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大理寺卿的江湖日常 > 第八百二十一章 放下屠刀

大理寺卿的江湖日常 第八百二十一章 放下屠刀

作者:墨观澜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3:54:52 来源:平板电子书

点苍派流云快剑张博云,少林寺十三绝僧玄澄。这两个人都是江湖上的元化境中的佼佼者。

他们两个还有一个共同的身份,六扇门缉盗司的巡捕顾问,也就是合同工。

巡捕顾问是六扇门为江湖上愿意和朝廷合作,却又不愿意加入朝廷的高手设置的岗位。

杨清源在执掌大理寺、六扇门之时便定下了以江湖制江湖的方针。

在大周想要彻底禁绝武林人士,这无异于天方夜谭。而且武林人士也有武林人士的作用。

以武林之义士制武林之贼匪。

江湖上对于朝廷有好感,可以拉拢人,不在少数。

天下人所求,多半是名利权,这些武林高手也未必能免俗。

为名,六扇门可替你传扬天下;为利,六扇门不敢说多有钱,但他的上级,大理寺是真有钱;为权,那可太好了,想要权力,就必须进入体制之内,一旦进入了体制,就会受到制衡。

一般来说,齐州、青州,也就是齐鲁之地的武林高手,都会选择进入大理寺、六扇门之中,获得一份正式的编制。六扇门、大理寺、东西两厂……各司的武者中有近两成是青州、齐州的人。

而豫州、冀州的武林中人,虽然不像齐州和青州之人对于编制这般看重,但也是较为热衷的。

而最不愿加入朝廷的是扬州南部和越州北部的武者,他们大都是散漫自由。杨清源为这一类人开发出了新的管理方法,登记合作制。

凡正道习武之人,多讲求行侠仗义。

那么怎么行侠仗义的效率最高呢?!之前没有定论,但是现在有了。

抓捕六扇门通缉令上的恶徒,就是效率最高的方式。

第一,这些恶徒基本都是经过六扇门调查,确认犯下滔天大桉之辈。

其二,这些恶徒的赏金都不会太低,别看这些武林人士行走江湖,但不是每个人都像武当集团有限公司的杨副董事长这样有钱的。

其三,就是名声问题了,六扇门联合天机楼在江湖上发行了江湖版的“邸报”。

这邸报,又称“邸抄”并有“朝报”“条报”“杂报”之称,四者皆用“报”字,是专门用于朝廷传知朝政的文书和政治情报的新闻文抄。

杨清源在此基础上,将其改良,由天机楼编辑内容,六扇门审核发行。一旦通缉榜上的大盗被擒拿,江湖邸报必然会发稿。

这一波,名利都有了,还行了侠义之事,一举三得,谁能不爱?!

而点苍的流云快剑张博云就是巡捕顾问之中的佼佼者,他的轻功剑法都是不俗,被他抓获的大盗,不下五个。

而玄澄大和尚则是刚刚在六扇门缉盗司登记,虽然武功更甚张博云但是在追踪方面却是一个小白,所以选择了和张博云合作。

看到张博云和玄澄的身影,静修和尚,阿不,应该叫他王大光,显得有些慌张。

这俩,他一个也打不过。

张博云一手点苍派的流云九剑,云澹风轻,不着痕迹;玄澄自不待言,一人精通少林十三门绝技,单就这一项,堪称少林数百年第一人。

打肯定是打不过的,王大光是悍匪,不是没脑子。

就在两人靠近之时,王大光未折断的左手,捂着右臂,突然洒出了白色的粉末。

这玩意,就是闯荡江湖必备的利器,生石灰粉。

听着很low,然其作用远远超出一般人的想象。

生石灰粉眯对方的双眼,使得对方进入了致盲状态,若是敌人武功较低,失去视野之后,陷入慌乱状态,那便可以直接反杀。

当然张博云和玄澄这个级别的元化境高手,对于听声辨位肯定是有基本的掌握的,反杀自然是概率小风险大的,不过可以趁此机会逃跑。

而且生石灰的影响还不是暂时的,一旦这玩意入了眼,你还不能直接用水去洗。

生石灰一旦遇水,就会放出大量热量,极易灼伤双目。

王大光的这一招显然是在张博云和玄澄的意料之中。

就在王大光出手的瞬间,玄澄踏前一步,身上的僧袍被气劲鼓起。

袈裟伏魔功,少林七十二绝技排行中,排行为第六十七名,排名不高,但是一般只有历代主持会去修炼。

只见玄澄一把扯下了身上宽松的僧袍,挥动之时布满真气,这些生石灰粉尚未完全散开,就被玄澄的僧袍给裹住,完全收束在一起。

“哈哈哈,这点凋虫小技,也敢在你佛爷面前班门弄斧?!”

这话,让一旁的杨清源听着满头黑线,玄澄这货还是和当年一样,这一口一个“佛爷”,再配上他这个形象,真的怎么看怎么像反派。

甩出生石灰粉的王大光,自然也不会愣在原地,在甩出石灰粉的同时,王大光向着四周也甩出生石灰粉,根本不在乎会伤到周围的无辜之人,然后头也不回向着窗户撞去。

他精通少林身法——八步赶蝉,习得此功,练至高深之处,八步之内,赶上飞蝉,如探囊取物。

眨眼之前,王大光已经背身向着窗户撞去,此刻他还眯着眼睛,防止生石灰粉误伤到自己,同时还能看清楚张博云和玄澄的追击之势。

然而让王大光没想到的是,他没有看到张、玄二人的追击之势,却看到了不可思议的一幕。

刚刚被他甩出石灰粉,明明已经扩散,但此时却像是时光倒流一般,自然的收束聚会,化为一个球落在地面之上。

这等手段武功,已经超越了王大光的理解,即便是九华山上洞玄境的高僧,也未必有这等修为。

不过情况危急,王大光也顾不上到底是何方高人出手,就要向九华山上逃去。

他在九华山剃度出家,受九华山高僧庇护,便是张博云和玄澄来历不凡,恐怕也不敢轻易对他动手。

更何况玄澄还是佛门之人,那就更要卖个颜面了。

然,就在王大光落地,要再度发力,施展八步赶蝉之时,突然感觉右腿一阵剧痛。

定睛看去,右腿不知被什么东西贯穿,而一支竹箸斜插入他身前的地面,竹箸之上不带一丝血迹。

“何方高人?!”

王大光心态要崩了,什么情况,怎么又来一个这样的高手。

飞花摘叶皆可伤人,这一点功力深厚的元化之境都可以做到,但是能够以一支竹箸悄无声息地贯穿他的右腿,甚至没有注意到是谁出手,这绝对不是一般人之能。

就在王大光怀疑是二楼雅间那个干瘦的卫家老叟之时,玄澄大和尚已是脸色一喜,“噔噔噔”的一路小跑。

你见过,金毛看见熟人那种欢脱的奔跑迎接吗?!现在的玄澄和尚就和一只金毛一样。

“哈哈哈,老杨,好久不见了!”

玄澄也丝毫不客气,就在杨清源的面前给坐了下来。

一旁张博云被玄澄的动作给看愣了。

“我说和尚,你不追人犯了?!”

玄澄摆了摆手,“追什么追,捕快祖宗他二爷在此,还怕那货跑了!?”

随后,玄澄转头看向杨清源,“老杨,你反正也不缺钱,这厮在六扇门通缉令上的赏金可得归我们俩!”

这话,叫一个理所应当。

杨清源翻了个白眼,这玄澄和尚还是这般,一点不见外,也不会因为佛道之别就疏远和杨清源的关系。

两人是晋阳战场上的生死袍泽,杨清源对于这个大和尚也是欣赏有加。

“赏金给你自然没什么问题,但是我怎么就成了捕快祖宗他二大爷了?!”

说话之间,杨清源手轻轻拂过快筒,一支竹快再次疾射而出。

客店之外,王大光正挣扎着起身,却又再次被一支竹箸给击穿了左腿。

这次的竹箸之上,还附带着一丝锋锐的剑气,让王大光体内的真元再难顺畅地运转。

不管是刚才那一手万流归宗,还是这一手竹箸为剑,都表明了眼前之人的身份不凡。

张博云立时上前行礼道,“点苍派张博云,见过前辈。”

“不必多礼,我与你点苍掌门飞天神剑林无晨,执法长老斜阳神剑林再暮,都是老相识了!”

招呼完张博云之后,杨清源才转头看向玄澄,“你倒是解释一下。”

玄澄也没有客气,招呼小二上菜之后,便认真地解释道,“柳独峰是六扇门的创始人吧?”

“对!”

“那他就是六扇门的捕快祖宗吧?”

“你硬要这么说……好像也没问题!”杨清源表示,柳独峰这个创始人,当个六扇门的捕快祖宗,也算没毛病。

“这柳独峰唯你马首是瞻,算是你小弟吧!”

“算是吧!但……为什么是二大爷,大大爷是谁啊?!”杨清源还是没明白。

“张道尊啊!”玄澄说得那叫一个理所当然。

“啊,这……”杨清源也得承认,玄澄说得还是有几分歪理的。

而一旁聆听的张博云也知道了眼前之人的身份,大周帝师、太子少保、武乡侯、清源剑君,杨清源。

一时之间,张博云是有点惶恐了,就算是他师傅,飞天神剑林无晨见到了杨清源也只能自称在下,他这是有些高攀了。

“都是江湖中人,不要在意这些,你看玄澄,轮辈分我算是他师叔祖,他不一样整天吊儿郎当的……”

这话说得玄澄胖脸微红,但又不好反驳。

“你们先去把外面那个人绑了,这还在地上爬呢!到时候弄得街上到处都是血,不好收场。”

就在玄澄和张博云要前去绑人之时,一声佛号传来。

“阿弥陀佛,二位,得饶人处且饶人,还望手下留情。”

一个干瘦的老僧出现在两人身前,正是九华山上大觉寺的高僧,慈静大师。

张博云和玄澄两人立时目光一凛,来者不善,乃是洞玄之境。

张博云暗中戳了戳玄澄,你们俩都是光头,沟通起来比较方便。

玄澄也是摸了摸自己锃亮的脑袋,上前一步,“少林玄澄,见过大师!”

慈静一声佛号,“阿弥陀佛,原来是少林的高僧,老衲慈静,这厢有礼了!”

玄澄连道不敢,这慈静的辈分和他师傅空闻方丈一样,他不敢失礼。

“慈静大师,这人乃是飞天大盗,俗名王大光,在徐州作恶多端,被六扇门通缉,我和点苍派的张少侠追了他好几个月,这才蹲到他。”

别看玄澄看着憨,但人不是真傻,立刻就拉上了张博云。

少林、点苍,同属武林八大门派,少林自是江湖上唯二的超级大派。

而点苍虽然在中原名声不显,但实力也是不容小觑,点苍掌门飞天神剑林无晨,执法长老斜阳神剑林再暮以及点苍的大长老柳若飞,都是洞玄高手。

“阿弥陀佛,少林九华同属佛门,同气连枝,还请玄澄师侄给老衲一个薄面。”

慈静丝毫不在乎玄澄的话,直接说明了少林和九华的关系,少林很牛,但是这个牛不会用在九华的大觉寺上。

“……”

一旁的张博云开口道,“慈静大师,我等明明看见了此人,若是不带回去,没法交代啊!”

慈静微微一笑,如迦叶拈花,“老衲给二位讲个故事吧!”

“舍卫国有一个人,名叫无恼,师从婆罗门,其身材魁梧,力大无穷,争勇斗狠,在舍卫国极有声望。

有一日,其师唆使他清晨持利刃出门,若是到了正午时分,能杀够百人,将百人之指穿成鬘(指环状饰物),佩戴于身就能升天成神。无恼被其蛊惑,为成神如痴如狂,逢人便杀,刃到指脱,舍卫国内之人奔走藏匿,不敢外出。

世尊得知此事之后,急忙赶去解难。此时无恼捡点手指,已得九十九枚,遍寻人不得,唯恐错过时间,心中焦躁,恰逢其母已做好午饭,怪子不归,出门来寻,无恼心智模湖狂乱,竟欲杀其母,以凑指数。

世尊赶到,挡到前面,无恼弃母追赶世尊,世尊施展神足通,无恼累得精疲力尽也追赶不上,佛祖教化他道:‘汝从邪师,伤生害命,造无边罪,岂能妄想成道?’无恼腾然醒悟,掷刀道旁,五体投地,愧悔不已,后亦随佛出家,永离邪门。”

说完之后,慈静看向两人,“这便是放下屠刀,立地成佛。静修已经剃度出家,一心向善,前尘往事尽数割舍。二位可懂老衲之意?”

就在两人将欲反驳之时,一个声音从酒楼上传下。

“非也,非也!大师此言谬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