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科幻 > 天纵莫敌 > 第十一章 野补(二十一)

天纵莫敌 第十一章 野补(二十一)

作者:越岭山人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7-05 19:42:18 来源:平板电子书

第十一章 野补(二十一)

第七军回缩六安,消息日军早就获得,这段时间来,一直在等,等七军回缩后,立即占领空出来的平汉路东广大地区。对这块区域,日军垂涎已久。两年来,日军在随枣一带与中**队作战,来自于平汉路东的进攻,成了日军最大的威胁。有心想对平汉路西礼山麻城等地进攻,大别山的复杂地形又让日军望而生畏。从一九三八年六月向长江中游的全面进攻开始,直到今年的春夏之交,日军对平汉路东进行过多次进攻,每一次都因为地形不熟,武器施展不开而折将损兵。在吃了大别山不少的亏之后,日军轻易不敢踏入大别山。这次第七军的主动退缩,让日军看到了机会。

华中方面军指挥部园部和一郎指挥官的计划很周全,由第三师团的68联队和第十五师团的60联队,一南一北,在立煌的斑竹园地区汇合。一旦合围形成,建立起牢固的防守工事,以中**队的攻坚能力,难以突破。这样一来,平汉线以东的光山、经扶、麻城、罗田等地就尽收囊中。接下来,以麻城为据点向东进攻,同时合肥的十三军一一六师团配合向西进攻,夹击立煌,以立煌为中心的皖西地区即可轻松拿下。

如意算盘打得很响!

第七军得到命令,两个师分头拒敌。在作战准备会上,副军长王赞斌对同是副军长的程树芬说:“此次作战,炎山(程树芬字)兄占有主场优势,172师对付名不见经传的60联队,势必摧枯拉朽,所向披靡。相对而言, 171师对付68联队就不那么容易,在不久前枣阳大战中,黄维纲五十七军以一军之威与其大战数日,未能建功,还是在王毓文第91师的夹击下,才将其驱走。如今68联队气势汹汹从信阳杀到,仅171师,若想抵敌,只怕不易,毕竟独木难支。”

程树芬,湖北黄冈人,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六期步兵科毕业即投身新桂系,为李宗仁所倚重,进入大别山以来,率172师固守罗田一线,不仅身体力行,而且还以本地人的优势,与黄安人老将程汝怀的自卫团联合成立鄂东游击队,派出原171师副师长覃寿乔担任鄂东游击队副总指挥。这两年来,鄂东游击队与172师的配合十分默契,不仅将日军死死挡在大别山外,还主动进攻过黄梅县城,一度占领黄梅县城,成为轰动全国的大新闻。民国二十八年五月,日军驻鄂东的高桥联队和森冈骑兵联队约2000人进犯黄冈大崎山扫荡,遭鄂东游击队和172师联手伏击,血战八日,击毙日军佐藤大队长以下官兵400名,活捉6人,缴获步枪300多支,大炮5门,机枪13挺。大崎山麓黄土岭一役,是为鄂东地区之前最大的歼灭战。

对此次作战,程树芬胸有成竹,认为日军60联队此次进入,也一定与之前一样,飞蛾扑灯,自取灭亡。

与程树芬胸有成竹胜券在握截然不同的是171师师长漆道征,接到命令的他眉头紧锁,一脸茫然,看完电报之后,把自己紧紧关在自己住的小房间里,香烟抽完一支到一支,抽得地面上满是烟头,房子里乌烟瘴气,从窗户纸破败的孔里,竟然有烟囱般的白雾冒出。

参谋长王卫苍和副师长曹茂琮在门口已经等了很久,这两位都是湖南人,在一起用湖南话交谈,很是投机。对于军部的命令,他们两人也觉得难以完成。毕竟日军一个联队有多少人,战斗力多少,他们是知道的,作为即将到来的对手68联队,更是了如指掌,在不久前进行的枣宜大战中专门对其进行研究。作为三师团的主力联队,作为三师团山胁正隆的御林军,不可小觑。枣宜大战结束后,三师团损失严重,日军大本营对三师团奖励有嘉,物资和人员最早补充到位。补充后68联队的综合实力,不比两个月前的68联队逊色,特别是81式曲射炮部队成建制的增加,某方面较比之前更胜一筹。大别山地形复杂,山道蜿蜒,日军坦克和大型火炮行走不便不能参战,会让他们的实力略大折扣,但是作战区域距离信阳不远,信阳机场的日军飞机可以随叫随到,同样会给作战造成巨大的威胁。两人你一言我一语,越说越觉得此仗难打,或许是参战以来171师面临最严酷的一场恶战,要有牺牲的准备。聊到最后,曹茂琮笑着说:置之死地而后生,伸头一刀,缩头也是一刀,先动起手来再说。王卫苍点头认可,不可能因为问题多、问题难以解决就不去应战。

两人统一思想后,走到还在独立思考制造烟雾的漆道征门前,曹茂琮敲响了门。

“师座,天要落雨,娘要嫁人,该怎么办还怎么办。你在里面不出来,日本人也不会退兵。”曹茂琮十足的湖南话,把屋里的漆道征说笑了,走出房门,说:“那你说应该怎么办?”曹茂琮双手一摊,说:“凉拌!”

一边的王卫苍接下了话头,说:“师座,我以为对手只有一个联队,不过是三千多人,我们却有五千多人,人数上占优。大别山地势险恶,我们熟悉他们陌生,我们还是占优。日本人唯一占优的坦克大炮在这种地方并无用武之地,占不了优。算来算去,我们的赢面还是有的,最起码,我们有一战之力。”

漆道征摇摇头,说:“这些我都想过,有一样我们不占优,就是单兵素质,所谓一力抵十会,即使我们利用地利优势,在真正接敌时,以日军的单兵素质,我们也占不了优。我们平时对敌,一般是以五敌一,最少也是以三敌一,这回我们以一点五敌一,难以占优啊!”

曹茂琮问了一句话:“为什么在大洪山,莫天纵、颜僧武、凌云上他们又能占优呢?”

漆道征苦笑了一下,说:“我最后悔的,莫过于这件事,在大洪山,八十四军有凌云上,172师有廖翰国,军部还派出了个特务团,就是我们,傻拉巴鸡的不会派支部队去向莫敌学学怎么打游击,这回,傻了吧。”

王卫苍知道,当时是这位师长大人看不起他那个小老乡,认为四十八军一个小小上校不会有多大作为,拒绝了王赞斌让他派出一个团的建议,结果不仅把功劳拱手让给了特务团,还失去了一个极好的学习机会。

“不管怎么样,先迎上去再说,总不能避而不战吧,那可不是我们171师的所为。”三人走回指挥部,漆道征定了调。171师,因为之徐州大战时师长杨俊昌消极避战,一度成为军令部批评的典型,如果这次再来一回,丑恶的名声就坐定了,作为师长,漆道征不想再走杨俊昌的老路。

此时此刻,68联队的联队长小泉正敏大佐正在康王寨暴跳如雷,一声声破口大骂:“师团参谋部一堆蠢货,每天只会用园规三角尺制订作战方案,就不知道这条路是本区域内最难走路的吗?八格那个压路!”

68联队走到这里,也不完全是上面瞎指挥的结果,而是历史书上有记载,白纸黑字告诉他们,当年金人南侵,走的就是这条路。据说岳飞岳武穆就在康王寨抵敌,既然有攻有守,那么这条路肯定是通的。从地图上看,这条路从经扶县出发,基本上一条直线,距离不远,道路行进在崇山峻岭之中,上有群山遮盖,下有密林隐蔽,可以神不知鬼不觉就到达斑竹园。这是一个相当不错的实验,是具有战略眼光的实验,是皇军进入中国来,第一次按照小路进攻的实验,68联队联队长小泉正敏就成了这个方案的实验品。

地图上划一线很轻松,实际却没有这么轻松,从信阳到经扶,急行军走了两天,68联队累得舌头舔灰。在经扶休整了一天,补充了粮草,继续向东南方行军,到达康王寨,竟然走了整整三天。不是日军走得慢,实在是路过于难行,日军穿着大皮鞋走山路,三步两滑,不是摔得鼻青脸肿,就是腿瘸腰弯。小泉正敏知道,如此漫长的行军,已经完全没有秘密可言,作战意图,作战方向,早就向沿途的人展示得清清楚楚,所谓的神不知鬼不觉,纯属军部的掩耳盗铃。最可怕的是,到了康王寨,漫漫群山,密密林木,放眼前方,已是无路可行,雀飞兽行,渺无人烟,想找个向导,难于上青天。距离预定到达斑竹园的时间只剩下两天,整个联队停留在康王寨,小泉正敏急得跳脚。一份份电报发往信阳,回电很简单,只有四个字:方向东南。

当年莫敌上军校时,日本教官就曾说过,日军最大的问题是路痴,不是日本人的智力有问题,而是客观原因所造成,日本国小地窄,四面是海,小小海岛,地形复杂有限。日本人根本想象不出中国之宽阔,地形之多样,山有多高,路有多陡。日军从小小的岛国来到中国,只认识铁路线和大水系,一旦离开铁路沿线和大水系干流,他们就完全晕菜,分不清东南西北。日军指挥作战,也大多采用平面地图,至于地图上的道路难与易,陡与滑,他们很少考虑,毕竟太多的因素不是他们所能全盘掌握的。

在康王寨走了一天后,小泉正敏悲催的发现,他已经完全迷失了方向,找不到前行的路,甚至连来时的路也分辨不了,四周的山峰峰相似,山上都长着同样的树,山下的山谷,谷谷通幽,跟着潺潺的溪流往下走,走着走着,溪流变成了瀑布,从悬崖上飞流直下,路,又不见了。

68联队不知道自己在哪里,171师却很清楚他们所处的位置。

“我敢断定,日军已经迷路了。”王卫苍说:“我们不用出击,只需要再等两天,日军吃完了随身带的粮食,不战自乱。”

曹茂琮摇摇头,说:“我们不能把胜利的希望寄托在对手身上,还是应该尽量的把主动权掌握在我们自己手里。”

漆道征看了看王卫苍,又看了看曹茂琮,说:“我是想,现在日军可能特别希望遭到我们打击,我们只要一打,实际上就给他们指出了前进的方向,跟着我们进攻的脚步,就能走出这座天然的迷宫。”

王卫苍点点头,完全有此可能,那到底是打还是不打呢?

“打!必须打。”漆道征说:“我们先在隘门关来一次埋伏,埋伏后,佯装不敌,退走,把日军引到北侧滴水崖方向那条绝谷中去,在那里收拾他们。”

“好计!”曹茂琮赞了一声后,又担忧的说:“如果日军只是一部分追下去呢?”

“那我们就留一部分部队在康王寨,把日军留在康王寨的这部分吃掉。”王卫苍说。

计划已定,接下来的是工作分配,由师长漆道征率领蒙培琼512团和李芳西的野战补充团在滴水崖方向埋伏,由王卫苍率领陈开荣511团担任佯伏和引诱任务,曹茂琮率领萧湘扬513团在康王寨监视,伺机拿下日军留守部队。

无头苍蝇般乱跑的小泉正敏,做梦也不知道,自己已陷入中**队的算计之中。

南线十五师团60联队,也在往北的行军中。这是一支在日本享受英雄待遇的联队,因为他们是第一个踏入武汉土地的联队,1938年8月进入中国,10月就以胜利者的姿态进入武汉,入城的照片送回日本后,作为报纸的头条展示在所有的读者面前,日本天皇还专门让人送来联队旗,以资鼓励。

在武汉呆下之后,十五师团担任日军占领地的警备和治安维持的工作,在作战上无优点,在防守是无特点,唯一比较与众不同的是师团长换得频繁,基本上保持一年一换,日军自己也说,十五师团是日军师团长培训基地,目前的师团长是熊谷敬一中将。

这一次,他们仍然以接收大员的姿势,从黄冈出发,信心满满的走向北边的茫茫大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