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科幻 > 狩宋 > 第一百五十二章 北上击辽的真伪

狩宋 第一百五十二章 北上击辽的真伪

作者:郁榕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7-05 19:02:08 来源:平板电子书

襄州,襄阳府,城里城外成为了一个大军营。

不过军队来了总有好处,流氓地痞没了。这些士兵历经了河中相持战,这是一场与以往完全不同的战争,他们必须与几十万民夫协同。士兵们负责保卫和拱护民夫,也和民夫们一起修筑围城的寨子。一遍一遍的修,一遍一遍的掩护撤退。进攻修筑。反反复复一年多,他们都麻木了。

但是河中城总算是被他们活活给耗死了。

而这些士兵与百姓的关系却改善了很多。因为民夫和士兵的身份实际上经常转换。不同的是一个拿刀枪,一个挑担子而已。

襄阳城来的这批士兵,与安审琦以前的士兵完全不同。他们很少去欺压百姓,反而对百姓会帮一手。

比如现在,军营就拿出军粮出来赈济百姓。还是自发的行为。这是一年多与百姓相濡以沫处出来的感情。

襄州来了十万军队,加上原有五万人,足足十五万人,对于任何一个州来说,都是沉重的负担。但是襄州还能做到这么安定,除了李谷这个西南转运使利用自己的权利避免了粮草大面积匮乏的局面以外,再就是与这只军队的本身的特性有关。

而这支军队,是郭威亲手打造出来。

军队对郭威敬若天神,因为是郭威在保住了他们大多数人的性命的前提下,打赢了这场战争。而当初这些士兵本没有想到还能活下来。

多少次战斗,成千上万人战死,能活下来的就是老兵,两次战争不死的人,那都是能人,会被将官带在身边当亲卫。就像现在赵匡胤的位置。

但是现在不同了。河中之战,大大小小打了数百次。汉军战死的人不多,连河中军战死的人也不多,河中军是活活被饿死的。河中军很惨。可是汉军却过得很舒服。作战经验也越来越丰富,因为你每天都要这么来回几次,傻子也会了不是?

士兵们把对郭威的崇敬现在放在了郭荣身上。到处都是这样的目光,到处都是跪拜礼。

一个人很容易在这种情况下产生唯我独尊的心态。

郭荣不知道郭威是怎么不会升起反心的,反正郭荣是有些把持不住。

郭荣有些明白郭威的告诫了。

李谷和王溥到了城外迎接,用了很高的规格,这迫使郭荣下马。

“李大人,小子哪里受得起这份礼。”

郭威对王峻那种恭维可以说是假的,但是对李谷的这个李兄确实真的当成心腹和知己。所以郭荣把李谷当成长辈看待,也不肯接受这种类似君臣的礼节。

李谷一笑,还是偏身让郭荣先行。

“我们还没有知会荆南那边,按道理来说,高节度应该来这里接旨的。但是现在情况复杂诡谲,我就擅自做主请公子亲自到江陵的宣旨。”

李谷说得很委婉。

“喔,这件事本来就很复杂,不是一蹴而就。只是情况到了什么地步。”

“荆南归于我,这个是肯定的。但是如何处理军政,如何面对我们接管荆南后要面对的蜀国,楚国以及唐国的态度,以及接下来的事情就很麻烦。这个中秋,楚国和蜀国的使者都去了荆南。另外,我已经确信,现任龙兴寺方丈德明是韩熙载派来的。”

“德明不也是你的好友吗?”郭荣笑道。

“是这样。荆南应该分为四部分,一部分是高公一系,下面是徐琳等一批已经与高公关系密切的人。其中还有梁震留下的一部分力量以及武信王从北方带来如王保义,倪可福等他们的后人,是荆南实力最强的。与之实力相当的是孙光宪、梁延嗣等从蜀国和南方逐渐积累的人气和人脉。另外一部分是武信王和文献王的一些子嗣,以归州高保勖,松滋高从义为首。他们的势力都在归州一代。最为诡谲的就是渤海王高继冲。”

“嗯?”郭荣就关心了起来。

“高公一系,自然是肯归于我朝,但是他怎么说也是一方节度,所以需要有一些条件才行。孙光宪,梁延嗣等人不过是求一个官,最好能够升一步。高公入朝以后,他们的去留成了问题,是怕失去了自己的地位。所以也是要看我们给的条件。条件合适,他们就降。条件不合适,他们很可能会阻挠。这帮人势力庞大,并且很可能会与高保勖一系联合,或者倒向蜀国,或者倒向南唐,皆有可能。”

郭荣道:“这也正常。”

“高保勖一系是因为如果南平国还继续存在,他们还有王位可以争,可是高公入朝,除了少数人会有官职,大多数人只会是一个富家翁。所以他们是把高保勖推在前面,争的也是一个好的条件。不过高保勖与高保融是同父同母的兄弟,感情很好。问题就在于孙光宪这帮人的走向,如果倒向他们。他们未尝不会拼死一搏。”

郭荣点头,没有说话。

“南平国总归是一个国家,所以还是有一批忠于南平国的人,或者还有称霸之心的人。这些人本来在荆南不成势力。但是出了一个高继冲。吴夏,楚国高郁之徒,才能可能要强于孙光宪。闵平江,楚国拓跋恒的弟子,现在应该是高继冲新军统领。这都是非常有才干的人,因为不得志,所以四处寻找机会。被高继冲纳入麾下,主持军政。另外荆南法房参事施睿静,此人心高气傲,也颇有才华,他所求的,我们可能给不了他,所以我判断他也会倒向高继冲。另外辅佐高继冲的还有两位老臣,一位是高氏最年长的高从让,一位也算是最年长的外臣李载仁。如果说吴、闵、施年轻气盛,高从让与李载仁就是老成且经验丰富。高继冲现在已经在东城单独圈定了自己的势力范围,南平国的精华都聚集在那里,势力已成。”

“高继冲与其它派系关系如何?”

“高继冲基本上已经与孙光宪系分裂,且不可弥补。高公是希望保住高继冲,即便是牺牲自己也在所不惜,且还有一个王婉容。王婉容是王家的宝贝闺女,王家自然要力保两人不出事。高继冲年纪小,除了与高保勖本人关系不错以外,与高保勖那一系的人没有什么关联。”

郭荣点头道:“所以这么说,只要我们放过高继冲,在加上一些条件,荆南接收基本不成问题。”

“是的。只是我不太明白,梁震为高继冲准备的战略是北上击辽。我想《楚汉》的琵琶曲以及《楚汉》这首诗您也是知道的。现在这在江南士子流传极为广泛。很多士子不远万里前来投奔高继冲,如果不是高继冲招收新军的条件苛刻,他能够迅速聚集起数万之众。问题在于,从荆南不远千里,北上击辽,无论怎么看都是不现实的事情的。”

“依你看是真是假?”

“出海是真。是北上,还是另有所图,现在很难弄清楚。因为江陵造的全部是海船,海船在江水不适用。不能靠岸,会被沙船在浅水围攻而沉没。”

“对接受荆南有何影响?”

“无影响。”

郭荣笑了:“我想高继冲北上击辽是真的,我确实听过《楚汉》的琵琶曲和《楚汉》这首诗。不仅在江南士子,即便是北地士子也流传很广。生当为人杰死亦为鬼雄之叹,别说是别人,即便是我,也深以为然。现在大势已成,恐怕高继冲不想北上也不行。只是能否成功在其次,当项羽总好过投降卖国。”

李谷诧异地看了看郭荣。郭荣很磊落地笑了笑。

“事情的成败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为国为民。”

跟在郭荣背后赵匡胤击掌道:“公子说的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