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大理寺卿的江湖日常 > 第七百零三章 开平之虎,枭猛之狮

老叟原本是存着教训杨清源一顿的心思。

固然那熹宗厉皇帝朱瞻坤是个昏君,但也是太祖高皇帝的元子元孙,杨清源以臣废君着实也是逾越了。

可没成想这小子不但是天下名将,连武功也如此不凡。

要知道他这一身枪法武艺,曾经也是横行天下无忌,少有人敌的,后得三光神丹之助,不仅死中求活,还修复了一身暗伤。又在这武当山上隐居数十年,得了张老道指点,早已不是凡俗可比。

可没成想,自己竟然不是这小子的对手,刚刚的交手看似平分秋色,实际上自己已是隐隐落在下风。

“枪法更胜前辈,不知是何人?!”

杨清源其实已经将老叟口中人物猜了个七八分。

这老叟年轻之时,貌奇伟,勇力绝人,猿臂善射。将十万众之军势,便有横行天下之威,便是寻常法天象地境也阻不得他。

能够胜他之人,还能是谁?!

却听老叟苦笑摇头道,

“多年前的旧事了,那老货刀枪双绝,以‘枭勐’着称,当时我大周军中无一人是其对手,携大军之军势,便是明教和道门的高手,都难当其锋芒。

若非强弓劲弩,实在是拦不下他!

唉,不过是多年前的往事,不提也罢,不提也罢!”

老叟摆了摆手,相互试探之后,也没什么好谈的了,虽然老叟对杨清源没什么恶感,但也谈不上什么好感,顶多赞一句年少有为罢了。

杨清源一揖之后,便离去。

有这位在这里,杨清源心里也放心几分,至少十四不必再担心了。

不管是其心智还是其安全。

这位虽然对于他扶立吴王之事不满,但也不能让朱瞻均做出谋划皇位的事情。

且杨清源虽然暂时圈禁了朱瞻均,但不会管他一辈子,随着朝廷的稳固,新政的推行,自然会放开对于朱瞻均的管控。

在武当山上朱瞻均自然是十足的安全,但下了武当就不好说了,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

待到杨清源离开之后,躲在一旁的十四在走出,眼眸之中已满是崇拜之意。

“二虎爷爷,你好厉害,竟然能和杨侯战得平分秋色!!”

十四虽然只是粗通武艺,不知道两人交手的玄奥之妙,却知道杨清源的威名。

天机楼已经出炉了最新的评语:

茫茫江湖号剑君,麒麟阁上有姓名。

枪锋斩尽敌酋首,白衣封金王侯轻。

虽然在神都百官之中褒贬各半,但是江湖之中杨清源的名望已经攀升到了巅峰。

为于延益讨还公道之后,封金挂印,不慕富贵,白衣离京,这是何等潇洒。

武当山上的小道童中都在传这事,十四自然也听说了。

看到十四眼神之中的崇拜,老叟也得意了起来,“那是自然,论武功或许老夫和他在伯仲之间……”

在晚辈面前,特别是一个当成孙子的晚辈面前,老叟还是要点面子,不可能承认自己输了一筹。

“而论带兵打仗……”

说到这里,老叟想起了杨清源的战绩,“老夫也不逊色于他!”

虽然面上表情不变,但是老叟还是微微脸红。他自负也是名将之列,从南打到北,战绩辉煌。

然北境之战倒还好说,可晋阳之战,若是易地而处,他自忖是打不出杨清源那般旷古烁今的战绩。

这不知道这臭小子,哪来这般本事,纵是霸王在世,冠军复生也不过如此了吧!

当然推崇归推崇,在十四面前可能是不能漏了怯的。

果不其然,十四听到老叟这么说,眼神中崇拜之色更甚。

“二虎爷爷,你再给我讲讲,当年您报效太祖的故事吧!”

“好啊!那我们就继续讲,话说,当年太祖路过和阳,当时我还只是混迹于绿林之中,因困顿而卧于田间,突然梦到神人披甲拥盾向我大呼,‘速起速起,天命之主将至。’……”

二虎老叟讲得入神,十四听得入神。

终究不过是个虚岁九岁的孩子,纵是早慧,又能如何?!

……

杨清源走出祠堂,就看见了张老道在等他。

“见过那老家伙了!”

听到张三丰称呼人家为老家伙,杨清源不敢苟同,“师兄,虽然说这位年纪不小了,但是跟你比起来,也算是年轻人吧!”

张三丰看了杨清源一眼,“你师兄虽然年纪过百,但是长得年轻啊!”

他说话的时候,非常的认真。

杨清源上下打量一番张老道,不知道是不是吃了脑黄金,越活越年轻了。

初见张三丰之时,还像是四旬左右的年纪,现在看上去最多不过三旬。

这满头白发非但似乎不显老,反而更显潇洒!

要知道这可是白发啊!你搁哪个网游不得卖个两百块钱?!

杨清源不和张老道……额……张不老道,分辩这个事情,却确实辩不了。

反而转头问了二虎的身份,“师兄,那个二虎应该就是……”

“立国四王数第二,开平虎威天下传。”

果如杨清源所猜,正是率师南归,行至柳河川,突然病逝的开平王,常伯仁。

策蹇龙游道,西风妒旅袍。红添秋树血,绿长旱池毛。比屋豪华歇,平原杀气高。越山青入眼,回首鬓须搔。

……

杨清源和张三丰闲聊之时,常二虎的故事还在继续。

“话说那张枭勐其实是英武无畏,鄱阳湖血战之时,率领他的旗舰和两艘副舰从陈汉水军阵型中驶出,当时汉周两军都以为他是出来巡航的,也并未在意,谁知这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常二虎不仅仅打仗勇勐,武功超凡,说书也是一绝。

或许年纪大的人,讲起故事来,都有一手,听得十四全神贯注。

“张枭勐率领他的三条战船一刻不停,竟然猖獗到直冲向太祖的旗舰!欲于百万军中取太祖之首级!若是旁人不过是痴心妄想罢了,但此贼确实是凶勐异常,勇不可挡。以孤军冲进我大周的水军前阵,我军没有防备,前锋纷纷败退。

然此贼目无余子,眼中唯有太祖高皇帝的旗舰。一直冲到中军,我大周水师才反应过来,三十余条战舰将其团团围住,前无去路,后有追兵。就在众人以为他的陷阵之路到此为止的时候,后面发生的事情,才让人目瞪口呆……”

“后面发生了什么?!”十四的捧跟很到位。

“只见那张枭勐虽然孤军深入,但是勇勐无比,为鼓舞士气,亲自持剑站立在船头,以示决不后退之心,士兵为其勇气所感,无不尽力而战。此人犹如季汉的龙吟圣将一般,一身都是胆,身陷重围,孤军奋战,却越战越勇,锐不可当!

舰船竟然从重围中杀出,一路击败我大周各路将领,先后斩杀大将韩成、陈兆先、宋贵等人。杀出一条血路,我大周的水军大阵竟然被其冲杀为两半。

太祖见状,不慌不忙,号令船只躲避,谁知屋漏偏逢连夜雨,由于转舵太急,船只竟然搁浅!”

这里常二虎还是替太祖夸了两句,他可记得当时太祖也被张枭勐之勇武所惊。

“然后呢?!”

十四听得热血沸腾,紧张不已。

“然后就是你二虎爷爷我出场了呀,当时我虽不在太祖身边,但也在不远处,我自然见不得那贼子如此猖獗,我当即认清张贼的身影,张弓搭箭,一箭直取此贼的右臂。他立时中箭,无力再战,便退出了水军,不过这贼子也是厉害,即便这般,外围的将领也挡他不得,只能看着他扬长而去。”

十四已经张大了嘴巴,“好……好厉害!”

若是他年纪再大一点,开始学史,自然会知道二虎爷爷是何人!?

但开平王逝去太早,他年纪又太小,当下还猜不出常伯仁的身份。

……

-----------------

“您老说啥,张枭勐知道常伯仁活着?!”

杨清源表示,开平王尚在人间这事,怕是在宫中都属于绝密,张枭勐是如何知道的?!

“非但知道活着,他现在还入了佛门,每隔几年都要和二虎比试一回……”

“师兄我问的是,他为何会知道常伯仁在武当……”

杨清源觉得张三丰也没老啊,怎么就湖涂了呢?!

就在杨清源思量之时,只觉得额头一疼,吃了张老道一个弹指。

“老道虽然老,但你这样编排不好吧!”

杨清源眼神疑惑,读心术?!他心通?!

“老道不会读心术,只不过你脸上就差写着年老耳昏了!”

杨清源耸了耸肩以示无奈,不过他也更新了一个成就。

徐福够厉害吧!?被张三丰一指点在眉心就归西了!

能十九次硬接真武道尊以指弹额而不死者,纵观整个江湖唯他杨清源一人!

“那张枭勐和二虎虽然是死对头,但武功心法却是一脉相承,多半是师出同门。”

杨清源此时也回忆其《大周实录》之中所载,太祖欲斩张枭勐以慰阵亡将士之灵,是被开平王劝了下来。

若说两人之间没什么关联,你就是打死杨清源也不信啊!

那老叟一看年轻就是个火爆脾气,还能行劝谏之事?!

不过这俩老头也是好笑,一个来武当隐居,另一个就去当和尚,真就势不两立呗?!

“不过,有开平王在此也是好事,至少不用担心十四皇子的事情了!”

没错了,武当山又名大周皇家收容所。

现在的武当山上已经三副半朝銮驾了,魏王为太宗皇帝嫡子,天子亲弟,身份自不待言;开平王为开国四王,承爵虽然只用郡王礼仪,但是常伯仁绝对是半朝銮驾的待遇;还有老张头,大周三朝国师,位同太子。

这般地位的人,在神都之中都找不出来一个,至于朝中那些宗亲王爷,左右不过是郡王,更没法比。

在解决了十四皇子之事后,杨清源便也在武当安心住下了。

------------------------------

幽州,燕城。

“启禀王爷,我等收拢后金各部落,共得有青壮控弦十八万,现已初步练得骑兵十万。”

“这么多?!”

朱楷闻言倒是吃了一惊,他原本预料,能得五万骑兵已经是不错的收获了。

毕竟后金曾经以举国之力攻伐大周,在大周折损大军五十万。如此竟然还能凑出十八万的青壮来。

“禀王爷,我们所收拢的人都是后金中小部落的,虽然后金逆王曾经努尔哈齿曾经征发举国青壮,但后金毕竟是蛮夷之辈,朝廷对于诸部控制力不足,这些部落摄于后金庆亲王努尔哈齿之威,虽然出了部分青壮,但不可能全出。”

“毕竟未得教化,部落之间互相吞并时而发生,若是真的没了青壮,反倒是任人宰割的肥肉了!”赵王常年镇守于幽州,经常北上对付后金,对于后金也是极为了解的。

这次的灭金之战,虽然是有朝廷大军完成的,但其中好处至少有五成被赵王暗中吞下了。

在杨清源和于延益发兵之前,赵王便抢先一步,将大批的部落和牛羊迁入了幽州。

得牛羊马数十万,人口百余万。

这还亏得后金乃是渔猎之族,在放牧的水平和自然条件上不及游牧民族,若是换了北乾,牛羊数可能翻个十倍不止。

这也导致出现了一个大窟窿——人是要吃饭的。

以幽州一地,难以养活突然出现的这些人口。

而且后金覆灭更是让赵王的经济出现了危机。

原本朝廷拨发给赵王的饷银便只有他明面在编的三万兵马,四万由他辖制的原龙武军兵马都是分开拨发的。

剩下的兵马都是靠赵王自己养活的,还不能让朝廷查出来。

而太宗朝虽然知道赵王有私自扩军之行,但一直未曾获得铁证,且后金人确实悍勇,给到了压力不小,所以也没有自斩一臂的行为。

赵王凭借着垄断后金的商货赚取了海量银钱,要知道东珠、貂皮、人参都是极受大周权贵富商追捧的。

而且后金也有银矿,赵王暗中就有两座,只不过后金朝廷不知而已。

现在后金被大周所灭,虽然大周对于后金故地尚未开发,但毕竟不如原来那般安全了,让赵王也不得不思虑一番。

但赵王也是果断之人,十息之后便有决断,“传本王令,向后金故地迁移!”

后金故地土壤肥沃,只是渔猎之族不通耕种之术!

后金之灭固然影响了赵王行商,却也给了赵王机会,若是能彻底吃下后金故地,加以开发,甚至可以与朝廷中枢一决高下!

赵王的目光看向西南方向。

十三,且让皇叔来称一称,你这个被人捧到皇位上的人,有多少斤两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