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小李飞刀玄衣行 > 第一卷 决战紫禁 第472章 斩思 斩妃

董妃听他说到当年事,多年未有的清淡愁思,便袭上了心头,看着景和的目光,也变得有些温柔,虽然他现在看起来形如一架骷髅恶鬼,不似当年那般丰腴俊郎。但是多年以来,再次听到景和的温柔细语,董妃依旧感到爱意满满。

有些痴迷的牵住景和的手背,董妃尼喃道:“是啊,当年至尊还在东宫,小柳初嫁,至尊爷总是那般温存。小柳至今还记得,那一年的的中秋之夜,在桃花池上,杨柳摇曳,轻舟摆定,至尊与小柳赏月的情形呢。臣妾还记得,至尊爷当时在抚琴……”

说到这里时,董妃突然从甜蜜往事中清醒过来,因为她想起,那一夜,还有另外一个女人也在场,那个女人的影子出现,瞬间将她的迷梦打碎。

景和皇帝见她不再言语,顺着她的话继续说道:“朕在抚琴,你在歌唱,语念在弄萧,只有咱们三个人,可谓其乐融融,好不快活。那时候,你是姐姐,语念是妹妹,你怜她身世凄苦,对她关爱有加,常常丢开朕,与她一起嬉戏,只为开导她的心结,那时的你们,真的好像一对亲姊妹一般。如今想来,却已物是人非了。”

董妃听他提到殷语念,脸色有些发僵,很本能的收回牵着景和的那只手。

景和帝叹了口气,微撩眼皮,瞧了董妃一眼,接着道:“只是朕不明白的是,后来你为什么就变了?”

董妃心头一紧,随后笑道:“至尊爷,臣妾从来没变过。”

景和摇了摇头,道:“不,你变了,变得太快,快到朕都有些不知所措。变化的契机应该是正合二十二年,你父亲入宫见你的时候吧?自那之后,你从沉默寡言,到歇斯底里,再到心机深沉,你变了,变的朕不认识你了。”

“原本雍容宽大,心地善良,知礼懂节的董柳卿哪里去了?怎么会变成这样一个尖酸刻薄,心思歹毒,没有半分气量,只知耍弄阴险手段的女人?你告诉朕,你父亲到底和你说了什么?让你完全变了模样?”

董妃沉默,咬牙,不语。

景和有些疲惫的叹了口气,道:“其实就算你不说,朕也知道。因为当年设计陷害陈州殷氏的幕后黑手,就是你董家。朕说的可对?”

董妃双目通红,咬牙道:“是又如何?你是至尊,还有什么事情是你不知道的?你总以为殷家是无辜的,可你知不知道,他殷家号称诗书传家久,礼仪知天下,可暗地里做过的那些阴私事却数不胜数。勾结武林,侵吞田产,陈州一地几被他殷家把持,这些你都知道吗?”

景和皇帝摇头道:“这些,朕又怎会不知?可你应该也知道,你董家相比殷家,亦有过之。总归只是豪门相争,只是结果却是你家赢了而已,这样的事情,在这大商地界,数不胜数,所以朕也不想多去过问。”

“起初你应该还不知道你家与殷家的往事,后来听说了,你也没往心里去,更没有想到,朕白鱼龙服,游玩街市时带回来的一个孤女,便是殷家后人。到后来,因着你父亲的一些话,你害怕语念知道真相,因为你知道,朕疼她胜过疼你。”

“所以你便开始处处算计,恨不得致她于死地。可你知不知道,其实语念与你相识没多久,便已知道了真相。但她依旧与你姐妹相处,在朕登基几年之后,她怀了太子,面对你的百般算计,朕也曾问过她,想不想为殷家报仇?”

说到这里,景和皇帝微舒了口气,瞧着董妃阴暗的脸色,接着道:“她说,不报了,不想给太子多造杀孽,亦不想让你为难,因为,你是她的好姐姐。可是啊,朕万万没想到,她还是死在了你的手里。”

听到此言,太子双目微红,不自觉得用力,手中的碗子便被他捏了个粉粉碎。

想要起身时,却被英王一把按住,向着他摇了摇头,示意别冲动。

董妃僵立不动,此时有种手脚发麻的感觉,强自辩驳道:“至尊爷,您糊涂了,语念妹妹是害了气疾才去世了,虽然妾身算计过她,这一点臣妾认了,要害死一国皇后,臣妾却不敢的。。”

景和皇帝摇摇头道:“是啊,你自然不是有心想让她死,你只是想着让你的儿子入主这至尊之位,等那个时候,语念便可以任你拿捏。所以,毒死皇次子孝颖,才是你最要紧的事情。你又哪里能够想到,事情便是如此巧合,语念无意中饮了那一碗有毒汤羹。”

太子听到这里,眼泪巴哒巴哒的往下掉。两年前他命东方卓引领玄兔,暗地里查调此案,答案他早已知道。可是此时听到父皇亲口说出时,依旧有一阵悲恸袭上心头,真恨不得咬死董妃。

董妃凄惨一笑,道:“我的至尊爷,我的亲让让,你既然什么都明白了,为何这么多年来不治臣妾的罪?”

景和缓缓摇头道:“因为朕还是喜爱你的,顾念着当年的情份,朕舍不得杀你。更因为,太子需要磨刀的石头。”

董妃双目流泪,问道:“爱我?只怕恨更多吧。”

景和点头道:“是啊,恨更多。小柳,朕要死了,有些恨,朕想亲手了结,你觉得呢?”

董妃擦了擦留在嘴角的泪水,微微吸了吸发酸的鼻子,道:“可以,能与至尊从生到死的相守,臣妾满足了。”

景和微微点头,眼中带着笑意,突然间提起斩思剑,直接刺入董妃的心口!

景和平平淡淡道:“朕爱你,也恨你,等朕一会儿,咱们一起走,见到语念时,朕希望,你们还是好姐妹。”

董妃倒吸着气,目中盈盈流泪,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断断续续道:“臣妾……先走一步,等着至尊爷……”

接着转目看向太子,道:“若是可能,念在骨肉相连,饶他一命。”

太子寒声道:“如果他胜了,孤还能活着吗?”

董妃微微摇头,还要说什么,在未张口时,全身瘫软,倒地毙命。

一代红颜,消香玉陨。

景和皇帝收回“斩思剑”,瞧着上面的血渍,笑了一声,满足的说道:“这剑,终于沾血了。”

英王十分淡定的站起身来,走到有些呆愣的萧敬面前,说道:“将董氏收敛,安排好棺椁,送到新修好的奉安殿去。宫内,董氏的所有耳目立刻清除。”

说着话,英王从袖中掏出一封册子,递给萧敬,道:“全在这上面。”

萧敬微愣,立刻躬身,接策在手,匆匆离开。

景和皇帝在杀了董妃之后,双目便有些迷离,看见英王将事情处理妥当,依在背垫上,说了句:“朕要去平战台。”

英王点头,拍了拍此时五味交杂的太子,道:“这事该你去做。”

太子长吸一口气,站起身来,向着宫门外走去,让宫侍去准备软椅。

见太子离开,英王叹了口气,道:“杀了董妃,此举不智。天亮之时,董家便会知道消息……”

景和听到这话,精神突然好了很多,说道:“那又如何?一柄刀利不利,不光要看刃,还要看刀纹与刀背。当年李三子堂堂而言,自己得了‘天绶’,朕还在想,是不是因着李推之之死的缘故,李家人在试探朕的底线。”

“后来,李勿悲死了,朕便将这样的言论当做是梦臆。因着查访那个‘天尊’,朕用得着李寻欢,所以也就听之任之了。可是没想到,那李三子真的有惊世之能。张保告诉朕李三子成立玄衣的目的之后,朕惊出了一身冷汗。”

“后来想想,其实也没什么大不了的。这样的机构在史书上屡见不鲜,唐之牵牛卫,督水监,宋之秘谍司,孩儿军,都属此类。只是最后也不过是折戟沉沙,就好比历代先皇所铸之刀一样。”

英王沉呤半晌,道:“或许玄衣真的与其他刀不一样呢?”

景和皇帝道:“稽查天下,若他们真的能成,将会是大商之幸事,朕很希望有那样局面。只是到了那时,李三子权势太重……”

英王点点头,一切尽在不言中。

太子在这时返回,与英王一起,搀扶着景和皇帝上了软榻上,由几个小太监抬着,向着宫门外而去。

出了什锦宫,又有几个宫女将景和抬上御辇,英王与太子守在两则,向着平战台而去。

平战台上。

御辇轻放,景和看着将亮未亮的天际,无声的感慨了一句:“这是朕最喜欢的风景,朝阳初升,有无限希望。”

太子与英王随行两边,双目中带着悲痛。

景和皇帝继续道:“朕在登基之初,雄心勃勃,想要再创太祖太宗,英宗烈宗那样的伟业。所以行事过于猛烈,依着先帝武宗的遗命与泽倍,杀了刘明远。此事朕做的太过了,不该诛他九族,皇儿啊……”

说到这里,景和微微伸手,太子连忙走到近前,抓住他枯瘦的手,眼泪不由自主的掉了下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