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仙侠玄幻 > 聊斋狐婿 > 第144章 天数有变

聊斋狐婿 第144章 天数有变

作者:士心本尊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5-07-05 20:39:31 来源:平板电子书

妇人一席话,挥斥八极,语动山川,但莫夫子始终神气不变。

这位大儒夫子身如一座山,不见山风动,不闻山石响,背一手静默无声。

少时, 他只手揭起《正气歌》放到窗边晾晒,平淡背问:“贤妹可知,天数有变?”

妇人起身请教问:“兄长此言何意?可是指那新君出的新政?或是另有什么变动?”

夫子换张新纸,润笔说:“前日天子降旨,于下元日大赦天下。”

“另外宣召三山五岳仙道入京,要在洛阳修设三千六百分罗天大醮, 奏闻上帝,禳保民间,驱除瘟疫。”

那妇人颇为意外,沉吟思道:“周朝以儒教立国,头一次行此等大醮礼天祭祀,其用意何在?”

“莫非那新君见儒教气运低了,想改换气数,借道家气运镇压国运?”

“如此献媚,真真是个软骨头,枉为人皇天子。不及我夫君半分。”

“兄长所言‘天数有变’,就是这个?”

“不止于此。”

莫夫子转头说:“天子此法,乃应和变数。没有‘临安灾象消退’这个变数,他不会用此法。”

“难道你们近来就没有夜观天象?”

妇人神貌愕然,临安是他们起兵之关键,却不想忽生逆转,追问道:“瘟疫因何消退?可是新君得了灵方,暗下遣人相助驱瘟?”

夫子看窗外风光笑说:“我非赵王君腹中虫,何以知道天子腹中计?你们常窥天数,如今天数有变,何不自去查看?”

妇人转睛少许后道:“此事我会遣人去查。若临安瘟疫真退了,起兵之事便要暂缓。”

“不过小妹说的话, 兄长好生思量,莫忘了我等誓约。”

“还有一事要告诉兄长。”

“我闻徐州探子报,徐州城隍薛文芳跳脱神道,前朝一众余孽怕也要争夺神器。”

“我家起兵不是为了自家,是为了天下苍生,是为保全太祖基业,断不能被那余孽趁机夺走。”

“此外贤儿今年十六了,与文姝都到了成婚嫁娶年岁,不如让他们择日成婚。早添后代香烟。”

“将来贤儿承大业,文姝可为国母……”

“此事亦有变化,贤妹来看……”

莫夫子出言打断,将毛笔归架,拿起一旁《易经》翻到第五十四卦篇给她看。

此篇,乃是【归妹卦】。

归妹,上卦为震,下卦为兑。

震为动,为长男。兑为悦, 为少女。

若问姻缘得此卦,便有嫁女之象。

但卦中‘嫁女’并不顺畅, 期间需一个过程,进展到一定时候,方可婚配。

此卦乃莫夫子前夜观天象后,心血来潮占算得出。

儒家夫子之卦,远比江湖相士灵验。

妇人看这卦辞说:“何故生变?中秋我请方先生为贤儿和文姝推算,所得乃是上上卦……”

夫子双眸深邃道:“我女姻缘线被她前世狐家扯出一根丝,与他人缠作一起,因而发生变数,上下颠倒。”

“需等三年之后,高家与那儒子解了婚约方可。”

“贤儿心志不熟,就让他历练三年再说。”

“三年后若过我考核,我将女嫁给他为妻。”

妇人显然是知道广平狐高家之谋算,冷然道:“那老儿不知好歹,拴女不成就乱我家姻缘,兄长一封‘绝情书’却没把孽缘斩断。”

“他家招赘那小子什么来历?”

莫夫子缄言,一眼余光看向窗边晾晒的《正气歌》,心中有话却不与妇人说,笑着道:“天下最难解的是仇怨,最难斩的是孽缘。”

“贤妹出窍多时,且回身告知夫家,我与君共待天时。”

妇人听后颜色喜悦,夫子最后这句话算是安了她的心。

其时一点文光归入窗,变作童子复命:“夫子话已带到,小姐片刻过来。”

妇人分看童子说:“此事就依从兄长,小妹告辞。”

莫夫子不留她,命经意童子代为相送。

妇人轻盈出书房,穿过庭院,与南边过来的莫文姝、高二姐互视一眼。

她隐身之法颇高,那边二女只见童子没看见她,以为书童是在迎她们。

“兄长送书绝情,与那广平狐割断情义……”

“为何又许高氏狐女进家?”

“罢了,大儒天心不好揣摩,他自有考虑。”

妇人一念思量后,驾乘清风飞出莫家府邸。

……

白帝城东有座子阳山,因山势秀美被文人雅士所爱。

山南一座石亭内,两个美貌佳人正在对弈,另有二女在旁观棋。

她们手中棋子非黑白子,而是一个个文字。

字落棋盘,五字成句或七字成句,谁先凑成四句诗,即为获胜。

此乃前朝文士所创的‘诗棋’,不仅考验才情,亦考验智谋。

妇人随风悄然入亭观看,指点道:“这里落字,松月便可成诗。”

四女闻声齐看她,被指点的松月娘子趁机落子,结束这场对弈,亭内各显笑颜。

输棋美人问:“夫人,夫子可做决断?”

妇人端坐下来,把莫家所谈告诉四女,后说:“临安灾象生变,此事不可不察。”

谷狱

“我推测‘临安变数’与当朝新君谋划密不可分!”

“极可能是‘观天司’和‘执天司’联手作成这桩事,他们避开朝堂耳目,暗下行计……”

“这位赵王君藏的很深,帝王心术,不可小视。”

四女各说观点,也都觉得‘临安灾变转机,乃天子秘设二司背后推动’。

松月娘子道:“想来那受命解瘟高士,以及‘观天’‘执天’二司公人还在城内。如若贸然前去打探,可能被他们察觉,引起猜疑。”

“奴婢以为,此事可由寇娘打探。”

“她开了双目灵窍,又有天聪老人作伴,他们一双眼一双耳可查无漏,探听起来不易被人察觉。”

妇人眼眸浮现一双爷女,微笑说:“我也有此意,就由你和桂儿去一趟扬州,见寇娘与她说。”

两女领命接下差事。

……

莫府北园,客亭。

高二拜谒夫子后,站在亭内保持礼敬和疏远。

莫娘子则落座父亲身旁,看姐姐如此姿态,心里略有些不适。

夫子气定神闲,明眸直视道:“二娘与我女情义未断,且坐下叙话。”

莫文姝闻父言,走去挽手二姐,轻轻扯动她的脚步。

高二随引落座,暗下疑惑,不知这位大儒什么心计。

莫夫子看出此女狐疑,请茶后笑问:“二娘可是从临安而来?”

“是。”

高二惜字如金,只吐一字,等待下问。

莫夫子又问:“临安灾情如何?”

“原来他想打听瘟疫轻重。”

高二了然后,决定将世才还乡所作所为说与这位大儒。

叫他知晓自家择婿眼光,其次也给贤弟扬扬名,不叫他小视了。

之后一盏茶,她细说临安见闻,以及‘刘彦献策、赠方、祭鬼’,精简言词一口气说全。

着重讲‘世才祭文合道,给三千疫鬼解灾……’

听完高家狐女一席话,夫子思想对照‘夜观天象时所见’,没想‘临安变数’竟是那子所为。

他一手拂须,目光闪烁恢复,问:“刘世才《乡鬼》祭文二娘可看过?”

高二浅笑道:“妾身去的晚,只知祭祀经过,也没想着讨要祭文一读……”

“夫子若想看祭文,妾身这就回临安取来……”

“不必费此周章。”

莫夫子抬手止住说:“此子祭文能引动文道助势,可见文章不低,其心可嘉。文道应该有所资助鼓励。”

高二回道:“如夫子所言。祭文诵读后,上方文气分两路落下,一路合入祭文,文章合道。另一路分给世才,以资鼓励。”

“贤弟他得此嘉奖,浩然正气长三尺,养一丈白锦。亦增添五百文光,文灯大亮。”

“三日前,世才赴阴山为民渡河,借着沸河苦厄熬煮心性,已然‘明德正心’。”

“不需多少时日便能踏入孔学明经第二等境界。”

说话时,她扬眉吐气,好像在说自家亲弟弟一样。

莫文姝笑看二姐‘得意之容’,心里莫名跟着高兴,转顾父亲神貌。

见夫子面貌如常,没有惊异之色,点头道:“他心怀大义,当得一场‘正心’。二娘喜爱良才美玉,何不自取之?”

高二笑了笑,分看三妹说:“妾身嫁过人,何德何能配得上如此大才?我家不是没有这个想法,奈何无有佳人去配刘郎。”

“而且贤弟有自己婚姻主张,绝不会纠缠令千金。”

“夫子大可放心。”

莫夫子被狐女看低,无半分气恼,拂须笑道:“此子与我女皆遭你家狐计。虽说有缘,但此缘不足成婚姻。”

“今召二娘过来,不是与你争论是非,是想借贵口与刘世才传话。”

“既然他已明知,我就不多言了。”

“稍后我修书一封,你带回去给他看。”

说着夫子离席,出了客亭回书房。

高二讶异目送。

她来时未想过莫夫子会见自己,更没想到这位大儒会修书给世才。

这封书信在她看来很有深意,不单是惜才和赏识,似乎还藏着‘谋算’。

但以她智慧无从猜测‘大儒天心’。

收了杂念,袖中取一卷书文给三妹。

莫文姝展开观看,内容只有一句诗,诗句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高二端茶用道:“此乃世才写给你的。你惜才,他也惜才。他说妹妹你两世修学,必有神秀学问,愿与你讨教。”

“此句诗不含撩拨,是一个好期盼,大家因缘相识,可以千里共明月。”

“你俩虽无姻缘,却惺惺相惜。何不结交一场?”

“妹妹可有意?”

一股清风吹过,莫文姝复读这诗句,心灵如被明月所照。

思想少许,她婉然答复:“小妹愿意结交。”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