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科幻 > 狩宋 > 第一百零五章 诗文与格物

狩宋 第一百零五章 诗文与格物

作者:郁榕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7-05 19:02:08 来源:平板电子书

高继冲带着众人到了路边的草亭坐下。

“听说唐中主有重瞳子,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德明一愣。李璟第六个儿子叫李煜,七月初七生,今年十二岁。生下来一只眼睛就有两个瞳孔。六岁开始换牙,又生出了骈齿。加上这孩子十分聪明,所以很多人都说这是圣人之资。

李璟的长子李弘毅已经十七岁了,为人沉勇,好武,不爱说话,脾气暴虐。

李家从李昪开始,都喜欢文学。因为以宽厚得了王位。到了李璟时,对这个大儿子不太满意。加上这个时代当皇帝实在是一个非常危险的职业,唐末以来,每一任皇帝不超过十年,大多横死亡国。所以李璟在即位后就定下了兄弟承国的规矩。实际上李璟自己可能更加喜欢当一个学士,而不是皇帝。即位的时候就想把皇位让给三弟李景遂,因为大臣们坚持认为不合规矩才作罢。

但是随后将李景遂定位皇太弟,把以前自己当太子时候的所有属官和衙门全部给了这个弟弟。

只是这个李景遂和李璟一样,也是好诗文,而不好从政。生性纯良恬澹,好听了叫有君子之风,不好听点,就要暗弱。

偏偏南唐君臣就认为这样的君王才是好君王。

李煜则更甚,加上天生异相,被大多数人认为更适合当皇帝。

这让已经懂事,而且颇有大志的李弘毅作何感想?要知道按照规矩,这个皇太子,还有未来的皇位本来就是他的啊。

于是李弘毅更加孤僻,每日习文练武不停。对这满屋子的文弱书生更加不耐烦,经常欺负弟弟。

李璟为了保护李煜这个更加像自己的儿子,封李煜为安定郡公,留在身边。而把李弘毅封为东平郡公,直接赶到南昌去了。等到李璟即位,封李景遂为兵马元帅,李景达为副元帅。而李弘毅留守东郡。

到了封李景遂为皇太弟,又害怕李弘毅在东郡势力渐大,直接迁润州,封了一个燕王以平息李弘毅的不平。

但是这个李弘毅真的就那么不堪吗?

反正韩熙载喜欢这个李弘毅,认为他有北人之风,作风强健,是个好君王。反而是其它的这些被认为是君子的人没什么出息。

韩熙载瞧不起这些文学之士,瞧不起那些耍阴谋诡计的人。以至于韩熙载当了秘书郎,主太子东宫的时候,并没有认为有什么高兴的。因为这样的君王,何时才能让他领兵扫平中原?也许永远也不会,因为他们看中的只是江南三十五州的富贵与繁华。

所有人都不喜欢李弘毅,但是韩熙载喜欢,所以教的就多。

这让李璟有韩熙载与李弘毅结党的顾虑,一直不给韩熙载很重要的职位,现在直接贬到宣州徐知证那里。

这就是韩熙载和李弘毅的可悲和郁闷的地方。

现在高继冲问的正是韩熙载和德明这些志在中原的人心中那根刺。让德明心里非常不舒服。

“小公子认为诗文能够得天下?”德明的话很犀利。

看不清高继冲的表情,不过向往高继冲没有惊讶,还是在笑。

孙光宪有些不堪了,因为孙光宪还是认为自己是个文人。

“诗文虽然不能得天下,但是作为君王应该有仁厚之心。仁可以得天下。”孙光宪辩解道。

德明便不说话了,话不投机半句多啊。德明终究是一个和尚,他不是韩熙载,要是韩熙载肯定会冷嘲热讽一番。以韩熙载的文学才能,也确实有这个资格和能力。

“且不谈诗文和君子之仁。重瞳我不知道,但是生有骈齿,说明这个人天分和资质都是人上之选。”高继冲笑道。

“骈齿与牙弓骨有关,当初古人茹毛饮血,不会生火,需要用牙齿撕咬,所以牙弓就大。那个时候虽然吃肉食,但是连肉食里面的寄生虫也吃进去了,而且也不好消化,人的体质很弱,三十来岁就是老年人的。后来燧人氏学会了生火,人们开始生火。再后来有巢氏学会了搭建住所,经过女娲氏,太昊伏羲氏,少昊金天氏,三皇五帝以来,人们逐渐发展到了今天。食不厌精脍不厌细,所以牙弓越来越小。身体也越来越好,寿命越来越长。牙弓小,就容易生骈齿。”

“喔?”德明就好奇了。

众人也都好奇地看着高继冲。

这番言论有些像小孩子的语言,因为高继冲一边说,一边摸着自己的牙弓,声音也很调皮。

但是这从古人到三皇五帝,一个小孩子以开玩笑的方式一一道来,还颇有条理。这就不是普通人能都办到的了。

德明也笑了:“唐中主的第六子,郑王李从嘉确实是重瞳骈齿。”

“他比我大,还是小。是哥哥还是弟弟。”

“比小公子要大几岁,今年十二岁了。”

“那就是哥哥,十二岁,已经封为郑王了啊。”

“那还是不如小公子,小公子小小年纪,编撰的农书已经颇有可观。”德明拿出来的是一本《白叠子》,还是最早用双层黄纸印刷的。“听说白玉仙纸,也是出自小公子之法。”

高继冲笑得身体发抖:“哪有,是他们硬安到我身上的。我调皮一点,想要什么东西,印书局的姐姐和匠作坊的师傅们都尽力帮我去弄。哪里是出自我的法子。”

高继冲笑道很随意,平和,很有感染力。

“不过这纸张褪色之法确实是小公子先提出来的。”孙光宪笑道。

“那只不过是好玩弄出来的。我不喜欢读诗文,所以觉得能够读诗文的哥哥姐姐都好厉害。听说李从嘉那是连很多典籍都能够通读的了。我见到就头疼。”高继冲的话很天真。

“只要小公子勤奋,看得多了,自然就懂了。”孙光宪勉励道。

“我的病好了,过几天就去蒙学读书,先生教我什么,我就读什么,才不听你这个坏老头的。”高继冲开孙光宪的玩笑。

孙光宪也不生气,缕着胡须笑。

德明算是看出来了,这个小公子最大的优点就是无拘无束,不像李家,因为太多规矩把那些孩子们限制得死死的。

“小公子这么聪慧,只要肯学,都不是难事。”德明笑着奉承了一句。

“我可不聪明,经常被姐姐骂不开窍。”高继冲扭头看身后的王婉容笑着说。

德明就起身恭敬地向王婉容鞠了一躬。

“见过仙子,仙子治痘之法,功德无量。听说仙子道术高深,曾经在观海阁讲格物论,可惜贫僧没有机会听道。”

“世间传说很多是不可信的,我不懂道术,格物论实际上也不是道术。先秦诸子都有涉及。道家和墨家为先,佛家后来居上。大慧一行禅师就精通历象数学和阴阳五行之学,编制《大衍历》,设计黄道游仪,水运浑象。观测日月五星的运动,测量恒星的赤道坐标和对黄道的相对位置,以南北日影较量,用勾股法算之,得出日影一度三百五十一里八十步,北极高度相差一度。所谓格物之高深,极致就是天文。我只是知道一些皮毛而已。”

王婉容一笑道:“我懂的一些浅薄物理知识,很多都写进蒙学的教材里面,那不过是小儿之语而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