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科幻 > 狩宋 > 第五章 封赏天下

狩宋 第五章 封赏天下

作者:郁榕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7-05 19:02:08 来源:平板电子书

郭威回到大梁,入朝拜见刘承佑,刘承佑赐给他金帛、锦衣、玉带、鞍马。郭威推辞说:“我受命平叛,已经一年了,只攻克一座城,有什么功劳?而且我率领兵马在外,保卫、治理京城,供应军需物品、使军粮不缺,都是朝中众位大臣的力量,我怎么敢独自接受这些赏赐!要赏赐,他们比我更加有资格。”

刘承佑又提出加授他藩镇,他也推辞了:“杨玢位置在我之上,尚且没有兼领藩镇之地;况且我是您的帷幄近臣,怎么能与丞相史弘肇相比。”

刘知远死的时候,把郭威,杨玢和史弘肇叫到更像托孤,当时郭威的地位就不如其他两个人。刘知远是把郭威当成亲信才叫过去的。所以李太后也一直把郭威当成自己家人看来,对郭荣也是一样。所以郭威才有这么一说。

于是通赏宰相、枢密使、宣徽使、三司使、侍卫使九个人,待遇都与郭威一样。加郭威兼侍中,史弘肇兼中书令。加窦贞固司徒,苏逢吉司空,苏禹左仆射等等,反正但凡是和评判有关系的人都封赏了。

郭威这样做确实也是为了刘承佑着想,你想啊,刘承佑和两个宰相以及文武官员关系弄得这么僵,郭威打仗回来,只给郭威封赏,那不是火上浇油?不仅刘承佑日子没法过,郭威的日子也没法过了。

再加上郭威回来,匡赞郭允明也收敛一点。支持郭威的不仅是文武官员,还有后宫的李太后啊。惹怒了他,他动手抓人,你还真没有什么办法。郭威已经在洛阳干过一次了。

没有人胡说八道,刘承佑自然是把郭威当自己的长辈看。想要特别封赏。郭威既然做了一次好人,为什么好人不做到底?所以也推辞了,他说:“作战的运筹策划,出于朝廷;发兵运粮,依靠藩镇;野外战斗。在于将士,而把功劳只归我,我这个当臣子的怎能受得了!”

至于藩镇,那也是要赏的。只是怎么赏赐的问题。比如襄州、荆南这次也算是为平叛尽心尽力,荆南与马楚都上了平定内乱的表。所以不能不赏。这只是怎么赏的问题。

对于藩镇的封赏是一个讨价还价和平衡的过程,持续了很长时间。九月十二日才决定加天雄节度使高行周守太师,原山南东道节度使鲁国公安审琦守太傅,泰宁节度使符彦卿守太保。河东节度使刘崇兼中书令;月底加忠武节度使刘信、天平节度使慕容彦超、平卢节度使刘铢并兼侍中;加朔方节度使冯晖、定难节度使李彝殷兼中书令;

十月份,加义武节度使孙方简、武宁节度使刘同平章事;加吴越王弘尚书令,楚王希广太尉;

因为荆南情况特殊,所以对高保融的封赏最后才下来,为中书令、南平王。

于是普天之下,皆大欢喜。可是问题是,人们只会说郭威以一人之功分赏天下,那是高尚。而一个国家封官如此泛滥和草率,那是刘承佑无知。

郭威的人望如日中天。而因为与平叛无关的郭允明等人自然心中不服。祸端就是从这里起的。

这已经不以郭威的主观意志能够转移的了。哪怕郭威自己的嫡系这次都被他可以压制住了,升官和封赏的都不多。有也是落在人后。

十月中,契丹果然进犯黄河以北,似乎印证了南唐构建契丹,祸害中原的传言。

但是从德明那里传来的消息是,确实有人提出了这个办法,但是南唐的老毛病是,议而不决,并没有执行。

高继冲也不知道这是该笑,还是该骂。李璟做到了“民主”,让大家各抒己见。但是弄得他自己也不知道该听谁的。

一场大病。折腾了一个月,病情好转,但是很多生活习惯已经面目全非了。

高继冲从睡不着,变得很嗜睡。从活泼爱动。到现在安静,不是特殊的事情不想动。

人瘦了很多,以前的婴儿肥彻底不见了。看得高保融夫妇和王婉容心疼不已。

高继冲的病情甚至惊动了刘承佑,赐了一根千年人参,让已经接任武卫军参军的李谷给高继冲带过来。但是高继冲伤的是精神,身体容易不过来。但是精神却难。医学院也没有好办法。

而张昭已经走到邓州,刘承佑又觉得把老头子赶出京不太好,要重新让张昭吏部尚书,不过这次,老头子脾气来了。推辞不就。固请继续担任渤海王辅相。

一来二去,张昭就在邓州走不动了。

高继冲一看,这似乎也不是一个办法,于是让奚常带着人去接老头。

吴夏的判断是,张昭虽然曾经在高位呆过,但是并不得宠,反而是出了名的讨人嫌。但是问题是,六部别人整个走了一个遍,几乎没有没待的地方。而且这些年尽是些史书了。

这人历史读得多,道理也就懂得多。这个人又不圆滑,该说什么就说什么。遇上昏君,那是他倒霉,但是这样的人就算才干没有,经验也足够。就看高继冲用不用,怎么用。就算是不用,放在身边给自己提一个醒也是赚了。

而高继冲主动去把老头接过来,也显得能够礼才下士。也能打消朝中很多人的顾虑。

这一个多月,火炮并没有批量生产,而是在根据每次试炮的情况加以改进。火炮能够把炮弹打出去是一回事,能否打准又是一回事。

除了炮以外,就是测量仪器和弹药计算方法。新军的操炮流程也逐渐固定。

前一段时间,高继冲把匠作坊都快逼疯了。

新的火炮口径和体积都在减小。以炮弹的威力足够把楼船炸开一个洞为宜。在多加那么一点威力没有用。除非敌人也有铁甲船。但是不说死人做不做得出来铁甲船,但就这套工业体系,即便是非常熟悉的人,想要短时间建成,那也是做不到的。何况,现在恐怕连匠作坊自己要清理出一天比一天多的工序和零件,也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

匠作司已经与印书局的人联合在整理。以免一个不好,这套东西会失传。

与火炮一样,火枪的枪管缩短。子弹口径已经确定。后座力减轻到了人可以承受的地步。而光学组的人在制造测量的炮镜的时候,几乎同时制造出了瞄准镜。望远镜已经从单筒变成双筒可调焦的了。

剩下的就是交给战士们训练再训练。好的武器不会用,那也是等于没有。而要想正确地使用带瞄准镜的火枪,那就是非得秀才不可。

这些游侠儿们总算明白为什么他们要读书,天天背诵那些算学和几何原理。

火炮手就更加是如此。

蒸汽锅炉推进装置,算是最原始的蒸汽机了。它已经等不到完善,在陆地上实验,基本能用,就开始上船了。实施证明,比人力更加好用,也更加稳定。好在只有三艘船采用蒸汽机。而其他的船还是沿用了风帆。只要改成铁骨海船就行了。

闵平江认为编成船队。只要三艘铁甲船机动性够好,应该能够保证船队绝对的优势。是在不行船队高速撞过去就行了。新船铁骨,撞击装置,增加的,良好的水密舱结构,足够保证撞沉敌船,而自身不收太大的损失。

海军的水军们已经登上了接近完工的乙字号铁甲船进行训练。两艘已经改好的帆船也交给了海军。他们训练的都是如何使用罗盘和测距仪器,如何绘制海图。如何测水深,以保证船只不会搁浅。上面还没有安装火炮,火炮和火枪是在陆地上继续拧训练。不过火炮很快就可以装上这三艘船了。

而甲字号和丙字号还没有完成改造。丙字号基本上已经完成了,就等新的锅炉,因为匠作坊对乙字号的锅炉并没有自信。特别是甲字号这只体型巨大的海船,因为是主力舰,连蒸汽锅炉也要大一号,还是双份的。那是要等乙字号上的蒸汽锅炉试航完成后,才会往上安装。火炮也比别的船要多,船体结构是慎重了有慎重。火炮减轻重量,增加转动的灵活性也是因为怕这艘船的结构受不了。

匠作司和新军略带着一些急躁情绪,因为距离北上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