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人生流浪 > 785:《三十六计》第六套 败战计

人生流浪 785:《三十六计》第六套 败战计

作者:yxy110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4:00:21 来源:平板电子书

785:《三十六计》第六套 败战计

第三十一计 美人计

兵强者,攻其将;将智者,伐其情。将弱兵颓,其势自萎。利用御寇,顺相保也。

“这辞意是说:对兵力强大的敌人,要去制服它的将帅;对足智多谋的将帅,设法腐蚀他的战斗意志。将帅的斗志衰退、兵卒的士气消沉,部队就失去了战斗力。利用敌人的弱点进行控制和分化瓦解离析工作,我就可以顺势保存实力。

有人说过:‘男人打天下,女人得男人。男人征服了世界,女人通过征服男人而征服了世界。所以女人最聪明,最懂得怎样想入非非、迷倒男人、坐享其成而且理所当然、于心无愧!’所以,所谓的英雄、男人,很贱!就会上女人的当!尤其是美女的当!一看到美女和大白腿,毁了!要想入非非了!就是救火车来了,它也得叫喊‘毁——啦——’!

所谓美人,就是漂亮的女人。利用美女去对付敌人是为美人计。女人,是美丽的动物,美女却是美丽中的美丽,虽然不善于提枪杀敌,难以力胜,但能‘巧笑倩兮’,工于媚取,杀人于含笑之间。哪怕是铁壁铜墙,要塞堡垒,三军无法攻破,主将束手无策,只要美人腰肢一摆、媚眼一飞、床上一躺、大腿一叉、哼呀一叫,保管灰飞烟灭,让敌人缴械投降。所谓‘炮弹不如肉弹,枪头难敌枕头’,可见裙带之魔力,远胜武力多多。女人之所以有此魔力,可以说是人类故意想使男人和女人互相牵连,或说是想用女人征服男人的创造!真不知道是怎么机造的?有上帝么?有神么?就是这样制造的人类?简直是岂有此理!?

特别对那些所谓的英雄人物,英雄和美人俨然一体,互相之间的关难过啊!难过吗?有钱就好过!没钱你也不英雄!女人就好这么想!不管古今中外,各朝各代,占尽历史页章。国家的历史命运,都操纵在这两种高级人物的手掌之上。此无他,互相需要也。说好听的,是相得益彰;说难听的,就是朋比为奸。何况‘自古英雄皆好色,若不好色非英雄’,烽火相欺,不外博得美人一粲;冲冠发指,无非一怒为红颜。所谓‘醉卧美人膝,醒握天下权’,这是最实最真的历史写照。你瞧瞧,战争不是源于女人么?或者说战争源于男女之间的一种“吸引力”,不就是“**望”么。

因此,使用美人计,绝不会受时间、地域和空间的限制,正所谓枕席为战场,脂粉作甲胄,盼睐是枪矛,频笑胜弓刀。有于战场上取上将之头者,有于朝堂夺皇位者,有父凭女贵,兄凭妹贵,甚至有甘戴绿帽帽而夫凭妻贵者,此计既可诱惑敌人,亦可作向上爬行的阶梯。

这类例子实在太多,举不胜举。最精彩最著名的,还是东汉末、三国前夕司徒王允巧施美人计献貂婵,离间董卓和吕布而最终除掉董卓老贼。

这美人一计,如果扩大涵义范围,亦可演化为‘美马计’,无非也就是‘母马计’。最初使用‘美马计’的原是战国时的李牧。赵国的名将李牧,在镇守雁门关时,曾见匈奴有良马数百匹,在酷热时赶到河边洗浴。李牧眉头一皱,便计上心来,笑对其部属说:‘匈奴常偷我老百姓的牲畜,现在是偿还的时候了。’于是便下令放出军中的母马百余匹,系在隔河的树荫下,因而母马嘶叫声四起,匈奴的公马听见母马声,即全部渡河奔驰而来,守关兵士便尽数赶回城中。匈奴见状大怒,率众追赶过来,又被李牧预先埋伏的弓箭手射杀挡了回去。

及至后来唐玄宗时期的‘安史之乱’,李光弼也巧施‘美马计’将颇富机智、勇敢善战的史思明的良马一千多匹尽收城池,据为己有。这也正是李光弼想起远朝老祖李牧之‘美马计’的灵活运用。其实,历史上也有使用‘美猫计’的,无非是异性之间:公母、阴阳、牝牡、雄雌之间的一种**、一种吸引力的妙用而已。”

第三十二计 空城计

虚者虚之,疑中生疑;刚柔之际,奇而复奇。

“这辞意是说:兵力空虚再故意显示出不加防守的样子,使敌人难以揣摩;在敌众我寡的情况下,这种用兵之法显得更加奇妙。

‘空城计’有两种:一是情势猝然紧急,刻不容缓,迫得匆布疑阵,困惑敌方,希图幸免;二是有计划的撤退,诱敌深入,然后再包围聚歼,即所谓‘请君入瓮’、‘开门揖盗’法。

民间盛传的‘空城计’,讲的是‘孔明鸣琴退仲达’的故事,简直是妇孺皆知。春秋时,郑国的叔詹摆**阵,空营退楚兵也是此计的妙用。在汉朝初,韩王姬信勾结匈奴王冒顿也摆出空城计,使骄傲的刘邦误入了白登城。后来多亏陈平使出‘调虎离山’之计才救得了刘邦之命。”

第三十三计 反间计

疑中之疑。比之自内,不自失也。

“这辞意是说:在欺骗敌人的手段中又布置一层‘迷雾’,顺势利用敌垒内的间谍辅助我做工作,就可以有效地促使自己,争取胜利。

‘间’是间谍,即刺探情报的人,‘反’间就是设法让敌人的间谍为我所用。要知道‘反间’的作用,先要明白‘间谍’的重要性。孙子所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己,不知彼,每战必殆。’知己,就是清楚自己的实力和任务;知彼,是了解敌人的实力和企图。但知道自己的情况容易,要了解敌人的情况,则非利用间谍人员去刺探不可。

所以,在《孙子兵法》的第十三篇就特别指出:‘用间有五(即是说间谍的运用方式有五种):有因间、内间、反间、死间、生间。’此之谓‘五间’,其解释就是:所谓因间,是指利用敌国的本地人做间谍;所谓内间,就是收买敌国的官员做我的情报工作;所谓反间,即是收服敌方派来刺探我方的间谍为我所用,反去刺探敌人的情报;所谓死间,是指故意制造散布假情报,通过我方间谍将假情报传给敌间,诱使敌人上当受骗,一旦真情败露,这个我方间谍就必定被杀;所谓生间,就是使用一些特殊人物能自由出入敌方,往返递送情报的人。这五种间谍同时使用起来,使敌人无从捉摸我用间的规律,这就是使用间谍的神妙莫测的方法,也正是国君克敌制胜的法宝。因为用间有如此神秘作用,所以在军队中最亲密的莫如间谍人员,赏赐最厚的,莫过于间谍,军事最守秘密的,莫过于间谍。非有了不起的智慧,不能使用间谍;非用仁义去结纳,不能差使间谍;非精细稳重的不能得到间谍的真实情报。

从这里看来,间谍的确是战争中的主要组织,因为它可以把敌方的一切资料,纳入我方的掌握中。在第二次中原大乱期间,也就是战国时期,间谍人员、组织已经是风起云涌、无孔不入。但在这战国期间,其当然要多用在军事和政治方面。如今由于人类竞争得太剧烈,生活范围越来越大,不管哪一个组织,哪一个部门,都有用间和防间的措施,什么经济暗斗、行业情报,什么酒店争夺战、服装间谍战、为争游客而码头开战,或离而间之,或迫而去之,这就是‘取而代之’的一种‘间谍’手段。一句话,这是一个‘抢饭碗的残酷世界’,无‘间’不能生存。‘行间’固要头脑灵敏,‘反间’更要警惕。不‘反间’,饭碗成问题,这是当前社会的一个明显趋势。此‘五间’中,尤以‘反间’为主,因为它是把敌人作为我方利用的,其诡诈程度,非经过一番惊险斗智不行。行‘反间计’的方法是,遇有敌方间谍来刺探我实情的,用厚礼重贿去收买他,反为我利用;或诈傻扮懵,故意供给他假情报,使他间接为我服务。

究竟古时行‘反间计’是怎样的呢?我以为最精彩的莫如周瑜迫使蒋干中计,生性多疑的曹操竟也为之上当,其情节变换,假戏真做,莫不令人拍案叫绝!

战国时,燕昭王拜乐毅为将,举兵攻伐齐国,半年间,连下齐国七十二城,只留莒州和即墨两个城池还未攻下,乐毅不想把齐人逼得太甚,要其心服自动投降,当时齐国的守将就是田单。不久,燕昭王因误吃‘仙丹’死了,太子乐资继位是为燕惠王。田单已刺探惠王对乐毅有了戒心,便派间谍去燕国行反间计,散布谣言,说乐毅按兵不动,无非想自己做齐王。惠王一听,疑心更重,便来一个阵前换帅,令骑劫去接替乐毅,乐毅怕再度治罪,遂逃回老家赵国去了。骑劫做了统帅,立即下令围城进攻。田单又行反间计,怂勇骑劫割降卒耳鼻,挖掘齐人祖坟,又以金钱贿赂其部下,诈作归降,松懈燕军斗志,激起本军士气。正当骑劫沾沾自喜、准备入城接降的时候,田单出动了一个火牛阵,霹雳一声冲杀过来,杀得燕军如山崩海倒,骑劫阵亡,一下子收复了全部失地。

这些都是用在军事上的反间事例。用在政治中的,还算陈平的‘六计’中的第二计:行反间范增遭贬,项羽孤立,落入陈平离间计的圈套,注定项羽的毁灭。”

第三十四计 苦肉计

人不自害,受害必真;假真真假,间以得行。童蒙之吉,顺以巽也。

“这辞意是说:人们一般不会自我伤害,遭受伤害必然是真实情况;我以假作真,并使敌方信而不疑,离间计就可以实现了。抓住敌人‘幼稚朴素’的心理进行欺弄,就能适应着他那柔弱的性情达到目的。

俗语有云:‘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这是世传的所谓‘苦肉计’。施用‘苦肉计’,就是先把自己折磨一番,利用血泪去争取接近敌人,换取敌人的信任,暗地里阴谋颠覆。两方对垒,无论哪一方都想争取敌将归降,降将如果没有血的见证,很难得到对方信任,‘苦肉计’就是这个作用。但此计是属于可用可不用的,因为挨了打只是事情的开始,还没有成功的把握,万一被对方识破,岂不是白白挨了一顿毒打,甚至会因此而丧命。以黄盖的‘苦肉计’来说,如果不是阚泽递降书,驳服善疑的奸雄曹操,还不是‘陆荣廷睇相——唔衰来衰’?相反,蔡中、蔡和曾利用宗兄蔡冒被杀之机,向东吴行‘苦肉计’,却瞒不过周瑜,反被周瑜利用做了‘反间’,结果还是挨刀祭旗。

可见‘苦肉计’这一计,不可以贸然使用,做得不周密的时候往往弄巧成拙。历史上使用‘苦肉计’的很多,却有幸有不幸,失败的固不必说,就是成功了的也不外换得一个惨胜,计中之人就如蜡烛,毁灭自己,照亮别人。

白居易的那首‘新丰折臂翁’的故事,就说明了‘苦肉计’的妙用。老翁为什么在六十年前‘偷将大石捶折臂’,即使‘一肢虽废一身全,至今风雨阴寒夜,直至天明痛不眠,痛不眠,终不悔,且喜老身今犹在’呢?就是避免兵役,为要苟全性命于乱世,断臂又何足为苦?

楚国春申君的发妻叫做甲,有一个妾侍叫做余。两人相处格格不入,好似老虎和牛一样。妾侍余得春申君宠爱,她恃宠生骄,时常在丈夫面前说甲的坏话。有一次,她自己抓伤了身体,哭天抹泪地对丈夫说‘我得侍奉夫子,实三生有幸,可是夫人不容,她屡次辱骂欺凌我,今天变本加厉,却动手打我了,你看,我身上的一爪一痕,快要流出血来了。再这样下去,终有一天给她弄死,不如现在死在你跟前算了。’说完,装腔作势要撞墙壁,春申君忙把她拉住,用好话安慰她,答应她把发妻的夫人地位革了。妾侍余心犹不甘,因为甲的儿子还是继承人,为了彻底夺权,更进一步想把她母子置于死地。过了几天,她又把衣裳撕烂了,向丈夫哭诉:‘看来,我委实在这里无法活得下去了。刚才那个癞婆又唆使她的儿子调戏我。动手动脚的,扯破了我的衣裳,想侮辱我,还亏我跑得快,否则——;她这样时刻暗算我,试问我能避得几时?呜呜呜——我可怎么活呀?呜呜呜!呀呀呀!……’春申君听了,信以为真,勃然大怒,下令将发妻和儿子杀了。立即升妾侍为‘正宫’。

这是宫闱使用‘苦肉计’的一例。然而,历史上最早使用‘苦肉计’而又脍炙人口的,那还是要数春秋时吴国的侏儒要离刺杀庆忌的故事。由于时间有限,我在此就不加以详细讲述了。”

第三十五计 连环计

将多兵众,不可以敌,使其自累,以杀其势。在师中吉,承天宠也。

“这辞意是说:敌军兵力强大,不能和它硬拼,应当运用谋略使他们自相钳制,借以削弱其力量。将帅能巧妙地运用计谋,克敌制胜就像有天神相助一样。

‘连环’是指多数环圈连贯起来,成为一串。‘连环计’是运用一种权术,引起对方发生连锁反应,或激起多方面磨擦的计策。俗传的‘连环计’,以‘三国演义’的‘王允巧施连环计’为代表。其内容是,王允与蔡邕,也就是蔡文姬的父亲,巧设美人连环计,把貂婵先许吕布,后送董卓,激怒吕布,掀起两位义父义子斩斩杀杀。

其实,用‘连环计’不一定以女人作武器,但用女人的最普遍,最易收效。人,总有一点恻隐之心,多数吃软不吃硬,女人又是软中之犹。‘女人象水,男人是泥。’水和泥混合便变成一团糟,尤其是一般所谓英雄豪杰,大多以为异性服务为荣,以怜香惜玉为天将之大任,所以一经与美人接触,便‘芙蓉帐暖度**,从此君王不早朝’矣。

中国之历史所以如此多彩多姿,英雄迭出,由于战争之频,战事之起,皆因‘女子玉帛’之争夺,两者之间,又是以‘女子’为主,‘玉帛’不外取悦女子或争取‘女子’的条件而已。所以,战争的根源在于爱情,或说在于男人,在于女人,在于男女之间的一种**望,都是说得通的。

由此证明,以美女作为‘连环计’武器,确可以‘用之则行,舍之则期待,’移风易俗,旋乾转坤,小者能令朋友翻脸,兄弟争风;大者会引起宫廷政变,国际纠纷。貂婵的故事虽是虚构,但写得非常精彩,她的一颦一笑,一啼一媚,莫不痛快得淋漓尽致,其一反一正,一纵一收的手段,真是变化无测,拍案叫绝。

故事的梗概是这样的:汉司徒王允要暗算董卓,以玉环交给貂婵,授以密计,先将她许给吕布做妻子,却又被送到董卓那里去。这董卓正是吕布的义父,朋比为奸,把持朝政,胡作非为的大独裁者。以后习俗相传,以讹传讹,再添油加醋,遂成一段香艳刺激的故事流传至今。董卓和吕布虽名为父子,却都是好色之徒,王允这般安排,简直是狗咬狗骨的阴谋毒计。貂婵周旋在此两人之间,一面哄董卓,一面又能哄吕布,使出两副心肠,装出两副面孔,娇嗔媚啼,蹙眉飞眼,把两个权倾朝野、威震八方的英雄,玩于股肱之间,卒至制造出磨擦局面,董卓竟死于吕布的戟下。后人有诗咏叹:‘司徒妙算托红裙,不用干戈不用兵,三战虎牢徒费力,凯歌却秦凤仪亭。’

除粉红色炸弹之外,还有很多‘连环计’武器,最了不起的要算张仪,他凭那‘三寸不烂之舌’居然拆散六国合纵,奠定秦国帝业的基础。时至大唐,唐太宗李世民选婿用谋,也施用了连环之计,成为千古美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