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大理寺卿的江湖日常 > 第八百零四章 解药终成

大理寺卿的江湖日常 第八百零四章 解药终成

作者:墨观澜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3:54:52 来源:平板电子书

在给人服用之前,孙十常等人在动物之上初步的试验。

在临床试验之前进行动物试验,从大周便开始了。

为了保证试验的效果,杨清源还特地命六扇门的捕快中身法较好之人,去金陵郊外的山中抓了几只猴子。

因为之前有效的汤药,所以金陵城中的危局有所缓解,虽然无法根治疫毒,但是大部分危重症的患者已经没有了性命之虞。孙十常为首的医疗团队有时间能够进行更加准确的试验。

新制的药剂在猴类、犬类身上都收回了极佳的疗效,仅仅是两剂汤药,感染疫毒的猴类、犬类便渐渐恢复了正常。

是以,孙十常众人决定正式在人身上试用此药。

最先试药的人很重要,此时的药剂才刚刚研制,其中又加入了姬明珠的西南蛊毒的解毒之法,即便是对于孙十常来说也是完全陌生的领域。

而在医学,未知便代表的死亡的危险。

“清源哥哥!陈丹琳请命由她带着六扇门那些患病的弟兄们来试药!”就在杨清源等人考虑以哪些作为第一批试药之人的时候,周止若站了出来说道。

“丹琳,她昨日不还是好好的吗?!”

陈丹琳是大理寺刑律学院的优秀毕业生,也是当日护送杨清源前来扬州的六扇门捕快之一。

在金陵城的这些日子里,陈丹琳也发挥了不小的作用,特别是在昨日的抓捕行动之中,此人带领六扇门的捕快擒拿了数十名血河宗的邪徒,立下大功。

“自从你们以猴类试药开始,丹琳便自己服下了带着毒种的清水,现在已经出现了疫毒之症!”

杨清源闻言默然。

没想到陈丹琳对自己竟然能怎么狠!

说起来这个陈丹琳才是真正的女频主角,她出身大周的临海侯府,乃是当代临海侯陈普的女儿,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乃是侯门贵女,千金之躯。

但可惜,她是庶出,其母只是一介商贾之女,在生下陈丹琳之后其母便撒手人寰,陈丹琳是由临海侯府的一个嬷嬷抚养长大。

就像是一般的闺阁话本一样,陈丹琳一直被嫡母及侯府嫡女欺凌,然而她一直隐忍,暗中偷偷习武,终于找到了一个机会,脱离临海侯府。

当年杨清源创办大理寺刑律学院之后开始扩张学员,之后恰逢杨清源在北境两战大破北乾,声望之高一时无两,获封武乡侯之后,杨清源隐隐有大周军方第一人的架势。

而陈普只是个富三代,虽然会点弓马骑射,但实质上还是一个纨绔膏粱子弟,受其祖之荫庇。

当时见杨清源的崛起之势不可阻挡,顿时起了结交之心。

这陈丹琳就是抓准了这个机会,说服了陈普,加入了大理寺刑律学院。

只是之后的事情和陈普所想不同,陈丹琳如飞鸟出笼,有了自己的一片天地,不仅仅在六扇门中升任追风捕快,而且还结交了不少暗六部的高手。

“其志之坚,不让须眉啊!”杨清源当然知道陈丹琳是带着自己的小心思的。

她原本在六扇门中就有一定的名望,若是这次以身试新药,不仅仅可让杨清源、孙十常这一众大老另眼相看,还可以尽收金陵六扇门捕快之心,这丫头此时怕是已经在谋求外放了。

更重要的是,像试药如此大功,必然会被杨清源写入奏疏之中,奏请封赏。

只怕她还能入了内阁和天子的视野。

这等心机谋算魄力,确实堪称是女中豪杰。

不过收益虽大,但风险一样不小,若是这药剂失败,可能会搭上自己的性命。

“……”

在片刻沉默之后,杨清源朝着孙十常点了点,孙十常便开口道,“那就只能有劳六扇门的诸位试药了!”

随即药剂被合水煎煮,端到了六扇门染疫的病房之中。

“杨侯!”

“山长!”

“大人!”

当六扇门的人看到杨清源带着药步入其中之时,纷纷想要行礼。只是他们其中大部分都被绑着,防止乱抓,所以不便起身。

叫“杨侯”的,多为金陵六扇门支部的人。

“山长”则是大理寺刑律学院毕业生的称呼。

而那些唤杨清源“大人”的,都是大理寺重建时招的老人了!

杨清源安抚了患病的众人之后,来到了一处隔间之中,这里正躺着二十个感染疫毒,准备试药的捕快。

十四男,六女。

人与人之间有一道厚厚白色帘幕隔开。

杨清源朝着这二十人躬身一礼,“诸君,拜托了!”

试药之勇更胜先登!

陈丹琳拿起药碗,将其中药液一饮而尽。随后,其他的捕快也纷纷喝下。

但从这一动作来看,陈丹琳无疑已经成了这些捕快的隐形领袖。

这丫头确实不凡!

在二十人喝下药剂之后,杨清源和孙十常等人便等在这隔间之中。

数名医者已经准备好了笔墨,来记录这些病患服下药剂之后的反应。

最先反应的是一个二十余岁的男捕快,他的面色显得越来越红,杨清源第一时间察觉到了异常。

“噗!”

这名男捕快,突然一口鲜血喷出,惨叫了一声晕死了过去!

孙十常见状立时快步上前,扣住了他的脉门。

“不好,这碗药力太勐了!取针来!”孙十常收回把脉的左手,随后出手一点,在其膻中、承山、百会三穴之上下针。

随后从怀中取出了一粒护心丹,以温水送服。

“不行,其中蛇莓果和青出藻的剂量要略减一厘。”

这些捕快都是习武之人,体质也更胜常人,这药性药力勐烈到他们都难以承受,那一般的百姓自然更难以承受了。

之后的两人的症状正常,在服下药剂之后,身上的热度退去,再向着好转的方向转变。

刚刚二十人喝下的药液是十份不同药剂量的药液,两人一组。

孙十常需要通过他们的临床反应,来对于各种药材的量进行微调。

药王之称,绝非浪得虚名,他对于药力药性的把控已经到了一个出神入化的地步,用药绝无二错!

“额!”陈丹琳此时也突然惨叫一声,玉手向着自己双臂抓去。

杨清源一直在一旁观察各患者的动静,在陈丹琳出现异常之时也是第一时间出手,以点穴截脉之术让其暂时难以动弹!

虽然身子不能动,但她的面容依旧在抽搐,原本英气之中带着一分媚意的玉容此时狰狞万分。

而她不是独一人,其余的十九人也先后有了如此反应。

好在杨清源及时将他们都制住,并命人用绳索绑了起来。

“孙师兄!这是什么情况?”

杨清源在收拾完这些人之后,才开口询问道。

孙十常眉头紧皱,“我们的药对于这疫毒有效,但是忽略了一个问题,药力自内而外,他们身上的红疮受到药力的影响变得更加痛痒难耐。”

虽然这种痛痒并非生死之症,但必须解决。

在场的捕快心志和忍耐力较常人更胜,他们都没法忍受,寻常之人也肯定无法忍受压力发作带来的痛痒。

要想止痒很容易,但是要在加入药材之后依旧不影响现在的药力却很麻烦。

现在的药材用量乃是众人斟酌许久才测试出来的,一旦要加入新的药材,就有可能会打破现在的药力平衡。

君臣左使,运用于衷,相反畏恶,立见吉凶。

李濒湖盯着手中的药方一遍又一遍地看着,他对于草药的了解程度,在某种意义上更胜孙十常。

“有了!孙师!不知可否以曼陀罗花和蓖麻子为左药!?”

君臣左使,左药分为三种。

一是左助药,即协助君、臣药加强治疗作用,或直接治疗次要的兼证。

二是左制药,即用以消除或减缓君、臣药的毒性或烈性。

三是反左药,即根据病情需要,用与君药性味相反而能在治疗中起相成作用的药物。左药的药力小于臣药,一般用量较轻。

而李濒湖此处提出的便是将曼陀罗花和蓖麻籽作为左制药,来缓解君臣之药带来的勐烈药力。

曼陀罗花,止疮疡疼痛,宣痹着寒孝。

蓖麻子,开通关窍经络,能止诸痛,消肿追脓拔毒。

两者在治疮镇痛之上都具有奇效,正好可以缓解君臣之药药力导致的红疮痛痒难耐。

原本正在思考的孙十常双眸一亮。

“用得妙啊!濒湖!”

这两味不仅仅对症,与之前所用的药材也没有丝毫的冲突之处。

……

众医者一边记录症状,一边探讨药理和用药的可能性!

在四个时辰之后,药力基本发挥,一边的纸笺之上也记载了密密麻麻的症状和观点。

而初期参与临床试验的二十人,有十九人的症状已经缓解。

至于剩下那个人所用的药和陈丹琳一般,是这十剂药中,药力药性,最霸道勐烈的,他的身体未能承受。

虽然暂时无性命之虞,但肺腑还是留下了后遗症,需要长期的调养。

众人进入这病房之时,还是中午时分,现在已经月明星稀了!

……

“哈哈哈,成了!成了!”

次日,另一间的病房之中传出了孙十常的畅快笑声,这笑声似乎会感染一般,房间之中笑声越来越大!

新的药成了!

在第一次的试验之后,孙十常总结了这十服药的剂量问题,又与唐慎微、李濒湖探讨之后,将曼陀罗花和蓖麻子等药材加入了其中。

昨日第二批喝下汤药的病患,经过一夜的药效发挥,病情已然大好。

孙十常给服了药的患者把脉,在众目期盼下,他将患者的手放回被褥中去,起身笑道:“蛊毒已消,只余疫病之症,只消再服药两日,余症可消了!”

金陵府衙之中的笑声,随着这个消息的传播而扩散。府衙上空,尽是开怀之音。

解药已成,大疫当退!

----------------------

“金陵八百里加急!都闪开!”

一匹快马飞入神都,杨清源的奏报到了!但不是普通的奏折,而是直呈天子的密折。

当时已经是夜间的戌时,宫门即将落锁,然天子特旨,将这份密折呈上。

金陵被杨清源所封闭,已经近十日没有新的消息传来,朝廷中枢为了这件事情吵得不可开交。

那些牛鬼蛇神不断地跳出来,要求麟德天子下罪己诏,以悔其罪,还有些人攻讦杨清源、王华等人,想要罢免杨、王、李、姚诸人,夺取权柄。

这份密折的到来,显然让整个京城晚上都睡不好觉了!

当麟德天子确认蜡封无恙之后,才将其拆开,展开了其中的纸笺。

纸笺上只有短短几行字。

“金陵之疫已解,江南无碍、母忧。此为良机,望善用!清源字!”

看到这几行小字之时,饶是麟德天子这些年沉稳远胜往昔,但还是忍不住激动。

师尊还是那个师尊,

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

国之柱石啊!

“疫病”对历代来说,都是无与伦比的大灾。

洪水、地动放在疫病之前,都可以到一边去。

没想到师尊竟然是真的做到了!

虽然,纸笺之上没有详细的数据,但十三了解自家师父,金陵并没有大规模的人病故,这就够了!

随后,十三将目光投向了杨清源的后几个字上。

此为良机,望善用!

什么良机,自然是整肃朝中的良机。

他毕竟登基不满三年,想要彻底清除朝中沉疴自然是不可能,可现在杨清源给他和王华创造了一个机会。

当夜,十三便连夜召王华进宫议事。

神都当晚,不知有多少人没有睡好。

翌日一早,在朝会上麟德天子无精打采的,虽然尽力地保证面色正常,这些宦海沉浮多年的老狐狸都可能看出他面容之下隐藏的慎重、不安与忧心忡忡。

而内阁大学士,阁殿的实际领袖王华,虽然依旧如往常一般面如平湖,毫无波澜,但也可以看到双目之中充斥的血丝,和脸上若隐若现的疲态。

看到这一幕,不少人心中都已经有底了!

昨夜,他们想尽办法打听金陵传来的密报的消息,但却没有丝毫的收获。

只是知道,麟德天子在看完密报之后便连夜宣文华殿大学士王华、都察院的右佥都御史李寻欢等人进宫面圣。

这些人无一不是新党中坚。

由此可见这密报之中的消息,必然非同小可,不是大吉就是大凶。

看今日这光景,答桉已经很明显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