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都市 > 黄金年代从1977开始 > 第156章 支招国棉六厂,王厂长认弟弟

一起吃过早饭。

魏清欢和张爱军陪同两家人外出游玩,钱进忙服装厂的工作,连魏雄图都要帮忙。

他制定好了服装厂工作规章制度,这需要魏雄图抄写到大红纸上装裱悬挂。

有了带队经验后他越发的了解,在工作中规章制度太有用了。

无规矩不成方圆可不是一句空话。

王东给他送来消息,棉纺六厂的关系已经打通了,服装厂可以从棉纺六厂直接进货。

但是这事需要一个主管人去具体磋商。

钱进自然得亲自上阵。

王东现在对劳动突击队的工作确实上心,他不知道通过谁的关系,直接联系上了国棉六厂的厂长王栋。

两人同姓甚至名字发音一样,说起来还真有些缘分。

王栋跟一般的国企大厂厂长不一样,或者说年代的厂领导、厂干部还没有脱离群众,能跟群众打成一片。

反正中秋节当天,王东领钱进去国棉六厂,而此时王厂长还没有休假,依然在办公。

节假日期间,工厂大门紧闭,这时候要进厂不容易。

因为这时候厂里人少,容易发生盗抢偷摸各类违法犯罪行为。

还好王东是保卫科的人,他去传达室强硬拍门,嚷嚷说:“来大领导了,怎么还紧锁着门?”

传达室的看门大叔正在优哉游哉的喝茶,看到他露面便开门还调侃:“咋了,是你王大领导来了?”

王东严肃的说:“少给我吊儿郎当,最近没听说吗?我跟王厂长搭上亲戚了,那是我表哥,按照南方人说法我们是老表关系,这样三下五除二我也算是个王厂长了。”

看门大叔翻白眼:“咋了,名字叫法一样你就成王厂长了?”

他看到钱进,指了指窗台上的登记表说:“按照规矩外来人员得登记呀。”

王东直接将登记表扔进了传达室:“登记个鸡脖子,这真是大领导!”

“这是我们泰山路的领导,也是市供销总社的领导,我请人家来跟咱厂长洽谈合作事宜呢!”

看门大叔被唬得一愣一愣。

国棉六厂里罕见的安静。

各车间厂房今天停产进行机械检修。

钱进进了厂长办公室,一个国字脸大汉站起身来向他点头:“钱进同志?”

“王厂长您好,我以前在父亲信件里经常听到您的故事,今天是见到真人了,实在荣幸。”他热情地伸手,顺便放下了带来的皮包。

里面照例是月饼和糖果,另外他投其所好,给王栋女儿捎带了一套小饰品和一块女士手表。

王栋大女儿今年高考并且考上了海滨大学,这个月刚去上学。

国棉六厂是省级重点单位,王栋见过的礼物不知凡几,对此浑不在意。

他拍拍钱进胳膊示意他落座,说:“我该怎么称呼你?是钱总队还是钱主任呢?”

“您应该称呼我小钱,我应该称呼您王叔,因为您跟我父亲是一辈的。”钱进顺杆子往上爬。

王栋哈哈笑,接受了他这个称呼。

目前从两人地位上来说,钱进还不够看,可是他的眼光跟寻常人不一样,他看的是潜力。

钱进太年轻了。

劳动突击队总队长的职务不算什么,他所在的街道劳动突击队队长都进不了他家门。

可泰山路的是例外!

钱进在这个职务上确实做出来太多成绩,登上报纸的次数比他这个厂长还要多。

另外泰山路现在小集体企业干的如火如荼,这都进入了市领导的眼睛。

最重要的则是钱进在市供销总社的任职,这升迁之路是坐着火箭走的。

快的吓人!

王栋知道钱进非池中之物,年纪轻轻执掌外商办这个重要部门,以后迟早要飞黄腾达。

所以王东一个保卫科小科员找上门后,他选择了热情招待。

因为他需要钱进这个人脉关系。

双方忽有所需,交流起来就很愉快了。

王栋问他来意,钱进就直接说:“王厂长,我们街道这边正在筹备一个服装厂,需要采购一批布匹。”

“你们纺织厂的产品质量在咱们省里可是出了名的好,更别提在咱市里的名气,另外这也是我父亲生前工作了一辈子的单位嘛,所以我就想过来问问。”

王栋露出恍然表情:“是为了这事呀?这事我知道,我听劳资科的孙秉正同志提过,你找过他是吧?”

钱进点头说是,把找孙秉正帮忙请张红梅出山的信息提了一下。

王栋说道:“有钱师傅这层关系在,我们国棉六厂相当于是你的娘家,以后你有需求直接找我,我是你的老哥哥呀,能帮忙的地方一定帮忙!”

钱进受宠若惊。

这位大厂长可太客气了!

这么平易近人吗?

他奇怪的看了眼王东。

王东这边认为一切是自己的面子,还在骄傲的挺胸膛呢。

话题涉及布料,王栋不谈虚的,直接问:“小钱,你们的服装厂都需要什么材质的布匹?什么颜色?什么标号?”

“实不相瞒,我们厂最近刚好有一批新生产的涤纶布,质量绝对上乘。”

“不过你也知道,现在厂里的生产任务也比较重,你要的量要是大的话,可能得提前安排一下。”

“王厂长,那咱们开门见山了?”钱进笑了起来。

王栋爽快的说:“对,开门见山,咱们年龄都不大,就不搞官场上人情世故老一套了。”

钱进从兜里展开一卷布料样本:“是这样的,我在百货大楼看到这么一批布料,这叫什么?高支纱纯棉布?我们需要的就是这种布料,因为我们要做硬挺裤型。”

王栋指尖捻过布样,像老农掂量稻穗般熟稔:“这是40支精梳棉?要多少?”

“先要五百米,颜色要藏青、深灰、卡其、棕红四色,色牢度要在四级以上。”钱进抽出钢笔在便签上划出数据,“裤线洗后不能走形。”

王栋闻言点点头,站起来说:“走,去我们布样室吧。”

“实话实说,我有点小看你钱主任了,本来我以为你不懂布料行情,所以直接想问你是用棉布还是涤纶布,然后按照你需求我给你安排一款布匹。”

“既然你懂色牢度、知道高支纱纯棉布,那你就是专业人士了,咱们得去专业的地方谈。”

布样室在一楼。

王栋拎着公文包下楼,包上印着“广交会1978”的字样。

他下楼适合招呼了一声,然后等两人进入布样室,便有姑娘端来两杯茶。

白瓷杯里的绿茶在热水中舒展,茶香混着窗外飘来的梧桐叶气息,在房间里缓缓流淌。

布样室一圈全是国棉六厂生产的各类布料,钱进看后随口说:“王厂长,你们没有布样展示文件夹吗?”

王栋愣了一下,问道:“那是什么?”

钱进比划:“就是一个文件夹,然后里面每一页都贴着布样,然后同页还有布匹的相关参数介绍,比如材质、颜色、规格和批号等等。”

王栋迅速理解了他说的东西,一拍手说道:“哎哟,钱主任,难怪我听一些领导说你是人才。”

“你这个提议好,这个东西是必须的,这叫布样展示文件夹?我节后就安排后勤同事去制作上一批。”

钱进讪笑:“其实、其实我也是看了国外一些资料后……”

“人家是这样展示布料的?”王栋问。

钱进说道:“不光是布料,很多东西都是这样展示,比如地毯呀、地板呀、席子呀之类,都是这样。”

王栋郑重的点头。

他从内袋掏出钢笔,在笔记本上快速登记了几句话。

钱进其实对布匹了解不多,还是得需要王栋介绍。

王栋从国棉六厂生产力角度切入:“我们厂目前有2万纱锭,主要生产40支到80支的纯棉布。不过最近上了条新生产线,能做涤棉混纺。”

他带钱进到了墙壁前,指着几块质地不同的样品继续介绍:

“这是32支纯棉劳动布,这是45支府绸,这个是80支高支纱贡缎……”

阳光透过窗户照在布样上,钱进伸手摸了摸那块贡缎。

布料滑过指尖的触感,让他动了心思:

“王厂长,这种80支的月产量有多少?”

“现在每月能出六万米。”王栋翻到下一页,“不过我要推荐这个——65支涤棉混纺,经纱用XJ长绒棉,纬纱掺30%的东工涤纶。”

他扯了扯布样,“你看,结实耐磨,还不易起皱,我们都是供应给省里的服装厂做外销产品。”

钱进接过布样对着光细看。

布料在阳光下泛着柔和的光泽,经纬线排列得密不透风。

是一种好布料。

可是——“价格呢?”

这点很重要。

王栋说道:“你问到了点子上,这布材料好,价格不便宜。”

“纯棉的每米是一块八,混纺的三块二。如果年用量订单超过五万米,可以按计划外议价,再优惠五个点。”

钱进苦笑。

五万米!

这王栋当真看得起他,他说道:“我们要五百米就差不多了,因为我们服装厂是从小作坊起步的。”

王栋喝了口茶,淡定的说:“无妨,我相信你们服装厂在你钱主任带领下,迟早能用上五万米的订单。”

“就像你们的人民流动食堂,据说刚起步的时候仅仅是一口锅?结果做到现在,还不到一年时间呢,已经有员工上百人了吧?”

然后他又好奇的问:“钱主任,我能不能知道你们服装厂要生产什么?这个方便说吗?”

“国棉六厂都是我娘家了,有什么不能说的?”钱进笑,“是喇叭裤!”

这是他第一次向别人透露自己的生产计划。

他介绍说:“王厂长知道我是外商办的主任,我能接触到国外服装流行前沿信息。”

“根据国外服装流行趋势,明年喇叭裤会大行其道!”

王栋眉峰一挑:“就是《追捕》里矢村警长穿的那种?裤脚扫大街的那种喇叭裤?”

钱进惊奇的看向他:“王厂长你已经看过这部电影了?”

《追捕》在国内还没有上映。

但是在小鬼子那里早就上映了,在1976年上映。

王栋笑道:“我去哪里看这资本主义电影?不过《大众画报》和《大众电影》都介绍过这部影片,《大众电影》还是在7月和8月进行了连续两期的报道呢。”

钱进问道:“然后,你在杂志上看到了这部影片的介绍,就注意到了上面的衣裤样式?”

这可就太敏感了吧!

国棉六厂的主业是棉纺织,成衣生产是七几年才发展起来的一个副业。

按道理来说,王栋这个厂长不至于有这样的着装流行敏感性。

毕竟现在是1978年不是1998年。

现在各大工厂的厂长都是主抓生产,因为计划经济嘛,销售是国家的事,工厂只管生产不管销售。

结果王栋从公文包里取出一本日文杂志。

他翻到折角页:东京街头青年穿着阔腿裤的照片旁,标注着“1978年春夏流行”的钢笔字。

“年中的时候去参加广交会,那边外贸局的同志带了一些杂志,我拿了一本。”他指尖敲着图片,“你这步棋走得准!不过……”

“你看看人家的喇叭裤样式,已经跟《追捕》里的不一样了。”

钱进点头:“这个不成问题,咱们的对手不是小鬼子的服装厂,是咱国内的服装厂。”

“只要是低腰短裆,臀部裹紧,膝盖以下放量到22寸11,那就是能在咱们市场上掀起惊涛骇浪的喇叭裤。”

王栋好奇的问:“你敢确定咱们的年轻人跟小鬼子的年轻人会一样吗?”

钱进说道:“我敢确定,因为我已经观察过了,如果你去你女儿所在的海滨大学,那你能看到已经有些大学生穿上喇叭裤了。”

“他们的喇叭裤是自己改的,品质不行,样式也不好看。”

“王厂长你看着吧,等到我们生产的成品喇叭裤进入市场,一定会引发年轻人的疯抢!”

毕竟这是已经在历史上演绎过的一幕。

王栋又说:“如果喇叭裤有这样的市场,那等全国服装厂都反应过来,恐怕最多半年就得饱和。”

“你说的没错,所以我们生产要快,铺开的销售点要多,”钱进继续自信的说:“我并不打算指望一条喇叭裤解决我们服装厂一辈子的生计,它只是用来挖第一桶金的铲子。”

“我销售的喇叭裤价格会很贵,一条裤子十元起步!”

王栋惊呆了:“这么一条春秋喇叭裤,你要十元起步?”

他无奈的笑了起来:“你前面的思路我觉得没问题,可是,你现在的定价让我不敢苟同。”

“钱主任,年轻人没有多少钱的!”

钱进笑道:“可是年轻人爱美、追求时髦呀,你相信我吧,等我们的喇叭裤在合适时机推入市场,那么年轻人宁可饿三天肚子,也会愿意攒钱买条喇叭裤的。”

这只能等待市场来验证了。

王栋知道自己说服不了钱进。

他暗道,人教人教不会,事教人一教就会,这年轻人的发展之路太顺利了,得等现实抽他耳刮子。

钱进同样没想着说服王栋。

他说服王栋干什么?

给自家服装厂增加一个竞争对手吗?

于是他把杂志还给王栋。

可王栋没接,而是往后翻,让他看一篇关于机器的报道。

可惜钱进不懂日语,他只看到了这篇报道被红蓝圆珠笔画了很多条线,却不明白什么意思。

“不瞒你说,”王栋自己做了讲解,“我今年一直研究国际纺织市场。”

他翻到折角的一页,指着上面的数据:“你看,日本去年化纤产量已经突破300万吨,我们全国才多少?50万吨都不到。”

钱进注意到王栋说这些数字时,手指在微微发抖。

他问道:“王厂长的意思是……”

王栋突然站起身,走到窗前拉上了绿色窗帘。

会议室顿时暗了下来。

“国家在经济市场上马上就要有大动作,钱主任,这里没有外人,你不会否认我这句话吧?”他的声音很轻,显然他知道这句话的影响力。

钱进点头。

这没什么好瞒着的。

中央并不是像打开电视一样一下子把改革开放政策给落实了,领导人早就开始给各大国企单位的负责人们放风了。

王栋也说到了这点:“我得到消息,明年开始允许大型国企直接参与国际贸易。”

“而我在轻工部老同学透露了一个重要消息,小鬼子的丰田纺织谈判代表下个月就到首都!”

钱进面色郑重。

这可就是他没有了解到的消息了。

王栋继续说:“就在这个月月初,我们各大单位负责人参加市政府领导召开的会议时,你猜领导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是什么?”

“解放思想,与国外发达的经济产业接轨!”

钱进问道:“所以王厂长是想,把生意做到国外去?”

王栋笑了笑,说道:“这是说到哪里去了?我们厂生产的布匹都是按照既定计划进行,生意怎么做,我们得执行国家要求。”

“我想的是,怎么从国外引进一批先进的生产设备!”

他又拿出自己笔记本给钱进看一个表格:

“你知道现在咱国内棉纺业万锭用工是多时吗?告诉你,600人!”

“而小鬼子那里呢?”

他叹了口气:“仅100人!”

“人家小鬼子万米布用15个工,我们要132工!”

“钱主任,你是年轻人,你的头脑比我更灵活,你明白我的意思,对不对?”

对个屁!

钱进最不愿意跟谜语人打交道。

可如今也不得不硬着头皮往下接话:“设备落后制约产业发展!”

王栋兴奋的一拍桌子:“对,就是这句话!”

“你看,我们厂的自动络筒机已经是国内最先进的了,但每台单位产12锭,断头率是8%!人家国外先进的机器呢?煤炭单位产60锭啊,而断头率只有他奶奶的0.3%!”

说到激动处,这位少壮派厂长直接骂娘了。

“咱全省无梭织布机仅3台,全部都在省城的国棉一厂试产,而人家发达国家呢?都不说欧美了,就说跟咱有深仇大恨的小鬼子吧,人家丰田纺织已经普及了JAT710型无梭织布机啦!”

“至于电子分色印花机那咱国内更是完全空白,而人家瑞士一个小小国家,它有个布塞公司已经完成了量产,在人家那里这已经是有钱就能随便买的东西了!”

“领袖同志说过什么话?落后就要挨打!”

“钱主任,我们难道要眼睁睁看着国家的生产工具落后吗?我们在军事上挨打了一次,难道还要在经济上再挨打一次?”

“不行!我不能让这种事情发生!起码不能发生在我所在的纺织行业!”

钱进对王栋的感觉一直在变。

本来他认为这人能被王东这个棒槌搞定,肯定是个平庸之辈。

所以上门的时候,他带上了重礼。

但到了现在他发现,王栋愿意给自己的服装厂供货肯定跟王东没有任何关系。

是王栋对自己有所需图谋,人家是在等着他上门呢!

这是个很厉害的实干家。

而且还是个爱国少壮派。

钱进立马说:“王厂长,我明白你的心意了,你说吧,有什么我能帮上忙的你直说,我一定当自己的工作来办,我一定给你办到满意!”

“那我不客气了,两件事。”王栋竖起三根手指,指尖有常年接触染料留下的黄渍。

“第一,你们单位已经有了外商办,你是负责人,我敢说我们厂子以后肯定也要有类似单位,也要跟洋鬼子打交道,这样我希望你能帮我们国棉六厂成立外贸科。”

“第二,你们供销社肯定是最早接触外国企业和商品的单位,我们马上就要引进国外纺织设备商,我们急需更新生产线。”

“可是,钱主任,我完全不知道通过什么渠道靠谱,更不知道通过什么渠道能采购到合适的设备和生产线,我们工厂也需要你的帮助!”

钱进说道:“全部都没有问题。”

“不过这两个月不行,我们单位刚刚成立,服装厂这边又是刚开业,我的工作压力很大。”

王栋说道:“不着急,今年都不着急,因为一切都还是我的计划,国家在政策上可没有任何变动……”

“你的计划是对的。”钱进打断他的话,“我跟你对国家政策的判断是一样的。”

“现在肯定只有少部分人有咱们这样的判断,而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里。”

“你先考察机器和生产线吧,我得提早想办法。至于成立外贸科简单,我会利用闲暇时间整理一份工作笔记,到时候你们按图索骥,我再适时调整就行了。”

王栋从布样册最后撕下一页,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技术参数:“机器我已经参谋好了,小鬼子的纺织产业很厉害,但我爷爷是跟他们打过仗的老八路。”

“他说小鬼子最奸猾,跟他们打交道必须得有八百个心眼,咱们都没有跟他们打交道的经验,所以我不想一早就跟他们接触。”

“西德那边不错,他们技术发展的好,而且做事严谨,据我所知这个Dornier公司有一种最新型的剑杆织机,效率是我们的老织机的十八倍。”

他的声音有些发颤,“十八倍啊,这个效率都算得上是我们老织布机的十八辈儿祖宗了!”

钱进伸出手指点了点宣传彩页:“那就冲着它下手好了!”

“谢谢钱主任,这件事你务必费心。”王栋握住了他的手,“如果有需要我帮忙的地方,请务必提出来。”

钱进尴尬一笑:“那个,说起来巧了,还真有点需要你们厂帮忙的地方。”

王栋笑道:“那你尽管说,咱海滨市有句老话嘛,不走动不是亲戚。”

“你提,我现在还想着帮你忙呢。”

钱进说道:“我这是一件私事……”

他把哥姐三家人的情况说了出来,“我父亲当年把我们兄弟姐妹四个人都送去下乡了,我先回来的,发展的还不错。”

“血浓于水,我不能眼睁睁看着我哥姐留在乡下——实话实说吧,乡下的生活还是辛苦。”

“所以我想看看能不能通过你们工厂把他们接回来,但是,我不会占用你们工厂的用工名额……”

“你这话说的,我还以为是什么大忙呢。”王栋很痛快,“别说占用不占用我们厂的用工名额,说起这件事我还感到丢脸呢。”

“要不是白东风那个坏种乱搞,你这个人才现在应该是我的同事!”

“你父亲就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你更是一个人才,我相信你的哥哥姐姐也是人才,我现在就做主了,把他们全招进来!”

钱进正色说道:“王厂长,您要是这样的话,我还真不通过您这个渠道了。”

“我们小集体企业能安置下人手,国棉六厂的工作安排压力很大,这事我清楚,我不可能在这件事上再给你压力。”

“另外,国棉六厂招聘多少人都是有计划的,如果招聘了我哥姐家六个人,那就有六位本来能进入工厂的好青年失去工作。”

“我还是那句话,我不能干这样的事,王厂长,我只希望能借用您的人脉和工厂的条件把他们接回来,到时候我会在我们的小集体企业给他们找一份工作。”

王栋哈哈笑,忍不住上去拍他的肩膀:“好,好小子啊。”

“我也还是那句话,白东风真是个畜生!你这样的人才他给我挡在了门外,他真是畜生不如!”

“既然如此,那我就不给他们安排工作了,但如果你有需要给我个口信,我这边什么都好说!”

他是真的欣赏钱进。

有能力有魄力,还有初心。

他绝对想不到钱进会看不上他们国棉六厂……

要知道这可是全海滨市数得着的几个重点大厂,而小集体企业呢?

小集体企业在他们面前算个屁!

双方谈定。

王栋重新拉开窗帘,阳光洪水般涌进来。

好像天地之间突然亮了起来。

重要工作谈完了,布匹供应工作反而是小事了。

王栋最后给钱进提了个建议:“钱主任,你生产喇叭裤,最好使用65支混纺。”

他抚摸着那块布料给钱进看:“因为它的配方和英国去年畅销的工装裤一模一样。”

“这布料结实耐用,如果你们服装厂要打响品牌名号,它最合适!”

钱进问道:“价格方面?”

“按内部调拨价给你。”王栋爽快地写下个数字,比之前说的又低了10%,“就当是我们合作的定金。”

两人相视一笑。

“对了,”临走时王栋突然回头,“你们除了喇叭裤还要做什么衣服?”

“我的意思是,你要不要试试我们新研发的一种弹性面料?这是我主导的项目,掺了5%的氨纶,做出来的衣服……”

“蝙蝠衫和黑色紧身踩脚裤!”钱进欣喜若狂,“还有这样的好面料?那太好了!”

这两种服装就是王栋没有听说过的了。

钱进给他形容了一下样式,王栋有些疑惑的眨眨眼。

他总感觉眼前这个青年眼光有点奇怪。

泰山路服装厂,真能活下来吗?

尽管感觉自己不该多说话,他还是忍不住劝说一句:“其实,我感觉军装民改会是下一个全民服装热潮……”

钱进想说你说的对。

可是这有个前提,改革开放没有发生,国家只是在经济模式上做了点小变动。

王栋跟他不一样,他只知道国家在经济形势上有点变化,却不知道这变化是天地剧变!

于是他笑了笑说道:“军装民改我们也会做的,不过我们总得做点不一样的东西。”

“毕竟我们是小厂家嘛,要找个小领域深耕细作先做出点口碑来,到时候老百姓知道我们泰山路人民服装厂的衣服裤子好,我们再进军大市场才能有销路。”

王栋点点头:“说的也是。”

他送钱进到厂门口。

秋风卷着梧桐叶从两人之间穿过,他摆摆手:“钱主任,以后常过来坐,我喜欢跟你聊天。”

钱进笑道:“我更喜欢跟王大哥你聊天,咱们可太投脾气了。”

王栋笑着点头。

他特意对传达室大叔说:“你跟同事们说一声,都记住钱主任这张脸,这是我姨家弟弟,他什么时候想来找我就叫他来找我好了。”

传达室大叔震惊。

我草!

来的人还真是厂长老表?

他看向王东。

王东冲他煞有其事的点点头。

没错。

这是我钱哥,是我大哥,四舍五入一下,我也是厂长老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