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科幻 > 天纵莫敌 > 第十章 安庆(三十八)

天纵莫敌 第十章 安庆(三十八)

作者:越岭山人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7-05 19:42:18 来源:平板电子书

第十章 安庆(三十八)

二月八日,大年夜,寒风呼啸,滴水成冰,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麻埠镇里,早早就是一派过年的气氛,连同四十八军这些异乡异客,也早早感受到过年的气氛。从桂南大战中脱身出来,莫敌才发现,门口的红灯笼早已点亮,远近街巷不时传来几声鞭炮,已经是大年夜了。莫敌的大年夜是在警卫连跟着覃国升和弟兄们一起度过的,大家都是异乡异客,坐在一起共谋一醉,不至于太过伤情。麻埠两个平时玩得好的朋友,李柏成要跟他的炮兵团一起扯大炮,韦永成要跟他的政治部一起喊口号,相对莫敌这里,情报已经全部明朗化,反而变得比较清闲,除了喝酒吃肉,还是吃肉喝酒。

进入民国二十九年(一九四零年),抗战局势又是一变,国民党政府军委会在元旦发表元旦社论:抗战以来,日军死伤近150万人。顶住了日军的战略进攻,在民国二十八年,日军没有取得战略进展,在某些地区还出现了比较大的退步,比如五月的鄂北会战,比如十月的长沙会战。总的而言,民国二十八年,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取得了局部的胜利,前景光明,胜利可期。南京的汪精卫也不甘寂寞,紧跟在重庆的元旦社论之后就通电全国,决定从事“局部和平”的伟大事业,让中国早一天从战争的泥坑中脱身,投降嘴脸暴露无遗。蒋介石为发表“告全**民书”,及“告友邦人士书”,决定加倍努力驱逐日寇,并盼友邦速予制裁。全国各地,群情激愤,在临近春节前,进行了各种集会和抗议活动,远在陕北的延安各界3万余人举行民众“讨汪”大会。*在会上发表了《团结一切抗日力量,反对*顽固派》的演说,声讨和抨击与汪派里应外合的顽固派的*行径,并为大会起草了《向国民党的十点要求》的通电,通电内容:一曰全国讨汪, 二曰加紧团结, 三曰厉行宪政,四曰制止磨擦,五曰保护青年,六曰援助前线,七曰取缔特务机关,八曰取缔贪官污吏,九曰实行《总理遗嘱》,十曰实行三民主义。认为:“凡此十端,皆救国之大计,抗日之要图。当此敌人谋我愈急,汪逆极端猖獗之时,心所谓危,不敢不告。倘蒙采纳施行,抗战幸甚,中华民族解放事业幸甚。迫切陈词,愿闻明教。”

至于桂南,已是旧闻。昆仑关大战,已成过往,称胜后败,乏善可陈。如果说战场上还有什么新闻,就是日军在肖山登陆,准备向浙东进攻。这个消息并非中央军委会宣传部通告,而是浙西的徐乐与黄光化(黄天化到浙西后恢复旧名黄光化)给莫敌的贺年电报中随便提及。浙西方面有了黄光化,徐乐可谓如虎添翼,又有黄绍竑为后台,一举超越了黄八妹,成了浙西地方武装第一把交椅。这大半年,将谢升标之“苏浙皖三省边区抗日游击队”,杨树先之“抗敌义勇军”,郭竟志之“东南抗日义勇军”一一收拢,组成以徐乐为司令的浙西警备司令部和保安司令部,所辖将士已经多达万人,所辖区域也从临安发展到桐庐、淳安、遂安。

农历八月十五,两人应浙江省主席之命来到金华,与黄绍竑共度佳节。黄光化因为通共而被迫离开皖西的遭遇,让黄绍竑捧腹大笑不已,对黄光化说,到了浙江就不要再理这些,本人就是最大的赤化人物。黄绍竑自去民国二十六年从山西作战回来,逢人就说八路军军纪好,善于游击战,打仗勇敢,**如何发动群众、动员民众,军民配合投身于抗战等等好话,是出了名的红半边。他告诉黄光化,值此民族存亡之际,谁还将党派的利益凌架于民族利益之上,谁就是民族的罪人。

除了浙江的徐乐、明光的徐平,还能够采用电报方式给莫敌贺年的,就只有宁明的陈正信和灵山的赵国龙了。

陈正信的电报很简单,随着桂南战场的进展,左江的日军也兴奋了许多,他们不过年,过元旦,叫大晦日,元旦那天,他们的主力部队正在南宁吃瘪,他们一个个也像被阉割的鸡一样兴奋不起来,春节,他们的主力部队在宾阳取得了突前的胜利,因此也兴奋了起来,一反常态的过起了春节。他们在越南打劫了大量的特产和女人,闹得乌乎哀哉,鬼哭狼嚎。既然他们目标是越南,不去折腾国内的百姓,陈正信的恨意少了许多,也不愿意擅动刀兵,为当地百姓带来灾难,仍然是默默的监视而已。不过,他对日军的评价有所改变,在安徽时,在他眼里的日军都不怎么样,但是在这里,对日军的观感有了一个很大的提升,最重要的就是一点,日军居然极守军纪,除了在凭祥与边防部队有过一次交手,进而对凭祥有过一次侵犯之外,在其它地区,基本上都能做到秋毫无犯。莫敌回电告诉陈正信,不是日本人变好了,而是他们心虚害怕,孤军深入,不敢得罪当地人,否则,群起而攻之,四千多人能有多大的杀头。莫敌认为陈正信做得很对,不要打草惊蛇,认真的观察日本人将如何进入越南,为了进入越南,他们不惜在桂南扔下了数千条尸体,代价不小。因此,进入越南对于日本人来说,一定是一个极具诱惑力旋钮,一个可以舍弃数千将士生命的巨大目标。如何达成这个目标的过程,一定很有意思,让陈正信不要错过。

给赵国龙的回电就不一样了,很简洁:“敌后对峙,贵在游击,可仿孙猴入铁扇公主之腹,主动出击,于钦廉一地大闹天宫。”

日军占领宾阳后,邕钦一边的东路军也全面退却,赵国龙的新19师也随着第三纵队撤到了灵山檀圩一带休整。拿到回电,赵国龙立即明白了莫敌的用意,与莫敌的526团相比,自己所在的新19师最大的不足就是不会主动作战。新19师的师长秦靖少将,赵国龙曾经有过一面之交,那还是一年多前,赵国龙跟着莫敌,配合31军渡过淮过进入津浦路时。当时的秦靖,是张光玮174师手下520旅旅长,为人冲动,心胸狭隘,且自以为是。徐埠大战后,31军返桂休整,秦靖少将得廖磊提携,出任175师副师长,之后接替莫树杰担任175师师长,再转任新19师师长。赵国龙还记得,当时,因为不听莫敌的话,秦靖跟着张光玮走断了腿,做了一堆的无用功。当年自己还是莫敌手下的警卫连长,没有与秦靖打过照面,但是,听到过他对莫敌的冷嘲热讽,认为他心中对莫敌是有看法的。因此,赵国龙对这位师长采取的态度是敬而远之,有事先找副师长阚维雍,在师部会议上,从不太明确的表达自己的意见。

46军下辖三个师,170师在南宁守卫战中被打残,在之后的二塘作战和高峰隘作战中也有所伤损,之后随周祖晃成立第一纵队,一直不能归建。何宣的第三纵队,就只剩下175师和新19师。之前在与台湾混成旅团作战中,新19师表现良好,在之后对近卫旅团的拦截中,175师立下了战功。两次作战,让军长何宣得了一次大功,但是对于下面来说,得到的直接结果就是减员严重。二月八日大过年,人人都要发饷钱,经统计,新19师能够能领饷钱的只余下三千二百一十六人。这些人的作战能力也很让人担忧,从十一月十五日开始一直不停的作战,中途有补充却没有休整,兵疲将惫,一身发臭,浑身是疮,按照56团阳丽天团长的说法就是裤裆里的短裤都要发霉了!

过了一个清淡的年,虽然没有吃到什么大菜,可总算有了几天空闲日子,把发霉的短裤都洗了,整个部队清爽了许多。二月的桂南,只要不是下雨的日子,就会让人有初夏的感觉,蓝天如洗,太阳火辣辣的,让人变成慵懒不堪。

不管有没有钱,一级给一级拜年,赵国龙是参谋长,也跟着师长副师长去给灵山的何宣和蔡廷锴拜年,一来一回,又是几天,虽然没有得到红包,也能混个脸熟。在应酬中,赵国龙发现,四十六军军长何宣对新19师师长秦靖不是很热情,却对副师长阚维雍很不错,问了问警卫营的老兵,才知道师长是陆川人,一直来走的都是廖磊的路子,现在廖大将军已经过世,整个陆川帮都有点不太好过。副师长阚维雍就不同,他一出道,就在李长官身边任参谋,只认一个李宗仁,在广西,也算是可以通天的人物。反观自己,什么都不是,行伍出身,跟自己的老大莫敌一样,在中央军校读了一半,就被弄出校园填补空营,也不知道将来能不能拿到毕业证,如果拿不到毕业证,那就是下一个莫老大。

过了初六人日,算是过完了年,赵国龙找到了副师长阚维雍。

阚维雍是位典型的儒将,清秀的五官,戴着一副深度的近视眼镜,一开口,浓浓的柳州腔,性格很好,平时都是一脸的浅笑。他与赵国龙的关系不错,首先是因为赵国龙是他一手招来,第二是他对平乐有比较深的感情,他的少年时代曾随担任平乐县税务局局长的父亲在平乐生活。在父亲的教育下,他秉承“不为良相即为良医”的儒家教条,开始了他的求学之路,先毕业于广州医科学校。毕业时,正值五四运动,深感军阀混战,割据为雄,文冠儒弱,国是日非,更应拿起刀枪,为唤醒民族而战。于是投笔从戎,考入广西陆军讲武堂,以第二名的优异成绩毕业于宁广西陆军讲武堂工兵科,一毕业,就被李宗仁录用为军部机要参谋。

听完赵国龙的提议,阚维雍问了几个问题:第一、在桂南邕钦路一带展开游击作战的具体做法。第二、小部队的管理经常会出现大量的逃兵,非战斗减员怎样解决。第三、游击作战的物资和军备如何保障。第四、如何才能激起士兵的作战积极性,把要我作战变成我要作战。

听了阚维雍的几个问题,赵国龙的脸立即垮了下来,在他看来,这些问题都不是问题,第一是他来到新19师后,把张树雄的营级便衣队全部换装,换成全日械,在这几次作战中,缴获的日械完全可以支撑该营进行几次小规模的作战。第二是对邕钦一线的地形进行了详细的了解,认为,这个地方是个十分适合小部队作战的地形,小低山地高丘陵,道路曲折崎岖,游击作战容易奏效。第三是广西本土作战,后勤容易解决。第四是南宁日军的补给完全依赖邕钦公路,这就给我们造成了可乘之机。第五是自己在八十四军参加过大量的游击作战,有一定的经验。但是阚维雍说的一个问题很尖锐,他过去从来没有考虑过,在526旅,在526团,人数只会越打越多,从来没有出过逃兵,原来,在其它部队,逃兵竟然是他们最头痛的问题之一。

阚维雍没有否定赵国龙的建议,他知道,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工作,接下来,一定会在桂南进行游击作战,迟作准备不如早作准备。但是毕竟自己只是副师长,不敢擅自作主,拉着赵国龙找到师长秦靖,由秦靖拍板。秦靖听完阚维雍的话,翻了翻白眼,态度很简单:不要做上峰没有安排的事。至于是否可以游击作战,他去向军座何宣长官请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