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活在影视诸天 > 第二百十三章 忧虑的太子

活在影视诸天 第二百十三章 忧虑的太子

作者:半步武林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4:01:32 来源:平板电子书

曾云风最近也知道朱棣皇帝凯旋仪仗队伍被刺杀了,看来这次南京城里又要掀起一片腥风血雨。

其实曾云风比较看重的是现在的太子朱高炽,别看他现在长得有点胖,但是他的心机要比他的老爹估计都要深。

虽然这位太子朱高炽可能打仗不怎么厉害,但是治国应该是很厉害的,最起码很多文臣都以他为首,像朱元璋这样的皇帝真是少有,把丞相废了自己大权独揽,但是大小事情都要管,他还活得算长,蛮了不起。

其他后来的皇帝可就撑不住了,明朝后来的皇帝真正的天天上朝处理政务的真的少的很,关键是扛不住,到了万历皇帝都是三六九上朝。

看起来太子朱高炽他好像什么事情都没做,但是他已经把很多朝廷重臣都拢在了他的麾下,国事都治理的不差。

但是朱棣的另外两个儿子就有点儿懵,他们自以为拿着军队,但是实际情况是军队的将领个个效忠的是他们的老爹朱棣,而且军队的粮食,军队的调动权都不在他们手里。

甚至他们手里给军队发粮饷的钱都没有,他们跟太子作对,简直是太没有理智了,还总是以为自己占上风,太子现在真正忌惮的是他的老爹。

朱棣也一直在敲打他的太子朱高炽,因为朝臣和太子走的太近了,皇帝都有点怕。

曾云风也看不懂这一家子,太子赵王汉王他们三个人可是正而八经的亲兄弟,同样是一个老子,同样是一个妈,你说他们斗个什么劲。

虽然曾云风不是太佩服这位朱棣,但是永乐大典还是编的挺好的。

这也是曾云风对朱棣最满意的地方,他对朱棣最满意的地方,也是朱棣对于曾云风最可以炫耀的地方。

朱棣他一直把永乐大典作为他最满意的一项政绩。

曾云风抽空将还未修完永乐大典从头到尾的看了一遍,确实内容十分的丰富,永乐大典两万多卷,一万多册,接近四亿字,全是文言,可想而知是什么样的浩瀚巨著。

每到各个世界,曾云风都几乎遍览群书,求知若渴,但是永乐大典其中也并不是没有被朱棣瞎改八改,其中有些内容被改的面目全非,儒家很多论调都被改掉了。

曾云风也经常跑到皇家典籍的储藏室去蹭书看,顺便指点解缙编书,改别的就算了,但千万不要把医术编错了,但时候害人害己。

但是曾云风对自己的老婆还是很满意,自己的夫人是为浙江人士,但是人显得很开朗,而且非常的聪明,但是话少。

曾云风特地教了她锻炼神思的方法,也不知道她能不能学会,这几年时间看下来,还有些头绪,再过一段时间,可能就会有一定的结果了,这个东西也不是谁都能学会的,黄药师当年都没有学好。

陈家中总共只有几位佣人,这几年陆续的又增添了几个小家伙,其实也不需要太多,也起不到作用。

曾云风收了几个孩子从小开始教习花了十年时间,现在个个都是勇武有力看家护院绰绰有余。

他们就算是拉出去当一个冲锋的猛将,那也是一点儿也不含糊,等他们长大了曾云风就打发他们到各地去成家立业,京城实在是一个是非之地,这些人会是储备将才之一。

曾云风对着这个明朝存着深深的怀疑,因为解缙居然不是内阁首辅,而是翰林院侍讲学士,很多事情也与历史上不符,很有可能又是一个奇怪的异世界。

家里人不需要太多,只需要精就好了,第一,要忠诚,第二,还是要忠诚。

其他的可以不在乎,能力差的可以培养,不太聪明的也可以引导,但是要不忠诚,一切都是假的。

就像自己的夫人带来的几个陪嫁,其中好几个都被曾云风挑出了毛病,而且其中还有其他人安排的眼线。

曾云风可不想在自己的院子里插这么多眼线,他找了个理由把这个眼线打发出去,自己的夫人心思单纯,也管不住这些眼线,所幸也把他们全部清理干净,才不要管皇帝什么想法。

不管在什么时代,什么地方,总要留一些后手。

曾云风这几年在外巡按,在很多地方都子留下了后手。

一个人在朝中办事,地方上没有耳目,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就像一个人,像瞎子聋子,看不见听不到,很多事情从天上掉到头上,都不知道东西是从哪儿砸过来的。

有些时候曾云风都怀疑朱棣的这些儿子到底在干什么,曾云风都已经摸清楚了建文帝的所在,但是朱棣的他们几个儿子还搞不清楚,尤其是掌管锦衣卫北镇抚司的赵王。

这几年曾云风在应天府鸡鸣寺也认识了一个很有意思的人,他就是黑衣宰相姚广孝。

姚广孝他一心想要求道,求悟,但是很多东西他也没搞清楚,反倒是他在政治的路上,走的的比修道还要远,曾云风最想学他的推算方法。

经常喜欢跟他在一起交流,黑衣宰相姚广孝也喜欢听曾云风说的一些惊人之语,佩服他的远见和广博的知识。

曾云风经常会找姚广孝喝茶,准确的来说,是到姚广孝那里蹭茶,蹭点心,这老小子一个和尚但是挺会吃。

“最近事情,你听说了吧!”曾云风吃了一口点心说道。

“刺杀!”姚广孝没停下数念珠的手,眼睛都没睁开说道。

“这潭水很深啊!”曾云风有些懒散后仰说道。

姚广孝笑了笑没有说话。

“茶也吃好了,点心也尝了,该来的人要来了,我也该走了!”曾云风抖了抖袖子起身离开。

姚广孝那里的点心确实做得不错,经过曾云风的指点之后,他那里做点心的小和尚慧清,工艺和手艺也越来越好。

所以,曾云风就去的更加频繁。

而另一个人也经常到姚广孝这里来,那就是朱棣,他心里有点讨厌曾云风,经常到姚广孝这里来和姚广孝一起来骂他,但是曾云风总是跟他错开。

经常到姚广孝这里来的朱棣,吃到了他这里的点心,发现它这里的点心越来越好吃,比自己宫里面的还要好吃,随即又问了一句:“你这里的点心,怎么越来越好吃!”。

“一位不知姓名的读书人教慧清做的!”姚广孝笑笑说道。

“不知姓名?”朱棣纳闷地问道。

“他说他不想知道我是谁,麻烦!也不想我知道他是谁,更麻烦!所以不问过往,聊聊天,吃吃茶,顺便等一个人,如此而已。”姚广孝给朱棣到了一杯茶说道。

“等一个人?”朱棣有些好奇地问道。

姚广孝笑笑摇了摇头没有答话。

但这一句朱棣觉得实在是不该问,问了之后更加生气,朱棣能不知道是谁吗,等的人反正不是他,朱棣一来他就走,虽然朱棣并不是一个好攀比的人,但是每次提到曾云风就想和他比一比。

朱棣就是不服,姚广孝看着面前的永乐朱棣和自己面前的点心叫起劲儿来,其实也挺好玩儿的,姚广孝笑了笑继续倒茶,没有说话。

现在的永乐朝其实还有很多能和曾云风谈得来的人,比如说翰林侍讲学士解缙,他这个人恃才傲物,不太瞧得起比他差的人。

这是曾云风就是他能瞧得起的人之一,论才学曾云风不比他差,论书法曾云风比他强,要是论治国才干,曾云风甩他几条街,但是论写诗词和写文章和画画解缙他甩曾云风几条街,曾云风是没什么诗才的。

现在的大明朝,最缺的是什么,缺的是钱粮,国内黄河泛滥,大旱,水涝,灾难频发。

永乐皇帝朱棣想的是怎么和蒙古人打仗,同样需要一个东西,钱粮,尤其是钱。

求推荐收藏打赏月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