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港岛家族的诞生 > 第339章 【货柜码头】

港岛家族的诞生 第339章 【货柜码头】

作者:任猪飞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5 13:55:13 来源:平板电子书

林志超大手笔砸到《东方日报》的投资上,虽然取得很不错的成绩,但明眼人都能看出来,这份报纸暂时赚不到钱。

而传闻林爵士办报代价近200万港币,创下香港办报代价的最高纪录,所以不少人都认为林爵士是想获得舆论的影响力。在去年的那个事件中,林爵士便利用舆论的影响力,支持政府的工作。

这样的猜测,当然很有市场!

与此同时。

一间办公室里。

‘香港四大家族’之一的‘面粉马’兄弟正坐在一起商量事情,老大马惜如、老二马珍惜都面色凝重。

马惜如讲道:“雷洛才四十八岁就退休,一定是有猫腻。放着好好的总华探长不当,现在跑去做收租佬,怕是听到了什么风声。”

马珍惜立即说道:“我听说,是去年那个大事件促使港英政府检讨,又影响到JC局内部。”

马惜如立马眼睛一亮,震惊的说道:“我明白了!一定是JC系统的反贪声音比以前厉害,雷洛听到了风声,故提前退休。反正他这些年赚的钱,几辈子也花不完。”

马珍惜笑着说道:“这也太谨慎了!他以为退休了,那些JC兄弟还有几个人听他的,到时候就没有他那一份了。”

说完,他笑得更狂妄了。

吕乐偏袒跛豪,他自然有些幸灾乐祸。

马惜如却不理这个问题,他认真的思考起来。

良久他似乎想到了什么好办法,也露出笑容。

“哥想到什么,莫非准备扩大市场?”

“扩大个P,哪里有多大的市场。我是在想,最近那个《东方日报》一创刊就名气大震,销量直逼老牌畅销报。”

“哥,你不会也想办报纸吧?那玩意能有卖粉赚钱,我三天就能赚回卖报一年的钱。”

“你懂什么!我们如果办报纸,不仅可以将黑钱洗成白的,还能利用报纸来提高影响力,这就好比是个‘尚方宝剑’.你知不知道,《东方日报》的老板是谁?”

“不知道!”

“是大名鼎鼎的林爵士!别人的关系都已经和港督称兄道弟,潮汕商会的会长廖烈文见了他,也得喊一声林叔叔。他都这样地位高了,为什么还要办报纸?”

“为了巩固地位呗咦,这个办报真的很有搞头!”

两兄弟很快一拍即合!

马惜如甚至说道:“我们办报虽然是外行,但却有一个现成的老师,跟着他学就是了!”

马珍惜说道:“哥说的是林志超?”

“不错!”

“只是这样一来,会不会得罪人?”

“这个不用怕!做白的生意,讲究在商言商,他又能对我们如何?”

“有道理!”

两人不知道的是,商场上虽然讲究‘在商言商’,但商业手段可比社团上的事情‘黑暗’得多。重要的是,商场手段就好比是钝刀子捅人。

就拿此时的张玉良家族来说,当年得罪林志超后,一直遭受商场打压。当年一个大楼盘盖完还没有卖出去,冻结不少资金;又陆续损失两座德辅道的大厦,家族底蕴衰弱;更重要的是,一步错,步步错,张玉良由于前面错过最好赚钱的时机,于是在后面就碰到了银行挤提和左冷禅之乱,导致损失不菲。

此时的张玉良家族,连身家过亿都算不上了(物业暂时贬值),已经焉了不少。这一世的会德丰,自然也不是张家可以攀得起的。

这种钝刀子杀人,让张玉良痛苦不已,每一次他想到当年的事情,都好生后悔,导致后来错过太多机会。

“马尔科姆先生,欢迎来到香港!欢迎来到环球集团!”林志超在环球大厦一楼,率领鲍比副总裁等高管,迎接了马尔科姆·麦克莱恩等海陆联营一行人。

他和马尔科姆·麦克莱恩是很好的朋友,林志超每次到美国,马尔科姆·麦克莱恩都会约他打高尔夫,畅谈集装箱运输的前景。

而环球集团目前也展开了‘欧美日’集装箱航线,只不过是六艘改装后的集装箱船(自由轮)。

目前香港并没有集装箱货柜码头,但港府已经决定在葵涌地区拿出三幅地皮进行招标,进行集装箱运输码头。其中1号码头的占地面积最大,且是位置最好。

于是,林志超便打算联合马尔科姆·麦克莱恩,共同投标。

马尔科姆·麦克莱恩主动拥抱,并说道:“林先生,很早就想来香港了,可惜一直未能成行。今天我终于来了,我也非常高兴!”

“哈哈,不会让你失望的,这边请!”

随后,林志超带着马尔科姆·麦克莱恩一行,考察了环球集团。

一流的总部大厦,宽敞的办公环境,以及精神奕奕的职员,这些无疑都是证明——环球集团是一家厉害的大集团。

马尔科姆·麦克莱恩称赞道:“这几乎都是华人管理层和职员,却能良好的管理着一支庞大的船队,我们西方人的偏见,已经彻底发生改变,因为香港航运在林先生的带领下,已经超过了希腊。”

林志超笑着说道:“哈哈,你过奖了!我们的副总裁鲍比先生,为环球集团也带来了西方航运的优秀经验和管理,我们是在一个学习的过程中成长的!”

鲍比顿时备受荣幸,他其实更多的作用是‘欧美业务’上的沟通和管理,集团出力的地方不是特别大。

马尔科姆·麦克莱恩点点头,说道:“你说的对,互相学习才能更进一步。”

他这次来香港,便是打算和林志超联手,快速发展香港的集装箱运输,不仅仅是香港地理位置很重要,更重要的美国军方希望尽快更好的利用香港。

至于为什么一定要和林志超联手,毕竟港府拿出了三个码头陆续招标。第一,是因为林志超是地头蛇,且实力最为雄厚,表明要竞标1号最大的码头;第二,他们希望速度可以更快的建设,这就更离不开林志超了。

而林志超这边,也是感受到压力,必须联手才有希望中标1号码头。

原来,三家行走香港航线的著名欧洲航运公司——边行轮船公司(英国)、赫伯罗德(德国)、海外货柜(英国),联合本地财团——太古洋行、和记洋行、嘉道理家族、汇丰银行、捷成洋行,也组成了财团——现代货柜码头公司,成为有力的角逐者。

与此同时,日本大山船坞公司表示要参与投标,这是一家实力不错的货柜箱运输企业。更何况,香港的地理位置,对日本货物运输非常重要。

本来,海陆联运也是单独的有力竞争者,实力比日本大山船务更高。

这样一来,林志超若是单独组团,固然可以在标价上面获得胜利,但是港府到时候要不要求运输量呢?这是一个问题,他的货柜箱运输目前并不占优势,才刚刚起步而已。

所以,他拉上原本准备投标3号码头的海陆联运,来合作投资1号码头。这样一来,两家的实力便成为最大。

回到会议室。

冯永发拿出一幅地图,上面标注了葵涌地区的码头招标,这次马尔科姆亲自前来,又带着团队,两家就是准备合组财团。

“林先生,你认为这次的投资规模是多少?”

“标价不会高,不过后续的建设费用较高,毕竟他是123码头中的最大货柜码头。我预测,初始资金需要6000万港币,我们两家各需支出3000万港币,也就是530万美金。”

港府在今年6月底正式截止投标1号码头,在7月初宣布中标;2、3号码头是接着后面招标,预计一年内全部完成招标。

6000万港币只是包括标价,以及初始的建设资金,后期可以利用贷款来完成。

马尔科姆点点头,接着说道:“那合组公司的名字是?”

林志超笑着说道:“就叫‘环球海陆货柜码头有限公司’,简称‘环球海陆货柜’,如何?”

事实上,不管是海陆货柜也好,还是日本大山船坞也好,这两个货柜码头最终都被他们进行了出售。

“可以!合作愉快!”

“合作愉快!”

对于林志超这个曾经一度打算融资给海陆联运的人,马尔科姆是不会在香港一个码头上斤斤计较的。

随后的两天。

林志超陪同马尔科姆考察葵涌,游玩香港,也算是非常给面子。

当然,他去美国的时候,别人也是如此给他的待遇。

两人都对货柜集装箱运输十分看好,但是这个发展太漫长,一开始介入的,不一定最终活下去;前世的海陆联运,便在八九十年代将创始人提出管理团队,马尔科姆因而只能拿着钱养老;而到了九十年代末,海陆联运甚至卖给了马士基。

这也是为什么,林志超没有一开始大力发展集装箱运输,因为他要考虑发展趋势和速度缓慢。

第三天。

环球航运和海陆联运宣布联合成立‘环球海陆货柜’,在香港商界掀起了一阵浪。明眼人都知道,这两家的实力之强大,无人可以出其左右,那么就是对葵涌1号码头势在必得。

以太古为主的‘现代货柜’董事局,立马意识到强劲对手诞生。一开始,他们还以为联合8个财团组成的‘现代货柜’可谓志在必得,如今他们已经有股东打了退堂鼓。

当然,这个退堂鼓不是解散公司,而是希望现代货柜集中力量去争夺2、3号货柜码头。

现代货柜董事局主席施约克,这天约见海外货柜(英国)的负责人维斯比(占股30%),以及边行(英国)(15%)、赫伯(15%)等公司的负责人。

本地五家洋行一共才占股40%,实际上‘现代货柜’就是英国人的利益代表。

施约克:“这次林志超突然和海陆联运合作,大出我们的意外,大家觉得该如何应对?”

本来,集合如此多的英资,倘若林志超单独投标1号,他们便可以向港府施压,要求港府设置每年20万个货柜箱的运输量。

直接针对环球集团是不可能的,毕竟港府、英政府也不会这样做,但是要求每年20万个货柜箱的运输量,这是环球集团不可能达到的,因为据他们所了解,环球集团才刚刚展开业务。

而现代货柜集齐三家欧洲货柜公司,实力不可小窥,则可以达到这个要求。

维斯比说道:“没有办法!我们都没有想到,林志超和美国的关系如此好,所以这件事是不可能通过官方渠道来偏袒。所以要么在1号码头的标价战胜,要么全力竞标2号码头。说实话,如果仅是海陆联运,那么他们最多仅能活得2号或者3号,我们这个财团实力最强大。但现在嘛.”

后面的话没有讲出来。

施约克暗暗恼火,林志超崛起太快,对英资洋行形成很大的威胁。与此同时,偏偏英资洋行的汇丰、和记、会德丰都和他关系不错。

实际上,林志超和太古、怡和才有过直接的‘过节’。

更重要的是,林志超在港府和英国的关系也非常深厚,所以从未遭到港英政府的打压,相反还有照顾。

“那好吧!先投标1号码头,若是不中,再争取2号码头!”施约克无奈的说道。

此次现代货柜组团,怡和洋行拒绝参加,似乎觉得这个没搞头。而太古洋行凭借本地洋行的优势,股份虽然占得仅15%,但施约克却当选董事局主席。

五月中旬,星岛。

“老板”

香格里拉酒店管理公司副总裁兼新加坡香格里拉酒店CEO杰森,带着管理团队迎接了林志超,并带着他参观写字楼。

香格里拉酒店管理公司,是一家从事酒店管理的企业,是林志超家族自己的酒店管理公司;大型酒店集团的业权和管理权都是两个部门,一家优秀的酒店管理公司,可以一分钱不用投资,便可以获得高额的利润,也就是轻资产企业。

像香港的美丽华酒店,每年要叫4%的毛利作为管理费,星岛的香格里拉酒店也是如此,不过只签约了十五年的管理合作。

实际上,不用十年,香格里拉酒店管理公司就能成为一家优秀的酒店管理企业。

回到会议室,林志超率先问道:“杰森,新加坡香格里拉酒店的筹备进展如何?”

杰森立马认真的汇报道:“老板,目前我们的管理团队已经完整,正在联合‘洲际酒店’进行培训酒店员工.我们将会保证,每一位酒店员工的培训时间都将到达半年时间,未来将定期进行培训”

林志超满意的说道:“这些经验都要认真学习下来,将来我们要有自己的一套管理流程。”

杰森干劲十足的说道:“没问题!”

实际上,一家酒店管理企业,势必要有自己的订房系统、和航空公司进行合作等,这些都需要香格里拉酒店管理公司慢慢去发展。

新加坡香格里拉酒店将在今年的元旦开业,实际上只是第一期工程竣工,后期要慢慢的发展。

林志超甚至有个预测,一开始的生意并不会好,所以他打算一两年内进行上市。反正,不能再将自己的钱砸进去太多。

“本地管理层达到多少?”

“星岛香格里拉酒店的本地管理层达到60%,另有30%香港派驻过来的,还有10%是通过海外招募的。”

这个比例不错!

香港的酒店业还不算发展,虽然这些年依托美丽华酒店培养了不少人才,也只能是勉强够用。当然,林志超打算将香格里拉酒店开到整个亚洲,再辐射至欧美,将来成为‘港风酒店’的代表。

所以,他一直要求杰森多使用当地的管理人员,最终形成一个全球化的管理团队。

至于‘港风’的气质,自然是通过林志超这个总裁来传达的——集大成于一身的风格。香港本来就是中西文化交汇的地方,所以‘港风’也就是中西合璧的气质。

据个例子,如果在欧美开设香格里拉酒店,林志超不会追求自身的特点,而是寻找优秀的历史建筑来进行二次创作,保留一些当地传统文化,再赋予现代化酒店文化。

和大家聊了一阵酒店管理后,林志超才心满意足的去现场观看。

此次林志超来星岛,除了检查香格里拉酒店的进展,还有就是参加‘来福士广场’的奠基仪式。预计投资1个亿的‘来福士广场’,将正式动工。

这座来福士广场将由八层购物中心(含地下两层),以及一幢32层高的写字楼大厦组成。建成后,将成为新加坡的第一个购物中心,也是乌节路的第一个购物中心。

奠基仪式当天,李律师率领发展局的人一起参加了奠基仪式。

李律师期间询问:“林先生,你是油船运输领域的行家,认为炼油产业的前景如何?”

这个话题有些奇怪,林志超运输石油,但不一定了解炼油产业前景。他就像想投资,没有成套的设备和技术,一切都是白搭。

林志超如今的财富,做什么事情都不是靠异想天开,所以就没有打算现在发展石油和炼油。只有八十年代到来之后,收购赫斯基和港灯后,他才有条件进入这一行。

“前景非常大!新加坡地处海运要害的关口,若是发展炼油行业,可谓得天独道的优势。裕廊岛那边,便是天然的良地。再一个讲,中东局势就是个火药桶,将来在石油上的争夺,怕是不知道多少冲突。越是这样,说明石油资源越重要。新加坡虽然不产石油,却可以炼油、储油。”

李律师笑着说道:“我喜欢和林先生谈这些,你总是很有长远的见解!”

林志超说道:“可惜我没有技术,不然我就在裕廊岛投资这个了。”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