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仙侠玄幻 > 聊斋狐婿 > 第281章 佳期出阁

聊斋狐婿 第281章 佳期出阁

作者:士心本尊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5-07-05 20:39:31 来源:平板电子书

“我女可醒?”

“回老爷,小姐已起床,正梳妆打扮……”

“好,嫁妆可都装箱?”

“老爷定的九箱嫁妆已装好,就是小姐书卷甚多,二十箱也装不下……”

“嗯,我女有三间书房,存书不下万卷,却是难装……”

……

杭州城南,通判府内。

天未亮全府便忙碌起来,内宅丫鬟婆子进进出出,前院下人们抬嫁妆、装嫁妆,光是一箱钱财就够四五人吃力的。

李通判在前堂与管家叙话谈问。

今日【腊月初四】,宜【婚嫁搬家】,乃翁婿二人商定的佳期之日。

为了今日送女出阁,李通判筹备了数天,多思置办嫁妆。

按照民间嫁女最高规格,准备九箱的陪嫁,花费银两巨大,大半家资都陪进去。

但通判乐在其中,除了十分满意这桩婚之外,其因还有一个就是‘刘家以娶妻之礼来纳妾’。

若照正常规矩,纳妾时只需给予女家一些银两,便可抬小轿接走其女,入门也不能走正门入,喜事、仪式都很简单。

这便是坊间所言【买妾】。

【娶妻】则就不同。

【娶妻】要有正经的媒人牵线,要门当户对,占卜对八字。

出嫁时,郎家十里相迎,把妻子接请入家门,是为【明媒正娶】。

亲家双方,各都要准备【聘金聘礼】和【陪嫁陪资】,多少根据两家财力、家世来定。

刘氏与通判商定的是【娶妾之礼】。

即一切按照娶妻来办,这叫李通判很是满意,故此多备嫁妆,不敢薄待女婿。

“老爷,家中来了仙客!”

通判正和管家说话,忽有门房下人跑进来回事。

他道:“适才小人等在门外备车,来、来两位夫人领丫鬟入府,也没让我等通禀,自走入府门。”

“小人惶恐此事不吉利,专来禀告老爷。”

“哦?”

李通判拂须思量,正要说话。

这时又见丫鬟过来禀告:“刘府亲戚来到,请老爷叙话。”

通判含笑点头,交代管家几句,便去内宅小姐闺园。

门房下人目送老爷,好奇问管家:“莫非刚来那两位夫人,就是刘家亲戚?”

管家思虑点头,笑说:“莫忘了我家姑爷刘奉义是何等人!此事,我等不可多问。”

“小人明白了。”

门房下人拱手一礼,转身就走。

……

内宅西园,怜云厢房外。

两位端庄秀丽的美夫人与通判交谈。

房内怜云坐在妆台前,一身出嫁红妆,侧耳听门外说话,嘴角上扬微笑。

两丫鬟围绕左右,侍奉梳理发髻。

门外二夫人,一个是荀舫主,一个是高二姐,另有弦月、萱儿二女。

二姐是今早刘彦散梦之时来的刘府。

她一见世才便道贺,谈聊今日喜事。

之后从世才口中得知一桩十分惊人的事——“貂儿也为我同道伴侣了。”

当时二姐诧然顾看荀舫主!

真是万没有想到,这只貂竟有手段争得世才宠爱,结下这上等情缘!

回想昔日自己与荀貂儿争夺徐郎,虽说赢了当年,但却输了现在。

高二姐当时叹言:“徐郎比刘郎,如青石与白玉。当年我争得这块石,今年你却抱得一块玉。”

荀舫主则说:“我失一石,而守身如玉,修得鬼仙之境,方能有缘拜入府邸,伴君为妾,恩得宠幸。”

“我与郎君乃天赐姻缘,不存在谋算,情意自然结合。”

“我当谢妹妹,若非你夺走那石头,我便失了今日之缘。”

“以后你我之间再无恩怨了,旧事也莫再提。”

高二自知‘不可多言旧事’,除了叹服天数,亦羡慕荀貂儿。

转与世才道喜,从礼金匣盒中取出‘重阳婚书’,说出家中之意。

当时屋中众人皆意外,对高太公和高家,也大有改观。

二姐乘机说‘要与世才义结金兰’。

刘彦不假思索应下,他和高二之间情义,值得一场结义。

当即改呼‘二姐’,敲定结义时辰,就定在今晚,按照正经规矩,当老夫人面结拜为姐弟。

高二一得一失,却也高兴,拿起家姐姿态,要帮着世才娶妾操办婚事。

这便同貂儿来到通判府。

此时面见李通判,她们转告‘世才之意’,谈‘接亲事宜’。

“刘郎之意,陪嫁不用太多,三箱也就足够了。”

“衣裳穿用之物带一半即可,其他留在贵府内。”

“以后怜云思家,还回来住。”

“大人莫误会女婿,我弟之意是让怜云时而回来尽孝……”

“世才说,他与通判翁婿之谊,非比寻常姑爷丈人。”

“今日娶岳翁爱女,他欲多敬孝道,以后会常来府上,当做岳翁半子。”

说完,二姐笑与貂儿相视,同看李通判。

通判眼眸触动,赞赏说:“好女婿,好世才!这人情文章作的甚佳!”

“今我送出一女,却得半子归家,如‘塞翁失马’!”

说着,他兴兴步入厢房,对女儿叮嘱:“我女过门后,要严守德性,以夫为纲,万莫失德,损我翁婿之谊。”

怜云起身领喏称‘是’。

荀娘子笑入闺房道:“今日来接亲的,是我家表亲,乃老夫人家晚辈。”

“刘郎要在家迎贵客,今多有仙家、神人到访。”

“接亲之船已在码头,用的是自家花舫。”

“船到临安后,会有花轿抬着怜云入家巷,归家门。”

“嗯,世才安排甚好。”

李通判拂须点头,又问:“我女闺中书籍,是否尽带上?”

荀舫主思与怜云相视。

李怜云道:“不如把书搬上姐姐青花舫,往后开学堂,当教学之用。”

“也好。”

舫主含笑同意。

李通判随邀荀娘子去看嫁妆,貂儿让二姐留下陪怜云,跟去李府前院。

只挑选其中三箱,诸如‘陪嫁财物’皆留与通判。

说:“我家虽不富,但家资能够养人,吃住小康。”

“大鱼大肉乃补食,粗茶淡饭是平常。”

“就是天家公主入我刘府,也要如此过日。”

“此乃我刘氏门风,治家之道。”

“下人也不要多来,有两个丫鬟做陪嫁就足以。”

通判依从,安排下人把荀娘子指点的嫁妆搬上车,其他抬回房内存放。

……

辰时天亮。

唐知州领侄儿最先来拜府,在府门前撞见‘通判送女出阁’,唢呐喜乐声引来众多百姓围观。

三五聚在一处,交头接耳谈‘通判嫁女’。

府中下人混在人群,传扬‘刘李两家结亲’。

若有人问是哪个‘刘家’,便指东面道:“乃是临安刘奉义家。”

百姓们闻知后,无不称赞这桩婚。

很快‘通判女嫁刘郎’之事传遍南城,越来越多百姓前来瞧热闹。

通判满面红光受用众人道贺,邀唐知州留下吃喜宴。

知州爽然同意,说:“承蒙奉义相助,我侄儿解了灾祸。我有一番礼谢,就让小侄随船拜府送去。”

正说话,华明渊领三友前来道贺。

各是贺之洲、沈云鹤、关子玉,他们也要去临安送贺礼。

四人皆有刘府请帖。

话不多时,一匹红花骏马来到府前,马上之人乃表弟戚少先。

礼见通判后,少先又拜知州,笑道:“小人奉表兄之命,前来接请嫂嫂归家。”

李通判含笑点头,身旁管家立即高喝:“接亲人已到,送小姐出阁,起轿!”

哔嘀阁

其声一扬,鞭炮齐鸣。

四个轿夫扛起花轿,抬着李怜云出府巷,少先骑马在前引路。

后面车马拉着嫁妆,两丫鬟嬉笑跟车,手挎竹篮一路给孩童发喜钱。

华明渊等人拜别通判,跟着送亲队伍去码头,唐文缺与他们结伴同往。

一路热闹、喜气吸引半城百姓围观,孩童讨钱欢呼雀跃。

出东门二十里路,见水运码头。

荀舫主、高二姐、戚少卿,率领众女铺开阵仗,迎接怜云花轿。

码头两岸,船上商客,一双双眼目围观议论着。

花轿在岸头落地,戚少卿撩开红帘接怜云表嫂登船。

戚少先下马打赏送亲轿夫、乐人,下人,赏金破厚。

众人喜悦答谢主家,搬着嫁妆登船。

华明渊遣仆包下一艘渡船,让船主跟着迎亲花舫同行。

东边红日破云霞之时,青花舫载这桩婚嫁发往临安城。

船房内,众女含笑围观新娘子。

荀娘子走去把盖头挑开,牵手引落主位,并坐说:“以后怜云就是我学堂首席。开书院后,她为院主先生。”

“你等皆要尊听,不可有失礼敬。”

“是——”

青花舫众女齐声行礼领喏。

李怜云笑看众女,心房跳动难以平复,身未到临安,却已心属刘郎。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