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科幻 > 狩宋 > 第二十八章 日食

狩宋 第二十八章 日食

作者:郁榕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7-05 19:02:08 来源:平板电子书

“千万书籍,皆讲王道。大唐以来,脚夫商贩,强盗寇贼,都能称孤道寡,封赏百官。书中自有黄金屋,都希望在书中博取一个前程。重王道,轻小民。祸乱之本也。”

当王婉容讲完退回去的时候。安静得能听见风吹过观海阁的角落里响起了梁震不大的声音。

“世上之人,皆重权谋诡道,都盯着帝王将相。全忘了民,国之本也。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诸侯危社稷,则变置。牺牲既成,粢盛既洁,祭祖以时,然而早干水溢,则变置社稷。前人之语,声声在耳。可惜。”

梁震向抬他来的两个乡长说:“回去吧,蒙学要办,识字、算学、农艺、本草、匠作、营造上多教一些,这些百姓能用上。诗文与史志略讲一些就可以了,到了书院你们在折腾也不迟。王家的丫头,你不错,我的外孙就交给你了。”

刚刚走出观海阁,天空突然暗下来,凉风习习。园子外面突然发了一声喊:“天狗食日了。”

于是锣鼓喧天。声震于耳。

一干人等走出了观海阁。

——————————

“日有食之,妨主也。”

江陵城外,高保融和士兵们都仰头看着天上。太阳渐渐被一团黑影遮住了一角,太阳变成了一弯月牙。地面上原本就潮湿的空气瞬间刮起了阴冷的微风。

“不准鼓噪,日于北,由南侵之。凶兆不在荆州,吾主无事。”王保义骑上马大喝一声,下面的军将一个人一个人地向外传递。田野里原本有些骚动的人们安静了下来,而这种安静正在向四周扩散。

李景威看着日头上的黑影渐渐离开。

“主上,天福八年,日有食之,后晋改元,开运二年,三年,皆日食,后晋主石重贵被契丹执归。四月,太白白昼可见,百姓有仰观者,史弘肇腰斩之。但是天下既然有了变化,岂是人力能够阻止的?今又日食,虽然尚有余光,但北方王气日削。恐怕改换王庭也就在这一两年。”

高保融道:“望气之说,岂是能信的?”

王保义已经赶了回来道:“主上,望气之说虽不可信,却可以利用。怀有异心的人会借此生事,一些忠心的重臣也会因此而动摇其心。而非明主则多疑,祸乱就是这样产生的。北汉主年幼暗弱,朝政为军政大臣把持,郭威郭大人威望日重,文武官员皆服。所以改换朝廷也确实只在这一两年,而此次日食恐怕就是源头。”

高保融为寒风一激,打了一个寒战。好在日光渐盛,阴云散开。天气也变得温暖起来。

“开镰!”远远地各处都催促开镰收割小麦。

“福祸相依,此话还是少传为妙,北汉如果郭威主政,对荆南无益。”高保融心里泛起了一丝犹豫。

王保义和李景威面面相觑。对北汉刘氏是坏事,可是对郭氏却是好事,对北汉是好事,但是对南平国却是坏事。可是天下能分辨大势的人岂止他们两个,他们两个只是略懂皮毛,难免有星象之士鼓噪,各国恐怕都会因此发生一些事故。

“北汉事缓,南楚事急。楚文昭王废长立幼,楚主马希广生性谨顺,很得民心。但是长兄马希萼不服。数次请分而治之,北汉主劝和不成。就算马希萼本无夺位之心,恐怕难以抵挡左右进言。马希萼既叛,必定归于南唐,或求我主共分楚国。还请主上早作打算。”

“南平与南楚,共归于汉,岂有协助唐攻城略地的道理?历年之秋,契丹必入中原打谷草,往年汉主恐视而不见,但是如果三叛平,必请郭威进行反击。中原各国,均属汉也,内斗而失于外,我鄙视这样的行为。与其内斗,不如准备精兵两千,北上随郭大人击契丹。”高保融瞪了两人一眼。

两个人都愕然。

高保融低声说:“北上击契丹必定没有什么危险,南平国四战之地,岂能久守,如我不能灭楚国,可保楚王马希广,如我北上有功,南下铜绿山也未必不可。如无功,就是取了也保不住。”

王保义和李景威恍然大悟,只是这还是糊涂王爷吗?

高保融笑着说:“此其一也,南平国四战之地,不可久守,必然背朝于汉,外击于敌,方能立国。随军北上,可勘测寻访可居之地,危机之时,有无功,均可求之。南平国尚有一线生机。”

“于此,经营荆州何益?”

高保融沉下脸:“我在其位,谋其政,造福于民。岂能说无用。如果这要是无用,就没有有用的事情了。”

王保义还好,李景威是峡州人,想要放弃故土,是很难割舍的。高保融这么做,可以说在建设地方的同时,留有了无数可能。

“北上击契丹,国仇也,十年之内,三万精兵,就靠诸位了。”高保融容鞠了一躬。

“南平国,屡战屡败,非兵将之过也,实国家贫弱,兵卒忙于建设,少有训练。今只留马步五千,水军三千。北靠汉,南击山蛮,北击匈奴,方是男儿的志向。”

“吾等自当效死。”高保融这几句话是高声说的,四周的兵将这些年被败仗憋屈得够呛,而高保融的这些话算是说到兵将的心里去了。

————————

观海阁,梁震躺在软榻上看着天空。

孙光宪和一干官员已经过来了。江陵城的锣鼓正在迅速平息,已经能够听见各处传来的呼喝声。从高保融那里传出来的命令层层递进,最后才有一个骑兵跑过来传话:“王将军有言:不准鼓噪,日于北,由南侵之。凶兆不在荆州,吾主无事。”

有些惶恐的梁夫人听到高保融没事,松了口气。

“北方王气日削,可惜气运不在南平。”梁震长长地叹了口气。

齐己走过来,他的脖子上有一个巨大的瘤子,人称诗囊。“梁公,依您看,气运在何处?”

梁震还没回答,王婉容倒是笑了:“依我看,气运在天下,在万民,得人心者得天下。失人心者失天下。”

梁震消瘦的脸上笑了一下。挥挥手,让人抬着自己回监利去了。

齐己愣愣地站在那里。大势,大势就代表着气运。王小姐说得不错,高保融继位以来,掌握的就是大势,那就是民心。得民心虽然缓,但是却实实在在,你很难动摇。而这些年各寺庙失去的正是民心,有些贪图享受了。

从王府出来的各家寺院退掉田产,退掉山林,可能会得罪那些施主,但是换取的是民心,得到的更加多的老百姓的信仰,虽然老百姓的香火钱微薄,但是总比灭佛来得好。其它的寺院如果不调整,将来面对的恐怕不仅是官府,而是官府主导下的老百姓。除非......

齐己想到了一种可能。那就是各寺院和依附的世家举兵造反,另立新主。

齐己全身打了一个寒战。南平国本身就是四战之地,地狭人稀,如叛乱,即便是南平国不灭佛,其它国家的大兵将至,到时候就真的死无葬身之地了。荆州之人,人心都归附于高氏。但是峡州和归州呢?何况高保融继位,并不是没有人有意见,比如峡州刺史高从义,峡州还有一只客军,虽然主将王昭济等滞留北汉不回,但是真要到了谋反的时候,难道不会请回来吗?

齐己哈哈笑了起来。

“归去哉,不如归去。”

王婉蓉笑着问:“大师欲归于何处。”

齐己歪着头看了一眼牵着梁夫人的手的高继冲。带着两个小沙弥一边走一边说:“老朽了,不归养山林何益?”竟然全然不管还有来时的目的。遥遥地传来一首五律。

“乱迸苔钱破,参差出小栏。

层层离锦箨,节节露琅玕.

直上心终劲,四垂烟渐宽。

欲知含古律,试剪凤箫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