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大理寺卿的江湖日常 > 第六百八十五章 一唱天下白

大理寺卿的江湖日常 第六百八十五章 一唱天下白

作者:墨观澜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3:54:52 来源:平板电子书

四威营原本便是举棋不定的,其中有不少原长林军的将士,只不过是在秦颐岩的安抚下,才保证中立。

而秦颐岩也不敢在此时大规模的更换将校,一旦发生哗变便得不偿失了,故而只能缓慢的对于非朱瞻坤的嫡系进行劝降和招揽。

而长林军出身的那些将校对于朱瞻坤的忠心是毋庸置疑的。

普定侯陈环和东川侯胡斌的到来,就像是火药桶里点燃火星,瞬间爆炸开!

“立魏王,诛叛逆!”

在这声音下,原本效忠于朱瞻坤的校尉士卒开始喊叫,串联,混乱之声此起彼伏、随着第一个人抽刀砍死了维护秩序的秦颐岩近卫之后暴乱开始了。

有长林军组成的中下层军官,从队正到千总、校尉,开始迅速地组织起来。

原本稳住的御林军城北大营,炸了!

普定侯、东川侯虽然是勋贵子弟,但却不是酒囊饭袋,在此刻展现出了不俗的军事素养,立刻将御林军大营分割,将秦颐岩所在的中军大帐包围在了中间,切断了他与其他兵马的联系。

御林军的调动,必须要圣旨。杨清源之所以能调动御林军,是因为他在原天策军、晋阳军中无与伦比的威望。城内大营中兵马之中,四武营大部分都是原天策军和晋阳军的兵马,来不及改组。

但是在兵部右侍郎李澄光的调动之下,四武营被“正常”地调防到了神都外城内。

这才有了杨清源抓住机会,起兵反叛。

但是普定侯和东川侯没有这样的威望,他虽然在军中有些亲信,可远不能和杨清源相比。

所以他们只能等待机会。

东川侯胡斌等了大半晚上,终于等到一个契机!一个翻盘的契机!

胡斌的心腹为他送来了杨清源以太后名义发布的天子已死的懿旨。这懿旨杨清源原本是做劝降之用的,但现在却被胡斌当成了信物,来调动城北四威营的兵马。

四威营的中下级军官,都是原太子府长林出身,对于朱瞻坤忠心耿耿,在得知了杨清源起兵反叛,戕害天子之后,自然不肯善罢甘休。

于是在东川侯和普定侯的鼓动之下,开始暴动。

这其实不算杨清源布局上的失误,不管如何,只要是稳定局势,杨清源是必然要借太后的名义,稳定各方的。这是一步必须下的棋,而东川侯和普定侯,在这一步棋中,找到了反叛的契机。

他们都是带过兵的将军,深知得御林军者,得神都!

虽然京中还有金吾卫、御林军等小股兵马,但这些兵马久疏战阵根本不是御林军的对手。

为首的东川侯胡斌没有擅动,直到此刻,他把握住机会,联合普定侯陈环发起致命一击!

若是让他们真的掌握了城北大营,那对于神都便有了真正的威胁。

局势在陡然间,扑朔迷离了起来。

此起彼伏的喊杀声回荡在城北的夜空中。

黎明之前,总是最黑暗的时候,

同时,数不清的信使往神都内城、外城传信,要求各府护卫、私兵起兵,听从普定、东川二侯的号令,扑灭杨清源所部叛乱。

不仅如此,东川侯还派出了数名信史,向京畿其他郡县及京畿四关守将而去。

要求京畿其他郡县的兵丁以及四关的守关士卒立刻奉命起兵勤王。

局势在短短两个时辰之间,风云变幻。

夜间的形势,在寅时末,急转直下。东川、普定二侯掀起了浩浩荡荡的反抗浪潮,以雷霆万钧之势,扑向杨清源。

稍有不慎,满盘皆输。

秦颐岩虽然是沙场宿将,但手中可用之兵捉襟见肘,只能堪堪抵御四威营的进攻。

短时间内自保无虞,但已经无力镇压城北御林军的局面,在长林军中层将校的裹挟之下,这支御林军的大部已经被东川、普定二侯控制。

“向杨侯求援!”

秦颐岩不是那种死要面子的,他一察觉到局势不可控便立刻让麾下士卒带着迅雷鸽趁着夜色冲出重围之中。

皇城外广场上,汇聚着已经投降的金吾卫、羽林卫士卒,场面微微有些骚动。

因为刚刚如沸水破冰般将他们击溃的耀武营再次集合了,同时聚集的还有奋武营的将士。

杨清源再次披上了玄色的披风,现在能以最小的损失镇压叛乱的只有他自己。

而且此时王华、李寻欢二人已至武英殿中,可以代替他稳定神都大局,其余之人也在陆续赶来。

此时,神都外城十二门都开始出现了骚乱。为天子报仇这种理由冠冕堂皇。那些发动骚乱之人真正看重的是神都里的美人,财富!

兵过如篦,这并非戏言而已,而是确实存在。

其中胆子最大的明德门校尉,带着他护城的两千人马向着京畿杀来,平叛是假,纵兵劫掠,抢夺美女财富是真!

但他们的运气显然不好,他刚刚率军入城展开劫掠的时候便遇到了率领三百踏白营轻骑巡视城中,稳定治安的骠姚将军杨过。

明德门校尉在看清了对方人数之后,心中的畏惧之意立去。

在他的认知之中,打仗就和街头斗殴一般,谁的人多,谁就能赢。

现在他有城防军两千人,对面不足五百人,这怎么输?!

在明德门校尉整军之际,杨过掌中血红如玉的豪龙胆枪锋一指。

“杨侯有令,敢乱劫掠者,军法从事!”

杨侯之名显然起到了作用,明德门校尉开始了收拢刚刚散开的兵马。

不过不是为了遵守军纪,而是为了击溃杨过一行。

“弟兄们,杀光这些人,神都城中的金银财宝美娇娘任你们取用!”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这一支城防军此刻也是气势大振,两千人列阵,可不是闹着玩的。

一旁的校尉见状小声询问杨过道,“将军,匪军势大,要不要调兵前来弹压!”

杨过闻言轻蔑一笑,“一群乌合之众,也算势大。”

杨过可是经历过杨清源以三万骑兵破三十万敌军的晋阳之战的,随即挽了个枪花,回身往后喊道:“弟兄们,今日随我冲阵!”

三百踏白营骑兵皆被杨过所鼓舞,回应他的是冲上云霄的声音:“杀!!”

“杀!”三百踏白营的精兵齐声大喝。

随着跟着杨过杀入了城防军的阵中,其疾如风,侵略如火。这才是天策军踏白营的风采。

他们跟随杨侯和小杨将军先败北乾、再灭后金,纵横万里,横行天下之时,尔等在京中有操练否?!

土鸡瓦狗,不堪一击!——

同时耀武、奋武二营在杨清源的带领下,已经逼近至城北御林军大营。

“咚!咚!咚!”

战鼓之声再次响起。

杨清源握紧了手中的镔铁长枪,枪锋直指敌阵之中的普定、东川二侯。

“杀!”

……

大明宫武英殿中,王华、李寻欢众人正在等待这消息。

即便以王华的沉稳,此刻内心也是无比地煎熬,只不过所有的焦急、烦躁、不安、担忧都被他收敛了起来。

他现在代为主持神都城内大局,任何人都可以乱,唯独他不能乱。

就在众人等待之时,突然殿外传来的急促的脚步之事。

“捷报!”

不等信使进殿,众人便冲出了殿外。

一南一北,两个信任几乎是同时到达。

“报!骠姚将军率军击破趁乱劫掠兵马,持明德门校尉首级绕行城内,警示城内,现已稳定城中局面。”

“报!杨侯率耀武、奋武二人击破四威营,生擒东川侯胡斌,斩普定侯陈环首级传阅三军,此刻已压服城北大营。”

武英殿外,骤然爆发出快意的笑声,就连沉稳如王华也是狠狠一击掌。

神都大局定矣!

“喔喔--喔!”

不知道哪里忽而传来公鸡的打鸣声。引吭洪亮,响彻天际。

长夜难明神州天,雄鸡一唱天下白。

——

长夜逝去,黎明已至。

易经六十四卦的第一卦,见群龙无首,吉。

杨清源起兵攻破大明宫诛杀朱瞻坤之后,他的计划便顺利,按照他设想的那样,神都开始渐渐被他所掌控。

但他的对手不是傀儡娃娃,不会任由他摆布。终于在黎明之前,最黑暗的时刻,隐藏在暗夜之中的敌人出手了。

普定侯陈环、东川侯胡斌抓准时机,奋力一击,成功挑动了神都以北的御林军大营的暴乱。同时蛊惑神都十二门守将作乱。

神都之中,渐成鼎沸之势。

然杨清源当机立断,亲率兵马击破作乱的普定、东川二侯,终于在黎明之前,平息了这由人掀起的惊涛骇浪。

而神都之中,朱瞻坤的嫡系以及反对杨清源的人暂时沉寂了下去。并不是因为昨晚的起兵耗光了他们所有的元气,而是他们在暗中积累、酝酿着力量来反戈一击!

杨清源为天下名将,有孙吴韩李之才,他昔日的战绩再加上昨夜东川、普定二侯的一死一成擒已经证明了想要军事上对付杨清源,就是给人送战绩。

既然军事不行,那就在政治上对付杨清源吧。

时机,就在今日的大朝会上。

神都之中各府衙大小官员千余人。

其中,有常朝资格的朝官不过三百余人。拥有廷议资格的人就更少了。基本就是:诸阁殿大学士,大九卿——六部尚书及都察院都御史、大理寺卿、通政使,六部侍郎,国子监祭酒,翰林掌院学士,六科都给事中,五军都督府都督、同知、皇室代表、开国四王、诸国公等。

杨清源想要扶十三上位,就必须让这些人举行廷推,方才是名正言顺,这可不是光用拳头就能办到的。

此时的武英殿已经成了兵变后,杨清源一系的中枢。

武英殿内,王华正在快速地吃着早点,同时在处理着京中的杂务琐事:军队的后勤,伤兵的医治,百姓的安抚、人员、物资的调配,信息的传递等。

而和王华一动被捉拿的刘既白现在已经光荣地成为了王华的跑腿小弟。

李寻欢看着忙前忙后的刘既白笑道,“没想到当年神都的大纨绔也站在我们当中了!”

“他虽然不学无术、性子不够坚毅、武功也不行、还喜好奢华、狐假虎威……但是对于兄弟义气确实没什么问题,更要的是三观很正,本性善良。”

(刘既白:……,真难为你说出我两个优点。)

随即王华将话题转向了之后的事情,“考验才刚开始,但接下来,应该不会太难走。”

最艰难的兵变已经渡过,京城已经稳定下来,杨清源手中握有十五万御林军的兵权,已经没有人可以撼动他对于京城的控制,接下来仅仅是一道证明题而已。

不是选择何人登基,而是如何让吴王名正言顺地登上皇位。

……

中山王府。

中山王为开国四王之首,老中山王徐天德更是曾经的军方第一人,虽然自他病逝之后,中山王府江河日下。

但开国四王就是开国四王,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小妹,刚刚有人来劝说我,让我不要参加今日的大朝,你说我去是不去?”

一边吃着桂花糕,一边打着哈欠的徐妙云开口道,“哥,这人跟伱什么仇啊?”

徐忠寿被徐妙云这个问题问得摸不着头脑,“什么什么仇?!人家是和我们中山王府也有几分故交。”

“哦?!”徐妙云懒洋洋地说道,“那肯定是背地里见不得我们中山王府好。”

“……”

徐忠寿、徐膺绪兄弟被自家小妹这举动搞得一愣一愣的。

双方智商完全不在一个水平线上。

见两个憨憨兄长眼巴巴地盯着自己,徐妙云开口道,“既然没有仇怨,为什么要让我中山王府错过这大好时机?!”

“大好时机?!”徐忠寿和徐膺绪面面相觑,“可是小妹,昨夜你还说不要插手政变之事啊!”

“……”徐妙云觉得自己这俩兄长虽然长于军略,但是在政治上真就是俩愣头青。

“我说的是,不要参与政变,可是现在政变已经结束了!”

徐妙云放下了手中的桂花糕,“我问你们俩,给你们十五万精兵,能打赢现在的手握御林军的杨清源吗?”

徐忠寿摇了摇头,“打不过!”

一旁的徐膺绪补充道,“除非再给我十五万……”

“嗯?!”

徐忠寿和徐妙云都直愣愣地看着徐膺绪。

“那我也打不过……”

“……”

徐妙云双手一摊,“那不就结了,既然现在结局已经注定,那等什么!?早一步支持吴王,就能获得更多的支持啊!”

在徐妙云的讲解之下,二徐恍然大悟。

“二弟!快!随我入宫!”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