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科幻 > 天纵莫敌 > 第十四章 进阶(二十五)

天纵莫敌 第十四章 进阶(二十五)

作者:越岭山人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7-05 19:42:18 来源:平板电子书

第十四章 进阶(二十五)

第二天上午上课时,机要处送来浙江黄光化给莫敌的电报,内容很简洁:坊间传言,五月艳日,日十五师团师团长酒井直次中将踏雷阵亡,死无全尸,导致日军疯狂。艳日,二十八日,果然,这就是变数。

一个在职师团长、陆军中将死在阵地上,从日军上海闸北大战至今十年有余,还是第一次,难怪让日军无法接受,全体狂化,做出恶攻衢州的不明智行动。全班同学都用一种奇怪的眼光看着莫敌,这个小个子的脑袋是怎么长的,怎么就会从日军的行动上推测发生了变数呢?这是真正的料敌机先,作为军人,他的敏感性和专业素养更不容置疑,作为统兵将领,他不仅仅可以领导他的一个团,而是具备了指挥大军团作战的能力。班主任杨彬看莫敌的眼光也与其他同学完全一样,昨天晚上,他专门调取了莫敌的档案看了一遍,对于莫敌有了初步的了解,安徽四年,与日寇大战二十余场,虽无大胜,却从无败绩。杨彬知道,这家伙绝不比同是小个子的黄埔师兄胡宗南差。难得的是,莫敌今年仅三十一岁,就是诠叙少将,这个起点,也不是普通人可以比拟。假以时日,中将,上将也未可知。

同学们中不乏分析高手,立即就从这个情况中分析出浙江日军的过激举动的原由,一个陆军中将踏雷死亡,死无全尸,对日军的打击的严重的,如果不进行报复,那就不是东方岛国上的狭隘人种。

一伙学员你一言我一语凑了凑,竟然很快凑出了一份材料。从1932年1月28日晚,日军突然向上海闸北的第十九路军发起攻击,撕开抗战大幕至今,已经整整十年。这十年中,侵华日军死亡的高级将领不少,最高军衔的要数海军大将大角芩生,1941年2月5日在广东中山因所坐飞机被击毁,坠机身亡。此外,中将也不少,同学们七嘴八舌的数了数,小笠原数夫、田路朝一、小林一男、中村正雄、秋山静太郎、木谷资俊、水川伊夫、前田治、藤堂高英、大冢彪雄,山县业一加上赤军方面击毙的沼田德重、阿部规秀、饭田泰次郎。十好几人。但是,大多是战场上负伤,死在医院,真正在战场上真枪实弹打死的,只有三人,那就是中村正雄、阿部规秀和酒井直次。而这三个人的级别也不一样,中村正雄是旅团长,少将,中将军衔是死后才追认。阿部规秀到是正经八百的中将,只是比较悲催,才晋升中将不到一个月,就被赤军杨成武部用迫击炮炸死,职务也不高,旅团长。唯有酒井直次,是在位的师团长,也是堂而皇之的中将大人。

“不错不错!是哪一部分干的?”有人问。

“你没看到电报上说是坊间传闻,也就是没有得到证实。”有人回答:“从五月二十八日到今天,已经一个礼拜过去,估计也已经很明确了。”

“未必。”伍廷钧说:“踏雷而亡,谁埋的雷,不一定记得那么清楚,而且,*爆炸的效果,更是难以统计,也许日本人已经证实了酒井直次死亡,我方还未能得到证实也不一定。”

杨彬点点头,这个伍廷钧,平时胡搅蛮缠,难得说几句有道理的话。

果然,伍廷钧接下来的话,又不太成话了:“弄得不好是赤军的民间武装干的也不一定。”

“不会说就别说。”韦祖德连忙打断了伍廷钧的话,如此大功,怎么可能让给赤军方面,哪怕编造个故事也要把功劳抢在自己手里。

“天纵,依你所见,日军这次逛攻衢州,目的何在?”吴中坚问莫敌:“是为了泄愤还是为了打通浙赣线,与第十一军连为一体。”

“炳鑫(吴中坚字)同学还真把我当成南京城里的畑俊六了!”莫敌笑着说:“在我看来,即使把浙赣线让给日军,日军也占领不了,从杭州到南昌,区域不小,我们一个第三战区数十万大军尚且不能全部顾及,何况日军兵力本来就不足,捉襟见肘。”

“天纵你认为现在参谋总部白总长们对于衢州前线最应该做的是什么?”杨彬问。他知道,这个问题问莫敌,有点难为人,但是,除了问莫敌,他真的不知道这个班里还有别的什么人能够帮他解答。昨天晚上,他与黄杰主任商量,希望在今天的上课中找到一些建设性的意见,上报中央军委会总参谋部,也算是桂林军校发出的一点声音。

莫敌大摇其头,苦笑不言。这个问题是极难回答的,弄得不好,小则得罪人,大则成为罪人。

伍廷钧走过去,搂着莫敌的肩膀,笑着说:“有人说,你是大别山的小诸葛,盛名之下,肯定不虚,别藏私,说说看。”

“是啊是啊,莫同学不用担心什么污七八糟的,就是课堂里讨论而已,不上纲上线。”同学们也七嘴八舌的说。

看着杨彬期盼的眼神,莫敌站了起来,走到黑板前,拿起一根粉笔,在黑板上画了两条线,上面一条写着长江,下面一条写着浙赣线,标注了上海、南京、杭州、衢州、上饶、南昌几个地名后,一个简陋的地图出现在黑板上。清了清嗓子,说:“我们先了解日十三军,1939年9月日军华中派遣军撤销,在江浙地区成立了第十三军,司令部设在上海,首任司令官由西尾寿造大将兼任。1940年12月,司令官由关东军参谋次长泽田茂中将接任。作战地域为江苏、浙江、安徽及福建一部分。兵力由第十五、二十二、七十、一一六师团,独立混成第11、12、13、17旅团等组成。其中一一六师团在安徽巢湖,跟我做了几年对手的是安庆的119旅团,跟炳鑫做对手的是合肥130旅团。一一六师团大部队在皖北,只是从各单位抽了一部分人组成了一个原田支队进行支援。第七十师团是今年二月才升级而成,以华中独立混成第20旅团为基干组建,虽然号称师团,其实不如一个支队。第十三军真正能打的是十五师团、二十二师团和从华北调来的三十三师团,其他部队战力要大打折扣。”

除了从大别山回来的有限几人,其他人对日军江浙皖地区的布局可谓完全不知,甚至包括教官杨彬,莫敌一边说,一边在黑板上标注,很快,同学们就把江浙一带的敌我情况有了粗浅的掌握。

在莫敌看来,由于泽田茂十三军大军西进,目前很明确已被顾祝同第三战区大军缠在衢州,长江以北可谓极度空虚。此时,只需国民革命军二十一集团军从大别山分别向合肥和安庆发起进攻,苏北的新编新四军向扬州等苏北城市发起进攻,皖南的唐式遵二十三集团军出徽州,杀向富春江北岸,不仅可获得重大胜利,衢州之战亦不解自解。

杨彬频频点头,莫敌的战略眼光,果然不同,如今在中国的日军,基本上可以分为几块,一是东北,一是华北,一是华中,一是华南。东北与华北的分界线并不十分明确,大约以山海关长城为界,华北与华中的分界线则很明确,以黄泛区为界,华中与华南之间,还有广袤的地域掌握在**手里,华南方面的日二十三军过不了韶关,华中的日十一军过不了捞刀河,十三军甚至过不了钱塘江。阿帷南几的十一军在去年连续两次发起对捞刀河以南的进攻,都被第九战区司令薛岳死死挡住,以至于损兵折将,不能再战。一向来认为封锁中国海面不如占领中国沿海的泽田茂不甘寂寞,亲率十三军杀向浙赣线,却把肥厚的屁股露在外面,如果真按莫敌所设计,在后面兜尾一击,日军不仅不能在此次进攻中占到任何便宜,还将遭受巨大损失。

回到办公室,杨彬把讨论结果形成文字,与黄杰商量后,以密报形式发往重庆。

得到黄杰和杨彬的密报,中央军委总参谋部一干人大为赞赏,军令部霸王次长刘斐捧着电报,看了良久,说了一句:以黄凭家(黄杰字)和杨东屏(杨彬字)的谋略,只怕还到不了如此高度。军令部部长徐永昌直言刘斐这是山头思想作怪,虽然电报从桂林飞来,却非桂系人员所出,心头不喜。在军令部,次长刘斐经常压过部长徐永昌一头,好不容易徐永昌得了一回便宜,不搬回一局不舒服。不过舒服来得快去得也快,第二份非密码电报黄杰就明确了一点,这是补训班集体讨论的结果,主要意见来自于学员莫敌上校。

徐永昌一把扔掉手里的电报,屁股一扭一扭走了出去,刘斐看着徐永昌离去的身影,摇头感叹,这些占着茅坑不拉屎的老货,还真是讨厌之极。

能否执行莫敌的这一创意,关键在于大别山的李品仙、苏北的陈毅和徽州的唐式遵。这三支队伍,没有一支是中央直系,是否愿意承担如此重大任务,是否有能力承担如此重大任务,连总参谋部白总长也不敢妄言。把问题上交,老蒋也低头不语,新编第四军听宣不听调,唐式遵是只老狐狸,至于大别山的李品仙,就算能够接受命令,挥兵杀向合肥和安庆,然而,毕竟距离南京和杭州等中枢地区太远,效果不大,即使把一一六师团打得丢盔卸甲,也很难调回衢州之敌。

执不同意见的是军政部长何应钦,他认为,湘北鄂南的敌十一军大部仍然处于第九战区的包裹之中,唯有一个34师团孤悬南昌。34师团实力有限,只能侧应,不能主攻,如果离开老窝南昌,反而有被部署在该地区的58军、37军、97军和第4军抓住机会消灭一部的可能。而浙江的敌十三军,大军压向衢州,旨在打通浙赣线,我们正好布好口袋,以空间进行实力兑换,达到消灭日军有生力量之目的。至于是否通过其他方向的进攻,拉回敌十三军,大可不必。

让人意外的是,白崇禧竟然赞同何应钦的意见。刘斐知道,他这位保定老同学仍然在保存实力,不愿意把大别山的李品仙部拿出去与人共享。

提议虽然无疾而终,但是黄杰、杨彬、莫敌三个名字又一次进入到中央层面的视野中。黄杰虽然搞教育不怎么样,但毕竟是一员战将,能够有这种战略眼光,说明其战斗意识仍在,可堪大用。杨彬作为副主任,能够有全新的教学方法,激励学员调动其聪明才智,是为智将,亦可大用。第三个是莫敌,剑走偏锋,奇正相谐仍然是他的特点,如果说当年在潜水边可以成功主导一场战斗,那么现在已经足可以主持一场战役,加以雕凿,足堪大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