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科幻 > 狩宋 > 第二百五十五章 渤海报

狩宋 第二百五十五章 渤海报

作者:郁榕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7-05 19:02:08 来源:平板电子书

因为在崇信镇滞留时间过长,高凤和高钰也找了过来,两个人在新物种到达渤海之后,就从调查森林生物种群的调查组退出来,改为新物种的推广和研究。

高凤带来一个年轻的研究员,原本是退伍士兵,被高继冲安排到了严重缺人的生物所。因为时常担负着调查组的保卫的任务,救了高凤好几次。所以两个人就这么好上了。

这次是专门带过来“见家长”的。高钰是挑花了眼,现在还没有挑中谁,反正她的年纪也还有挑人的本钱,随她去吧。

高凤专门有一篇论文,上面就有一株千年以上的古树形成的植物群落到底有多少种,答案是算上苔藓类,一共是七百多种,这还不包括真菌和微生物,昆虫和蚂蚁。

这幅原图被被陈陶当做艺术品给取走了。留下的知只有一张张分开的植物详图,厚厚的一本,蔚为壮观。

而这次引进的东土植物种类有两百多种,也算不少了。

而从窟悦和虾夷带回来的植物,单单是苔藓和地衣,就有四十多种之多。

“我觉得这些近地面的植物,耐阴耐湿耐寒的植物,虽然矮小不起眼,但是它们才是整个生物种群的基础,数量比草本和木本的植物还要多。在一些条件恶劣的地方,只有它们才能够成活。而只要它们活下来,就会慢慢积累,组建演变成一个小环境。所以继冲说得对,环境是可以进化的。”

高凤的相貌只能算是普通,甚至普通还要偏下。但是她身材保持得很完美,加上成熟,稳重,沉静大气的气质还是很吸引人。

“丰富的植物种群对于农业所需的肥料和水能够与很好的保持作用,当生物种群呈现一个循环和进化趋势的时候,才是一个健康的环境。因为它可以带动整个种群的进化。农业的有些观念还是需要改。”高凤笑道。

“这是一定的。”高继冲点头。

“所以最关键的还是对生物资源的利用,而不是追究单一粮食作物的丰收。整个生物种群发展,都能为我所用。才是科学的。否则就不是科学的。我认为现在在黄河流域和江淮一代的农业变革是极端错误的。”高凤给出了这样的警告。

“这些可以写入明年的农历上面,只不过能够起什么样的作用很难说。”王婉容笑道。

“为什么?”高凤是一个学者思维,她还想不到其它的方面。

高继冲叹了口气道:“因为利益,世家需要把利益控制在自己手中。并且把它放到最大化,他们需要大量的玉米,并用它来控制粮食市场,酿酒市场,赚更加多的钱。用最简单的方法赚最多的钱。而姑姑刚才说的。就以为这需要非常多的技术和工具,需要非常大的投资,才能获得种植单一玉米的收益。所以我不认为世家们会听你的。”

高凤笑了:“别人不听,你不能不听,你要不辨是非,你就是昏君。”

高继冲连忙道:“姑姑,你骂我什么都好,蠢货,笨猪,蛮牛什么的。不能骂我昏君。昏君是骂皇上的。”

众人都大笑。

高继冲道:“这些道理,不能光我们知道,还需要传给学生,让学生们都清楚,为什么我们这里的农业和其它地方的农业不同。不然老百姓不理解,就不会得到执行。所以各位先生,辛苦你们了。”

高继冲给在场的老师们作揖。

高继冲的这些言论,一般都会出现在渤海报上,不久就在乡镇的图书馆和书店出现。

唐时的邸报是朝廷专门抄写文告的报纸,不过也有一些非官方编辑的“杂报”。唐到五代。因为纸张并不便宜,所以邸报和杂报都是抄写在布帛上的。就连杂报,也是在文人和官员中传递,老百姓那是很少见的。只能在城门口看抄写的文告。

渤海从占领金德开始,地盘大了,所以就出现了纸张印刷的报纸。本来也应该叫做杂报,但是为了避嫌,既没有写邸报,也没有写杂报。干脆就叫做《渤海报》。报纸是总理府亲自编印,主编就是吴夏。

除了《渤海报》,济州还有一个《济州商报》。这两份报纸一个主内,一个专门接受渤海以外的事情,以海外的见闻和奇事奇物为主。为了保持中立,济州商报没有认可政治议题。

一份报纸在渤海境内不算贵,只有一个渤海币。但是因为汇率和渤海币的实际购买力的关系,一份报纸在渤海以外的地区,要七百文到一贯钱之多。寻常百姓是看不起的。这到也和大周一些地方编辑的杂报价格相当。

至于真正的邸报,那是有钱你也看不到,那就等于官府文书。

如此奇葩的汇率和物价,让渤海除了极少数奢侈品出口,现在是一个纯进口的地方了。商司自从奚常去世后,已经快要变为运输部和外贸部了。想与渤海做生意,需要与外贸做艰苦的谈判,那就是用渤海需要的原材料去换取渤海的货物,问题就在于,渤海需要的原材料经常变来变去,没有一个定数。

最近是矿产品和猛火油一直挂在采购榜上,商人们倒是想弄这些原料,可是这很难,都是“违禁品”啊。

柴荣接到了范质送来的渤海的这几分报纸。虽然已经是快一个月前的,但是还是让他心情好了很多。

“这继冲自己铸造钱币,把物价弄得这么高,老百姓没有闹事?”柴荣也病着,身体消瘦了很多。小符氏像一个宫女一样守在一边,不过自从符皇后去世后,柴荣身边连一个宫女都不要了。

按照太祖的陵墓的规格再降一个等级,符皇后的陵墓其实没有什么修头,位置选好了,只等着下葬。可是柴荣一直不发话,符皇后现在还在冰窖里面。柴荣倒是没去守着。可是守着在勤政殿里面不动,吃睡都在,已经两个月了。谁也不敢劝,刚开始还有人劝,但是柴荣只是不吭气,不发火,但是谁的话也不听。

“这个物价是渤海王故意弄出来的,渤海境内,物价一高都高了。渤海的粮食是要用银子买的,所以对渤海本地人倒是没有什么影响。”范质答道。

柴荣问范质身后的孙睿永:“孙侍郎是管银行的,这一份报纸就要一贯银子,合理吗?”

孙睿永上前道:“我朝也有杂报,也要半两银子,有些还要多,所以不能说渤海的报纸贵了。至于渤海币的汇率,可能是渤海要保住自己的技术优势,增加进口而特意设置的。不过这对于我们的贸易还是有些好处。因为渤海的交易不用渤海币,而是需要原材料,而原材料价格都非常高。所以我们一般用原材料换取渤海的货物和渤海币,然后用渤海币在其它国家购买原料,收获颇丰。”

柴荣指了指《济州商报》道:“报纸上说的这些蛮夷小国,地处偏边,蛮荒之地,又处于海外,渤海王这么看重,是为了什么?”

孙睿永道:“其实国家的数目没有那么多,虾夷窟悦和奢比尸,都没有多少人,也没有多少物产。剩下的这二十多个小国,其实都属于日本,日本关东王势微,渤海王介入,就分裂成了现在这个样子。渤海王现在没有能力吃掉日本,而我朝也只有等到中原一统才能顾及到。日本不算小,比高丽要大很多。渤海王已经绘制了日本的地图,在《渤海报》上有登载,还是非常准确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