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大理寺卿的江湖日常 > 第九百八十五章 议事

大理寺卿的江湖日常 第九百八十五章 议事

作者:墨观澜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3:54:52 来源:平板电子书

西域风云起,黄沙卷旌旗。

东海波澜生,艨艟战鼓鸣。

神州自古便受到四夷的觊觎和垂涎,神州强则压服四夷,神州衰则诸胡乱华。

赵王叛乱的消息,已然通过各种渠道,传遍天下。

对于四方野心之辈,这就是一个最好的机会,入主神州,瓜分中原。

……

同样,四边起刀兵的消息,也传到了朝廷中枢和赵王府内。

武英殿中,极少参与政事的麟德天子居于主座之上,“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此言有理!”

麟德天子这里指的非我族类的族类,倒不仅仅指的是周人。

经历数千年沧桑的神州大地,各种族群相互融合,九黎、炎黄、百越、客家、苗疆,都是大周的组成部分。

麟德天子指的是大周子民之外的那些所谓友国。

比如东瀛,虽然他们的浪人在沿海烧杀,但是太宗皇帝当年也并没有加罪其使者,反而准许其朝贡。

再说安息帝国,虽然曾经与大周有一场大战,但在永安十二年,安息帝国和孔雀王朝的战争之中,大周虽然没有出兵,但是支援了安息帝国兵器和粮草。

虽然大周存了借安息帝国消耗孔雀王朝的想法,但支援的兵刃和粮草却是实实在在的。

但今日,大周内部一动荡,安息帝国就急不可耐地跳出来了。

“恩师曾言,为人好义,治国重利,此言不虚也!”

王华闻言一愣,对于这句话竟是反复咀嚼,觉得意味深长。

“治国重利!”这确实是杨清源能说得出来的话。

这番话,放到后世,也就是个论坛水平,上某乎都没资格,也就能当个村长。

但是放在现在的武英殿中,那是相当炸裂的存在。

“王卿,现在四境起战火,今日武英殿就议一议吧!”

麟德天子很少管具体的政务,向来是和大学士们制定大方向,但对于军方事务,麟德天子一直不曾忽视。

众人看向了兵部尚书李澄光和御林军大都督,六军都督府现在的主事人吴克明。

打仗这种事,还是得这两位大佬把关。

李澄光看了吴克明一眼,率先起身说道,“诸位,打仗是需要钱的!”

打仗从动员到最后的班师,每一处地方都是需要消耗钱粮的。

蓝星护国将军蔡松坡当时最缺的就是钱粮,使得其在川南与北洋军鏖战,否则说不定真能北伐成功。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还没有开打,就要先考虑国库里的钱粮够不够打仗。

户部尚书闻言起身道,“我昨日听闻此事之时,已经令户部预筹司做了简单的计算,虽然这些年国库钱粮收入甚多,但花出去的也不在少数,如今的京畿五大仓,勉强够御林军和龙武军使用,想要支援北境天策军有些难。”

户部尚书手中拿着一本薄册子,一边翻阅一边说道。

“今年,扬州稻米丰收,各官司仓廪俱是丰实。”

“南疆多山,少耕田,而且粮草运送困难。不过在仲夏之时,交州曾向神武军运送了大批粮草,合计两百三十万石。神武军此时也应该是粮草充足。”

“西域都护府,因为西域诸国今年粮食丰收,粮价大跌,西域都护府大都护王诚嗣大量收购了低价粮草作为大军的储备粮,粮草充足。”

原户部尚书赵鹏程已经告老还乡,新任的户部尚书齐原,乃是数算之道的高手,曾任户部员外郎,户部郎中,国子监祭酒,户部侍郎。

业务能力极为扎实,尤其擅长算钱,一分钱在他手里能掰成两分花。

此等另类的吝啬也算是历代户部尚书的特性了。只要在这个位置上就不可能大方起来。

说完了粮草,齐原又说起了国库的银钱。

“国库之中,尚有银钱,五百十三万七千九百五十五两。”

只能说不愧是户部尚书,这精准的数据让不少人,特别是武将脸上露出了笑容,有钱就意味着能打仗。

“不过,其中有四百五十七万两已经做了明年各处需要花钱的预算,不能轻易挪用。”

这句话顿时让刚刚脸上有了笑意的人笑容一滞,不善算数之人已经开始想办法拨算盘了。

原本以为国库之中有这么多钱,那还不是想怎么打就怎么打,结果转头你告诉我,国库之中能用的钱不足五十万两?!

这种情况是最难受的,若是国库里没钱,他们也就死心了,但现在国库有钱,却得用到别的地方……

“齐大人,这个钱能不能暂时挪用一下。”吴克明一改往日中正的形象,笑容之中带着肉眼可见的谄媚之意。

这个反差让在场的一众高官大将都猝不及防。

完全没想到这个大周参谋总部的总参谋长竟然还有这样的一面。

面对吴克明突如其来的谄媚,齐原断然拒绝,“吴都督,非是我齐某不识好歹,只是这些银钱不能动啊!”

“这一笔五十万两,是朝廷拨给益州、楚州,修缮大江水坝的。”

“这一笔七十万两,是朝廷拨给扬州清理运河,疏通漕运,开凿新船道的。”

“这一笔,是为了重建暴风之后的闽州。”

……

这一笔笔钱,都是落在实处上的,哪一笔都不好擅动。

“这个,齐大人,我记得扬州段的运河才修缮了没有几年啊!要不这笔钱就先缓缓,暂时挪用为军费。”

齐原闻言当场就急了,“这绝对不行,扬州邗沟段的运河,暗礁丛生,淤泥易积,必须时常破礁石,清淤泥,才能保证其航运之畅通,否则淮南淮北的盐业,商业,货运都会受到巨大的影响。”

两位大佬为了这笔钱,扯皮了半天,但在战场上所向披靡的吴克明却没有办法从齐原的手中多要到一分钱。

齐原是个有原则的,倒不是他不顾大局,不支持朝廷的战事,只是他觉得主动出击没有必要。

大军主动出击和被动防守,消耗的钱粮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

在齐原看来,四境兵马,只需要防守保证防线不失即可,吴克明为首的军方将领还是太过渴望军功了。

齐原不是不支持打仗,而是他不支持他觉得不必要的战争,这钱花在朝廷的民生工程上岂不是更划算?!

吴克明不愧是谋将出身,在摸清楚了齐原想法之后,立刻有了新套路。

“齐尚书,我等打仗也不是为战而战,乃是为了大周发展啊!”

齐原虽然面上不说,但心中满是不屑,接着忽悠,但凡我今天多拨给你一分钱,我就不姓齐。

“齐大人,可知,我大周对外贸易,最重要的商道是什么?!”

你说这,那齐原自然是信手拈来了,“那自然是鲤城港、四明港的海运了。”

自从朝廷鼓励海贸以来,沿海商业就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每年从沿海和入关收取的收税,甚至胜过了永安前期的全国一年的粮税。

“齐大人所言甚是啊!但是现在东瀛犯我东海,使得东海沿岸商贸不兴,海运受阻,则是对我大周发展的巨大破坏,若是能扫清倭寇,那东海的海贸岂不是能更上一层楼吗?!”

虽然觉得吴克明是在忽悠自己,但齐原觉得他说得还挺有道理的。

在尝到了商税的甜头之后,户部对于那点农税已经看不上了,若是能够加速沿海的商贸发展,扫清海贸障碍,那这仗也不是不能打!

就在齐原动摇的时候,吴克明继续开口。

他的言语攻势,就如他运兵一般,兵事如波,层叠不绝。

“再问齐大人,我大周陆路之上的商路以何者为最?!”

“这自然是丝绸之路了。”齐原突然有种不好的预感,可能今天的姓氏要保不住了!

“是了,安息帝国在丝绸之路上,横行霸道,干扰商队,强买强卖,与安息帝国的一战,不仅能够扩大我大周于西域的掌控力,还能乘机肃清丝绸之路的不安定因素。岂不是一举两得!?”

“……”齐原觉得自己好心动啊!

西域是大周陆上对外贸易的关键,若是能彻底掌控西域,对于大周的商贾行商来说,好处不可估量。

可恶,吴克明居然给出这样卑鄙诱人的条件,令人很难拒绝啊!

只是心动是一回事,但给钱是另一回事!

齐原还是干脆地拒绝了吴克明,但他却给吴克明指了一条明路。

“大都督,今天你就算说破天,这国库里也是没钱了。你只能另想它法!”

齐原还特地在其他二字上加了重音。

国库确实是没钱了,但在场的人里,有个比国库还有钱的存在。

吴克明何等机敏当即反应了过来,看向了麟德天子。

别的不敢说,但麟德天子觉得是皇帝这个职业出现之后,最有钱的皇帝。

大周如今最有钱的地方不是国库,而是天地钱庄。

而麟德天子在天地钱庄,自身有一成半的股权,作为皇帝有三成的股权……

而且麟德天子为人也不是穷奢极欲的人,甚至比正常的君王还要节俭,根据小道消息,麟德天子的内帑之中,有白银五百万两。

那可是五百万两啊!

至于这个小道消息的来源,自然是麟德天子的母亲,吴克明的妹妹,当朝的太后告诉他的。

内帑财权由金陵长公主朱琼华执掌,吴克明当即觉得这实在是个借钱的好地方。

正在认真思考战局的十三还没有意识到,已经把主意打到他这个少年天子的头上了。

“咳咳咳!”吴克明干咳了两声,对着麟德天子说道,“陛下,臣听闻,陛下的内帑之中,尚有些许盈余,不知道能不能暂时借于朝廷周转。”

麟德天子抬起头,有些茫然。

“朕的内帑……这个朕也不清楚,这一直是有皇姐打理的,不过朕平日也不曾糜费,应该还是有一点结余的。”

“来人,请金陵长公主前来议事!”

金陵为大周故都,朱琼华以金陵为封号,就很说明问题了。

而且这位长公主殿下又是皇室财权的掌控者,所以没有人考虑是不是符合礼制的问题。

能够在本朝得到重用的,基本上都是革新派,对于这些陈规旧矩,倒没有看得那么重。

至于看得最终的东阁大学士孔勤礼,已经被麟德天子打发回家了。

这种人,不要也罢。

不多时,一个身着华丽宫装,头戴凤冠的女子便来到了武英殿内,小九朱琼华,也是大周开国以来,第一个正式进入武英殿议事的女子。

“见过长公主!”

长公主不同于寻常的皇帝女儿,一般为皇帝嫡长女或有功的皇女、皇姊妹与皇姑,其地位等同于诸侯王。

换句话说,金陵长公主的地位与赵王是相当的。

“诸位都是朝廷的栋梁,商议的也是国家大事,突然找本宫,所为何事?!”

如今的小九已经不见往日的跳脱,一派天潢贵胄的气度。

“皇姐,是这般事由,如今国库拮据,拿不出太多钱来支援边境的战事,所以刚刚吴都督想到了朕的内帑,不知道朕的内帑之中,还有多少银两可以支取。”

刚刚的讨论中,基调基本是定下了。

北境的天策军、南境的神武军,采取基本的守势即可,这花不了太多钱。

但西域神策军需要耗费大量的银钱去作战,而东海水师、镇海军糜费也是不少。

主要是这两线作战需要银钱。

这是众臣讨论过后的最优解。

打通东线和西线,不仅仅能稳定朝局,对于大周的商贸也有正面的影响,属于花了钱不亏的战事。

朱琼华听完之后,自然不会反对,这两场仗确实要打。

“陛下,众臣之所请确实合理,陛下的内帑之中也确实有部分的盈余,若是借用一些倒也无妨。”

众人闻言,立刻喜上眉梢。只要能解决了钱的问题,那就好办了。

“这是这钱毕竟是陛下的私库,借给朝廷,是否是需要抵押呢?!”朱琼华的话让在场的众臣一愣。

小九看到这模样,心中的目的已经达到了三分。

虽然是师尊有意识地削弱天子的权柄,但不代表这些人可以轻视天子的威严。

因为杨清源以及十三的关系,导致麟德天子虽有声名,但威望不足。

十三年纪尚轻,不懂事,那她这个做姐姐的,可不得帮上一把吗?!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