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大理寺卿的江湖日常 > 第九百八十六章 渡河

大理寺卿的江湖日常 第九百八十六章 渡河

作者:墨观澜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3:54:52 来源:平板电子书

金陵长公主朱琼华的话,显然是出乎在场众人意料的。

户部尚书这个抠搜的第一个站出来,“殿下此言差矣!这天下,乃是陛下之天下,天子以内帑稳天下,岂不是应有之意?!”

齐原这话听上去就很有道理。

这天下,乃是麟德天子朱瞻垕的天下,现在朝廷缺钱,那天子拿出一些私房钱来也是应该的。

高原的基本逻辑就是如此。

但朱琼华却不以为意,“若按高尚书所言,这天子富有四海,天下乃是天子的天下,那明日天子想用国库的钱,是不是也可以随意取用?!”

齐原尴尬一笑,“国库之的钱币,乃是用于大周社稷的,即便是天子也不可挪用,这是太祖高皇帝立下的规矩。”

朱琼华嫣然一笑,但这笑意之中却带着说不出的问道。

“天子内帑的钱,就是国库的钱。国库的钱,却不是天子的钱,齐尚书,你这是打得一手好算盘啊!?”

齐原闻言心中一惊,麟德天子少理政事,但不代表他手中没有权力。内阁钱牧谦、王华皆是天子拥趸,天策军、龙武军、御林军亦是效忠天子。更遑论背后还站着一个大周军方第一人。

十三仅仅只是不愿意插手治政之事,他是主动将手中的治政之权下方,而非被人架空。

这二者之间的区别,判若云泥。

旁者不论,就齐原刚刚那个态度、言论,已然是不敬天子。要是换个皇帝,不说砍头,打个三十廷杖,绝对没什么问题。

“臣齐原有所逾越,请天子、长公主降罪!”

为了国家社稷有所争论、算计自然是没错,但你不能不把天子放在眼里。

就算是后世彻底没有实权的大不列颠王国,其君王依旧是神圣。

“高卿家也是一心为国,若是为了这点小事,朕就要降罪于你,那岂不是成了熹宗那样的昏君了!平身吧!”

十三的眼神之中没有任何的意外,他完美地接住了小九的戏继续往下唱。

他们是一母同胞的姐弟,又是师出同门,这点默契还是有的。

麟德天子这些年,对具体的政事很少过问,仅仅是把控大方向,一直贯彻杨清源所教导的垂拱而治的概念。

但垂拱而治不意味着被人当成傀儡。

杨清源这些年也会入京为麟德天子讲课,其中就有关于文官集团的论述。

神州数千年春秋,离不开文官这个群体。

从其行为来看,这是一个矛盾的群体,其中有文天祥、张世杰、陆秀夫这样的风骨之辈。

也有洪承畴、钱谦益这样的奴颜婢膝之人。

后世蓝星上,提到文官集团似乎就是罪大恶极之人,一切祸乱的源头。

甚至某音上,有人将蓝星明堡宗的土木堡之变说成文官集团的阴谋。

这种人就是连事件的基本逻辑都理不清楚,就在网上大放厥词。

在土木堡之变的文臣罹难名单之中,高级文臣有户部尚书王佐、兵部尚书邝埜、吏部左侍郎兼翰林院学士曹鼐、刑部右侍郎丁铉、工部右侍郎主永和、都察院右副都御史邓栗。

其中翰林院学士曹鼐为内阁首辅。

如果这是文官集团的阴谋,那就是文官集团自己把自己的领袖给玩死了?!

此外,死难的人还有中书舍人三人,监察御史九人,给事中三人……这些都是未来高级文官的备选。

难道这些前程远大的高级文官,都是为了所谓“文官集团独霸朝堂“的千古大计,甘愿自我牺牲性命么?文官们什么时候有如此一致的集体主义精神了?!

这一类“明粉”、实为“明朝皇帝粉”的存在。这些人看历史纯粹非黑即白,一边对朱家皇帝文过饰非,一边秉承“文官误国、各个可杀”的极端思维。

这些人因为蓝星明朝的土木堡之变后,京师三大营被整编为十二团营,定兴郡王张辅和无数勋贵的战死,直接导致武官勋贵集团实力大损,从此淡出了政治舞台,导致了后来文官集团的一家独大。

他们从最后的结论中来推导事情发生的原因,这就很可笑。

实在是荒谬至极!

文官之中有小人、有奸人,可文官之中依然有值得千古传颂之人。

神州的脊梁有一大半是这些文官铸造的。

从比干到颜真卿,从文天祥到于谦,再从张煌言到谭嗣同。

他们也许有自己的阶级局限性,但他们绝对不缺风骨和壮志。

不过十三牢记杨清源教的一句话,有背叛阶级的个人,没有背叛阶级的阶级。

对于文官集团代表的地主阶级,必须十二分的警惕。

这次,就是十三制衡日益强大的文官集团的一次表现。

相权固然要限制君权,但君权更要限制相权。

无论是哪种权力,都得被关在笼子里。

讨论到最后,金陵长公主朱琼华为首的皇室和户部达成了协议,借白银五百万两,用于此次朝廷的对外战争。

其中二百五十万两,有户部向天地钱庄贷款,以明年神都的税收作为抵押,分三年还清,年息五分。

这样一来,户部兵部有钱打仗了,皇室也得到了自己想要的话语权。

齐原的脸上有些不好看,毕竟户部的权力和威严受到了限制。

但一旁六军都督府吴克明的嘴角快压不住了!

有钱了!可以大胆出手了!

令西域都护府、神策军,自行反击,荡平西域!

令东南水师,镇海军,地方守备军,剿灭倭寇,肃清东海!

……

——

大周朝廷收到了四夷动乱的消息,赵王府这边虽然要晚一些,但一样也知道此事。

赵王的脸上露出了难得的笑意。

朱楷并非高兴于四夷入侵,作为太祖高皇帝的皇子,他一样鄙夷这些在大周周边制造麻烦的敌人。

若是他能登上大宝,必然要扫平四夷,建立一个前所未有的大帝国。

不过,对于现在的朱楷来说,这不算是一个坏消息。

赵王府的实力雄厚,但一个地方藩王再怎么积累实力,也没法与朝廷中枢抗衡的。

所以之前赵王才会借北乾这个外力。

他并非要靠北乾来对付周廷,区区北乾在朱楷的眼中还没有这样的实力。

赵王想要的仅仅是北乾能牵制住周廷天策军的精力而已。

他虎踞燕城,拥兵五十万,看似实力强大无比,但在大周朝廷面前,这份实力虽然强,但还没有强到足以撼动大周根基的地步。

大周天子六军合计约一百八十万兵马,加上地方守备部队,二线备操军,林林总总加起来,常备军力超过了三百万。

这份实力是赵王不能面对的。

之所以现在大周和赵王府看上去势均力敌,打得有来有回,是因为大周朝廷想在最小损失的情况下,击败赵王。

若是仅仅为了平叛,大周只需放弃西域或者南境,调神策军或者神武军中的一支前来平叛,赵王现在估计就要喘不过气来了。

这下子好了,安息帝国、南疆诸部、东瀛倭寇竟然同时发难,这让朝廷更加不会抽调四境兵马了。那赵王觉得自己笑到最后的把握又多了一分。

“对了,文弼,对岸的平……平靖军可有异动?!”

说到平靖军的时候,赵王明显地停顿了一下。

这名字到底是谁取得,这么无聊?!自己奉天靖难,伱就搞个平靖军,有意思吗?!

一旁的李文弼正要回答问题,就听见赵王继续说道,“文弼,你说本王要不给大军也起个名字,你看南军的天子六军,有神武、龙武、神策、天策、御林、长林,再看我们……还没打,这个气势就感觉少了一半。”

“……”李文弼突然发现,自家王爷也是个幼稚的人啊!有什么好攀比的。

“王爷,我觉得可,以威为号,将麾下兵马分为,天威、神威两部,如此在气势上丝毫不输天子六军!”

李文弼在第一时间给出了一个不错的答案。

“嗯,你这个提议不错,等打完了这一仗,本王也要给麾下的兵马授予这种有气势的番号。”

赵王点头称是,然将话题再次转回了对岸的平靖军。

“这些日子,他们可曾找到那片浅滩?!”

李文弼点了点头,“确实如王爷所料,平靖军的人已经找了那片浅滩。”

冀州之地,原本就是赵王的大本营,他对于地形的熟悉程度肯定是在赵天麟等人之上。

赵天麟等人能够找到的地方,赵王又怎么可能不知道呢?!

“只是,王爷,赵天麟真的会带兵从这里渡河吗?!”

赵王笑着说道,“文弼啊,如果你现在是赵天麟,你觉得最好的渡河办法是什么?!”

李文弼没有丝毫地犹豫,开口道,“等!”

“怎么个等法?!”

“等天气转冷,冀州之地,一旦入隆冬时节,河水便会冰封,结实之处,甚至有三尺之厚。别说是渡河,就算是在冰面上跑马也是绰绰有余。到时候,我军不复地形之利,对平靖军最是有利!”

赵王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这小子没有辜负自己的亲手调教,确实是个将帅的好苗子。

他也是这般想的,不仅仅是他,恐怕对面的赵天麟之前也是这么想的。

但从先开始,到足以冰封河面的寒冬,至少还有一个半月,赵天麟恐怕是等不及了!

原本的赵天麟,绝不会这般急着渡河,但现在赵王在大营之中,还故意将这个消息传递给了赵天麟。

如今白沟河的北岸,只有李远、王聪部的残兵败将,虽然也有十万之众,但绝对不是赵天麟这精锐平靖军的对手。

赵王朱楷以身为饵,设下了一个局。

只要赵天麟的行动足够快,足够利落,他就有阵斩乃至活捉赵王的可能性。

这样的诱惑,是很难抵御的。

这也是赵天麟急着过河的原因。

“若是不能等,你会选择搭桥、还是渡船?!”

李文弼面对朱楷的提问摇了摇头,“我都不会选,太慢了!一旦被切断路线,那过河的兵马就会变成一支孤军,在我军的精骑的铁蹄面前,他们将毫无还手之力。”

“我会和赵天麟一样,在确认上游安全的情况下,找一个机会蹚水过河。”

蹚水过河,半个时辰内,就可以渡过数万兵马,这个效率不是其他办法能比的。

就算知道,这可能是赵王的陷阱,赵天麟也会尝试。

“王爷,这是想要半渡而击之,可赵天麟会上当吗?!”

赵王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反问道,“若是你查看上游之后,确认没有筑坝蓄水,你会上当吗?!”

李文弼:“……”

——

平靖军大营之中,赵天麟还是有些发愁。

到目前为止,还是没有想到太好的办法,来抵御冰冷的河水。天时地利,永远是用兵之人跨越不了的障碍。

现在赵王军既占据了天时,又有地利相助,二者配合之下,连赵天麟都一度想过放弃这个办法。

就在他为之发愁之时,钟亚期又兴冲冲地来到了帅帐之外。

有了上次的教训,他这次沉稳了不少。

“大都督,钟将军在帐外求见!”

赵天麟闻言脸上露出了讶色,“这毛头小子,今天倒是沉稳了!你让他进来吧!”

“大都督!大都督!找到了!找到办法了!”刚入帅帐没走两步,钟亚期就忍不住内心的激动之情,一路小跑到了赵天麟的身前。

“……”

赵天麟刚刚才夸他沉稳,结果他就来这么一出。

不过,就冲着他所说的办法,其他就都是小问题。

“怎么,你想到如何过河了?!”

钟亚期脸上露出了得意的笑容,“回大都督,末将不仅仅想到了,而且已经带着手下的弟兄们去其他地方试过了!”

“哦?!”听闻经过了测试,赵天麟的脸上期待之色更重。

只要能解决河水冰冷之事,那大军就可以顺利渡河,击败赵王残军只在弹指之间。

“大都督,我的办法就是,不穿裤子!”

……

Ps:在网上看到一个于谦策划了土木堡的说法,我真的是无力吐槽了,真的没有脑子吗?!

还英宗是夸赞他聪慧……堡宗再怎么洗也没法洗白,他和完颜九妹倒数前二的地位没法动摇。准确的来说堡宗应该倒数第一。

完颜构好歹是单人独骑,重组了南宋。

堡宗直接送完了三代积累。

ps之ps:这段不算字数,吐槽而已。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