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科幻 > 天纵莫敌 > 第十一章 野补(二十三)

天纵莫敌 第十一章 野补(二十三)

作者:越岭山人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7-05 19:42:18 来源:平板电子书

第十一章 野补(二十三)

夏夜,蛙鸣虫唱,月朗星稀,廖翰国率领514团已经强行军第十个小时。上午开完会后,廖翰国没有作一分钟的停留,全团出发。马不停蹄,经吴家店、滕家堡,直到粉壁坳与师部侦察连汇合才停下了脚步,时间,已是晚上八点半钟。士兵们都累惨了,一屁股坐在地上不想再动,就些干脆就睡了过去。这种强行军已经很长时间没有进行了,由于连年征战,经济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大别山地区供给有限,部队的食物提供极其困难,一个月吃不到一餐肉是常事,大米粗粮也不能足额发放,士兵每天处于半饥半饱间,没有体力积累,一次这样的强行军,就能把他们打回原形。好在侦察连已经准备好柴火和炉灶,后勤立即生火做饭,争取以最大的速度给士兵们弄上吃的。

没有休息的不止只514团的伙头军们,团长廖翰国也没有休息,整个团部都没有休息,他们在帐篷里点着马灯,铺开地图,听侦察连长郭万全介绍情况。

“哇,一个小小地方,竟然摆下了两个日军步兵大队,我们可啃不动他。”514团参谋长李凤笑了。

“硬啃,只怕我们一个师也未必能啃下。”廖翰国说。

“对,我们首先就不要有想啃下的念头。”514团副团长李瑞全说:“还记得大洪山吗?真要打,我们七军绝对拿不下四十师团,为什么一直都是我们在主动打呢,还占了不少的便宜,这是战略问题,也是战术问题。我们这次也一样,零打碎敲,把这伙日军干死在这片山里。”

“今天晚上必须动手,明天一天,如果放手让他们行军,他们能走到滕家堡,后天就能轻松到达斑竹园。”廖翰国说:“每靠近一步,我们的回旋余地就少了一步,我们必须让日军把两天的路变成三天或者四天,才能在运动中消耗他们。在大洪山,莫天纵就是采用了运动这个法定,把四十师团给扯散了。按照颜僧武指挥官的话,莫团长这是跟日本人比谁的腿长呢!”

参谋长李凤,之前是旅部的参谋处长,对廖翰国的说话有点吃不透,不无担心的提醒道:“团座,我记得你说过,在大洪山的时候,你跟莫敌、凌云上之间有一套独立的密码是不是?不知道现在还能不能够与莫敌联系上,如果能够,是不是可以问问他,在这种时候,我们应该怎么打。”

李瑞全很认同的点点头,以一种期待的眼光看着廖翰国,在大洪山,他亲眼见过莫敌那种神出鬼没的调动,现在还充满了敬意。廖翰国想了想,从面子上看,他有点不愿意,大家都是上校团长,谁也不是谁的下属,谁也不是谁的学生,说句好听的是不耻下问,说句不好听的就是低声下气。最后,还是求胜之心占了上风,为了取得胜利,低一回头又算得了什么。点点头,掏出钢笔,在昏黄而跳动的马灯灯光下,写了几行字,尽量简短而清楚的把事作个交待,让报务员用之前在大洪山作战时专用的密码发出。

莫敌在三门河收到电报的同时,随州的凌云上也收到了电报,报务员把电报译好,交给凌云上,凌云上立即就知道,这是廖翰国在向莫敌求教。凌云上也来了兴趣,让参谋把罗田地区的作战地图翻了出来,在桌面上加了一根蜡烛,一边等待莫敌的回复电文,一边思考,如果是自己的团处于这个位置,自己又应该怎么打这一仗。

靳同轩接到电报,笑了,这个廖翰国,还真会玩,这可是典型的军事秘密,照常规来说除了自己的直接上司,不能让其它人知道,他用这套密码发出,摆明了是不想让172师知道了。

莫敌正在客厅里跟英山县县长张应觉聊天,刚刚吃完饭,正喝着茶,本地茶不错,味绵而悠长。张县长很善谈,带着满满的诚意,希望莫敌能够长期驻兵英山,以保一境平安,这几天,有空就带着吃的喝的过来跟莫敌聊天,差点把三门河当成了县治。莫敌接过电文,草草扫了一眼,眉头锁了起来,顿时觉得沉重无比,这是一份咨询,更是一份信任,从根本上而言,是把一个团的命运,交到了自己的手里。让靳同轩把地图展开,拧亮日式的水壶式手电,把聚光点从巴河一直往北,最后落在这个叫平湖的河弯处。

“从电报上看,日军在圣人堂一带集结,从地图上看,是在巴河以东,一个叫平湖的地方。”靳同轩说。

莫敌苦恼的说:“我们没有来过这一带,对这个地方太过于陌生,为难啊!”

一边的张县长听到他们的对话,插话说:“你们说的是罗田的平湖么?”

莫敌抬起头来,说:“张县长对这地方熟悉?”

“不熟。”张应觉摇摇头,说:“不过我有个秘书是罗田河铺人,他每次来英山都要走过这个地方,应该知道一些。现在他就在外面,我去叫他进来,你们问问他。”

说完,自顾自走了出去,不一会,带进一个二十多岁的小伙子,穿得很整洁,很干练,一脸的书生气。张县长告诉莫敌,此人姓吴,叫吴纯安,古人墩村吴家塆人,名门之后,高小毕业。

靳同轩很认真的倒了一杯开水,问道:“小吴可知道平湖圣人堂?”

吴纯安点点头,接过水杯。

靳同轩再问:“小吴可能向我们介绍一下平湖地区的地形地貌。”

吴纯安搔了搔头,明显不知道从何说起,四周看了看,看到了摊开在桌子上的地图。把水杯放在一边,指着地图,说:“这个地方就是平湖。”

莫敌和靳同轩都吃了一惊,靳同轩问:“小吴认识地图?”

吴纯安点点头,不无得意的说:“这有什么难的,我还画过,前几年,我在罗田县府工作,就负责省测绘队在罗田的后勤工作。高敬亭离开红山后,红山改为英山县,张县长过来任职,从罗田浠水两县调了不少人员过来协助工作,我就是在那个时候才来的英山。到了英山,这两年,业余时间,就是把过去英山的旧地图重新整理,也算是划地图吧。”

莫敌和靳同轩相视一笑,捡到宝了!

“平湖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地处罗田南北咽喉之地,南宋时便在此建镇立关,抵御金兵。当年岳家军在此地斩寇杀贼,大败金兵,荡平胡虏,平胡之名由此而得。这条是巴河,我们叫天堂河,平湖这个地方,是有名的一河夹两山……”吴纯安口才不错,滔滔不绝。

有了吴纯安的协助,莫敌和靳同轩研究了一套作战方案,发给廖翰国。廖翰国正在与自己的两个助力分析莫敌这个作战方案的可行性,又接到凌云上的电报,电报中说:翰国兄能否及时通报作战进展情况,兄弟对此极为期待,胜利在望,凌云上。

李瑞全大笑,说:“我们还研究过屁,人家凌云上都已经看到胜利了,我们还前怕狼后怕虎的。照着方案作战就是,别多想了,我们的思维不如莫天纵,再想也想不出更好的点子来。”

廖翰国大笑,李凤也摇头不已:人比人,气死人!

饭做好的时候,士兵们也休息了一会,有些还睡了一觉。吃了晚饭,各排开始整理装备,准备战斗。

准备战斗的工作比行军还苦, 直到深夜,准备的东西才勉强达到了廖翰国的要求。看到堆了一地的松明和松脂,廖翰国点了点头。

七月份,山谷里的南风正凉,山上的松树在南风的吹拂下,发出阵阵松涛声,巴河如同一支漏斗,下游的风往上游吹,越到上游风越大,越到河边风越狂。

借着手电筒的光,看了看腕上的手表,廖翰国说了声:“准备战斗。”只见弟兄们以连为单位扛着树明子,背着灌满松脂的竹筒,以连为单位,迅速离开。

具体作战方案是副团长李瑞全设计的,在来时的路上,李瑞全看到松树上挂着竹筒,知道这是用来收集松脂所用,松脂具有极强的燃烧性。参照莫敌的方案,李瑞全要求每个战士在周边收取五个以上的灌满松脂的竹筒,集中放在一起。一个团一千多人,每人五个,这得需要多少松林才能找到,弄得快的回得早,弄得慢的就难说了,直到晚上十二点过,最后一队收取竹筒的弟兄才回到驻地,足足在周边走了三个小时。统计收集到的竹筒,足有六七千筒,堆在地上,大大的一堆。先回来的弟兄也没有占到便宜,廖翰国要他们以排为单位,一排放倒一棵松树,劈开成木块,再扎成松明子火把。

侦察连在这里守了半天,对这一地方早就烂熟于胸,在李瑞全的要求下,定下了一个最适合的地点,那是巴河弯处滩涂的南头,河水在这里有一个回水弯,扎营的日军认为有河水作为屏障,比较安全,巡逻哨基本不走到这个区域。而这里也因为取水方便,成为帐篷的密集区。

下半夜,月亮下去了,太阳还没有出,只有一片漆黑的天,深手不见五指。负责运送松脂筒的一营弟兄把所有的物料集中在圣人堂的南边,接下来就是传送工作,在李凤的要求下,以侦察连为首,弟兄们葡伏前进,轻轻的滑入水里,趴在地上站在水里,组成了一条传送线,松脂筒一个一个传上去,火把一个一个往前递,很快,在日军帐篷的外面,松木块和松脂筒堆积出两座小山。

在弟兄们全部撤退后,侦察连长郭万全点着了手里的松明子火把,塞了过去。

火,在冒了一点黑烟之后,腾空升起。南风吹来,不到一分钟,火苗就窜起老高。距离最近的两顶帐篷一下子就被火苗点燃。当几个光溜溜的日本人从帐篷里鬼一般跳出时,巡逻的日军才吹起刺耳的哨声。

从睡梦中被惊醒的日军钻出帐篷,第一感觉就是天怎么这么快就亮了,当他们看明白是从南边着起的大火时,大火已经开始漫延,靠近大火的二十几顶帐篷全部被点燃,并迅速向周围席卷。

火烧连营,日军乱成一团,还没有着火的忙着搬家,已经被烧毁帐篷的日军士兵纷纷向没有火的北边山坡集结,山坡下很快就密密麻麻站得水泄不通。

“第一,不可恋战,第二,扔完第二个*,必须快速撤退,第三,日军追上来,不要理睬。”二营长对手下的战士们说。

在丁家湾的山坡上,早就埋伏在这里的二营每个战士一手提着一个*,早已焦急得手心冒汗。

“扔!”第一枚*出了手。

“再扔!”第二颗。

“撤!”随着一声高呼,山坡上的二营,跑了个干干净净。

至于下面密集的日军群成了什么样子,二营可顾不了那么多。

这时候,日军的枪声响了起来,漫无目的的往四周狂射,而这个时候的514团上校团长廖翰国,早已钻进自己的帐篷里,发出了呼呼的鼾声。

巴河边的日军,一直闹腾到天亮,才停下枪声。确认周边没有敌情后,日军开始收拾河滩的残局。损失惨重,相当的惨重,三分之一的帐篷被烧,连同里面的东西,背包,衣物,枪支,弹药,什么都没有了。一些日军虽然从帐篷里跑了出来,除了一条兜裆布,就是一身的烟熏,蹲在巴河边,哭得象不懂事的婴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