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大理寺卿的江湖日常 > 第九百七十三章 赵王亲征(二)

赵王正在畅想自己的宏图伟业,突然跑进来一个人,打断了他的幻想,然后大喊“王爷不好了!”

这种时候,是个人都会生气。

本王哪里不好了!?本王好得很!

不过赵王也知道,现在不是他耍脾气和威风的时候,他还是让自己强行冷静下来。

“何时让你如此惊慌,一点不沉稳!”赵王说着端起了一旁的茶杯,吹拂了一下茶盏之中上等的碧螺春。

赵王虽然长期在燕幽之地,但是最喜爱江南风光,而太湖洞庭山的碧螺春也是他的心头好。

若是他大业有成,定要迁都金陵,好好去扬州越州感受江南风光。

就在赵王淡定自如地品茶之时,这名赵王府的近卫口中说出了一个足以震动整个赵王府的消息。

“王爷,雁门大败!”

“呯!”赵王手中的翡翠茶盏直直地落在地上。

这是赵王最喜欢的翡翠茶盏,每次冲泡上等的碧螺春必用此茶盏,但即便现在此物落在地上有一处开裂,赵王也没有心思去管了。

赵王起身快步近前,一把抓住了这名侍卫的领子,“你给本王说清楚,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赵王想不通,邱福是他麾下忠勇大将,作战勇猛;赵天麟虽然久经战阵但已经年过八旬,垂垂老矣。

邱福麾下是赵王精心训练的十八万大军,其中有原本赵王府的精锐老兵,也有悍勇的女真人。

而赵天麟麾下只有五万龙武军精锐和三万地方守备部队。

双方力量的对比,怎么看都打不赢啊!?

即便是以赵王的养气功夫,此时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气急之下暴怒道,“邱福在做什么?!他是猪吗?!”

赵王原本的谋划此刻因为邱福的一场大败而变得扑朔迷离。

原本邱福就算不能彻底击败赵天麟,也可以牵制住雁门方向的朝廷大军,为张世美所部的主力争取时间,拿下冀州全境。

赵王的战略目标从来不是从雁门突入并州。

雁门历来是战略要地,雁门关更是天下雄关,赵王熟读兵马,将军之才不输名将,自然不会出这样的昏招。

雁门之前,虽然军势雄壮,足有精兵十八万,但只能算是一支疑兵。

这十八万精兵往此处一放,朝廷便会分散兵力来驻守雁门关。

这是一招阳谋。

若是朝廷主动派大军前来驻守,那有限的兵力自然就分散了。

但若是朝廷以为这是赵王府的疑兵,不派重兵防卫,那赵王便化虚为实,强攻雁门关。

这就是占据兵力优势的好处,可以施展更多的战术,更加灵活多变。

其实朝廷的总兵力肯定是强于赵王府的。然太宗文皇帝为了休养生息,同时也是为了削弱勋贵塞王的兵权,选择了精兵简政,裁撤了十二卫,择其精锐,重新建立了天子六军。

除去打酱油的长林,龙武、神武、神策、天策、御林五军,合计有一百五十万之众。

虽然看着兵马众多,但他们要防守朝廷边境,拱卫京师,分散下来,朝廷的机动兵力远不能和赵王相比。

赵王本身在编的兵马就有十五万,他暗地里又豢养了十万兵马。

原本有女真后金牵制赵王的精力,赵王的二十五万兵马,并不能随心所欲地调配。

二十五万兵马至少有十万兵马需要防御后金,甚至要十五万兵马才能保证自身不失。

然而周廷的灭金之战,彻底解放了赵王被束缚的双手,后金被赵天麟所灭,赵王不仅后背再无敌人,甚至还趁乱大肆劫掠后金的青壮、牛马,赚得盆满钵满。

从战略上来看,灭金之战,获益最大的就是赵王。

杨清源、李承恩、王华这些人不是看不出来,但是这不是战略失误,而是当时的周廷没有更好的选择。

就算周廷不灭后金,赵王也会主动出击,覆灭后金,如此一来不仅让赵王占尽了好处,还得到了灭国之功。

赵王原本在朝野的威望就极高,若是再加上灭国之功,麟德天子更加难以与之抗衡了。

两害相权取其轻,周廷只能选择取灭国之功,尽可能从后金之战中汲取利益,来减少赵王所能得的利益。

此战之后,赵王背后再无敌人,高句丽不过小国,疥癞之患,根本不被赵王和周廷放在眼中。

赵王随即在战略上获得了主动权。

再说回雁门关。

雁门关固然易守难攻,据地利之势足以抵挡赵王的兵锋。但反之,一旦雁门失陷,并州便彻底暴露在燕王铁骑的马蹄之下。

原本赵王这一步棋,堪称妙手,但现在被邱福硬生生下成了昏招。

“邱福人呢?!”赵王忍不住要问罪邱福,这个蠢蛋竟然将大好局面葬送,实在是难辞其咎。自己定要重重责罚,才能解自己的心头之恨。

到现在,赵王依旧没有想过杀了邱福。

邱福虽然谋略不足,但是确实赵王最信任的人。

犹如魏武爱虎侯,太祖喜开平一样。

许褚和常燕衡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他们二人在政治上缺少精明。

而这种人恰恰是君主最喜爱的,作为一个掌军的大将,太过精明反而会被君主所猜忌。

开平王亦是如此,他作战勇猛,横行天下,但在政治上毫无顾忌的杀降就说明问题了。

他根本不顾及这些,这反而让太祖更加喜爱。

开平、中山二王陨落之后,太祖将“忠武”的谥号封给了开平王,就可以看出太祖的态度。

对于赵王而言,邱福就是他的“常燕衡”,赵王朱楷是对他寄予厚望的,希望他能成为第二个开平王。

起初之时,常燕衡与邱福相似,仅仅是有勇无谋的将领,太祖将其带在身边时时告诫,“克敌在勇,全胜在谋。昔,关羽号万人敌,为吕蒙所破者,为无谋也。尔宜深戒之。”

抛开太祖对于关青龙的评价不谈,这番话是有道理的。克敌在勇,全胜在谋。

只是赵王没等到邱福的成长,反而等来了邱福的死讯。

“邱将军被龙武军围杀,力竭而亡,便龙武军副都督赵天麟枭首示众。”

朱楷的身子微微一晃,差点就向后倒去,还好渡衍暗中出手,及时以真元托住了朱楷,才让朱楷免于倒地。

“邱福,去了?!”

朱楷虽然阴鸷猜忌,但对于邱福这样战场之上生死相托的袍泽,是有感情的。

丘福生性朴实戆厚,但作战勇猛。他在赵王府的众将之中,出谋划策虽然不及张世美,敢战敢冲却可与朱士宏相比。邱福虽然心中渴求军功,但在赵王面前从来不主动表现。

赵王军每有战胜,诸将都争相言功,唯独丘福落于人后。朱楷常叹道:“丘将军功,我自知之。”

赵王一代枭雄,心中虽然悲邱福之死,愤邱福之败,但他依旧是快速稳定了情绪,至少表面上是如此。

这场大败对于朝廷的士气鼓舞有多欢欣,对于赵王军的士气打击就有多大。

赵王虽然自称是奉天靖难,但毕竟是对天子和朝廷中枢动兵,军中本就有不少人是处于怀疑态度的。

毕竟名义上只是一个藩王,以藩王击中枢本就不妥,现在若是让这场大败的影响继续扩大,那赵王军的战意便会迅速下滑。

而且此前,张世美中了曹雪阳的示弱之计,已然被其挫伤锋锐,若是再传败绩,那张世美军中的士气也会下滑,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平定这场大败的影响。

赵王脑海中思绪万千,但时间不过是半刻。

“传令,本王要亲征雁门!”

此刻邱福残部遭遇大败,主将被阵战,正是士气低落之时,想要在最短的时间内重新恢复士气,唯有赵王亲征。

在赵王军士卒的眼中,赵王就是不败的神话。

其地位,犹如李承恩之于天策军,杨清源之于新龙武军和御林军。

赵王是这支兵马军魂的缔造者,由他统领,赵王军的兵马可以发挥出十二成的战力。

“同时传讯三军,丘福总师讨虏,昏耄失律,乃冥顽驵复,违弃孤王言,拒咈众论。不待三军至,辄先率千馀人直抵敌营,与战,为南军所败,福等皆战死。负本王委任如此,实在可恨,众军须引以为戒!”

“为破奸贼赵天麟,本王将亲征雁门,以死报国,护我社稷宗庙。望众军勠力同心,共破贼军!”

虽然是起兵谋反,但是必须占据大义名分。

麟德天子,为太宗文皇帝之子,太祖高皇帝之孙,当今圣上,他本身就是大义名分。

赵王虽然是皇叔,但同样是臣子,以臣伐君乃是大逆,他必须要有与之相抗衡的大义名分。

赵王选择了皇周祖训,奉天靖难。

他没有直指天子无道,而是说天子身边有奸佞之臣,操控朝政,为祸社稷。

没错,杨清源为首的政治集团,就是那个奸佞小人。

虽然杨清源根本没有在神都,虽然杨清源根本没有掌权,但他必须得是奸佞之臣。

这是赵王为之后名正言顺的登基所铺平的道理。

杨清源是社稷奸佞,祸国之贼。

那麟德天子身为杨清源的弟子是不是也有问题。

如此一来,麟德天子帝位的合法性自然而然就会被动摇。然后再为熹宗厉皇帝翻案,从根源上将十三帝位的合法性剔除。

若是十三帝位不正,自然要正本清源。

先太宗文皇帝已无嫡子,其余几个皇子俱是难成大器,那自然要从皇室分支之中,选择惟贤惟德之人继承大宝。

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

无论是赵王还是渡衍都考虑得很长远。

一旁的渡衍见到赵王须臾之间便做出了亲征的决定,再次确认了自己没有看错人。

这等魄力,这等智慧,绝不会是神都之中那个优柔寡断、唯唯诺诺、毫无主见的麟德天子可比的。

赵王才是天命所归之人。

随着赵王亲征的命令下达,赵王府的各机构开始运转。

大军出征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不是下个命令就完事了。

命令的传达,大军启程的顺序,粮草的供给,路线的选择,这些都需要考虑过。

若是平日里,一支十万人的大军拔营出征,最少也得三日时光。

但这些事务,赵王早就准备好了。

就在三日前,赵王完成了对于宁王的势力的消化,彻底将兀良哈三卫的精锐骑兵掌控在了手中,势力再一次膨胀。

他原本是打算挥师南下,直取齐州、青州的。

齐州、青州乃是广阔平原,赵王的铁骑在齐鲁大地之上根本没有敌手,拿下青、齐二州,便可遥望徐州。

赵王便占据了大周的近三分之一。

但是现在因为邱福的大败,赵王改变了原本的战略,将现在的大军一分为三。

其一有大将王真统领,继续之前的齐州攻略,以骑兵优势占据青州、齐州之地。

此地文脉流长,为孔府所在,望族世家不在少数。

他们对于朝廷的摊丁入亩,乃是收土归国的国策是有抵触之心的。

土地是他们这些世家传承的命根子。

王华为首的内阁想要按照当年杨清源的想法进行改革,但是只在京畿、扬州二地完成了部分试点。

当内阁想要向青齐之地推广之时,遭到了激烈地抵抗。

赵王只要能取得这些豪门望族的支持,那么拿下青、齐二州,并不算难事。

第二路,分出精兵五万,支援张世美。

他是目前的主攻大军,要死死咬住晋阳方向曹雪阳的龙武军主力。

好在晋阳城内的龙武军,都是曹雪阳新编练的人马,不能和赵天麟麾下的龙武军老卒相提并论。

即便曹雪阳的兵马比张世美更多,也没有主动求战。

赵王为了稳妥起见,防止张世美、朱士宏二人也翻车,特地向他们二人增兵五万。

最后一路由赵王亲自带领,起兀良哈三卫及赵王军的部分兵马,合铁骑十万,步卒五万,向着并州方向而去。

同时赵王传令此时的临时主帅,李远、王聪二人带兵后撤。

赵王已经为赵天麟挑好了决战之地——白沟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