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港岛家族的诞生 > 第434章 【底牌很大】

港岛家族的诞生 第434章 【底牌很大】

作者:任猪飞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5 13:55:13 来源:平板电子书

林志超、林瑞海父子俩,参加了九龙仓集团的董事局会议。

此时的纽壁坚,对他们父子俩,可谓连基本面子都不要了,直接不给好脸色。

林志超自然不予理会,假装不知道纽壁坚存在,和九龙仓集团的董事打招呼。其它董事有怡和系的,也有外聘董事,还有九龙仓高层兼任的董事。

除了怡和系的董事,外聘董事、九龙仓高层自然不会对林志超不予理会,反而客气有加。九龙仓外聘董事当中,许世薰、陈德泰、利铭泽都是老熟人了,大家会前交谈了几句;九龙仓高层兼董事,也主动打招呼,他们担忧林志超收购九龙仓获得获利,如果现在横眉竖眼,将来又如何自处呢!

会议开始。

纽壁坚说了一些场面话,又阴阳几句林志超父子不请自来,一时间让会议室里火药味十足。

林志超只是知道,越是叫的凶,心中越是害怕。

纽壁坚自当然怡和系大班一来,已经在中环站盖上、金钟站上盖丢失发展权,让凯瑟克家族对他有所不满。而如今若是再失去九龙仓集团,固然不是纽壁坚的错(凯瑟克家族的大方针之错),那么也是他将来下台的一个理由。

故此,纽壁坚此时愤怒可想而知,若不是顾忌身份,想刀林志超的心都有了。

林志超当然不惧他,走过那么多刀山火海,区区一个打工的,有什么资格和自己较量。

他找准时机,说道:“我在这里有个提议,因为我们亚洲航运持有九龙仓集团的股票,在20%上下,应该是超过怡和系的持股。而目前还只有两个董事席位,显然不太符合持股比例,我建议再增加两个董事席位给亚洲航运。”

话音刚落,纽壁坚马上反对道:“不行!亚洲航运具体持股多少,未有正式公布,怎么敢说超过我们怡和系。且亚洲航运刚刚加入董事会,提出这个要求,完全是贪心。”

林志超淡然说道:“我猜,怡和系持股不会超过15%,如果仅凭这一点点股份就想控制九龙仓集团,那么上市公司的意义何在?”

纽壁坚还以颜色:“九龙仓集团乃是保罗·遮打爵士和怡和洋行共同建立的,经过我们怡和多年的发展,才有如今的成就。”

林志超继续攻击道:“事实证明,怡和系主持九龙仓集团的发展,完全是落后的,否则我也不会有机会加入九龙仓董事局。九龙仓集团发展至今天,是在‘租’与‘售’之间,选择全部租赁,建造资金全是自有资金,造成集团债台高筑,信誉下降,股票贬值。若不改变,如何为股东带来丰厚的回报。”

纽壁坚回击道:“置地和九龙仓屹立在香港近百年,经营方式不仅没有问题,反而充分说明其优秀性。林先生代表的长江实业集团不过发展三十年,这样说一个百年企业,显然是没有道理的。”

两人火药味十足,会议室众人都能感受到。

林志超提议为亚洲航运增加四个董事席位,实际上是想增加底蕴,他毕竟很难一直守在香港。既然纽壁坚不同意,他也只能抓紧时间收购。

纽壁坚随后也提议道:“我也有个建议,置地副总裁贝莱福特擅长地产开发,加入九龙仓集团担任董事和执行主管,加强九龙仓集团的地产开发。”

林志超马上反对道:“不行!九龙仓的问题,不是一个高层就能解决的,而且也不是地产开发实力不足,而是在财务安排上存在一些问题。我们环球集团若是增加四个董事,便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一时间,整个会议室成为纽壁坚和林志超‘吵架’的地方。

最终,当然是不欢而散。

当天会议内容,第一时间被传媒捕获一些信息——双方在董事会闹得不愉快,于是大书特书,闹得满城风雨。

“英资对决华资,到底是老牌英资更胜一筹,还是华资大佬更占上风,拭目以待!”

“还用拭目以待,林志超先生可不缺钱,怡和加汇丰都不一定是对手;更不要说,汇丰帮的可能是林志超先生。”

“我不管哪家获胜,反正我在九龙仓集团获利就行。”

人们茶余饭后,总是谈论起最近发生的‘华洋大战’。

金秋十月,硕果累累。

环球集团仅用二十天时间,便将股份增持至30%(有20%在旗下上市公司亚洲航运手里);与此同时,九龙仓的股票也攀升至45港币每股。

小市带动大市,恒生指数居然也上涨至470点高位,恢复至年初最高位,改变了历史轨迹。

置地会议室。

纽壁坚非常震惊的说道:“林志超将20%股权出售给亚洲航运,完全是掩人耳目,让我们放下戒心。他收购九龙仓的决心,一定是非常大的。”

面对九龙仓集团股票暴涨,纽壁坚岂有不明白的道理,那就是环球集团继续在暗购九龙仓股票,而且动作很大,决心之强烈。

贝莱福特说道:“如今,恐怕林志超持有的股权,已经达到30%左右,足足超过我们一倍。不过,林志超若想获胜,还需要20%的股权,成本也是巨大。”

纽壁坚这时候反应道:“他有钱,绝对有钱!一开始他将20%股权卖给亚洲航运,既可以抽回资金8亿港币(不知道实际上没有支付),又可以避免法律风险。这样一来,环球集团就方便全力收购九龙仓集团了。”

林志超的实力如何,已经无需再质疑了,哪怕是环球集团没有上市,大家也知道林志超绝对不差钱。比如长江工业集团就有三万多工人,年盈利绝对再数亿港币;还有林志超坐拥多幢大厦,并没有上市。

这些资金,都可以互相协调,这能让林志超在短时间内,筹集相当可观的资金。

更何况,汇丰银行的态度表明,他们会给林志超贷款,毕竟环球集团的资产在那里。

鲍富达说道:“可惜置地的股票目前表现不佳,不然通过换股来增持九龙仓集团的股票,一定可以缓解我们资金上的压力。”

纽壁坚说道:“那就联合怡和!若是全面收购爆发,怡和、置地同时通过换股来增持九龙仓的股票,相信还能有一战之力。”他咬咬牙。

这是凯瑟克家族给他留下的难题,置地持有九龙仓股票实在太少了,最低时期只有11%,现在增持一番也才13%多一点。

如今全面收购已经随时到来,该如何面对,是要好好准备了!

三日后。

林志超和纽壁坚在九龙仓集团董事会上,再次吵得不可开交,大家延续上次的话题。

林志超要派两个环球集团的人进九龙仓担任董事,也就是增加至四个董事席位。

纽壁坚要派贝莱福特进入董事会,还要担任九龙仓集团的执行主管。

最后,双方妥协,各自都达到目的。

事件再次被传媒,纷纷报道。

九龙仓集团的股票隐约再次飙升,要冲上50港币以上。

到了这个时候,双方都不敢在股市大肆收购,因为如此大的交易量,股价不知道能涨到多高,100、200都可能。

所以,一时间反而风平浪静起来,大家准备进行最后的公开收购。

环球集团。

沈弼来到林志超的办公室,首先关切寰宇航运的事情。

这部分资产,好歹也是10亿港币,相当于汇丰两年的利润,所以汇丰非常重视。

为此,汇丰银行在之前,已经明确告诉林志超——若是需要贷款,随时可以提供,哪怕是资金用于九龙仓集团收购。

也就是表明,汇丰银行更愿意支持环球集团。

实际上,汇丰银行对林志超的崛起,有着一种担心。

但现在,他们又不得不支持林志超。

第一,双方有着共同的利益,合作的寰宇航运如何安全上岸,是汇丰银行关注的问题。

第二,内地形势变化,让汇丰银行决定拉拢一个华人做‘靠山’,而林志超无疑是最好的人选。

而林志超这边,其实在九龙仓集团上,根本用不上汇丰银行帮忙。当然也有个小忙要帮,那就是不要支持怡和洋行,和自己作对。

目前看来,怡和洋行并没有得到汇丰银行的全力支持,否则也不会如此底气不足了。

林志超这次明确告诉沈弼道:“最近一段时间,我们已经出售很多艘10~15万吨的油船;而在接下来的时间,我们会在一年内,继续出售油船和货船,力度之大——就相当于寰宇航运六百多万的载重量,最终只能剩下10艘VLCC油船。”

沈弼心中震惊起来,他忍不住说道:“岂不是说,你打算让出世界船王的地位!”

林志超笑道:“再过数年,船王可就是负债船王,我还争那个做什么。”

沈弼马上说道:“我们汇丰银行支持林先生你的决定,以你在航运上的眼光,我们无条件支持。”

作为银行家,规避风险当然最在行,所以他毫不犹豫的选择相信林志超。

若是顺利卖船出去,汇丰银行也能获得一笔丰厚的现金流。若是不顺利,那些船只就只能是一堆破铜烂铁。

林志超点点头,说道:“这一点沈弼大班放心,在航运上,我们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我肯定会冷静地做出选择。”

随后,林志超也是直接试探性的说道:“沈弼大班,我还有一件事想咨询下!”

沈弼点点头,说道:“林先生请说。”

林志超说道:“据我所知,汇丰银行虽然是和记黄埔的大股东,但汇丰银行不能直接经营和记黄埔,也不可能持有大量股票太久。”

沈弼顿时心里波涛汹涌,这个华人果然‘贪得无厌’。本来凭借林志超的能力,是接手和记黄埔最好的选择,这样有能力有魄力的人,若是掌权和记黄埔,汇丰手中的剩下股票,也能获得更高的利润。

但是,林志超在香港的影响力实在太大,已经让汇丰银行非常忌惮。

在工业上,长江工业集团有三万多工人,间接雇佣工人两万,足足五万工人靠着长江工业集团吃饭,占香港生产总值的近10%;而且,如今还朝着科技产业发展。

仅凭长江工业集团,林志超便已经是香港影响力最大的商人,毕竟这关系着五万人的饭碗,也就是五万个背后的家庭。

其次长江实业集团,如今已经超过置地,是香港第一大房地产企业,随着集团规模化,职员也是数千人,再加上旗下的地盘工等,又是雇佣着上万人的大企业。更重要的是,长江实业集团已经综合化,是香港的三大零售集团之一、饮料食品企业巨头,还间接控制在香港最大的餐饮集团。

再其次的环球集团,这个已经无需多说,早年间是香港最大的企业,十年前便已经在世界上威风凛凛。目前也是雇佣着上万工人,上百艘船只。

最后还有酒店、服装、传媒,届时香港这个行业的龙头。

若是将和记黄埔交给林志超,沈弼认为——香港商界中,汇丰也只能是林志超的小弟。若是不选择林志超,谁有可以撑起和记黄埔这艘大船呢!

目前还没有,但汇丰银行好像也无需急着做决定。

“林先生,和记黄埔的事情,目前韦理主持得很好,暂时没有放出的计划!”沈弼推辞道。

和记黄埔是在上个月才合并的,以前是和记国际控股黄埔船坞。

林志超心道,幸好自己早做了打算,不算这事还真是很复杂。

他笑道:“韦理最多是在财技上非常不错,但他没有大企业的经营管理经验,和记黄埔到现在为止,可以算是摆脱困境,但不能说有更好的发展。要想真正让和记黄埔发展起来,得靠经营!”

这事实话,韦理这两年多来,最多也就是财技安排,出售和解散一些企业,收购一些核心企业,将附属公司黄埔船坞合并等,这些都属于财技安排。

但和记黄埔拥有庞大的底蕴和优势,并没有通过经营来扩大,获得更高的利润。

沈弼点点头,说道:“林先生一针见血!只是和记黄埔的事情,兹事体大,我们需要慎重进行商量后决定。而且,我们将来就算让出,也不是售股套利,而是希望和记黄埔经营良好。林先生的想法,我已经知晓,但和记黄埔还不是出售的时候。”

拖字诀?

这样可不行,如果拖到八十年代初期,万一包宇刚和李家成进入沈弼的法眼,那可就麻烦了。

林志超随后轻松的说道:“我相信,汇丰银行现在应该考虑的是进军海外,而非固守香港,因为内地局势变化很快。我手里倒是有个筹码,换你们手中的和记黄埔,应该是绰绰有余。”

沈弼一愣,林志超的话句句在理。随着务实派的上台,汇丰银行确实需要在欧洲、美洲的市场发展,确保不是局限香港一隅。

“林先生的筹码是?”

“美国的一家银行51%股权,而且这家银行位列美国前20大银行。”

沈弼惊讶的差点站起来,脸上不敢相信的说道:“林先生控制这家银行51%?请问是哪家银行!”

林志超‘哈哈’笑了起来,随即说道:“这个晚点再说,待我收购完九龙仓集团,再和你讨论。”

他反正不急了,刚才沈弼一系列行为,已经被林志超摸了个底朝天。他确定汇丰银行担心务实派上台,香港地位不保,急迫在欧美发展业务。

要知道,哪怕汇丰银行是英资,但在英国也不算什么。所以去英国和美国发展,是沈弼急切需要的事情,可以说,不惜一切代价。

相比较而言,区区一个和记黄埔,又算得上什么呢!

沈弼顿时明白,林志超做事深谋远虑,可能很久就已经在布局,一切都在其掌控中。这样的人,他第一次深切的体会到厉害,甚至他不敢得罪林志超。

他不怀疑林志超在骗他,因为没有意义这样。也就是说,林志超真的控制在一家美国前二十大的银行。

这个不难调查,只需要美国的银行调查一番,谁最近几年变化快,便可以知道了。

所以,沈弼随后说道:“林先生如果真帮我们这个忙,别说和记黄埔转给你,就是汇丰银行以后,也愿意和林先生更加紧密的合作。”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