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科幻 > 重走未来路 > 第458 特色君主立宪

重走未来路 第458 特色君主立宪

作者:万木春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7-05 19:40:40 来源:平板电子书

第458特色君主立宪

不幸也好,阴谋也好,魏顺会都已被历史车轮碾过。

以1644年为分界点,丞相或者说国相正式晋阶魏藩百官之首,全面主导藩国走向。

没有阁臣愿意尝试鲁豫共和国旧路,因为他们不愿意做范必克,也不愿意其他阁臣做范必克。如果鲁豫共和国也避免不了血脉传承诱惑,索性继续让魏家子孙高坐神牌。内阁控制官僚制度即可,就权力而言,现在内阁每一任丞相都是古代王朝谈虎色变的跋扈权臣。

鲁藩内阁秉政,尽管资本浓度偏低,却可视作广义的资产阶级革命,因为鲁藩内阁从此彻底沦为产业贵族和产业世家的工具。这场广义的资产阶级革命,主导者却并非现实世界想当然的资产阶级,内阁阁臣此刻也不会以资产阶层为荣。主导鲁藩资产阶级革命的最核心力量仍是封建色彩浓厚的贵族和世家,或者说从传统贵族和传统世家分裂出来的产业贵族和产业世家。

土地里刨食的旧贵族和旧世家挡路了,旧贵族和旧世家的效忠对象鲁藩王室也挡路了,于是这群产业贵族和产业内阁推翻了代表旧贵族和旧世家利益的旧国家制度,建立起契合产业贵族和产业世家利益的新国家制度。

魏顺会没有死于资产主义萌芽,资本主义萌芽也难扳倒根基深厚的分封制度。

真正杀死魏顺会的是传统贵族世家的大裂变。

魏东生读到此处若有所思,如果列宁式社会主义无法摧毁资本主义,资本主义或将死于资产阶级大裂变。一部分资产阶级升华到新的生产关系,姑且称之为新资本家,当新资本家掌握了优势力量,当新资本家觉得旧资本家和旧资本主义挡路了,资本主义或许就到了灭亡之刻。

学习感悟且说到这里。

鲁藩内阁秉政,类似君主立宪制却又不完全是君主立宪制,或可称之为中国特色君主立宪制。

内阁秉政之后,除了身份敏感的范必克嫡长子继续流亡它藩,其它因为效忠鲁豫共和国而被魏道乾、魏顺会父子打压的文臣武将纷纷走出阴霾,甚至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第六世魏东生和其建设的魏和学院,都曾因为支持范必克和鲁豫共和国而被王室蓄意打压,到了内阁秉政时代,自然云开雾散相继成了一杆敢与昏君魏顺会斗争的旗帜。考虑魏和学院基础建设夯实,一度有传言说内阁准备把魏和学院提升为魏和监学,只是因为某些条件遗憾地没有谈妥,最终才不了了之。尽管如此,魏和学院也坐拥极高的社会声望,仅次于国子监、国子海监、洛阳监学、威海监学、青岛监学等五所官方监学,号曰鲁藩第六家监学。

每年一度的举监考试,鲁藩举子们都死死盯着五所官方监学,最多再考虑一家魏和学院。

除了魏和书院,也有许多教育家或致仕官僚在家乡建立一些学院、书院等教育机构,间接提高鲁藩的教育基础。但是,这些私立学院要么不成体系,要么学历不被官方和主流企业认可,很少有人愿意为它们苦心积虑参加举监考试。

监学每年录取人数有限,以刚刚过去的1652年为例,五所监学面向鲁藩诸府诸县总共才录取1859名举生。第六世魏东生离去之后,魏和学院也向监学模式积极靠拢,包含来自世界各地的留学生,1652年也仅仅录取403名新生。

鲁藩辖有现实世界的山东行省和河南行省,两省常住人口规模排名华国第二、第三,大家可以间接想象鲁藩的人口规模。如此多的府县,如此多的人口,五所监学每年才录取1859名举生,举监考试自然千难万难。每次监考结束,落榜学子都不计其数。

鲁藩内阁最新规定,监学新生年龄限制在28周岁之内。每年监考结束,都有超过27周岁的举生嚎嚎大哭,绝望放弃监学逆袭的白日梦;更多低于27周岁的举子则抹着眼泪选择复读,渴望明年发生奇迹。

第七世魏东生的居宅所在小区,横向对比青岛府诸城区,社会地位中等偏上,居民以监学毕业生、魏和学院毕业生、知名企业职员、微小企业业主、普通吏员等为主。或许因为教育程度相对较高,今年颇有几名举子幸运考上监学。

当然,考上是运气,名落孙山才是主流。

闯过监考者,举家欢庆,父母沿街发糖庆贺;落榜者则百态横生,各家有各家的哀愁。

第七世背景设定里,魏东生有十余名同年龄段朋友,皆是落榜举生。这日约到一起闲聊,包含两名同校同学在内的八名朋友,因为家境较好,都表示父母想让他们继续复读,一年不成二年,二年不成三年,实在没办法了再辍学;五名朋友表示家境不乐观,更觉得自己不是读书的料,准备就此踏步社会;最后两名朋友,决定脚踏实地放弃监学考试,改读合树技术学院。

合树技术学院原名魏和技术学院,也是由魏东生所创。第六世魏东生离世之后,魏和学院管理层倾向精英化教学,嫌弃魏和技术学院拉低魏和学院的品牌影响力,于是拆分其与魏和学院的联系,取材“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典故,更名为合树技术学院。

合树技术学院延续了定向委培制度,即学校与企业深度合作,企业需要怎样的人才,学校就定向培养此类人才。如此,学生得到就业保障,学校得到学生学费,企业得到合格员工,都能各取所需。因为教育成本较高,合树技术学院没有开办美容美发厨师等基层专业,而是向知名企业提供精准服务,专业课都是金融管理、对外贸易、小语种、钢铁冶炼、机械制造等当前主流热门,比魏和学院更像现实世界的大学。

监学功名能够做官,合树技术学院毕业则只分配工作岗位。

封建秩序下,万般皆下品,惟有做官高。不能做官,不能逆袭,价值就弱了很多。因此,合树技术学院报考人数少了很多,固然有一定入学门槛,却远远逊色魏和学院。魏东生这些同年龄段朋友,五名辍学者是连合树技术学院都无法考上的学渣,无须再言;两名准备去读合树技术学院的举子,成绩低于魏和学院却高于合树技术学院,只要想去读书就能去。其实,八名执意复读的举子,也有人满足合树技术学院入学标准,但是他们不到万不得已地步,怎肯放弃监学梦想去读合树技术学院?

一名名曰庞永力少年热情邀请魏东生:“魏东生你的监考分数和我差不多,要不也去合树吧?”

魏东生模糊态度回答:“我再考虑考虑。”

庞永力笑说:“你爸在合盛工作,我爸也在合盛工作,我们去合树读书也算子承父业。”

合盛商会其实也是第六世魏东生置办的产业。第六世历练期间,魏东生不断调整魏和商会子公司的核心业务,最终形成四大业务板块:以魏和学院、魏和技术学院(合树技术学院)为代表的教育板块,继承了魏和商团主名;魏和证券则渐渐演变成交易所,后来为了方便,更名为青岛证券交易所;魏五家商会深耕国际贸易板块,借助吴藩崛起历史大势,慢慢做大;合盛商会则是实业板块,旗下有纺织,有造船,有冶铁,有采煤。

或许因为魏东生管理得当,魏和、青岛交易所、魏五家、合盛等四大子公司离开魏东生之后仍能长盛不衰。甚至,由于摆脱了魏东生的理智约束,四大子公司扩张方式更加野蛮,实力和影响力胜过18年前四五倍。

重生之后,名义父母在自己创办的企业里工作,同年龄段朋友也将去自己创办的企业工作,这种感觉当真奇妙。不过,魏东生早就习惯了,细究起来,魏夏帝国何尝不也是魏东生创办的企业?

就未来闲侃一会儿,一名名曰郭广宏的少年忽然爽朗笑声邀请大家:“我下月结婚,大家记得都要去参加我的婚礼。”

郭广宏业已决定辍学,子承父业继承他家的烟草小店。

大家纷纷惊诧:“这么早?”

郭广宏:“不早了。”

有人质疑说:“你才十九吧?”

郭广宏无奈叹气:“如果考上监学,这年龄结婚肯定太早。呵呵,我以前还做过榜下捉婿的美梦,未婚考上国子监,世家小姐抢着做我的婆娘。可惜,我实在没有读书天赋,再复读十年,也别想考上魏和学院。而若留在家里卖烟草,恐怕这一辈子都得和烟草打交道,早结婚晚结婚有什么区别呢?我这辈子就这样了,希望生个聪明娃吧。”

大家都是落榜举生,想到举监考试天堑的天堂地狱之别,纷纷陷入沉默。

谁敢保证自己能考上监学呢?

如若连续落榜到27周岁,岂非既没了前途也没了青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