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科幻 > 天纵莫敌 > 第十二章 战余(二十一)

天纵莫敌 第十二章 战余(二十一)

作者:越岭山人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7-05 19:42:18 来源:平板电子书

第十二章 战余(二十一)

覃国升还没有回到天堂畈,二十一集团军的嘉奖令就已经到了176师野补团的团部,签名发出嘉奖令的是韦永成,嘉奖的内容是野补团通过作战,把盘踞在大别山东麓的赤军某部赶出了黄河以南,提前实现了中央军委会的战略布局,为积极抗战作出了贡献。重庆方面也很会凑趣,竟然给莫敌弄了个勋章,三等宝鼎,看得人稀里糊涂。明眼人都知道,这是为了表彰莫敌前年的炮击观光轮,给他这一年多来的委屈进行补偿,但是与郭台青事件一结合,味道就全部变了。

莫敌拿着韦永成的嘉奖令,对靳同轩说:“韦永成这是好心办坏事。”靳同轩微笑点点头。

莫敌拿着中央军委会的电报,对罗卫说:“下回见到张云逸将军,不知道作何解释。”罗卫也是一脸苦笑,一个劲的摇头。对他们来说,赤党赤军中,唯一能够与他们有联系的就是张云逸将军。

二十一集团军,四十八军,176师,野补团团长上校莫敌,莫名其妙就成了赤军黑名单上的人。在苏北盐城,新编第四军的一伙人,也对此乐成一团。郭台青离开时,覃国升把电台赠送给他,有了电台,就有了与新四军联系的可能。覃国升帮郭台青的最后一个忙,就是把郭台青的转移线路向徐平进行通报,并通知对方派出电报人员与郭台青部汇合。郭台青才出合肥,就遇到了徐海东派出的电报人员,一纸电报,立即到了苏北。张云逸指着电报上的莫敌二字告诉陈毅和饶漱石,这个人是个绝对的军人,没有任何政治倾向,如果一定要与主义套上,那就是典型的民族主义者。陈毅点头同意,说能够打观光轮的,全中国只有他一个。饶漱石提出意见,是不是可以争取策反,张云逸摇摇头,告诉饶漱石,桂系的人有点认死理,他们虽然跟重庆的蒋某不睦,但是也不会跟陕北搞到一起,李宗仁是中国唯一一个具备替代重庆老蒋的人。桂系的人都知道,莫敌是一名战将,有这个嘉奖令,只怕很快莫敌就要晋升了。

石重回来了,已经是小年夜,再有几天,就要过年。过年,是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无论贫穷还是富裕,总要便宜人团聚在一起,过一个充满人气的春节。这一次,石重带回来的物资就杂乱得多,因为没有明确的目的,只能逮着什么是什么。看到一大堆的乱七八糟,前往迎接的莫敌等人都忍不住笑了,还真是去打了一次劫!

再次去到桐城和庐江县界地区,石重有点不知方向,没有了郭台青的提示,不知道从何下手。郭台青的余部提出去打土豪,被石重否决,野补团的这些人,只要有一官半职的,谁在家乡不是土豪,让他们去打土豪,下不了手。不打土豪又打谁呢?又有人提出了,去打土匪,这个可以有,石重同意了。问题是土匪在哪里呢?很伤脑筋。

还是郭台青的余部人员站了出来,石重笑了,看来之前收留郭台青的余部,这步棋走对了。

郭台青率部进入大别山时,一部分人不愿意跟去,郭台青与石重商量,这些人如果愿意在本地生活就请石重今后多加照顾,如果愿意当兵吃粮,也请石重予以安排。经过分类,有约三百来人愿意加入野补团,但是却不是石重的警卫营,是野补团的辎重大队,严格说来,是野补团辎重大队的外围人员,他们散居在枞阳庐江一带,主要的生活来源是与岳西的野补团辎重大队做生意,互通有无,成为辎重大队在这一带的情报点和中继站。

只有六个精壮汉子进入了张生虎的侦察连,这些人在郭台青的部队里就是骨干,因为家庭原因不能跟随北上,转而来到石重部,全部成为侦察连的人员,一个之前在郭台青部当班长的,升任排副。这个叫刘仁开的排副,二十六岁,因为老婆生了个大胖小子不能离开本地,只要不舍的离开了郭台青部,想想自己除了当兵吃粮也没有太多的本事,于是转到石重属下。在石重第一次率领辎重队运送物资回岳西时,他就鼓动张生虎把侦察连一部拉到了菜子湖东的团山一带。之前郭台青的枞阳游击大队在枞阳带活动时,菜子湖团山一带有一股土匪,成天跟他们作对,他们可以随心所欲的骚扰郭台青,郭台青想要找他们的麻烦却不容易,因为只要一进了菜子湖,郭台青就只能望洋生叹。郭台青也曾经想过剿灭他们,结果这伙土匪比泥鳅还要滑,菜子湖是他们的老窝,那地方,借给郭台青五个胆子,郭台青也不敢进去。

刘仁开的想法是借助石重警营的力量,收拾了这伙土匪,出出之前的恶气。

“这伙土匪富裕吗?”石重问。

“还可以。”张生虎说:“我远远的看了看匪首,穿着缎子布的棉袄,头上翻皮毛帽,脚下是北方来的老皮鞋,不是日本人的军鞋。”在张生虎看来,穿日本人军鞋是一种很贫穷的表现,大凡有钱人,都不屑穿日本人的军鞋。张生虎之所以能够从穿鞋来判断一个人的贫富,是有道理的,此时的中国,人们穿得最多的是一种叫做懒汉靯的布底黑布鞋,因为鞋背开口大,需要用一根绳子绑起束紧,不然走快了,鞋子会飞起。比懒汉鞋好一点的是胶底黑布鞋,那是西北军的制式鞋。比西北军的胶底黑布鞋更差的是广西军的草鞋,抗战之初从广西来上海参战的部队基本上都是草鞋军,原以为打到天凉就能回家,一不小心就打了几年。为了御寒,广西兵脚上什么鞋都穿,只要能穿上的就行,有些是上面发下来的胶底黑布鞋,有些是就地采购的布鞋和皮鞋,相比而言,最多的是从日本人脚下弄过来的翻毛皮鞋。日本人的皮鞋重,穿上之后走路不灵便,好处在长途行军和作战时,可以有效保护士兵的脚部不会受到复杂地形,如尖锐石块、树枝的伤害,另一方面是耐用,耐用就意味着减少后勤的压力。野补团的人员,一色日军翻毛皮鞋,日军皮鞋的确经用,一些战士还穿着当年在浙江安吉缴获的皮鞋,没有更新过。当然这也跟桂军的生活习惯有关,他们习惯穿草鞋,一到天热了就自己打草鞋穿,皮鞋成了作战鞋,打仗时才穿上脚。这些年来,野补团打的的胜仗不少,缴获更多,日军军鞋还堆了一大仓库,今天来到岳西后,十九个兵站还处理了一些日军军鞋给当地的百姓,既然是这样,还存有不少,管理员一天到晚让士兵换鞋都被战士们拒绝,在他们看来,旧鞋合脚,穿新鞋累。因此,在张生虎的眼里,穿日军军鞋的绝对不是富人,富人穿的是什么?那是北方的翻出簇簇皮毛的老皮鞋,在鞋里有一层上好的动物毛,一直延伸出鞋口,那才是真正的毛皮,不像日本人的,一色的母猪皮。远远看到的土匪头,脚上穿的正是一双上好的翻毛皮鞋,与脖子上的一圈毛围领上下对映,再加上头上的的皮帽,整个一个长毛类动物。

“武器配备怎么样?”石重问。

“还可以。”张生虎说:“一色的日式。”

“值得一打?”石重问出了自己的心底话。

“值得一打!”张生虎很明确的说:“菜子湖必须掌握在我们手里,北以金神河通桐城,西有大沙河通龙关,南有枞阳河入长江,是一个极完整的水道。只是这个水道一直鱼龙混杂,没有统一的管理,所以不能正经使用,如果我们把这条水河拿下,就算是在这一地区钉下了一颗钉子。至于菜子湖土匪,能缴获多少算多少。”

石重想了一会,说了一句:“那就打。”

刘仁开一听石重的话,登时乐了,说:“我有一计,请营座采纳。”

“你说吧。”石重也乐了,这位还真不客气,直接就让自己采纳,看看到底是什么锦囊妙计。

刘仁开说:“我们连长说的那个一身毛皮的土匪头子,叫孙可旺,头上有一处很显眼的枪伤,人称孙大疤拉,四十来岁,据说是庐州军政分府司令孙万乘的侄辈,行武出身。此人在雨坛有一个相好,只要没有特殊情况,他总是呆在这个相好处。我们郭大队长曾经几次约他见面都被他拒绝,想用武力留下他,几次也不能得逞。现在不同了,我们有侦察连的弟兄,武力更在孙可旺的卫队之上,吃下他们不成问题。我的计划是今天晚上就出发,神不知鬼不觉把孙可旺抓获得,然后对菜子湖里的土匪进行敲诈,敲诈完了再收拾他们。”

“收拾完他们我们就占据这个地区?”石重笑道:“你们别忘记了,这个地方是周孟雄528团的辖区,我们弄到手也只能拱手送给周孟雄。”

“这就是**最差的地方,我们在赤方时,谁打下的地盘属于谁,所以大家都有积极性,**打下的还要整体规划,谁都不愿意帮别人门口扫雪。”刘仁开也笑了,说:“那不如这样好了,我们敲诈完事后,就把孙可旺放了,让他慢慢养肥,过段时间我们再来收拾他。”

石重大笑,这个家伙,不错,看来赤军那边,不缺这方面的人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