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都市 > 黄金年代从1977开始 > 第108章 山田种蔬菜,脱贫有道路

全大队还没有走访完,已经是中午时分。

钱进这一路走的拔不动脚。

不是他体力差。

当然自从结婚后他体力确实差了一些。

可主要原因还是山路不好走,特别是雨后处处泥泞。

要致富先修路,这句话是绝对的至理名言。

钱进脚上穿的布鞋已经缠满泥了,甚至泥水都灌进去了,裤腿子也全是泥水。

看看时间,快12点了。

他站在山坡上,望着脚下星罗棋布的房屋,都是低矮茅屋。

此时他的裤脚还在滴水,蓝布工装的衣领被汗水洇出深色的痕迹。

周铁镇蹲在一旁抽旱烟,嘴里跟个小烟囱似的,他是一支烟接一支烟。

“钱主任,回吧。”老周说道。

他的布鞋更是开了口,走起路来“咯吱咯吱”响。

钱进没有动,只是调侃他:“你穿了鳄鱼牌鞋子啊。”

周铁镇低头看看自己的脚。

他脚趾一使劲,两只鞋子都顶开了:“嘿嘿,我穿的是双鳄鱼牌。”

山里传来生产队收工的哨声,声音很尖锐,惊起一群麻雀呼啦啦飞走。

王小英也提示:“领导,天不早了,社员们该吃饭了,咱也得吃饭了。”

“是呀,这正午的太阳晒得人头皮发烫,领导你别在这里挨晒了。”其他人劝说。

钱进抹了把额头的汗,看着前面蜿蜒的山路,他慢慢行走,最终在路边一块平整的青石旁停下脚步:

“这地挺好,有树还有石头凳子,天然的饭桌啊,来来来,同志们就在这儿吃吧。”

他说着,把肩上扛着的半袋面粉轻轻放在石头上。

老周急忙说:“这哪成!回大队部,我媳妇都杀好鸡了……”

话没说完,钱进对周铁镇招手:“你去拖拉机那里把我提包拿过来。”

周铁镇摇头说:“咱得去拖拉机那里坐车回去吃饭。”

钱进说道:“这地方挺好,我就在这里吃,都给我等着!”

他自己去拖拉机找提包。

见此周铁镇跺了跺脚:“比我还倔啊,钱主任真是好样的。”

其他人对他的逻辑见怪不怪,反而纷纷附和他。

最终是周铁镇去把提包拎了回来。

王小英在这里跟老周商量:“咱在这里能吃什么?我去找贵哥问问,他家里条件好点,看看能不能拾掇一顿午饭……”

“午饭来了。”钱进吆喝,“你们别瞎忙活了。”

“我今天不会进你们家里吃饭,以后去其他大队下乡也不会吃任何人的饭,我自己带了饭,而且我还能请你们吃饭。”

说着他解开挎包,掏出个鼓鼓囊囊的布包。

蓝底白花的包袱皮一展开,露出的全是白胖胖的大馒头:

“我媳妇昨天晚上给我蒸的大馒头,今天让你们尝尝,怎么样,咱吃白面馒头,这生活水平也可以吧?”

说着他伸手拍拍馒头,手指陷进蓬松的面团里又弹起来:“来,谁点个火咱们烤馒头吃?掺了点儿玉米面,甜着呢。”

周铁镇积极的说:“我来点火,好办。”

“老周你去折树枝,待会挑着烤馒头,小英你瞪眼干啥呢?跟个老母猪似的,你去拎一把暖壶过来。”

王小英:“你才母猪呢,大队长,咱真叫钱主任啃自己的馒头?”

周铁镇说道:“钱主任主动要求的。再说了,白面馒头还不行?”

“不光白面馒头,你们今天跟我沾光吧。”钱进变戏法似的从包里又摸出几个玻璃罐子,阳光一照,里面红的绿的褐的咸菜泛着油光。

“我媳妇腌的咸菜,”他用日渐粗糙的手指拧开铁皮盖子,“这是榨菜丝,这是酸豇豆,这罐是酱萝卜……”

盖子一开,酸辣鲜香的气味猛地窜出来。

馒头确实是魏清欢蒸的。

咸菜不是,是他从商城提前买好的,他来到公社主要吃咸菜。

正好天气暖和了,热馒头配凉咸菜还是挺好吃的。

他买的咸菜都是名牌。

盖子拧开后,味道引的附近两个干部忍不住深深吸了口气。

钱进也下意识抽动鼻子。

这里面有他最喜欢的山椒酸猪皮,山椒的麻、陈醋的醇,还混着芝麻油的香,光是闻味道便开胃。

当然也是因为他确实饿了。

其他咸菜样式很普通却卖相不普通。

榨菜丝切得细细的,裹着红亮的辣油。

豇豆翠绿欲滴,间杂着鲜红的辣椒圈。

酱萝卜片薄得能透光,罐头瓶子一摇晃,混着油水的酱汁便会顺着玻璃罐壁缓缓下滑。

“嚯!”正在生火的周铁镇忍不住直接用手捏起根豇豆,牙齿咬下去的瞬间,“咔嚓”一声脆响,酸汁儿在口腔里爆开,激得他眯起了眼睛。

老周赞叹:“大队长你是真行,人家领导还没有开动呢。”

周铁镇蹲在石头上嘿嘿笑,露出被旱烟熏黄的牙。

有干部找来折来干树枝,就地生起堆火。

馒头串在树枝上烤得焦黄,表面裂开细密的小口,麦香味混着烟火气在空气里飘。

钱进掰开热腾腾的馒头,蒸汽“呼”地扑在脸上。

他看其他人都在咬一口馒头夹一筷子咸菜便摇头:“不是这么吃的,同志们。”

“像我这样,把馒头掰开……”

他夹了筷榨菜丝塞进去,红油立刻渗进雪白的馒头瓤里:

“知道老陕的肉夹馍吗?咱这叫咸菜夹馍。”

说完他咬了一口,忍不住给自己竖起大拇指:“带劲!”

“钱主任您喝口水。”王小英给他递来军水壶。

只有两个军水壶,大家轮流对着口喝。

这年头大队干部们根本不在意个人卫生。

有个副队长猛夹猪皮遭到了批评:“就你爱吃荤菜吗?”

钱进听后想起还有别的,从包里摸了摸,摸出绿皮咸鸭蛋:“老家鸭子下的,我媳妇腌的,你们尝尝,流油着呢。”

他挨个分了一个咸鸭蛋,自己也拿了一个。

青白色的蛋壳在石头上轻轻一磕,蛋白像凝脂般莹润,筷子一戳,金红的蛋黄油就涌了出来,阳光下像融化的蜜糖。

周铁镇很羡慕:“钱主任你媳妇咋这么厉害?她厨艺这么好啊?”

老周一听这话赶紧显摆:“这个我作证,钱主任的对象太厉害了。”

“你们是没福气见到她,她长得比挂历里那些姑娘好看,哎呀整个人那个气质,要不说人家是人民教师吗?看起来就是有股子书卷气。”

“按理说书卷气不叫人欣赏,可她的书卷气不一样,没有脱离咱劳动人民,让人看了忍不住竖起大拇指……”

王小英悠悠的说:“老周,你观察领导夫人观察的够仔细。”

其他人嘿嘿笑。

老周泰然自若:“没办法,领导夫人太优秀了,我一眼看上去就印象深刻。”

“她的厨艺更叫我印象深刻,小雷和小文跟着我去蹭了顿饭,领导夫人当时炖的排骨炒了鸡,切了猪头肉还有猪下水,最厉害的是她的水饺!”

说着他闭上眼睛吞口水:“太鲜美了,都是韭菜鸡蛋,但人家包出来的味道特别鲜美……”

众人让他说的胃口大开。

本来便吃的香,如今更能吃了。

周铁镇这边不说话闷头吃。

他把蛋黄挖进馒头里,油星子立刻在馒头上洇出个金黄的圆。

配上一筷子榨菜他咬了一大口。

榨菜的脆、蛋黄的香、馒头的焦在嘴里交融,让他大口大口吃的开心。

“这酱萝卜真好吃,我寻思不比水饺差。”王小英吃得满嘴油光,手里的萝卜片咬得咯吱响。

那萝卜腌得恰到好处,既保留了脆生的口感,又吸饱了酱油和大料的醇厚。

有人举起萝卜片看太阳,依稀能看到阳光。

老周捧着馒头,里面的酸豇豆正往下滴汁水。

他仰着脖子接住,喉结上下滚动:“钱主任,你说俺队里有没有机会跟你夫人学一手腌咸菜?”

“你看俺队里农田种粮食产量不行,种蔬菜这种经济作物更好……”

钱进一听,顿时拍大腿:“好主意、好主意啊!”

“老周,你给你们生产大队立功了!”

老周:“啊?我吗?”

钱进说道:“对,就是你,你提醒我了。”

“回头我让我媳妇手写一份咸菜教程给你们,马上天热了,咸菜肯定在城里大受欢迎。”

“你们专门腌咸菜,我们供销社帮你们大队保障调料的供应。”

“以后你们腌好咸菜,我让我们泰山路小集体企业派人来收,到时候在海滨市里出售,那时候说不准连市领导都得吃你们腌的咸菜呢!”

这确实是个好想法。

咸菜不容易坏。

西坪生产大队又特产蔬菜和浆果,到时候不光可以做咸菜,还能应季出产果酱呢。

钱进兴致勃勃的将规划告诉几人,几人听的跟泼猴似的,抓耳挠腮嗷嗷叫。

饭后一袋烟,快活赛神仙。

钱进又给他们一人上了一根烟,并再次亲自点燃火柴给他们点烟。

火柴杆在众人之间传递,他看见每个人的眼睛里都有大大的火苗。

老周激动的说:“钱主任,这买卖要是成了,那我们大队就摘掉特贫生产大队的帽子了?”

钱进兴致勃勃的说:“准能。”

“别小看这些咸菜,这样一罐腌酸萝卜你们说卖多少钱合适?”

“两毛钱?”有人试探的问,然后解释了一下,“萝卜不值钱嘛,别看我们队里穷,这东西年年烂不少。”

“没办法,这玩意儿吃多了胃里难受,有时候饿着也不敢吃。”

钱进轻蔑的说道:“两毛钱,看不起谁呢?”

“一块钱!在市里必须一块钱起步!”

“这一罐子酸萝卜足够三口之家吃十天半个月了,要一块钱贵吗?”

“还有你们看里面的调料,酱油味精不说了,你们看这里面可不少用油呢,菜油香油,我有没有多要一毛钱?”

众人纷纷倒吸凉气,又闻言欣喜若狂。

周铁镇直接说:“钱主任,这事办成了,以后俺大队给你立生祠!”

钱进无语:“咱这是新社会!”

“那就给你烧高香!”

“算了,我怕下一步你要给我立牌位。”

“那也不是不行!”

众人讨论的热情,钱进一口气给他们吐出了二十几道咸菜的名称,把他们给整的热血沸腾。

树影婆娑,山风送来远处油菜花的香气。

有蜜蜂嗡嗡嗡飞来。

老周帮他驱赶:“都是野蜂子,我们这里到了春夏开花多,蜜蜂也多。”

钱进听后猛拍他肩膀:“这不又是一条发财之路吗?你们队集体养蜜蜂呀,养蜜蜂产蜂蜜,这是好东西。”

老周说道:“蜂蜜确实是好东西,可咱哪里会养蜜蜂吗?”

“再说了,又去哪里买蜂群呢?”

钱进说道:“这事交给我,你们忘记我什么人了吗?”

“供销社主任。”王小英急忙说。

钱进微笑点头:“保障工作,交给我。发展工作,你们负责。”

“好!”周铁镇高呼一声,然后站起来冲着山峡大喊:

“钱主任好干部,祝他仕途顺畅,祝他长命百岁!祝他能为人民多多做贡献!”

钱进哈哈笑:“你们这个大队长,真不像个大队长。”

周铁镇认可的点头:“我是矬子里拔将军,选了我。”

其他人竟然也认可的点头。

钱进更笑。

这是都认可自己是一群矬子了?

真是奇妙的匹配机制。

光明的未来让他们鼓足了干劲。

一行人吃饱喝足继续送慰问品。

送完了,老周着急回去选址办双代店。

钱进摆手:“不着急,顺路看看农田,最多月底我会安排人送来大量蔬菜良种,你们要好好种蔬菜。”

商城里有各种蔬菜种子。

正好西坪生产大队在山里头,可以说是个穷乡僻壤、交通不便之地,种植的蔬菜有相当大的保密性。

等蔬菜成熟变成咸菜,到时候哪怕送到首都也没人能看出品种有什么稀奇。

提起种植蔬菜,这里的人有行家。

周铁镇是种植高手!

另外还有一位叫周德的副队长也擅长打理蔬菜。

他给钱进介绍说:“我们大队适合种蔬菜,这不是我们的自我吹嘘,是现实问题。”

此时钱进蹲在了一处梯田埂上,手指插进泥土里,挖出一捧褐色的土壤。

细碎的土粒从指缝间漏下,在朝阳下泛着油亮的光泽。

“这是上好的菜园土。”周铁镇用脚尖点了点田埂,“去年秋天沤的草肥,开春又掺了牲口粪。”

他说话时,腰间别着的旱烟袋一晃一晃,像是别了一支教鞭。

提前农活、提起庄稼,他一下子从莽撞糙汉变成了老师。

钱进搓了搓手中的泥土,细密的颗粒里混着未完全腐熟的草茎。

接着周铁镇领着他往下一层梯田走。

石砌的田埂上长着青苔,踩上去有些打滑。

“小心台阶,”周铁镇撩开挡路的荆条,“咱得来这里看看,这里是沙土地。”

钱进不太懂种田,但能看出来,在阳光照耀下这片梯田的土壤明显泛着金黄。

他弯腰抓了一把,沙土立刻从指间簌簌滑落。

确实跟刚才的那块农田不一样。

“这种土种萝卜、种西瓜甜瓜什么的最好,”周德蹲下来扒开表层土,“你别以为沙土地就不存水,瞧瞧,底下还潮着呢。”

果然,往下挖两寸就见了湿气。

沙土在阳光下闪着细碎的金光,像掺了金沙。

几只蚂蚁匆匆爬过,留下细小的足迹。

周铁镇继续带路,其他干部七嘴八舌的畅想下一步能种什么。

转到一块背阴面的梯田时,土壤变成了深褐色。

钱进的鞋底刚踩上去就陷进去半寸,拔出来时带起黏连的泥丝。

“这就是黏土地,”周铁镇用烟袋杆戳了戳地面,“种土豆是一绝。”

田埂边堆着去年留下的马铃薯秧,已经腐烂成黑褐色的肥料。

几只蚯蚓从锄头翻开的土里钻出来,肥硕的身子在阳光下泛着紫铜色。

“钱主任你看到这里有没有感到奇怪?”周德笑起来问道。

钱进问道:“这个我不专业,有什么好奇怪的?”

周德说:“咱们这一架山,转个弯就换个土性。”

他指着远处层叠的梯田,“阳坡沙土,阴坡黏土,半山腰还有两亩黑油油的壤土。”

“反正西坪山就是这样,很奇怪,也没给人能说清是咋回事。”

钱进四处看,看到有水池。

他感兴趣的过去看,发现水池边缘的土壤特别湿润,才四月份还有些冷,却已经有几丛野芹菜长得格外茂盛了。

“这是渗出来的山泉。”周铁镇舀了瓢水浇在旁边的菜畦里。

水渗得很快,但畦里的泥土始终保持着黑亮的色泽。

“这里是优质壤土,”他骄傲地说,“种啥成啥。”

钱进蹲下来细看,菜畦里的土粒大小均匀,捏在手里既不板结也不松散。

一株刚冒头的莴笋苗旁边,几只潮虫正忙着搬运腐叶。

王小英感慨说:“可惜我们这里的地太少了,全是先人千百年来慢慢在山里开垦出来的,否则要是跟山下那样几百亩地连成一片,我们大队肯定富裕。”

“你想的倒美。”老周哈哈大笑,“要是咱这里像报纸上说的中东那样,往地里扎根管子就能往外喷石油,那咱不得富得冒油?”

“咱们这地界不敢想多富裕,”周大队长坐在田埂上往铜烟锅里塞烟丝,“种粮食能饿死人,必须种菜,各种土地都有,什么菜都能种。”

他划着火柴,烟叶燃烧的焦香混着泥土的腥气飘散开来。

钱进望着层层叠叠的梯田,阳坡的沙土地闪着金光,背阴的黏土泛着褐红,山腰的壤土则是沉甸甸的黑色。

不同颜色的田块像拼图般镶嵌在山坡上,每一块都闪烁着独特的光泽。

他对带动西坪生产大队致富更有信心了。

这些补丁一样的土地给了他信心。

“以前都种过什么菜?”钱进问道。

周铁镇掰着手指算起来:“就那么几样,没办法,没有种子。”

“反正吧,沙土种萝卜、胡萝卜、菠菜、大姜、南瓜,其实也适合种西瓜和甜瓜这样的水果,我太清楚了,可惜没种子……”

钱进说道:“还是那句话,种子我来解决。”

周铁镇狂喜,又要道谢。

钱进摆手:“你继续说。”

周铁镇滔滔不绝:“粘土保水性强,非常适合种植一些需要较多水分的蔬菜。”

“你看这个冬瓜、蚕豆、葱、芹菜、菠菜、青瓜,都没有问题。”

“壤土好办,那是黄金土,什么都能种,什么都能长。”

他继续给钱进讲解,讲的很专业:

什么莴笋三月下种,菠菜耐寒宜冬,黄瓜需搭架等等。

可惜钱进听不懂。

他问道:“辣椒西红柿是好东西,没种吗?”

“没有种子。”周德凑过来解释。

钱进说道:“现在有了,黄瓜西红柿,辣椒茄子豆角芸豆等等,马上就都有了。”

“具体怎么种你们自己研究,不过我在市里头有学校上的人脉,现在咱社会上的情况你们了解,老师找不到,我能找到书。”

“你们选几个有文化的青年,我选几本蔬菜种植指导书,你们好好学,以后你们这里先发展蔬菜和水果种植行业。”

“咱们要争取三到五年里,发展出一个海滨市都鼎鼎有名的蔬菜出产基地!”

大家伙备受鼓舞,纷纷喊好。

视察过农田情况。

一行人终于乘坐拖拉机回到大队办公室。

“钱主任,您看这屋当双代店成不?”老周刚下车就指着旁边一排灰瓦房,“原是存粮的,墙厚实,冬暖夏凉。”

钱进拍拍因为坐拖拉机而粘在了屁股上的草屑:“走,瞧瞧去。”

仓库比想象中宽敞,泥地夯得平整,梁柱上的红漆虽然剥落,但木头依然结实。

阳光从高高的气窗斜射进来,照在堆放的农具上,铁锹头反射着冷光。

“这儿摆货架,”老周比划着自己昨晚的研究,“粮油靠墙,日用百货放中间……”

他的破鞋子踩在泥地上,扬起细小的灰尘飘荡,让这座老建筑里多了些生机。

钱进觉得老周的计划没问题。

他找周铁镇要来根粉笔,在墙上画起货架的位置。

老周蹲在地上,用树枝计算着面积:“得留出个区域,以后还要存蔬菜吧……”

既然选定了场地,剩下的事情就简单了。

毕竟这只是办个双代店,不是要建起一座百货大楼。

钱进对此轻车熟路,在他指导下方案最终敲定。

他拍拍手上的粉笔灰,突然发现墙角堆着几个陶罐:“干嘛的?”

老周看了一眼,随口说:“哦,那是社员们以前用来换粮的腌菜坛子,有年头没用了,都蒙上厚厚一层灰了。”

“等双代店开张,”钱进走过去看这些坛子,“专门设个土特产柜台,咱们的咸菜也要卖给社员们嘛。”

“再一个,你们这里以前就有腌菜的习俗,这是开了个好兆头,说明老天爷早就给你们准备好这条发展之路了。”

周铁镇实打实的说:“嗨,农村谁家不腌咸菜?主要是我们腌的不好吃,别说往外卖,自己吃都进不了嘴,嘿嘿。”

钱进暗道你可真是心直口快,真是个爽快汉子。

他很喜欢这种性格。

其实刚才他说那些话是废话,只是想趁机研究一下这些坛子。

说不准就是古董文物了呢?

现实没有那么多的惊喜。

他看了看纹路、研究了一下细节,发现只是当下常见的普通陶土坛子。

跟随左右的老周问道:“钱主任,怎么了?”

他看出钱进脸上的失望之色了。

钱进觉得双方感情已经升华了,索性实话实说:“我个人其实喜欢收集一些老物件,你们大队有没有什么老物件?”

“老银元了,老铜钱了,又或者什么旧字画旧瓷器之类。”

老周立马说:“多多少少是有的,我惯用的那个算盘就是老物件,得是清朝江南盐商用的,以前炼钢差点被融了,还好它是铜的,哈哈……”

钱进很感兴趣:“是吗?”

老周察觉到他的兴趣立马说:“你等着,我拿给你。”

他回到办公室很快又回来,手里是一个只有巴掌大小的小算盘。

但触手冰冷且沉重。

色泽泛着暗黄。

是黄铜材质!

钱进仔细看去,算盘整体呈长方形制式,历经岁月氧化已经形成温润包浆。

既然它没有造假,那光看包浆就知道,老周说的没错,这至少是清朝老物件。

别看算盘很小,但做的精致。

它主体以二十四档算杆贯穿,每杆十珠分列齐整,珠粒圆润饱满,历经多年却没什么磨痕。

算盘上下边框錾刻卷云纹浮雕,其间嵌有字迹。

钱进愣是没认出来,只认出字迹来:“这是篆书吧?”

老周说:“对,篆书铭文,上边是权衡万利、下面是盐课通商。”

围绕这些字迹更有精雕的貔貅、麒麟等瑞兽图案。

雕工精巧,兽形矫健灵动,鬃毛鳞甲很清晰。

再看算盘的边框四角,它以回纹加固,侧面可见铜质锻造的捶打痕迹。

钱进估摸着这东西是有些价值的。

老周看出来他对算盘的喜爱,直接说:“你要是能用上,拿走!”

钱进不做矫情姿态,说道:“我不能拿走,可以用一些东西跟你换。”

“不过先说好了,君子不夺人所好,这是不是你家传家宝?”

老周笑了起来:“这年头谁家还敢有传家宝?”

“不过我家里确实保存一些年头了,是我爷爷年轻时候闯江南带回来的东西。”

“60年我当了大队会计,我爷爷把它给了我,其实它在我手里用处不大,这得是高手才能用的东西,因为它太小了,拨弄起来很费劲……”

钱进说:“我给你换成计算器!”

“啥是计算器?”老周一脸迷茫。

钱进笑道:“现代化的算盘,等我下次来你就知道了。”

“下次我会给你带很多东西,给你们生产大队也带来很多东西。”

“如果可以的话,你们这两天把大队里的老物件收拾一下,下次我再来,或许可以帮你们兑换成很多好东西。”

周大队长满口答应:“这没问题,准没问题。”

“不过好东西免了,你今天带来的好东西够多了,下次给俺大队办好双代店就成,最好再搞一些菜籽菜种和腌菜秘方!”

钱进也满口答应:“这没问题,准没问题!”

天色不早了,他还得赶回去。

干部们自然拼命挽留他在这里住一宿。

钱进觉得没有必要,他只需要周铁镇给他安排拖拉机送回去:

“正好明天也用拖拉机带上一批农药肥料什么的回来。”

“蔬菜一枝花,全靠肥当家。”

“我给你们大队特批点农药肥料,咱把蔬菜种植事业轰轰烈烈的干起来!”

他有信心能带领西坪生产大队发家致富。

因为马上就是改革开放,这年头蔬菜种植行业是一片蓝海。

大有可为。

特别是钱进还准备给大队引入冬季大棚种植技术。

到时候出产的东西更是王炸!

下午干的工作太多。

他走出仓库,夕阳把他的影子拉得很长,沿着地头行走,一直延伸到麦田里。

拖拉机轰隆轰隆的发动起来。

钱进正要上车,早上那群孩子不知道从哪里又钻了出来:“领导叔叔,你的花!”

“对对对,差点忘了给我媳妇的礼物!”钱进赶紧拍额头。

不过野花应该已经枯萎了。

他觉得挺不好意思。

因为他上午急着去慰问五保户和军烈属,随手把野花放在了办公室的什么地方。

结果两个孩子各自端着个锈迹斑斑的搪瓷缸出来。

每个搪瓷缸里都是一大束野花。

它们的花杆被人用茅草给系了起来,整齐的插在搪瓷缸里。

蒲公英的金黄和二月兰的紫,舞鹤草雪白而诸葛菜蓝紫,依然鲜艳。

钱进惊喜的叫道:“你们帮我保存了?”

有个孩子得意的说:“我们下午刚采的,大队长那会说它们会蔫了,我们临时给阿姨采了新鲜的,我们又用水养起来了,阿姨准能看到鲜花。”

钱进眼眶发热:“好孩子,谢谢你们,叔叔替阿姨谢谢你们!”

“以后叔叔肯定带阿姨来看你们,再见,马上还能相见!”

“你们要好好学习,缺学习文件要跟叔叔说啊,叔叔支持所有小朋友的学习工作!”

孩童们蹦跳着喊再见。

干部们也挥手喊再见。

他们摸摸肚子,中午那顿简单却不简陋的午餐似乎还在唇齿留香。

明天,这里将开始新的生活,出现新的东西:

关于白面馒头,关于柜台和货架,关于不再需要翻山越岭就能买到的油盐酱醋,乃至于关于未来梯田里长出来的各种蔬菜,一切新奇而充满希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