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剑行三千 > 第六十一章:云隐观

剑行三千 第六十一章:云隐观

作者:繁华三千尺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3:59:27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两人宿醉之后,天色渐明。

街上的喧闹声和街上的嘈杂声将两人从各自的睡梦中吵醒。

“愁心兄,昨夜多饮了几杯,失态了!”杜晋朝着李愁心说道。

“这有什么,你我知己难逢,喝多在所难免,不必介意。”李愁心回道。

“这是你的房间吧?”杜晋问。

李愁心看了看四周,点了点头。

“杜晋老弟,你昨夜说今日去城外出游探访,何时出发?”李愁心问道。

杜晋回答:“此时刚刚酒醒,不如你我先喝些茶水再走吧。”

这时房门被敲响,传来的声音是瑟语的。

“愁心哥哥,你们起来了吗?洛兰姐姐给你们准备了早食和茶水,大家都在楼下等你们呢。”

“知道啦,稍后便来。”

李愁心答应之后,两人在房中整理了一番仪容,开门走了下去。

两人坐在桌前,开始吃起点心来,边吃边喝茶,几位姑娘也在边上说着话,看上去十分融洽。

就在这时,店小二牵来两匹马停在门口。

洛兰说道:“杜公子、愁心公子,知道你们今日要城外游玩,特意为你们备了马匹,待会吃好之后出门便可骑走。”

见只有两匹马,李愁心问道:“为何只有两匹马?难道各位姑娘不一同前往吗?”

思瑶这时答道:“知道你们二人一见如故,此次出游我等就不去了,让你们好好说说话,这也是我们几人共同商量之后的结果。”

李愁心笑了笑,说道:“这还真是难得,你们这么懂事不会有什么心思在等着我吧?”

琴音也说道:“愁心哥哥,这就是你的不是了,我们不去只是为了让你们能更方便些,你居然如此想我们姐妹,真是白费我等一番心意。”

李愁心这才赶紧认错。

“哎呀,刚刚跟你们开玩笑的,就别和我一般见识了,若是在城外有什么好玩的东西,晚上给你们带回来,就当是给你们的礼物了。”

听到李愁心这么说,几人这才放过了李愁心。

洛兰朝着杜晋说道:“杜公子,外出游玩,注意安全,可要平安归来。”

洛兰此话一出,引得李愁心及其他几位姑娘一顿逗笑。

“哟!洛兰姑娘真是贴心,这还没走就开始担心他人安危了。”

“洛兰姑娘都这么表态了,杜公子是不是也该说点什么呢?”

“你们几个,就算他们有话要说,那又岂是你们能听的。”

在一阵说笑之后,杜晋和洛兰的脸颊都红了起来。

“洛兰放心!不必担忧。”杜晋短短四字回应,却引得几人更加好笑起来。

看着杜晋尴尬的样子,李愁心急忙拉着杜晋离开了客栈。

两人骑着马就朝着城外而去。

出了城门,就看到城外的难民不再如之前一般,都在城墙下苟延残喘,像是有了精神一般,开始走动着,手中还拿着工具木材草料之类的,脸上也开始挂着笑容了。

两人下马一探究竟,走近之后,发现正是刺史府的人正在指挥着众人搭建粥棚和临时居住的木屋,供难民居住。

见到杜晋前来,一老者挡住了杜晋,激动地说道:“前几日多亏杜大人的救济,否则我等老弱病残就等不到今日了,现在官府已经决定在此建造粥棚救济我等难民,海搭建木屋给我等暂时居住,眼下生存下去倒是得到了解决,也不知道这官府为何突然会如此,但对于我们来说,可真是天大的好事。”

“那就好,以后都会更好的。”杜晋回道。

见到杜晋,更多的人围了过来,都在朝着杜晋感谢着,也在不停地行着礼。

杜晋见此,心中满是欣慰,于是朝着众人说道:“大家安静一下,其实这一切都是我身边的这位李愁心李公子为大家争取来的,大家如果一定要谢,便多谢李公子吧,在下所做的只不过微不足道之事罢了。”

听到杜晋如此说道,众人又朝着李愁心感激起来。

李愁心连忙说道:“大家不必多礼,也不必如此感激,只不过这天有不测风云,遇见了总要管上一管的,就不必再言谢了。”

刺史司马均看到人群骚动,走了过来。

见到是众人在感激着李愁心,也急忙走上前来,一声道:“下官参见王爷!”

看到刺史朝着李愁心叫到王爷,众人纷纷震惊,一个个跪在地上朝着李愁心说起这些时日来的遭遇,希望李愁心能给予帮助。

李愁心连忙让大家起来,说道:“诸位放心,我已让刺史大人上书朝廷了,在朝廷的安置之策到来之前,这粥棚都不会拆卸,我相信如今的皇上不会置大家的生死于不顾的。”

听了李愁心这番话,众人悬着的心这才放了下来。

“王爷今日到此,是为了巡查难民之事来的吗?”司马均问道。

李愁心看着司马均说道:“刺史大人,不必一口一个王爷的喊着,愁心实在难以习惯,此次并非为了来看你们履行职责如何,我与杜公子有事要出去一趟,路经此处,这才停下来看看罢了,见到你将这事放在心上,那愁心自然也就放心了,希望刺史大人好好善待难民。”

司马均还想再问,李愁心却没给机会,直接说道:“即使如此,愁心就不打扰大人的正事了,我和杜公子这便离开。”

李愁心说完和杜晋一起骑上马,离开了此处,只留下一片难民们的感谢之声。

“杜晋老弟,你说的山在何处?”李愁心问道。

杜晋指着正前方的路,说道:“沿着此路骑行十余里,再翻一座山便到。”

“那山叫什么山?山上有什么奇特之处吗?”李愁心接着问道。

杜晋也高兴地解释着:“那山名为云松山,山色秀美,云雾笼罩,山上有一道观,曰云隐观,这道观也很奇怪,从不接待外人香客,只供方外之人修行,观中有一道人,道法高深,常年倚卧于观中前庭的一棵古松上,得名卧松道人,但很多人只闻其名,从未见过,就连这云隐观也要有机缘的人方能寻见,似是布了阵法一般,如它的名字一样,隐藏于云中。”

李愁心听得如痴如醉,对云隐观和卧松道人充满了兴趣,再次问道:“杜晋老弟,那你可曾见过?”

杜晋也是尴尬地摇摇头,说道:“说来惭愧,在下也是听一些文人说的,只是耳闻,前来探寻几次都未能得见,想来是缘分未到吧,所以这才想着带着愁心兄一同再次探访,就算找寻不见,但也能同知己相伴出游,领略这云松山美景。”

“原来如此!那便看缘分吧,能找到更好,找不到你我也能放歌山林,惬意游走,也是极好。”李愁心回道后迫不及待加快了速度,策马飞奔。

十几里路之后,两人来到一座山前。

李愁心看去,那山倒也不高,但却庞大无比,一山之间若有万千小山,一座一座突出在巨大的山体之中,十分雄壮。

李愁心看着此处风景,说道:“这山真是壮阔,若是站在高处,定如莲花盛开在大地之上一般,散发着无穷生机,再加上那些缭绕的云雾,更是让人心旷神怡,怪不得这云隐观能藏身其中,极其难寻。”

“想不到愁心兄刚到此地,就能看破山中奥秘,不错,这山除了唤作云松山,民间也有唤作仙莲山的说法,看似平常,但进入之后当真便如进入了一瓣一瓣莲花之中,稍有不慎,还会迷路。”

“当真神奇,那我李愁心定要前去探寻一番。”

看着李愁心兴致勃勃的样子,杜晋也说道:“既然愁心兄如此好爽,那杜晋自当与之同行,共探仙踪。”

两人骑着马便朝着山间而去,一边领略着山色,一边感叹着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两人越往深处走,越觉得失去了方向感,但这山中的景色确实迷人,道路两侧野花四处盛放,青松奇石层出不穷,不时还有鸟兽之声,高处还偶尔有些兰草绚烂夺目,但随着不断朝深处走去,那些云雾也越来越浓重,仿佛在阻挡着凡人进入一般。

李愁心不免被这景色震惊,感叹道:

莲生天地间,

瓣瓣各不同。

既纳无穷气,

也藏千玄机。

听着李愁心的感慨,杜晋说道:“愁心兄果然神人也,短短数字便能概括这其中的玄妙,说不定愁心兄便是机缘巧合之人呢。”

杜晋所言,李愁心倒也没有过于当真,从而说道:“杜晋老弟你便别再抬举在下了,只是这山确实不凡,这路也似精心布置过一般,起初走起来平平无奇,但走着走着多走一些后,这路的布局倒是更像九宫八卦阵的走势,也许真是这云隐观里的道人所设置,只有精通阵法才能寻到妙处。”

杜晋闻言,有些意外,问道:“若是愁心兄所说无误,那不知愁心兄对着阵法可有了解?”

李愁心说道:“阵法倒是略懂一些,但没有深入钻研过,不过既然来了,总得试一试吧。”

于是两人商量边走边在路旁做上记号,即便探寻不到云隐观,至少也能安全返回,不至于迷路。

李愁心开始按照九宫八卦图的方位来前行,杜晋跟在身后小心翼翼地做记号,没一会儿,两人便到了更深处,周围的云雾也愈发浓重了,甚至慢慢地也看不见了前路,四周都是白茫茫一片,便连彼此的身形都看不全了。

杜晋这时说道:“愁心兄,看来此山确实玄机重重,要想轻易找到确实过于困难,看此情形,若是你我再往前走,恐怕即便做了记号也难在寻到来时的路,不如今日便到此吧。”

李愁心看着此时的情形,虽然认同杜晋所言,可内心却难以说服自己,再好好看看四周迷雾,李愁心灵光乍现,像是有了新的想法,言道:

回首下望来时路,

深浅脚印皆虚雾。

若识此中真道理,

探破只在顷刻间。

杜晋闻言,急切问道:“听闻愁心兄此意,莫不是还想继续上前?”

李愁心说道:“杜晋老弟,你回头看看我们的脚印,深深浅浅,但那都是已然走过的路,就像我们之前的人生一样,虚虚实实,但总归都是已经如云雾般过去了,但前面的路还未迈出脚步,若此时退出,说不定我们已在门前,却被这一时的犹豫反而错过了推门而入的机会,也许这一重重的迷雾虽然浓厚,但也能让我们看清楚自己的内心,只要坚定了内心,这勘破便在一瞬之间。”

李愁心说完,杜晋恍然大悟,说道:“愁心兄,你是说这迷雾兴许是这云隐观用来探测人之心性的,只要能够看破,出口就在前方,而我们只管迈出脚步。”

“没错,正是如此。此时已到此处,换做常人定会知难而退,但这一退便是错过,所以我认为我们还能再继续往前,指不定下一步就完全勘破玄机了。”李愁心说道。

此时杜晋也缓过神来,说道:“愁心兄,你说的极为有理,世间之事亦是如此,若是遇事都知难而退,那一生也注定将毫无精进。”

“杜晋老弟,你信我吗?信我的话就往前一步,这一步不是悬崖就是出口。”李愁心问道。

“当然,愁心兄,我杜晋虽不是什么大贤大能,但这一步也许就是困住自己多年的那一步,这一步,我迈!”杜晋坚定地说道。

两人刚刚朝前走了一步,这雾气便突然逐渐散去,瞬间云开月明般,一个不大的山心湖呈现在眼前,对面便是一座道观模样的建筑,只见远远看去,那道观中一株巨大的苍松隆起,散发着无穷的生气,但从此去有山心湖相隔,已然无路。

杜晋十分激动,说道:“愁心兄,你看,我们真的做到了。”

李愁心也有些激动地看向道观,确实很惊讶,说道:“原来这真的便是对来者心性的考验,从濒临绝境的窒息和压迫感之中再进一步,往往便是重生,便是涅槃。”

“说得好!年轻一辈中能有人有如此见解,确实不易!小友报上名来!”

突然一道声音凭空出现,像是从道观而来。

两人皆有些讶异,看着彼此。

但李愁心还是率先回道:“在下李愁心,不知前辈何人?”

杜晋也说道:“在下杜晋,敢问前辈名讳。”

那声音又凭空消失,不再回应。

突然,那道观的门缓缓打开,走出一个仙气飘然的童子,只见那童子朝着两人走了过来。

杜晋见那童子迈步就要进入湖中,想大声提醒,却看到那童子每伸出一次脚,脚下便长出一朵金莲来,似是铺好的路砖一般,那童子稳稳当当行了过来。

两人难免吃惊,但李愁心又说道:“看来真被我说对了,这一步若不是不敢迈出,又怎知前面是悬崖还是新的天地,正和这小仙童此刻的行为一般。”

说话间,那童子已经到了两人跟前,有礼说道:“李愁心公子、杜晋公子,两位既然勘破一切,便是云隐观的客人,小童子灵风,特奉师尊之命前来请两位公子入内。”

“师尊?敢问仙童师尊何人?”李愁心问道。

童子答道:“正是卧松道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