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如水剑道 > 第172章 五弦颈后拨,翻作惊鸿舞(上)

如水剑道 第172章 五弦颈后拨,翻作惊鸿舞(上)

作者:花淡茶浓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4:03:53 来源:平板电子书

软风习习,花香阵阵。硕大的歇山顶上,竟飘荡着一丝旖旎之感。

柳晓暮伸出一只玉手,示意他抓稳:“这才对嘛!既是道修、便该欲念通达,何必要学那口是心非、道貌岸然的公门之人!不过你那轻功,还不足以在众目睽睽下、不着痕迹地潜入。来!拉住姑姑的手,这便带你进去!”

杨朝夕看着眼前柔荑、心头微热,一时竟不敢去拿:“这样……好吗?”

柳晓暮凤眸圆睁、狠狠白了他一眼:“矫揉造作!”

旋即一把抓住他手腕,身影闪动、化作红灰相接的两道残影,从平缓的宽檐上跃下。不待落地、红灰两道残影便折入宫殿,随即向上扬起,轻飘飘落在一方粗大的横梁之上。整套 动作,不过半息。

望春宫殿门外的宿卫,以及殿内觥筹交错的宾客,只觉眼睛一花、似有东西飞入。然而定睛再看,却什么也没有,皆以为自己酒困眼花,生出了错觉。

杨朝夕伏在横梁上,大气都不敢出一下,生怕吹落灰尘、暴露两人踪迹。回想方才,似乎只是被柳晓暮抓了下手腕,下一刻便已闪到了这里。如此手段,堪称鬼神莫测。

惊魂稍定,杨朝夕向下俯瞰,大殿内金碧辉煌、宾朋满座,一派热闹景象尽收眼底:

大殿东西较长、南北略窄,一座镶着水墨丹青的三叠屏风落在东面。屏风两侧、六名红衣翠裙的婢女,手执五明扇,静立左右。屏风前是紫檀木为底、嵌着珠玉玳瑁的独坐塌,榻上有扶几。

一名金丝玄冠、紫袍银带的年轻公子,正斜倚在扶几上,目光淡然、扫视全场。他面如冠玉、温文尔雅,随和的气质中、却有几分上位者的沉稳和威严。

独坐榻前五步开外,是一方硕大的板足案。案上罍、觚、盘、碗中,盛着香浓四溢的酒浆、花式繁多的糕点、外酥内软的炙羊肉、白玉钵盛着的甘露羹……林林总总,难以尽述。

自板足案向西,两排宾客鱼贯而坐。每人身前一方曲足案,案上摆放着杯、碟、箸、匙及各色珍馐酒食。更有靓装婢女萦绕在侧,服侍着这些宾客宴饮为乐。

宾客身后,是整齐安放的两排羊角琉璃灯,将大殿内照得宛如白昼。硕大的蟠螭纹五足铜熏炉,在大殿一角,将苏合香的气味弥散各处。

众人围坐的大殿中部,铺着纹饰繁复的锦绣地衣。八名赤足舞伎列阵其上,身着薄纱、胸衣鼓胀,腰如柳枝轻摆。正和着乐曲的节拍,将丰盈婀娜的身段、娉婷曼妙的舞姿,展露给眼光灼热的宾客们。

锦绣地衣不断延伸,一直到大殿最西面,十多名乐工或踞坐、或盘坐。琵琶、瑶琴、横笛、箜篌、锦瑟、排箫、筚篥、羯鼓等乐器,错落响起,交汇成宏丽磅礴的乐声,响彻大殿、飞出望春宫外。

年轻公子左手第一人,年过五旬,修眉星目,头戴青玉莲冠,身着白袍铜带。从杨朝夕的角度、恰好看清了侧颜,竟是自己多年未见的师父李长源!

年轻公子右手第一人,鹤发童颜、神采奕奕,却是河南尹萧璟。一曲舞罢、乐声暂歇

他起身拱手道:“太子殿下驾临洛阳,下官不胜喜悦!聊备酒食歌舞,为殿下接风洗尘!或有招待不周,还望殿下海涵!”

太子淡笑道:“萧大人言重!此番过来、亦是一时兴起。近日听闻绿林草野间,有一柄‘如水剑’,不日将在洛阳出世。颇感好奇,便来盘桓几日,或可有幸一睹神剑风采。”

太子左手第二人圆头粗颈、阔额宽颜,胡须短而浓密,便是西平郡王哥舒曜,亦顺势笑道:“殿下有此兴致,末将自当奉陪!这‘如水剑’之传闻,从今春开始、愈发甚嚣尘上。便是我这使惯刀枪之人,都有些眼热。”

太子右手第二人,双目狭长、竖眉粗 黑,颌下须髯络腮,神态中透着阴戾。便是貌似爽朗的笑声里、都带着不怀好意:

“殿下龙凤之姿,若要看一看这‘如水剑’,实是此剑的福分!但剑毕竟是杀器,若据为己有、未必便是好事。妹夫不才、愿代舅哥去夺此剑!若有朝中朋党、各门教众、江湖游侠借故寻衅,便由我魏博镇一力应下!哈哈哈!”

太子眉头微皱,看着眼前言语狂悖之人,半晌说不出话来。西平郡王哥舒曜目光如电,也冷冷向田华望去,似乎他若再有言语僭越之举,便要拔剑斩下。

其余宾客皆默然不语,装着糊涂。谁不知道,眼前这田华、便是魏博镇节度使田承嗣的第三子。如今圣人为安抚藩镇、已下诏赐婚,要将永乐公主嫁给田华,只待年时合适,便可完婚。也是因此,田华才对唐拓以舅兄相称。

李长源虽是自酌自饮,但已将殿内一切都听在耳里。他放下手中犀角杯、缓缓笑道:“田驸马,听闻此剑不但是绝世神兵、更是气数之剑,若真能得到,自然须太子殿下带回朝堂,献给圣人把玩。魏博镇田公自来忠心可鉴,何必要画蛇添足、夺得此剑,白白留给谏臣弹劾的把柄呢?”

田华闻言,脸色微变。他自然知道,朝堂诸公对蓟州之乱中降将的态度、本就争议颇大,有些朝臣恨不得除之而后快。如今爹爹虽贵为一镇之主,但羽翼尚未丰满,还不足以与朝廷分庭抗礼,只好服软道:

阅读网

“长源真人言重……小侄也是一番好意,担心殿下被江湖绿林亡命之徒盯上、徒惹麻烦……既如此,小侄便差人留意此剑下落,好助太子殿下一臂之力。”

太子这才面色稍缓,看向萧璟笑道:“萧大人,近日听闻教坊新来一位舞艺超绝的天竺舞伎,如今酒过三巡,不妨召来、请诸公同赏!”

萧璟拱手笑道:“正要传召,竟被殿下猜到!殿下果然是明察秋毫之人。”说着、双掌连拍三下,殿内宾客顿时安静下来,“召天竺舞伎!”

话语声落,只见大殿上空,忽有花瓣纷然落下。初时星星点点、渐渐扑簌成雪,宛如一袭花瀑倾泻落地。接着花瀑爆开,一位腰如玉蟒、粉臂招摇的女子飞旋而出,似观音降世、如仙子下凡。

天竺舞伎薄纱遮面,美眸硕大,一对双环髻、随着舞动的身躯摇摇颤颤,煞是好看。纤细的脖颈与粉白的臂膀间,缠着鹅黄巾带,随着飞旋的舞姿飘起。一袭榴红纱裙下,粉足圆润、**修长,在地衣

上踏出点点压痕……

杨朝夕伏在横梁上,顿时便认出这惊艳出场的天竺舞伎,不禁失声道:“小蛮……”

陡然,一只微凉玉手捂在了他嘴上,截断了他的惊呼。侧头一看,却是柳晓暮那充满警告的眼神,仿佛在说:看便看!如若再不安分,先把你丢下去、看你逃不逃得掉!

方才不到一炷香内,杨朝夕先是看到长源真人,心潮澎湃、难以自持,几乎便欲冲下去相认。尔后又见小蛮竟也现身此处、以舞助兴,不禁想到昨日与不经和尚去鹤殇酒肆吃酒、那伙计说的一番话,居然应在了此处!于是便有些失态。好在被柳晓暮及时止住。

杨朝夕定了定神、收摄住波动的心绪,开始还原殿内主要几人的身份:

师父长源真人自不必多说。那坐在正东上首、被众人称为太子殿下的,便是当朝太子李适。他有个道号叫“鲁雍真人”,当年参加翠云丹会时、曾化名“唐拓”,为上清观解了兵募之围。这些事情,后来屡屡被观中师兄弟提及。

那位萧大人,应当是河南尹萧璟。杨朝夕近来常去通远渠探查,多少也听到了些关于河南尹的年龄、相貌的描述,此时见到,自然能猜个七七八八。

长源真人左手,身着明光甲、头戴凤翅兜鍪的将军,却不知什么来历。但看坐席位置、官职应当比萧大人差不了太多。

萧大人右手、被称作田驸马的狂傲小子,虽不知姓名、却有些耳熟。忽然想到几日前在鹤殇酒肆,偶遇不经和尚、熊百杀时,他们口口声声效忠之人,便叫田驸马。只是不知是不是同一人。

最关键的是,方才几人都不约而同提到了“如水剑”,似乎这剑不但江湖游侠感兴趣,便是太子殿下、文官武将,也都势在必得。如此看来,柳晓暮心仪之物、怕是没那么容易拿到了。

杨朝夕心中这般想着,眼睛却一动不动、盯着翩然起舞的小蛮:

薄纱裙下若隐若现的曲线,地衣之上玲珑浮凸的身段,随着摇曳回旋的舞步,散发着出尘却诱人的体香……

太子李适纵然早见惯了千娇百媚,此时也不由地身体前倾,目不转睛望着殿中、宛如西域奇花的绝丽女子。手中白玉杯微微倾斜,金黄色酒浆倾倒出来、充溢指掌,他也浑然未觉。

河南尹萧璟手捻白须、怡然自得,婢女递来的炙羊肉,也顾不上烫嘴、便塞入口中。很快舌头一痛、连忙将炙羊肉吐出来,偏过头斜了婢女一眼,才重新将注意力转回到独舞女子的身上。

西平郡王哥舒曜须髯大动,一面嚼着蘸了芥末的生鱼脍、一面连声叫好。紫金色的兜鍪,在两侧肩甲上、擦出金铁交击的声响。

驸马田华头向前伸,两只龟眼直勾勾地、盯着少女显山露水的地方。一双不安分的蜡黄色的手,已肆无忌惮地伸向身边侍奉的两名婢女,在禁忌之处、恣意揉捏。婢女们无力地闪躲着,腮上已泛起忍气吞声的泪水。

“人渣!他日姑姑得空、一定剁了这个田驸马的爪子……”柳晓暮伏在横梁上,忿忿不平地骂了一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