琶’神技,我与在座诸公,必保此伎无恙。”

柳晓暮颔首:“希望你言而有信。不然,本姑姑不介意大开杀戒,顺便嘛!叫当朝皇帝另立储君……”

萧璟、哥舒曜与一众宾客闻言、尽皆变色,纷纷开始斥责她大言不惭、以下犯上、罪同谋逆……然而嘴炮震天响,却无一人胆敢上前。

太子李适缓缓起身、双掌下压,殿内诸公才稍稍安静下来。他淡淡道:“女侠既有绝世之能,何不归附朝廷?在座衮衮诸公,义愤填膺,皆是为盛朝礼法、仗义执言。我虽为太子,却也须从善如流。若女侠肯入幕我东宫,我必保女侠及族人富贵荣华、安枕无忧。不知意下如何?”

柳晓暮双唇微抿、冷漠扫视殿内众人,胸中阴元之气微转,吐字如枪:“聒、噪!”

声浪宛如无形有质的波纹,迅速蔓延开去!众人心头如遭雷击、强烈的心悸和气闷之感从喉间涌来,斥责之声戛然而止。

一些体质稍弱的白发宾客,竟当场昏死过去,身躯健硕如哥舒曜者,也觉头昏脑涨、烦闷欲呕,脑中意念难以自持。

李长源在她展唇刹那、已觉不妙,忙运转周天,将体内阳元之气尽数调出,在上、中两处丹田急速流转,护住意念和心脉。同时右臂挥出、抵在太子李适后心,分出大半阳元之气、度入他体内,为他挡下一半声浪攻击。

饶是如此,太子李拓也只觉得此女简短两个字,竟如百斤巨石压在胸口。有那么两息时间,他眼前模糊、呼吸滞涩,竟提不起半分相抗之心。而护在他四周的东宫卫率,早已东倒西歪、委顿在地,此时怕是连黄口小儿,都能一刀一个、将他们解决。

李长源看着满殿狼藉的样子,不禁苦笑地望向柳晓暮。柳晓暮欲言又止、冲他嫣然一笑,身体便化作淡红虚影,很快消失不见。

杨朝夕伏在横梁上,耳中微痛,先天、后天二气已自动流向上丹田,将这股声浪余波抵消。心中惊异,却并不比殿内众人少。

自认识柳晓暮以来,杨朝夕从未见她认真出手,只是粗略知道她道行高深、喜怒无常,身法鬼神莫测。

今日得见她小露身手、震服一众土鸡瓦狗,不禁慨叹:原来她一身道功、竟已恐怖如斯!

正这般想着,柳晓暮那温婉空灵的声音,又在耳边响起:“小道士,咱们走!”

未及反应,杨朝夕便觉身体腾空、脚下生风,又是半息,身体便闪出大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