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剑行三千 > 第五十三章:老来有喜

剑行三千 第五十三章:老来有喜

作者:繁华三千尺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3:59:27 来源:平板电子书

御书房内,李准问道李愁心:“李爱卿,如今既已胜了东夷使团,这桑羽郡主的婚事爱卿如何看待?”

李愁心笑了笑,没有说话。

李准也笑道:“难道爱卿想迎娶这桑羽郡主,说实话这郡主确实国色天香,若是爱卿娶了倒也郎才女貌,不失为一段佳话。”

李愁心却说道:“陛下误会了,愁心身旁已有佳人,不敢再贪心,不过愁心倒有一计,不知道陛下能否同意。”

“爱卿但说无妨。”

“陛下,微臣以为这东夷气焰嚣张,不如正好利用此桩婚事打击打击他们的气焰,既然他们看不起咱们的文化,不如就挑一个汇贤宫的人吧。微臣听闻当今汇贤宫博士,太子的老师贺元君贺老为了王朝事业终生未娶,实在让人钦佩,依在下看来,不如将这郡主许配于贺老,也算圆了贺老的一生,来个老少配,若是东夷同意则好,这说明他们心甘情愿臣服,若不同意,则这东夷势必会棋走险招,露出马脚。”李愁心说道。

听完李愁心的话,李准突然说道:“爱卿的意思是,东夷此次来访包藏祸心?”

李愁心想了想,说道:“没错,陛下,微臣近日收到消息,这东夷此次来朝,确实另有目的,不过愁心目前还未有实质性的证据,为今之计只能等他们自己露出马脚。”

“如果真是这样,那爱卿此计可行。”

李准说完,哈哈大笑,自言道:“贺老,如今就只能便宜你了,希望你不要怪朕安排的这个老少配。”

李愁心也跟着微笑起来。

“李爱卿,既然这两国的婚事已定,那爱卿此番立了大功,想要什么赏赐呢?”

李愁心摇摇头,说道:“回禀陛下,此事尚未完结,陛下若是想要赏赐于微臣,不如等到贺老完婚之后吧。”

“也好,届时喜上加喜这京都也能热闹些。”李准说完,召来郑公公。

“小郑子,替朕宣旨,着东夷使团桑羽郡主嫁与我朝汇贤宫博士贺元君,择日完婚,以示两国友好。”

听完皇帝的旨意,郑太监有些不明所以,说道:“陛下,虽说贺大人身份尊贵,可这年龄是不是大了些,那郡主可是资质俏丽,年岁尚小,会不会有些不合适,这不是糟践了人家小姑娘。”

“你这太监,让你去便去,哪来那么多话,朕自有深意。”

郑公公听了皇帝的话,一脸委屈地看向李愁心,李愁心却朝着郑公公笑了笑,这郑太监才明白过来这一切都是李愁心出的主意,可真是损人,于是拟好圣旨便要前去宣旨。

在回玉东园的路上,东夷使团皆是愤怒不已,先前小看了李愁心,此次前来堂堂东夷第一勇士竟然不是李愁心一招之敌,还丢了性命,便连水成境和桑羽也败在李愁心手下,几人越想越生气,不断地抱怨着李愁心。

“羽儿,既然这比试约定咱们输了,按照当时的约定你得嫁过来,不知可有看上之人,若是看上了,父王我前去请皇帝赐婚。”桑伏朝着桑羽问道。

桑羽却什么都没听见,满脑子都是李愁心在殿上从容不迫吟诗作对的模样和在校场上那神乎其技的飒爽身姿,越想越上头,都没怎么理会同行的人。

“羽儿!羽儿!别灰心,这次侥幸让她们赢了,父王以后自会讨回来的。”桑伏这才将桑羽从幻想中叫醒过来。

“父王,这李愁心存在一日,想必我东夷是再没有机会出头了。”桑羽这才回答道。

“这小子确实棘手,实在不曾想到这庸碌的文武百官中竟然藏着这么一号毫不起眼却又文武双绝的人才,看来天佑他们呐。”

桑伏话才说完又继续说道:“羽儿,父王刚刚问你的问题你听到了吗?可有入得了眼的男子,父王去皇帝那为你请求赐婚。”

桑羽撇撇嘴,“父王,难道我真的非嫁不可吗?”

“羽儿,事到如今,只能如此了,不过此事还有回旋的余地,也许可以趁此机会再谋他计,不过这事还得回去详细计划商量才行。”桑伏说道。

可桑羽却沉思片刻,说道:“父王,这朝堂上的大多是庸人,若是非要谈婚论嫁,恐怕也只有那李愁心配得上我,若是别人,女儿定然不嫁,要嫁只嫁李愁心。”

桑伏自然也明白自己女儿的心意,毕竟那李愁心确实太过耀眼,桑伏想了想,说道:“也罢,要是与那李愁心成了婚,说不定对我东夷来说确实是一件好事,若是真的求来这桩婚事,那就要看乖女儿你的表现了,如果这李愁心能为我等所用,将来一切无忧。”

几人计划得挺好,却不知道传旨的郑太监此时已然朝着使团赶来。

东夷人出了皇城,没过多久便到了玉东园,而东趾王早已再次等候。

“拓西王,今日之事本王已经听说,看来咱们确实小看了这李愁心,若不是这李愁心,我朝在文武比拼之事上定然要输,那东海三州便是拓西王你的了,届时本王便可在民间四散流言,说当今皇帝丧权辱国,煽动众大臣罢黜皇帝也不是难事,谁成想半路杀出个李愁心,真是人算不如天算。”

“王爷说得轻巧,虽然这事没成,但东海三州还请王爷想方设法履行之前的承诺,当然,王爷你的事也并非没有转机,就看王爷你敢不敢了。”桑伏笑道。

“拓西王此话何意?还请明言。”

“王爷,此处不是说话的地方,咱们还是进去说吧。”桑伏边说边和李高朝着院内走去。

两人在厅上相坐而谈。

“王爷,既然那皇帝小儿要定了这桩婚事,咱们兴许可以结婚事做文章,不论小女嫁给谁,想必整个西京都在庆贺之中,毕竟小女也是代表东夷出嫁,这排场定然小不了,届时西京官员势必都会到场祝贺,而此时这城中各方守卫定然松懈,正是共举大业的好时机。”桑伏一脸奸相说道。

李高若有所思,片刻之后回道:“拓西王此计可行,只不过此事还得详细计划,不能操之过急。”

“那是自然!不过凭王爷的八百府兵和禁军定然不够,这几日还得劳烦王爷暗中多召集人马,这样才能稳妥些。”桑伏继续说道。

正在两人想要继续谈论下去之时,门外传来一声:“圣旨到!”

两人这才打住,朝外迎了上去,来人正是黄历李准身边的郑太监。

“哟,东趾王也在此?”

见郑太监如此问道,李高镇定答复:“今日听闻拓西王痛失得力干将,所以本王前来安慰一番,敢问郑公公前来宣什么旨意?”

“如此甚好,今日那第一勇士宫一郎确实死得凄惨,王爷有此心倒也好,不过老奴前来是替拓西王带来喜讯,是关于定下的婚约,皇上已经拿定主意了,所以这才命老奴来宣旨。”

听到郑太监前来宣的是这旨意,来那个人对视一眼,然后静待郑太监宣读。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今东夷来朝,与本朝定下婚约,经朕慎重考虑,汇贤宫博士、太子师贺元君德才兼备,为家国操劳,一生未娶,念其功劳,今特许东夷郡主桑羽为贺元君之妻,以增两国情谊,望诸君同贺,择日完婚,钦此!”

听完圣旨,李高哭笑不得,说道:“郑公公,您没念错吧?贺元君?还是我听错了?那老头都七十多了,娶郡主这么一个黄花大闺女,这不是开玩笑吧?”

“王爷,您没听错,就是贺元君贺大人,皇上念及贺大人劳苦功高,这才有了这番恩典。”郑太监答道。

桑伏觉得受到了无尽的耻辱一般,心中愤怒,此时却也只得憋着。

而一旁的桑羽听闻,立即问道:“什么?让我嫁给糟老头,我可不嫁,父王,快去跟皇上说,我桑羽就算要嫁,也只会嫁给李愁心李大人,而不是什么糟老头儿。”

郑太监闻言,朝着桑羽说道:“郡主不知,皇上起初也想将你许配给李愁心李大人,但被李大人拒绝了,李大人身边已有三位红粉佳人,没能看上郡主,还请郡主见谅。”

桑羽差点被气得吐血,想不到李愁心居然如此不将自己放在眼里,实在可恨可气。

“不,我不嫁,我要回东夷。”桑羽愤怒道。

“羽儿,不许胡闹,既然输了,就要遵守约定,此事便如此吧。”桑伏这时说道。

郑太监也说道:“还是拓西王深明大义,为了两国邦交尽心竭力,老奴钦佩。”

“桑羽郡主,如果不嫁便是抗旨,便是违背约定,想必你也不愿看到东夷百姓为了每年十倍的岁贡忍饥挨饿吧,其中厉害还请郡主深思,老奴告辞。”郑太监说完此话便离开了玉东园。

郑太监刚走,桑羽便哭得稀里哗啦,嚷着闹着不嫁贺元君。

看着桑羽伤心难过的样子,桑伏说道:“羽儿放心,为父怎么可能眼睁睁看你嫁给老头子呢,此事只是先应下来,为父自有对策,羽儿切莫忧心,一切有为父在此呢。”

李高也说道:“这李愁心还真是可恨,这么好的事居然推给了贺元君,真是不识抬举,看来确实得找机会惩治惩治一下这小子。”

李愁心走在路上,突觉耳朵发烫,念叨着又是哪个冤家在骂我呢?

离开皇宫的李愁心并没有回家,而是朝着贺元君府上去,要向贺元君道贺。

敲开了贺元君的府门,只见贺元君躺在院子里的摇椅上,闭着眼睛享受这安静的时光。

李愁心走到跟前,一声大喊将贺元君吓得坐了起来,看到是李愁心前来,说道:“哎呀,我说愁心老弟,你这走路也没有声音,我老头子这身体可受不了你这一吓。”

李愁心却笑着说道:“贺老兄,这才哪到哪,折腾你的还在后面呢。”

看着李愁心卖关子,贺元君也有些好奇,追着李愁心问。

“愁心老弟,你这话是什么意思?什么叫折腾我的还在后面?你后面还有谁要来吗?”

李愁心笑而不语,看着眼前的这老头,越想越觉得好笑,就连贺元君也被李愁心这笑弄了慎得慌。

“恭喜贺老哥,近日可是好事临头了。”

李愁心这话更是把贺元君弄得不明所以了,贺元君心想自己这么大岁数了还能有什么好事,身家、官职什么都到头了,实在想不到还有什么,正当想继续追问,大门便被敲响。

李愁心说道:“报喜的人来了。”

贺元君急忙让下人打开门,只见来的正是郑公公,见到郑公公,贺元君更是一头雾水了。

“郑公公,此时光临寒舍,不知有何要事?是否陛下召见老朽?”

见李愁心也在,又看着贺元君一头雾水的样子,郑太监似乎也明白了,于是说道:“大人无需惊慌,老奴来此只为了向贺大人报喜。”

贺元君看着李愁心和郑太监两人,十分难以理解,随即问道:“喜从何来?”

这时郑太监也不卖关子,高声说道:“圣旨到,请贺大人接旨。”

贺元君和李愁心跪在地上,听着郑公公宣读圣旨。

只是当贺元君听完圣旨后却不淡定了。

“什么?让我娶那东夷郡主,陛下没弄错吧?老头我都七十多岁的人了,娶这么一个十**岁的小女娃,这不是让天下人看老子我的笑话吗?”

郑太监肯定地回答:“没错,陛下正是考虑到贺大人为国操劳,七十多岁都未娶妻,这才降下恩典,还望大人理解皇上的良苦用心。”

李愁心这时也说道:“贺老哥,这有什么,青楼去得,娶个媳妇怎么了,再说这天下人看笑话也不是笑你贺老哥,只会笑那东夷赔了夫人又折兵,说到底,贺老哥这是在为朝廷、为皇上争光呢。”

郑太监附和道:“没错,李大人说得有理,陛下也就是这个意思,一来犒劳贺大人,二来就是给东夷一个下马威,谁让他们看不起我朝文人。贺大人就不必在纠结了。”

听了二人一唱一和,贺元君也明白了些,确实是这么个道理,于是说道:“陛下高瞻远瞩,老臣感恩戴德,只是老臣这小身板怎么经得起这小女娃折腾哟。”

听贺元君这么说,李愁心和那郑太监笑得人仰马翻。

“贺老哥,这就不必担忧了,俗话说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说不定贺老哥老当益壮,到时候就真的直了。”李愁心边笑边说。

“你这臭小子,我看都是你出的馊主意吧?”贺元君朝着李愁心问道。

李愁心却也直说:“这不是看贺老哥无妻儿,怕你寂寞,给你找个解闷的嘛,贺老哥就别再顾虑了,说不定这老少配能让贺老哥再年轻好几岁呢。”

郑太监也说:“贺老,陛下恩典,接下便是,想那么多作甚,老奴还得赶着回去复命呢。”

贺元君长叹一声,无奈地接下圣旨。

见贺元君接过圣旨,郑太监也离开贺府回宫复命去了。

贺元君身体一歪,呆坐在摇椅上,不停叹气,没想到临到老了,还能亲自遇上这新鲜事,真是匪夷所思。

李愁心看着贺元君一脸愁容,也正经了起来,朝着贺元君说道:“贺老哥,皇上的良苦用心你还不明白吗?这东夷使团这么顺利便能隐藏身份到了西京,贺老哥就没想过什么原因吗?陛下之所以这么做,便是想趁此激怒他们,让他们露出马脚,找出那些背后的人和事,贺老哥你就放心吧,你这亲事多半成不了,我估计他们现在已经在计划着下一步的行动了。”

贺元君如梦初醒:“愁心老弟,你是说有人和他们勾结,本想趁朝贡之事做文章,但是被你搅黄了,现在皇上想借用此事来刺激他们,让他们尽早露出马脚,也好揪出后面的人,老夫没理解错的话,就是这样吧?”

李愁心点了点头,轻声说道:“其实他们背后的人便是东趾王李高和禁军统领高郁,只是目前还没有直接证据,所以还需要牺牲一下贺老哥。陛下此举,便是为了揪出这些人,以肃朝纲。”

“既然李高和高郁与他们勾结,那身居皇宫的陛下岂不是处境危险?”贺元君问道。

李愁心却说:“此时暂时没有危险,以我看来,这一切如果是真的,他们唯一的机会便是老哥你与郡主成婚之时。所以请老哥坦然将这一出戏演完,到时便一目了然了。”

听了李愁心的话,贺元君也不再纠结于此事,只是担心皇帝的安危。

李愁心看出贺元君心思,说道:“贺老哥不必担心,皇上早就命令城外的巡防营加强戒备了,估计皇上也知道这一切不简单,再说王府那边,我派了小攀去盯着,皇宫里还有我,一切不会有事的,现在只等他们行动,才好将他们一网打尽,将他们的罪行公之于众,还请贺老哥平常对待,以免打草惊蛇。”

“既是如此,老朽便放心了。”贺元君看着李愁心,满是佩服。

“你这小子,居然敢如此算计老哥哥我,今天必须和老夫一醉,否则你如何过意得去。”贺元君朝着李愁心继续说着。

李愁心看着贺元君的样子,又忍不住笑了起来,说道:“今日你说什么都行,就陪贺老哥一醉方休,毕竟你贺老哥老来有喜也不容易,就当是喝你的喜酒了。”

贺元君也被李愁心的这番话逗得开怀大笑,说道:“没错,喝喜酒,哈哈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