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港岛家族的诞生 > 第443章 【祖坟被扒?】

港岛家族的诞生 第443章 【祖坟被扒?】

作者:任猪飞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5 13:55:13 来源:平板电子书

10月初旬。

林志超等港澳富豪结束京城之行,纷纷又启动‘寻根之旅’,林志超是顺德人,但却只是在羊城进行考察。

陪在他身边的是驻香港社的王社,以及早在两年前便寻到根的飞艇泰,他们很不解,为什么林志超不去顺德寻根。

“林先生,要不要安排您去顺德祭祭祖,一表多年游子思乡之情。”王社建议道。

这位可是海外华人最重要的大人物,没有之一。如果能拉拢到林志超,激发他的爱国热情,那么国家现代化建设便有一个最强助力。

林志超面带失望的神情,讲道:“我听说在十一年前,有人掘了我的祖坟。这就是拔掉了我的根,根之不存,回去作甚?”

本来,他还想着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和产业链,再联合几个顺德富豪,共同将顺德扶持成一个地级市,而且是有影响力的地级市。

而如今,他还算是顺德籍嘛?

他心里都拔凉拔凉的!

不是说他会因为这种事情,而对国家有什么怨恨,后期他该投资的投资、捐款的捐款,这没有疑问,毕竟都是他的同胞,怎么能不相助一把!

只是家乡的这道坎,让他很难过去。

王社和飞艇泰顿时惊讶起来,脸上甚至出现一些愤怒,顺德对这个大富豪做的事情,简直是极其愚蠢的。

“林生,你的消息是如何得知的,这中间会不会还有一些误会?”

“消息不会错的,我有亲戚在七十年代逃到香港,所以了解一些。总之啦,不能祭祖,我是不会回顺德的。”

林志超放下狠话!

也意味着,他原本准备在顺德投资数十亿、资源无数的想法,将落空。

王社和飞艇泰只能十分遗憾,毕竟这事换做是谁,也不会轻易原谅。

此后,林志超在羊城逗留了三天,各方面是一言难尽,哪怕是省城,住的地方也是差到一塌糊涂——没有热水、各方面老旧脏。当然这些林志超也不是没有办法克服,当年他也是吃过苦的。

整体而言,这次考察还是非常有收获的,他感受到领导人不一样的精神面貌,华夏就好比是即将破土的植物,迎来的将是一片生机勃勃。

回到香港不久后,林志超参加了和记黄埔的董事会议。

实际上,林志超虽然只是执行董事,但按照常规,大股东完全可以凌驾于支薪性质的董事局主席纸上,也就是他的实际权力是高过韦理的。

但林志超这半年多并没有这样做,从未再韦理面前流露出‘实质性老板’的意思。林志超作为控股权最大的股东,完全可以行使自己所控的股权,为自己出任董事局主席而效力。

这样做的目的,实际上有三个:

第一,林志超暂时将董事局主席兼行政总裁的职位给韦理,实际上是依赖韦理进行和记黄埔的重组计划,不过目前已经基本完成;

第二,林志超本人再熟悉和记黄埔的业务,这半年多他坚持尽可能的参加和记黄埔会议,虽然是听得多,讲得少,但他对和记黄埔已经是相当熟悉。

第三,林志超的谦让使众董事和管理层放松警惕,并赢得了他们的尊重,特别是一些股东的尊重。这样一来,明年元旦的全体股东大会,即是林志超不行驶大股东权利,也可以大概率的顺理其章成为董事局主席。

会议开始后。

韦理笑着说道:“林爵士,董事局决定为你开出执行董事的袍金,以表彰你在这半年为和记黄埔事务东奔西走的功劳。”

他的话里倒是很真诚,倒没有其它的意思。

其他股东也纷纷认可的点点头,这半年时间,这位林爵士为和记黄埔的地产相关事务奔走和策划,也算出力不少,比如说:

和记黄埔旗下和记地产,从1977年底开发香港仔中心(原址是香港仔船坞),总计投资8亿港币;林爵士成为执行董事后,很快为香港仔中心制定了更完美的计划。

最近,在林爵士的牵头下,和大昌地产达成‘庭外和解’,结束一年的官司。庭外和解的内容包括:大昌地产以3.1亿港币向和记黄埔购回都城地产其余55%股权,同时大昌地产以1.1亿港币的价格,将和记大厦25%股权售给和记黄埔,双方多年合作由此结束。

林志超立即说道:“感谢韦理主席,和各位同事的好心!不过,我没有在旗下任何一家上市公司支袍金,这是我认为既然我在享受股息分红,利用做出、做好自己的一份工作。所以和记黄埔的袍金,我就不用领取。”

一时间,大家纷纷露出敬佩的神情。

董事领取袍金,是合理合法的事情,特别是林志超作为大股东、董事局主席、执行董事,更是可以领取很高的袍金。如今,林志超不要一家上市公司的袍金,显然非常的令人敬佩。

韦理见状,只能说道:“林爵士品质高尚,在下佩服。”

虽然他怀疑,林志超是在表现,但他还是无话可说,因为别人都说了,没有领取一家董事袍金,这显然不会有假。

接下来,会议继续。

林志超建议道:“各位,今天我希望提个业务建议!”

韦理等人马上说道:“林爵士请讲”

这半年来,林志超都是以建议的形势,参与和记黄埔的事务,这样大家很是乐意听。毕竟一开始就拿大股东的身份压人,大家会认为你业务都不熟悉,急着参与事务是一件好事嘛?

林志超说道:“大家都知道传呼业务这几年增长迅速,再加上摩托罗拉公司在1973年已经用无绳电话,即手提电话进行了拨通.故此,我觉得电讯业务的前景大有可为,和记黄埔应该成立和记电讯,先收购传呼机牌照和业务,打好底子,将来进入更广阔的移动电话业务”

他自信满满的演讲,很快就赢得一部分高层的认可。

不过韦理这部分高层,则有些不想林志超如此快的插手具体业务。

故此,韦理说道:“和记黄埔刚刚整合一些业务,贸然进入新业务,怕是财政支出压力增加。”

林志超说道:“电讯产业前景远大,而现在只需要逐渐布局,支出压力并不会太大。更何况,在企业资产重整的过程中,就是出售不良资产,加强投资优质资产。比如和记黄埔目前的状态,实际上并没有真正的摆脱困境。”

见林志超如此说,韦理顿时脸红一下,自家人知道自家事,他虽然被称之为‘公司医生’。但和记黄埔确实如林志超说的这样,并没有表现很好。

但韦理还是不服气的说道:“林爵士有更好的建议嘛?”

林志超笑着说道:“建议很多,比如应该出售亏损中的海港工程,再私有化屈臣氏、和记地产、均益仓、和寳等收益很好的企业。”

韦理随即说道:“我也知道林先生的这些建议,但奈何完成这些目标,需要庞大的资金支持,所以只能一步步的来。”

林志超不置与否,韦理也识趣的收兵。

这时候,李察信说道:“既然林爵士建议——投资电讯产业大有可为,不妨可以调查一番后,再考虑成立和记电讯,采取循环渐进的方式发展。”

他是和记黄埔的二把手,也是韦理的副手,不过他明白长实集团正在暗购和记黄埔的股票,林志超出任董事局主席已经是势在必行。这个时候,林志超和韦理的矛盾就会出来,那他是不是也能顶替韦理,成为行政总裁呢?

所以,李察信觉得,该给林志超一些面子和支持,换取以后林志超的支持。

接下来,又有两名高层夏伯殷、韦彼得支出,很快便获得大家的认可。

韦理也没有反对,而是说道:“既然各位同事觉得这个业务不错,我们不妨就先调查一番后再做决定。”

他也并不是非要和林志超作对,只是不想林志超太轻松的插手和记黄埔事务,特别是发展新产业的事情。

这个董事局会议结束后,林志超特意和和记黄埔的高层们进行私下交流,这让韦理恐慌不已。他只是一个打工者,而以李察信、夏伯殷、韦彼得这些高层,则是比他早几年进入和记,是祈德尊时代的高层,所以大家并不是一条心。

如今,林志超以大股东的身份,轻而易举打入内部,他想将林志超拒在门外,已经是不现实。更重要的是,股东大会即将召开,他能不能连任董事局主席,还是一个未知数。

这边。

林志超接着和高层们闲聊的期间,也释放一些信息,他的大股东位置越加牢靠,董事局主席也在向他招手。这个时候,他和韦理谁最有可能问鼎董事局主席,谁能留下,大家应该明白。

韦理一走,不就是人人都可以上一天台阶么!

但他林志超不可能走的,因为大股东怎么可能走呢?

一时间,李察信等高层便释放出一种信号,大家心知肚明。

聊了一阵后,林志超笑着离开和记大厦,这可是一幢优质的中环大厦,濒临维多利亚港。

此次他提出成立和记电讯,只是一个试探!

如今看来,他成为董事局主席已经是板上钉钉,韦理作为一个没有股权的人,是没有资格兼任董事局主席和行政总裁的,这是董事会、股东大会都不可能允许的事情。

至于长实集团今年一直在暗购和记黄埔的股权,目前已经接近40%,代价并不高,因为和记黄埔的市值依旧在二十多亿港币。

至于他提议的私有化屈臣氏、和记地产、和寳、均益仓,确实非常好处多多。目前恒生指数也就700点,私有化代价不大,但接下来的几年,这些企业可以有大量的现金流收益,就无需和它们的股东风险。

奈何,和记黄埔的现金流不充足。

当然等1982年以后再私有化,那就非常轻松了!

至于旗下亏损的海港企业,林志超打算明年安排和记黄埔出售给长实集团的保利建筑,增强建筑基建的实力。

海港企业虽然是亏损状态,但不代表以后还会亏损,他本质依旧是‘优质资产’,只是短时间出现问题而已。

长实集团。

林志超看了一会财务资料,发现长实集团今年的盈利要突破5亿港币。其中,仅两幢‘地铁站上盖’的盈利就高达1.8亿。

目前,汇丰银行的六亿收购款,已经支付3亿港币;从市场上购买和记黄埔散股10%,代价仅2.8亿港币。

长实集团到年底(1978年底)的现金流,预计可以达到6亿港币,债务则为8亿港币(含汇丰银行的未付款)。

和其它华资地产公司不同的是,长实集团的资产值非常的高,主要是商业地产项目较多,故此资产回报率还是没有新鸿基、恒隆、长和地产等高。

这是因为,发展地产(住宅)属于‘轻资产’,只要有一幅地皮,就可以通过贷款启动,再通过售楼花去回款,仅需要两三年就全部回本,且盈利不菲。

而商业地产初期投入巨大,而回报则需要七八年以上,故会拖累‘资产回报率’。当然也有好处,那就是企业稳定,长期积累后,成效非常好。

“董事长”

不一会,黄昌宏、林瑞寰这一老一小的两个副董事总经理,联袂来到林志超的办公室。

副董事总经理,实际上就是行驶‘总经理’权利,不过是在林志超的指挥下行驶的。待黄昌宏卸任后,林志超打算安排麦里思担任副董事总经理。

因为周淮安擅长地产项目策划和开发,属于地产人才,上限注定仅能副总经理;胡兆煦属于销售类人才、周福照属于财务类人才。

唯有麦里思,更适合当选长实集团的‘行政二把手’,而‘行政一把手’则由林瑞寰胜任。至于林志超,以后更多是履行董事局主席职位。

“嗯,坐!”

随后,林志超关照道:“目前官地的地皮价格都什么水平了?”

他都好久不参加官地拍卖会了,毕竟他去有些‘不是一个级别’的样子。除非是地王级别的地皮,以及林志超是势在必得,他才会亲自出手。

林瑞寰说道:“已经很贵了!港九住宅用地已经接近1000港币每平方尺,工业用地涨得最狠,竟然已经高达2300港币每平方尺,中环、湾仔、尖沙咀的商业地皮均价则在上万港币.”

林志超说道:“这工业用地比起1959年时,增长了230倍左右;而住宅地皮和商业地皮,则只比1959年增长了七八十倍。”

林瑞寰说道:“香港本地生产产值日益走高,今年怕是可以突破900亿港币,人均2万港币。最近五年,生产产值每一年的增长都高达12%以上。工业发展迅速,故对厂房需求旺盛,是导致工业用地增长的原因。”

林志超笑道:“八十年代,产业可就得向内地转移了,成本更低。”

黄昌宏、林瑞寰都寻到非比寻常的味道,董事长去了一趟内地,似乎一改往常的态度,现在居然如此乐观。

黄昌宏问道:“老板很看好内地是真心发展经济?”

林志超见是黄昌宏问,也不隐瞒,将自己的所见所闻,大概讲述一遍。他知道,黄昌宏以后搞不好会选择移民,因为他有个儿子已经移民温哥华。

当然,这些属于个人选择,林志超不会干涉。

“那如果真是这样,一个十亿人口的市场,能为香港带来新的机缘。”

“嗯”

随后,林志超关照道:“土地价格已经高很多,我们要暂停从官地上购买。”

黄昌宏和林瑞寰都知道,这是董事长的惯用伎俩,一旦地皮太高,就不再从官地上购买地皮,等待地皮回落。

当然,这也是因为长实集团的手中,足足有125万平常的储备地皮,可修建1000万平方尺的楼面,差不多可以发展至80年代中期。而且,手里还有二三十的待售地盘、在建地盘。

黄昌宏点点头,说道:“好的!”

随后,林瑞寰告诉林志超一个好消息:“董事长,广生行邀请我们合作,兴建位于湾仔告士打道、谢斐道及杜老志道交接出的一个商业地盘,他们出地皮、我们出建筑费等,双方五五分成。但他们要求,需要第一时间进行销售,不做收租处理。”

林志超随即说道:“没有问题!晚点邀请别人来坐下来谈谈,我亲自参加。”

人家固然是看长实集团信誉卓然,有和地铁公司合作的优秀案例,但林志超作为长实集团的老板,还是要和别人亲自接触,以表示重视。后期的工作,倒是可以交给属下。

以后,长实集团此类的合作会很多,这就是和地铁公司合作后的一些列好处。

长实集团不用出钱购买地皮,仅需要一笔做地基工程的钱,就可以通过‘卖楼花’以战养战。一幢商业大厦,获利都是数千万港币,甚至是数亿港币。

如果是发展地产,不知道要开发多少幢住宅大厦才能赚回来。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