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科幻 > 狩宋 > 第一百章 挑衅

狩宋 第一百章 挑衅

作者:郁榕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7-05 19:02:08 来源:平板电子书

日本,有些遥远,小野来,其实就是想看看中土的情况,回去请天皇派人来旅顺学习,之后重整军力。现在的村上天皇,快要连自己都养不活了。按照小野的说法,这个村上天皇还算贤明,摄政的藤原家族日渐强大,这样总比国家没有一个头要好。不过这也还需要一个过程。也就是说,日本现在比中土乱多了。所以还有时间。

参加登州之战的部队一部分返回到了渤海师,另一部分留在了蓬莱,和乐逸的登州兵进行混编训练,希望能够以旧带新,尽快把这五百多人带出来,成为东海舰队陆战团的根基。海上作战和登岛作战,对环境要求没有森林和山地作战高,又有舰队的火炮配合打击。所以要求要低一些。

陆战团的地面作训时间是根据舰队舰船的检修和更新换代时间而定。所以这个时间可能要长达两到三个月之久。时间也够了。

到登州的军人和官员们一样,他们大多出生在富贵之家,在渤海郡接触的老百姓那比他们以前的生活还要好,他们不知道其他地方的老百姓是在过什么样的生活。这次到了登州,不接触官府,直接和老百姓打交道,还要在行动中尽力帮助老百姓。登州老百姓的生活贫困状况让他们大为震惊。回到渤海以后,大多变得沉稳了很多。

叶天和李辰、闵平江都到了军事学院,他们很快就明白这样的军事行动对士兵的培养极为有利。所以让敬梁多收集登州和晋国,以及高丽沿海的生活状况、贪官污吏的信息。他们要组织军事学院的学院和部队的士兵轮流参加“惩奸除恶”的行动。

登州,是需要持续维护刚刚在老百姓中建立的声誉,换取信任感。同时蒙学也不希望收到破坏。这不是几个道士能够做到的,高继冲去管,那就带有了官方背景,还是豪族无法控制的官方背景,一般人不敢轻举妄动。

登州,周训对于高继冲那是非常配合。

晋国不一样。石重睿很明显对高继冲带有敌意,他手下的官员要是认同高继冲的执政理念,早就过来。正因为不认同所以才独立出去,他们不愿意放弃人上人的地位和满足感。手下没有奴婢,出门没有花楼,不是三妻四妾服侍,他们就心里不舒服。

晋国,晋国战乱。大迁移急剧变化之后,有胆气,不愿意甘心为奴的人留在了渤海郡。跟到平壤的都是豪族和他们的家生子,以及不愿意离开主家的人。但是这只是一方面,当初新罗人迁徙到北方,也是一一个个豪族为单位,低着手下的子民过来的。

渤海收复来远县的时候,是杀掉了以豪族为单位的土族军队,但是对老百姓那是照顾有加。可是等到石重睿过了鸭绿江,他首先就是结交豪族。以求快速稳定局面。当然也除掉了一些不听话的。问题是老百姓的实际生活并未发生改变,住窝棚的依然住窝棚,生了儿女,主家该要走的,依旧要走。强行要走,花钱要求,抵债要走,所谓欺男霸女,那是正常的。不欺男霸女那才不正常。。

叶天他们要“惩奸除恶”,那好了。那就是与豪族加上晋国衙门官员构成的整个统治阶层。

如果再加上收取过多的税赋,弄得民不聊生。那这个朝廷还能要吗?

高继冲听到后就皱起了眉头。可是吴夏,施睿静和敬梁他们早就图谋已久,与军事学院一拍而合。

惩奸除恶。坚持正义,维护老百姓的利益是高继冲要求军事学院给军队传递的军魂,敬梁笑着说:“我没有办法给战士们解释我们为什么容忍晋国的情况。晋国,现在是农耕为主,人口聚集在平原上,老百姓过得不好。以前是没有对比,忍了。可是现在,留在渤海的人生活明显要好得多。每天都有人渡江过来想留在这边的亲戚朋友告状,留在渤海不走的人很多。王爷设定了渤海人口准入关,可是您总不能抛弃那些人不管吧。”

渤海师,元光的团一直在来远县和女真人细磨慢打,女真人,人本来就很少,一个帐篷一个帐篷,相互之间没有汉人这么明显的阶层差异,大家都差不多,他们相互协作在森林和野兽搏斗,女人们或者放牧,或者捕鱼,接近于平等,甚至女性地位要比男性还要高一些。类似的习性,耽罗人也有,因为狩猎危险性太高,一个部族的生存很多时候不是靠男性,而是靠女性。与女真人的战斗,说白了是生存空间的战斗,所以大多数时候,相互忍一忍,也就算了。

森林足够大,能够容下两个种族。这也是为什么女真人能够与汉人很好地融合的缘故。

元光作为最早的一批战士,其父亲又是燕国大将元行钦。白氏有意无意都会照顾他一点,所以渤海师三个团中,元光的团虽然也因为军事学院的调动呈现流动状态,可是还算稳定。至少元光一直没有离开来远县。

按照元光的性格和特点,其实他还是想去游骑兵师,他喜欢骑兵。游骑兵师在东海岸进行修整,里面的战士也在渤海师,东海舰队和渤海舰队流动,接受综合训练。当然,其用意还是把以前黑甲军的战斗习性给调整过来,把人员调配开。叶天也在为元光接手游骑兵师做准备。

但是不管怎么样,元光是最早重点培养的几个人中战功最少的。好在元光这个小伙子沉得住气,叶天几个对他这一点十分欣赏,所以刻意要给元光一个机会。要对晋国动手,元光就是理所当然的战将。

高继冲如何不知道?

而且朝晋国做小动作的不止有敬梁和叶天。吴夏在来远县靠近鸭绿江的地方多开了几所蒙学,专门收容晋国的孩子们,鸭绿江上也专门安排了大型的渡船来往摆渡接送这些孩子。来远县的道路修建所需民夫招募也对晋国开放。在鸭绿江对岸的小镇开办了商行和扫盲班与讲习所。

施睿静甚至在来远县城以及丹东小镇审理晋国境内的案件,来远县的警察越境抓捕,完全不管晋国那边的衙门是什么态度。冲突总是会有,可是几乎都是这边主动挑起。老百姓再喊施青天,那边的豪族则把施睿静看成酷吏。

所以高继冲实际上也没有办法阻止这种渗透。

总理府也好,军事学院也好,他们都有强大的自信,认为惹翻了石重睿又怎么样?反正老李太后也不认这个儿子。打仗?经济上缓了一口气的吴夏不怕打仗,叶天他们手一直痒痒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