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青春校园 > 诸天:从知否宰执天下开始 > 第二十六章修撰文书!

在扬州官吏的刻意传播下,舆论慢慢发酵。

楚鸿在结亲时送给盛长柏的《送宥阳长柏序》在仕林和天下学子间引起极大的震动。

这篇文章将学子求学之艰辛描绘得淋漓尽致,进士及第的学子望之心生慰藉,忆往昔辛勤岁月,尚未学成的学子望之大受鼓舞,引为知己圣章。

这篇文章的影响和震动实在太大,甚至超出了楚鸿的预期。

大周朝科考的竞争实在太大,进士及第的学子有一个算一个都是真正的天才。

哪怕是一个小小的秀才举子,那也是真正寒窗挑灯夜读,有过苦读岁月的人。

读书一途,书生本就地位崇高,有机会遇到的诱惑场面自然也更多,想要学有所成是真得忍住寂寞诱惑苦读。

可以说,天下学子和官宦,无论人品怎么样,无论是贪官还是清官,都有那么一段艰苦难受的求学经历,却无人能以生动的语言将其描绘出来,《送宥阳长柏序》的出现则是弥补了这一空缺,这也怪不得天下学子震动,引为圣典。

一时间,楚鸿的声望更上一层楼,达到了人人皆知的地步。

说句毫不夸张的话,天底下达到书生学子人人皆知地步的人,要么是天下闻名的大儒,要么是庙堂之上的宰辅阁臣,这些人的名声也都经历了十多年以上的大范围传播才有如今这般效果。

而楚鸿,如今尚未弱冠便达到这样的程度。

楚鸿这声势实在太过旺盛,又是韩章唯一的弟子,未来注定是韩系的领军人,不少人虽然没有见过楚鸿,但心底已经暗暗瞩目。

毕竟,有着状元郎的底子,又是阁老的弟子,未来成为阁老的概率实在太大。

“状元及第楚子凤,韩门立雪两师徒。”说的就是楚鸿和韩章,早已传遍天下。

但凡提及韩章这个阁老,必然有人提及“韩门立雪”,也就延伸到【凿冰求鲤】和《送宥阳长柏序》。

这三个佳话,足以让这些人谈论一辈子而经久不衰,仕林佳话其实也就是这么来的。

作为《送宥阳长柏序》题目和最后点题时提及的人物,盛长柏也算是名声大涨,虽不是很夸张,却也勉强达到了天下皆知的地步。

毕竟,一读《送宥阳长柏序》就有他的名字,大多数人也乐得问一句这“长柏”是谁人。

当然,盛长柏这种出名的根源是一篇文章,特意打听的人知道这是楚鸿的小舅子,不特意打听的人就知道盛长柏这么一个人,出名的是人名而不是人,这倒也算不上真正的彻响天下。

不过,有朝一日,若盛长柏进士及第或者为官干出一番事业,他年有人再提及《送宥阳长柏序》的事情,也不失为另一番佳话。

........

汴京

清晨,马车行驶在平坦的石板路上,嘎吱嘎吱的车声有一种独特的声韵,让人静心安宁。

楚鸿静静坐在车里,心里有些期待,休假三月,今日他将正式入朝为官,开启为仕生涯。

作为状元郎,楚鸿被授予从六品修撰一职,隶属翰林。

他今日却是准备前往翰林院报道,着绿色鹭鸶公服,乌角革带,看上去相当有精神。

大周朝文官服饰分两种,常服和公服,常服一般是坐衙办公所穿,公服一般是用于上朝和祭祀典礼,类似于礼服,属于相当正式的服饰。

是以,楚鸿如今这一身公服显得很是正式。

如果是在平时,办公入翰林院其实不必这么正式,但楚鸿到底是第一次去报道,所以穿着公服。

一入院门,楚鸿就看到不少熟悉的身影,那都是与他同年的一甲、二甲进士。

一甲必入翰林,但翰林的人肯定不只有三鼎甲,大周朝取到第十八名入翰林,世人为了表示对一甲前三往后、十八名以前的进士的尊重,排名多少便称呼“一甲xx名”。

譬如日后盛长柏的“一甲十三名”,实际上是二甲第十名,这样称呼也是为了彰显二甲前列、有资格入翰林的进士和其他二甲进士的差别,本质上是一种吹捧。

大周朝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

也因此,进士分四等:

一等即三鼎甲,被授予状元、榜眼、探花的一甲前三。

这三人将入翰林走流程,前途不可限量,是未来阁臣的首要候选人物。

二等为二甲前列,选为庶吉士,可入翰林院深造三年。

深造三年,这些二甲前列的进士再行考试,优异者留翰林院,正式成为与三鼎甲一样的翰林官员,沿着一甲翰林的路子往下走。

这些人的路子相比于三鼎甲会晚走三年,但路子和三鼎甲一样,未来也有机会做阁臣。

三等为十八名以后的二甲。

这些人没有机会入翰林,而是会被派到六部、各寺等重要的部门历练,历练期间仅有官阶而无官职,需得等到部门有同等官阶的官职空缺方能正式成为汴京官员。他们其实也就是汴京官员的替补苦力,在替补期间想要升官难如登天。

四等即为三甲进士。

科考完以后三甲进士将外放到各省地方部门,理论上有知县或县丞一类的官位空缺以后可以补缺,但实际上大多数都是和盛纮一样从九品官员做起,大多数前程一般,没有大的背景想要升迁难如登天。

这四等,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将进士的未来做了区别,三等四等进士时期没有翰林经历,未来想要成为阁臣基本上不可能。

不过,万事都有转机,要是这些进士期间没有入翰林的官员一步一步从地方升入中央,又得君王看重,选为翰林院主要长官,也算是有翰林经历,有机会入阁拜相。

嗯.......这一条其实有没有都一样,大周朝百余年国祚,也没有谁真是从三甲进士干到内阁大学士的。

楚鸿贵为状元郎,又有韩章作为老师,一走进翰林院,不少人看到了连忙过来打招呼,负责迎接的官员也连忙上前引导楚鸿祭拜圣人像。

一番各种各样的礼节过后,楚鸿的修撰生活算是正式开始。

修撰,主要的职责就是编写史料,一般分为前朝史料和当今天子起居注。

前朝史料早已挖掘的差不多,没什么太多稀奇的东西,当今天子的起居注也早有人负责,所以楚鸿的职责是校勘前朝史料,也就是看看有没有错别字,有没有被人夹杂私货或者是政治错误的地方。

翰林的生活,一个字,闲!

校勘史料,这种东西没有明确的进度,就算是一个月就看一页纸也没人能说什么。

喝喝茶,看看书,悠闲至极。

作为从六品的修撰,大多数校勘的事情也不用楚鸿亲自做,他手底下还有不少属吏,这些人才是校勘史料的主力军,也是有明确勘验进度的人。

楚鸿也很是惊叹,翰林往往等于清贵,如今看来实在是名不虚传。

翰林院的经历于这里的官员而言其实都仅仅是一个过渡,悠闲的熬三年的时光,大好前程自然到手。

在接下来的时光,楚鸿每天除了悠闲的读书喝茶就是交友。

翰林院官员各个人中龙凤那完全不是夸张,三年一次的科考就选出不到二十个人入翰林院,一个个自然都是真正的人中龙凤,未来大周朝的高官基本上也都将被这些人包圆。

楚鸿贵为当朝状元郎,他主动结交,平时一个个看上去傲得不得了的翰林官员尽是放下傲气,看上去极为谦和,一个个不善言辞的人瞬间热情似火。

就这样,时间一天天过去.......

ps:盛长柏原著里确实是一甲十三名,但是这和常知的一甲不太一样,所以有点小改动。

我也看到大家对二十二章的意见了,争取下午改出来。抱歉抱歉,今天也是6k,以表歉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