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港岛家族的诞生 > 第340章 【杂事纷纷】

港岛家族的诞生 第340章 【杂事纷纷】

作者:任猪飞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5 13:55:13 来源:平板电子书

时间匆匆,转眼来到七月份。

‘环球海陆货柜’轻松中标葵涌货柜1号码头,成为香港工商界的一个新闻。

因为林志超算中现代货柜必定不敢全力以赴,所以仅以2500万港币的标价,便获得1号货柜码头。这个价格不算贵,若是到八十年代,每一个货柜码头都是几十亿的中标价。

投标获胜后,环球港陆货柜立马进行开发,预计1971年初全部竣工,并投入使用。

货柜码头的事情,林志超并没有关注太多,主要是海陆联运的团体在进行规划、建设,环球集团仅派驻了一些辅佐管理人员。

林志超看得长远,将来这些码头七成都将归属‘林氏家族’,何必现在去投入太多精力呢!

在办公室里,林志超叫来亚洲业务经理高启强。

“这艘远洋号油船,为什么不见租户归还?这都逾期2个月了!”林志超皱眉的讲道。

环球航运的船只126艘,他对每一艘船只都有记忆。远洋号油船是一艘五万吨的油船,早年在德国打造的,而目前的租户是一位港商。据林志超了解,是一位投机商。

所谓航运投机商就是靠着租船后(一般短租),去跑单程运输,一次便可获利不菲;环球航运毕竟是靠出租船只为业务,而这种投机商则是靠运输为业务,而且还会和客户坐地起价。

重要的是,这种经营只要行情不暴跌,亏本的可能性都极低。当然,一旦航运暴跌,难免可能会破产。

高启强讲道:“他一开始以各种借口留住船只,到期也不偿还。我现在催急了,他就价格提高一倍,并且愿意支付三分之一的定金。”

林志超说道:“不行,这种人要坚决拒绝合作。你去责令他交船,否则我们将诉诸法院。船只到手后,将它租给日本客户吧!”

高启强说道:“没问题,这次我直接和海员沟通,让他无计可施。”

林志超点点头!

他和人合作,最重要的就是看人品。这种无视合约精神的人,下次不会再合作,虽然他是认识那位港商,但已经没有情面可讲。在金钱与信誉的天秤上,林志超选择了信誉。

目前由于全球缺船,价格起伏波动很大,滋生了不少航运投机者。

传媒大厦。

林志超听取了罗文辉、李子多两人的工作汇报,此时的传媒集团才算初建,所以林志超在公司的存在感并不高,一周都未必到公司一趟。

在林志超看来,他为两个企业策划了一流的方案,给予了充足的资金,如果事情办不好的话,那就是管理层的事情;他不怕损失什么,做不好大不了换人,再做不好就算逑。

“《东方日报》创刊三个月来,销量一直稳定在8万份以上,小幅增长的销量已经逼近9万份主要是《东方日报》定位明确——大众报,以及大量的时事新闻一年后,我们有信心增长至10万份,并成为香港销量第一的报纸.”

这个发展速度,在林志超的意料之中。《东方日报》的成功,就好比是‘高射炮打蚊子’,他集齐了太多的成功的要素——香港第一家定位大众报的报纸,也就是为普通市民最好的选择;大量的本地时事新闻和海外新闻,让人不出门便知天下事;新闻内容重视‘短小精悍’、‘爆炸性’,‘报道面广’、‘时效性快’、‘通俗易懂’、‘栏目众多’等,可谓少走三五年的弯路。

“嗯,取得的成绩虽然不错,但不能骄傲!在内容上,要慢慢的进化、净化、精华.毕竟,《东方日报》的门槛不算高,若是有人学习,不难摸出其中的敲门”林志超认真的讲道。

罗文辉拿着纸和笔,记录老板的话,如获圣旨。

《东方日报》的成功,本来就是老板策划出来的。

随后,罗文辉拿出一份报纸,递给林志超。

“老板说的对!前天又出一份报纸《亚洲日报》,本来不足为奇,毕竟香港报纸众多;但是我发现,这家报纸就有模仿我们的意思,也找名家撰写狗经唯一不同的是,我打听过这家报社,好像只有十几个人,老板好像是社团的人。”

林志超一愣,随即拿起《亚洲日报》看起来,确实有模仿的痕迹,不过只是一张对开的报纸,版面也不算多。

他第一个想到的就是马惜如、马珍惜开办的《亚洲日报》,于是他对罗文辉说道:“嗯,你关注一下这家报纸,再慢慢查一查是那个社团的人开办的。这真是稀奇事,莫非社团准备拿报纸洗白,又或者拿报纸传递某些信息!”

罗文辉一愣,这老板还真是慧眼如注,并符合道:“报纸洗白不了人,怕是只能洗白钱。”

林志超点点头,说道:“不管其它,只要是我们的竞争对手,我们就要好好重视和应对!”

他知道,目前十几个人的《亚洲日报》可能只是一种试探,实际成熟,若是马氏兄弟开办的,他们会砸很多资金进来,届时会成为《东方日报》的竞争对手。

而且,马氏兄弟取名《亚洲日报》,这不就是有模仿的痕迹嘛!东方、亚洲,几乎就是差不多的意思,幸好没有取名《远东日报》,不然真是直接混淆了。

必须搞下去,不能让《亚洲日报》出头!

随后,李子多汇报了漫画的情况:“《漫客世界》周刊已经销售到1.3万份,《北斗神拳》已经成为香港新派漫画的开山之作,在漫画迷中享有很大的影响力。”

很厉害的数据,前世七十年代初的记录,大概也就是1.2万份;看来之所以能超越几年后的数据,这是因为质量和内容的原因。

“好,继续保持,《北斗神拳》我也有在看,构思方面没有问题,但我希望主创团队多注意一下将生活搬入漫画当中,感情要细腻,不管是兄弟,还是恋人的感情。”

“谢老板指点!”

一番了解情况后,两位高管离开他的办公室。

如今的传媒集团,还没有总部管理层,后面逐渐提拔分公司的总经理,到集团来兼职。

而传媒集团的下一步,是收购‘国泰机构(香港)有限公司’,也就是原来的电懋。

《亚洲日报》

“大哥,这不行啊,十几个人的报社能有什么前途,销量才不到一万份,真是丢人死了!要我说,我们又不是差钱,照着《东方日报》的模式发展,我听说当初林志超全港到处挖人,记者都招聘了上百个,所以一创刊,就高达八万的销量。”马珍惜有些上火的说道。

在他看来,办报就得舍得砸钱,学习《东方日报》的模式。

马惜如随即说道:“老二,话不能这么讲!你别忘了,我们办报的初衷是什么?”

马珍惜脱口而出:“自然是通过报纸来传递卖粉的讯息了!”

马惜如脸一僵,说道:“那是次要的!最主要是洗钱,以前我们将卖粉的钱,拿到贸易公司洗一洗,就变成干净的钱。不过那个速度还是太慢,我们办报纸为的是洗钱。不过一开始不能投资过大,以免造成有心人的注意。本来我是想通过狗经这种栏目,来站稳脚步,目前虽然差点,但也算有销量。等个一年后,我们再招募多一些采编人员,争取每年上一个档次,这样一来,就合乎情理,让人说不出话来了。”

马珍惜一想,道理好像很对,只能说道:“原来如此!那就慢慢发展一阵,多搞点狗经和马经,这玩意很多人喜欢看。”

“嗯,这个事情你来办!”

“好,我来办!”

两兄弟都不傻,而且非常聪明,相反跛豪最傻!

两兄弟在台岛有很深厚的关系,正因为如此,前世马珍惜入狱,劳动了三十多位乡绅担保,其中就有邵老六。

林志超带领黄昌宏、李保罗等人,来到金钟海军船坞旧址。

本月,长江实业和港府终于达成一致,对整个海军船坞的规划进行了最终的敲定。主要是考虑道路,以及未来地铁站的问题,双方磋商了几年时间,期间又因为去年的乱象而暂时中止。

香港地铁早在1964年便在开始写报告,请的都是英国的专家团队,当然,也仅仅是写报告,港府并无意现在投资地铁。

据林志超所知,至少也得是70年代中期以后,香港地铁1号线才开始正式修建。所以说,整个规划的时间就长达十年多。

不管怎么说,金钟都是未来地铁的重要站点,所以林志超还是将这个因素考虑之内。

目前,整个海军船坞一共分为两个项目建设——来福士广场、长江广场。

其中来福士广场,是由一座帆船酒店、四座超级大厦(50万平方尺以上的一幢物业),一座购物中心——来福士广场组成;也就是,海军船坞濒海的一侧。

其中长江广场,是由两座酒店大厦及酒店式公寓大厦,和两座写字楼大厦,再加一个大型购物中心组成。

整个来福士广场、长江广场,未来就将被人行天桥连接起来,仿佛一个空中城市。

“远东金融中心AB座,要设计成有三层底座的购物中心,在这一片区域,购物、酒店、写字楼的商业综合模式,要得到充分的体验。”林志超对手下讲道。

虽然大概规划已经出来,但实际上每座大厦的设计还在继续。

这就是林志超的拖字诀,他打算至少拖到明年再奠基,因为长江实业集团‘没钱’!

黄昌宏点点头,随后说道:“两座濒海的远东金融中心AB座,高层在30~35层比较合理,可以节省一些建筑费,亦可以不抢帆船酒店的风头。”

从去年11月,英镑又贬值12%左右,港币随之贬值;因而从今年开始,香港物价全面上涨,建筑类成本中,工资要上涨30%,水泥、木材、钢铁等建材也要上涨20~50%不等。

两座远东金融中心大厦,每一幢的楼面总面积都在50万平方尺以上;若是建到50层,一层1~1.2万平方尺,那么建筑费要贵30~50%左右,达到1.5亿左右;而如果修建30~35层,建筑费可能只需要0.8~1.2亿港币每幢。

林志超望望四周,说道:“帆船酒店50层、后面的海富中心也差不多40多层,这两幢为模摩天大厦,远东金融中心AB座、泰富中心则可以考虑30~35层,得让设计公司弄个整体详细效果图,我们再敲定。”

“好,我和他们讲!”

慢慢来,反正港府也没有催促,毕竟现在市道不好,港府也明白这个道理。

当然,远东金融中心AB座肯定可以在1972年底或者1973年初建成并投入使用,帆船酒店则在1975年~1976年投入使用,海富中心、泰富中心、来福士广场则在1976~1980年相继建成。

至于长江广场,则在1985年后建成。

这几年,长江实业集团的资金压力很大,林志超只能将长江中心的利润划过来,再通过贷款、售楼花等方式,进行完成商业项目。

仅一个来福士广场(酒店 写字楼 购物中心),就得花费8~10亿港币。

绝对算得上大手笔投资了。

回去的途中,林志超讲道:“两个住宅项目什么时候开工?”

长江实业集团在四月份,便已经重启发展地产楼盘。

黄昌宏说道:“就这个月中下旬,一起开工,图纸和审批都已经好了,就等日子了。”

林志超满意的说道:“该准备售楼花了,我长江工业那边的资金都掏空了!”

他有钱(海外四亿多美金),但不想借贷过多,毕竟又不是上市公司,利息都是自己出。主要是大投资都是商业项目,回本慢(6~10年),所以利息还是少一点为好。

黄昌宏笑道:“现在地产已经恢复起来,市场信心也在一步步建立。而这一次受地积比减少20%、港币随英镑贬值等因素的影响,怕是住宅的价格要突破历史记录。”

林志超点点头,黄昌宏分析的有道理,但他却不敢想象具体会有多高。

按照林志超的分析,1969年春夏之交,中低档住宅价格就可以达到55~70元每平方尺;而到了1971年初,价格就可能达到120~160港币每平方尺;到了1973年初时,价格将是200~300港币每平方尺。

从此,香港的楼价将一发不可收拾!

晚上,林志超和家人一起享用晚餐。

他问道:“瑞寰在纽约实习情况如何?”

这个暑假,读完大三的林瑞寰去了奥黛丽投资公司做普通职员,当然仅是实习一个多月。

唐彩芸说道:“奥黛丽说她也不知道,还说是你讲的,不允许透露瑞寰背景什么的,就是一个普通朋友家的孩子去实习。所以,她也没有问情况,免得让手下怀疑!”

林志超顿时有些尴尬,他确实如此交代的,如今放到是他关心起来。

“喔,有道理!不过,瑞寰难道没有和你通电话?”

“通了,他总归说很好,语气也很高兴!”

“知道了,那就是很好!”

一众林瑞寰的弟弟妹妹,见父亲十分关心大哥,并不会吃醋;相反,他们明白这个宠不是那么好得的。

小时候,某个弟弟妹妹犯错,大哥经常跟着一起受罚。这就让他们明白,什么事情都有两面性,大哥受父亲更重视,但要求也更严格。

林志超随后又说道:“最近香港流感爆发,你们要注意点身体,多喝开水多锻炼!”

许彩英不是很重视的说道:“每年都有一阵,应该不要紧吧,虽然最近确实有不少人得了流感!”

林志超认真的说道:“这次流感不一样,短短一个多礼拜,感觉就有很多人得,所以多重视没有问题的。”

此轮香港流感还是很厉害的,大概会有15%的香港人要得,随后开始蔓延至海外。

“嗯嗯,孩子们听见了没有!”

许彩英连忙改变口风,再也不敢掉以轻心。

“听见了爸爸妈妈”

林志超又对吴文英说道:“妈,你最近就不要去打麻将了,休息休息!你年龄也大了,也不要总是打麻将,多活动活动也好。”

吴文英喜欢打麻将,又认识不少人,那些总是奉承她,她也是老好人一个。

当然,还不至于有人敢给她下套什么的,毕竟林爵爷在香港那是只手遮天的存在。

“打麻将也是锻炼,脑子和身体都有锻炼呢!”

“你就少打点吧!你那些朋友,还有抽烟的,你不经意就吸了二手烟。多一些户外活动,才是长寿的好办法。你看你儿子,明天早上六点起床,呼吸最新鲜的空气,再做做运动。40岁了,也是二十多岁的状态。”

吴文英见儿子煞有其事的滔滔不绝劝解,也只能选择减少自己的爱好。

实际上,她就是想听那些女人的马屁,以及主动输钱给她,哄她开心。这一点,林志超早知道会存在这种情况,毕竟他和自己老妈打过麻将,感觉牌技也就很正常的水平,但总是在外面输少赢多,这就让他怀疑了。

不过他虽然就一个老妈,但事关原则问题的话,他还是选择坚持原则。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