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仙侠玄幻 > 聊斋狐婿 > 第143章 姐妹情深

聊斋狐婿 第143章 姐妹情深

作者:士心本尊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5-07-05 20:39:31 来源:平板电子书

九月茱萸,十月采果。

蜀地一带有个风俗,把十月茱萸子缝入香囊内,挂在床头或者系在腰身,可保一年无灾。

最近蜀中也如江南多雨,今早天刚放晴,白帝城少男少女就成群结伴出城采茱萸。

城外南山上长着大片茱萸树, 雨后的果实颗颗红润,阳光下宛若珠宝带露,一团团抱在树枝上甚是好看。

莫府内园,两个丫鬟满脚泥泞挎篮回来,对着风亭内读书的莫文姝叫‘小姐’。

“小姐你看,我俩采的茱萸好不好?”

“今天南山可热闹了。”

“嗯,摘雨后茱萸子的人可多了。”

翠衣丫鬟把竹篮托起给小姐过目。

晨风拂玉面, 莫娘子单手持书, 明眸望红茱萸, 前世过往好似倒映在上面。

不知看到几时,她目中漏出一丝怅然,神思回到十日前,二姐离别之时。

粉衣丫鬟旁观小姐神色,暗推了一把小妹,笑说:“听说过五日,南乡要办巫祭。届时小姐带我俩去看看可好?”

莫娘子被她扯回神思,收拾心情道:“昨夜风妹妹已来府告知相邀。”

“此番巫祭,乃是祭鬼,安抚在世游魂怨鬼,你俩可以去看, 但只能远观。免被鬼物纠缠。”

“是。”

两丫鬟齐领喏。

这时一老妈子领着一位女客进园。

妈子张望亭内小姐,对女客道:“自上次夫人一别, 小姐伤心数日,这次相见可不要再伤我家小姐。”

吞噬

“夫子许你进家门, 是看在你与小姐的情义。”

“若换成别的狐亲, 绝不会请入府内。”

“以后你高家还需好自为之, 若是再弄心眼,耍什么心计,下次就进不来了。”

这女客不是别人,乃早出临安来西蜀的高二姐。

二姐听着这妈子训教之言,澹然笑说:“吴妈妈好言,妾身记下了,请告知夫子,我高家已服,不敢再用计谋。”

“那便好,你自去见小姐吧。”

莫府吴妈凝视一眼,低头欠个身出园。

风亭内两丫鬟齐看这边,见广平狐又找来,暗猜其来意。

莫娘子隐隐有感,蓦然顾首看见鱼池水榭边的二姐,喜悦之情涌入眼眶,含泪望着狐家姐姐。

高二飘身与她眼眸相对,亭外道:“一别十日,妹妹清瘦了。”

“姐姐……”

莫娘子话出起身,促步奔出亭子,投入二姐怀中。

“妹妹……”

两女抱在一起,只凭‘姐妹’二字, 便把各自情义道出。

高二此刻撩动心神,回想当日离开时那番冷言冷语,心里自责又庆幸。

相拥稍许后,她牵着莫文姝入亭,取香帕给妹妹拭泪,伴坐说:“那日都怪我意气用事,没明白妹妹真情真心,伤了你。”

“今日我当着丫鬟之面,与你赔个不是。”

“姐姐莫说外话,该怪我没有讲清楚。”

说着,莫娘子唇角挂笑,心中再无愁怅。

高二含笑扫过两丫鬟说:“我有些话,不便旁人听,可让她们回避一下。”

莫娘子嗯声点头,命丫鬟去洗晒茱萸子,无事不要过来。

两丫鬟相视领命,挎着篮子结伴出园。

园门外吴妈没走,而是竖一耳朵贴墙窥听。

隔墙数丈却能将亭内所谈听入耳中,自叹道:“小姐当真不曾割恩断情,这般如何是好。夫子真意你做女儿都不明白,哎……”

说着,不等丫鬟出园先行一步。

园内,高二目送两丫鬟过水榭,牵手三妹道:“妹妹清瘦了,我再不会言语刺你。当日的确是我不好。”

“说了那么多狠话……”

“好在世才点醒我,我才明白过来,看懂妹妹真心。”

“此番来蜀,我一不劝你认亲,二不劝你成婚,只为重系姐妹之情。”

莫娘子闻言心神舒适,听她话中提到‘刘世才’,笑问:“姐姐可是从临安过来的?那篇入学文章归还了?他点醒你什么?”

“说来话长。”

高二明眸善睐,挽手依靠亭栏说:“我确是打临安来此。”

“此去世才家乡,除了归还他入学文章,其二是送避瘟丹。”

“却不想让黄家俩丫头把人情抢了去。”

“避瘟丹?黄家?”

莫娘子被她话调动好奇心,细问起来。

高二便将‘临安遭瘟’与‘黄家送丹’合并讲述。

后谈起刘世才为家乡所做之事,从‘献治疫六法’、‘乱葬谷祭鬼’,说到‘下邳阴山渡河’,如讲典故般娓娓道来。

莫文姝听着不插话,心神几度变化。

最初是‘赞赏’,后变为‘欣赏’,直到二姐说起‘贤弟为民渡河,苦熬心性……’,不禁站了起来,由内而外产生‘敬意’。

这等君心大义,当得她这位千金敬佩。

“这三日他魂儿休养的如何?”

“妹妹不必担心。”

高二牵她坐下,笑说:“那阴山之主极为赏识君子,送了十粒养魂丹给贤弟。”

“今日我见他好转,才放心来见妹妹。”

“世才阴山渡河,所得大于所失!”

“他借沸河熬炼心性,明见胎身本性,其心境已通达‘正心’了!”

“可谓‘苦中见性,大义正心’。”

莫娘子心窍一震,眼眸闪亮。

若非从二姐口中说出,她实难相信那‘临安书生’进步如此神速!

可转念一想,也是合情合理。

世间疾苦却能助人悟道,但必须是大苦厄,还要有一定心性,有悟性有经得起苦难,自然会有大明白。

“刘世才无愧孔孟双成奇才。”

“我记得他上个月才入真学,今不满一月就得正心,真是闻所未闻……,也只有书中那些名士可比。”

“现在应该有位名师指点他,帮他把前路指正。”

“不然似他这般进步,稍有不慎将来会走岔路。”

“妹妹说的是。”

高二享风,微笑说:“明经之后就要修身养性,若无先达指点明道,就会在前路上跌跤。”

“这点贤弟他自是知晓的,他欲拜师,求教后路,继承绝学。”

莫娘子一念思量,以为二姐在替刘世才求学,欲拜入父亲门下,说:“这个小妹做不了主,需问父亲之意。”

“其实小妹已经把他的《正气歌》和《山居秋暝》抄给父亲过目。”

“我不是因动情,而是惜他良才,有推举之意。”

“父亲对他入学文章非常赞赏。”

“夸赞说,蜀中只有文夫子爱徒可以一较高下,刘世才的《正气歌》能给文坛添一大彩!”

“可父亲只是赞誉,未动收徒之意。”

“妹妹有此美意,世才得知必然欣悦。”

高二笑着与她十指相扣,道:“其实他已寻到好师门,再过几日就会拜入门下。令尊或许知到与他无缘,因此不提收徒。”

“不知刘世才将拜入哪位夫子门下?”

莫文姝明眸相视,神思一下罗列出数位在世大儒。

结果二姐说出‘司徒明’三字,使她甚是差异。

“司徒……”

“姐姐说的可是太祖年间,那位心学大宗师司徒明?”

“我读《大周鸿儒传》,司徒一门绝学只传三代,三代之后鲜有真传弟子。”

“莫非世间还有其传人?刘公子要隔世拜师?”

“不错。”

高二点头说:“司徒大宗师有一位嫡传尚在人世,此君极为赏识世才,欲将师门绝学倾囊相授。”

“司徒一门心学与世才道义不相冲,可以助他立道成就大业。”

听到此处,莫文姝感‘临安书生’造化非常,又追问‘他与此君如何结识’。

府邸北园,书房。

莫夫子运笔写完一篇《正气歌》,转头对身旁‘经意童子’道:“去叫我女过来,连高家狐女一起叫来。”

“喏。”

童子化作一点文光飞出窗外。

这时夫子身后交椅上忽显一妇人。

看她是个四十许美貌女子,穿金戴玉一身贵气,目视夫子宽袍后背,似在等什么。

数息后,妇人散了矜持,开口道:“周朝大厦将倾,非一木所能支,须重铸河山,方可延续气运。”

“兄长行事果断,善抓时机,如何在此事上犹豫不决?”

“天数有变,神器更易,此乃古之常理。”

“大周三百年气运见衰,这些年哪年不生灾祸?”

“我家所行之事,是为了大周兆民,是为天下苍生,他年夺得神器,大周还是大周。”

“我家起兵时日已定,只等临安瘟疫席卷南国之日,便是起兵之时!”

“兄长当寄托天心,把握这大争之世!与我家共取神器,重固太祖江山。便是改天换地之功,孔丘孟轲不能比。”

“他年凭借此功,证道诸子也未可知?”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