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科幻 > 狩宋 > 第二十一章 教育扩张

狩宋 第二十一章 教育扩张

作者:郁榕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7-05 19:02:08 来源:平板电子书

吴夏也吃了一惊,他暗暗观察高继冲,发现他似乎真的没有长个子。同样比高继冲还要小的孙萱,现在已经比高继冲还要高了。吴夏还记得高继冲背着孙萱到处跑的样子,现在这种情况已经不能重现了。

施睿静也在做同样的举动。他们发现,由于高继冲表现的超出常人,他们都认为他们的王爷无所不能。可是没想到,王爷终究是是一个孩子。

王婉容坐在高继冲身边,会主动多看一些文件。两个人配合的天衣合缝,处理政务非常快。不过今天与往常不同。往常总是会询问一些事情。但是现在王婉容和高继冲一问一答,指出问题之后。就把文件打回给吴夏,让下面人去想办法弥补这些漏洞。王婉容也好,高继冲也好,都不在提出改进的方法和方向了。

施睿静则有些庆幸,幸好昨天和吴夏讨论后,把教育司扩充人手的事情找人重新理了一遍。连夜赶出来,不然今天就闹笑话了。

“陆地四个县,除了旅顺和大连以及苏州,一共三十二个乡村,全部人口一万五千多人,按照四分之一的人口计算学龄儿童,不到四千人。教育司派下去了六十四个人,其中书院的学生三十二个人,剩下的是从工匠们中抽调集中培训的孩子。这只是启蒙的老师。按道理来说不会不够。海上的两个县人口极少,只有六个大岛上才有蒙学。每个岛上一个老师,也不算少。所以我知道你们考虑的是什么。”

“有两个县我们必须要拿下来。”吴夏非常郑重地说。

“来远县和归胜县。我知道。按道理来说,这个步子不算大。可是这两个县都是重镇。人口众多。特别是来远县,是与高丽交界的重镇。他一个县就有近两万人。在他的对面是高丽的光军,人数是二十万。你们要想拿下来,就要做好万全的准备。所以我同意你们再扩招七十人的教育队伍,但是你要给教育司至少六个月时间进行培训。”

高继冲笑了:“我知道你们的难处,我同意大连再修建一所学校,但是不是蒙学,而是中学。把苏州城里的蒙学稍微改造一下。县衙都给你们了,一所蒙学还改不好?把旅顺的蒙学分一千人过去,他们的老师也分过去。旅顺也要搞一个中学。中学的教材已经编了一部分,不能混在一起教。你们把学生考核一下。够上中学的,上中学去。现在的研究所和学院,以后要改成大学。中学可以在后期分科,到时候好考对应的学科的大学。具体怎么弄,蒙学。中学,大学分别多少年,你们自己去研究。师范可以另外办,只办教蒙学的,学期可以缩短。但是要给这些先生读大学的机会,师范只能算中学,师范生只能招募外面的人,只在今明两年招募。以后中学生考不上大学的,就要分到基层去工作,这也包括蒙学。”

施睿静就笑了。

其实高继冲已经开了口子了。今年的七十人只培训六个月。下去由前期的老师带着工作。这解决了现实问题。而高继冲没有说师范生招多少。又开了两年的口子。那么就会有一批考不上新军士兵的人进入师范。明年和后面,还怕无人可用?

最高兴的是自己家里的内战可以缓一口气了。

高继冲看了吴夏一眼:“考虑事情不能光看眼前,要多考虑几步。其实你们让教育司做好教育系统,就不会有今天的这份报告。”

吴夏点头道:“是。”

其实这是因为教育司的司长由张昭这老头负责。现在这老头一心研究学问,精力放在研究所和学院上面。加上教育司的人大部分都调到下面的蒙学去了,导致整个部门空转。

这些吴夏不能说啊。施睿静要说一些张昭这老头,也被吴夏给踢回去了。这些事总理府的事情,总不能推到王爷和王妃来解决。施睿静见自己关心的问题了了,就出去了。

高继冲看了一眼自己的行程安排,是吴夏亲自做的。

就笑了:“总理大人。昨天我师娘怪我说我不能什么事都管了。现在看您老大人也和我一样。我这里,你安排一个秘书。有他来负责我的行程安排,当然,这个秘书不归我管。而归总理府管。这样总比你一个总理大人亲自管我的行程要好一些。你也可以抽时间去其它司看一下。”

吴夏叹了口气:“现在人手确实紧张,过些日子会好一些。但愿吴越和高丽能够来一些可用的人。徐锴先生您是单独会见,还是带着去农学院?”

“带着去农学院吧。现在师傅和师娘把我的时间卡得很紧。”

暴雨虽然过去,但是天气并没有放晴,而是时时有些阵雨在。

农学院的研究员没有出去,而是在家里整理野外绘制的资料。

徐锴和皇甫德猛一看的时候。还未这是一个书画院。

“这种叫做垂丝柳,也有人把它叫做赤柽。可是它和南方的垂丝柳还是有区别。所以我们依据本草把它就做柽柳,这种树非常耐盐份。叶互生,披针形,鳞片状,小而密生,呈浅蓝绿色。小枝下垂,纤细如丝。这种树木根系非常深,海浪冲不走它,被海水完全淹没也没有关系。干不甚大,赤茎弱枝,叶细如丝缕,一年作三次花,花穗长二三寸,其色粉红,形如蓼花。南方的垂丝柳与这个不同,南方的谈不上什么丝,只能叫做垂柳。一个是小乔木,一个是大乔木,区别很大。”

一个研究员对比着两组图画,一组是在江陵画的垂柳,一组是在海滩上画的柽柳

“不过我们还是发现,其实柽柳也是分为三种。您看,这种的花是顶生。而这种是侧生,而且嫩枝上没有,只有前一年生的枝干旁边才有。前一种的苞片线状锥形,先端尖,基部扩大,较花梗长。可是后一种苞片为椭圆状披针形,较花梗稍长一点;花也有一些小区别。如果我们不是仔细去画它,还真不容易发现。”

徐锴迷惑地问:“这有必要分这么清楚吗?”

“当然有用,因为后一种生长得更加靠近海。甚至有一部分时间是淹没在水下。它被海浪冲得露出来的根系上也会长出枝叶,并且也能长出花枝。它开花时间短,一年可以多次开花。旱地的柽柳没有这个特点。所以这证明了王爷说的,植物也是有智慧的,它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产生适应性的变异。”研究员看了徐锴一眼。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