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港岛家族的诞生 > 第326章 【掉队和赶上】

港岛家族的诞生 第326章 【掉队和赶上】

作者:任猪飞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5 13:55:13 来源:平板电子书

六月初旬。

虽然事情进一步发展,但林志超感觉还不是很危险,便每天依旧选择去环球大厦上班。

他也去荃湾上班,但交通工具让人想不到,是通过乘坐游艇前往荃湾的码头,再在保镖的护送下抵达长江工业园。这样一来,林志超就不需要经过太多的地方,安全也能得到更大的保证。

突然间。

冯永发兴奋的走进来,并说道。“老板,第三次中东战争打响了,苏伊士运河已经不能通行!”

林志超也露出喜色,抬头说道:“从哪里来的消息?”

冯永发立即说道:“是从埃及传回来的消息,消息绝对真实可靠!”

环球航运集团拥有一个全球的信息网络,绝对是所有船东第一手得到消息。当然,林志超本人也知道就是这段时间爆发第三次中东大战,并开始关闭苏伊士运河长达八年。

林志超笑着说道:“嗯,看样子这次运费又得暴涨了!重要的是,我们即将下水的油船,一定不缺租赁对象。”

冯永发点点头,说道:“虽然全球十万吨以上的船只,本来就不能通过苏伊士运河;但全球商船实际上有70~80%左右的吨位,一直是走苏伊士运河,如今这部分船路程远一倍,运费肯定暴涨,需求也大增。我们船东,又一次占据主导位置!”

不错,现在是船东强势,而不是租家强势。

所以若是轮船租期满了,环球航运要签约三年长约,是毫无问题的,价格自然是市场长租价格;关系好,可以打点折扣。

而即将下水的10艘22.6万吨油船,更是将成为香饽饽的存在。这种船只运营费低,一次性可以拉大量的石油,成为抢手的存在。

22.6万吨的油船,正常的年回报率是20%(船越大,回报率越高,风险也越大),也就是五年时间回本。

而如今,林志超预测第一年的回报率要达到50%以上,也就是一艘22.6万吨的油船,年利润可能达到1100万美金以上。

第二年开始,可能依次下降。

林志超打算和大家签约三年,他们不会不签约的,因为价格肯定有优惠。而且,林志超一直是签约三至四年,并不是突然要求如此。

“我可能这个月下旬,或者下个月上旬,会去海外谈合作。你要镇守香港,第一是稳定公司职员的情绪,保证公司正常经营;第二,坐镇总部,全球一盘棋。”

另外一名副总裁掌管对外,这个副总裁掌管对内,合作这些年来,也相得益彰,很是不错。

“没问题!我们一定保证公司正常运转,克服一切困难!”

林志超点点头,说道:“嗯,去忙吧!”

“好的”

待冯永发离开后,林志超思考起来。

他如果出国,肯定要将唐彩芸喊回来坐镇香港,相信8~10个保镖保护她,是没有问题的。她回香港,主要是代表林志超,主持抄底地产。

此时,由于已经瘫痪很多地方,出现很多流血时间,已经开始又大量的富人准备变卖资产,开始移民。

所以此时的地产,已经跌得很厉害了,报纸上刊登出售物业的广告,比比皆是。

但林志超一点也不急,就让暴风雨再猛烈一点吧!

第三次中东大战只打了六天,所以又称‘六日战争’,但以色列取得的战果,堪称神迹。战争共持续了六天,以色列占领了埃及的西奈半岛、叙利亚的戈兰高地、约旦河西岸地区、耶路撒冷,以及约旦所管辖的地区及加沙地带,共达650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

这个世界就是弱肉强食,以色列打了那么多次中东战争,一次比一次的土地扩大。

虽然站在道义上讲,以色列是欺负弱小的典型;但理性角度来讲,以色列越来越强,怕是人类灭亡,以色列才会灭国吧!因为后世别人都有核武器,并且具备陆基、空基和海基三种核打击能力,大国也不会去和以色列作对。

与此同时,‘六日战争’虽然结束,但由于埃及失去西奈半岛,所以心中非常憋屈。

埃及不甘心眼睁睁看着运河易主,决定无限期关闭苏伊士运河,派出军队在运河的多处航段凿沉运输船、挖泥船及其他船只来封锁航道,还在运河中布放了水雷,加以军队巡逻,防止对岸的以色列清障以使用苏伊士运河。

埃及的封河工作十分顺利,但是,这却苦了当时正在运河中航行的船只。埃及封锁苏伊士运河后,有15艘外国商船被堵在了运河中,其中14艘船只被迫在苏伊士运河最宽处——大苦湖锚泊,余下的一艘美国商船“观察者”号在运河中的提姆萨赫湖搁浅。

环球航运的船只都躲过这一劫,让林志超购买的战争险居然浪费一年,当然,他也只是给经过苏伊士运河的船只上了战争险。

全球运费立即暴涨,单程短租上涨100%,船东们陷入狂欢之中!

启德机场,林志超接到从海外归来的唐彩芸,在保镖的保护下,车队并没有经过九龙尖沙咀回港岛,而是来到观塘的码头。

最近这段时间,林志超充分利用水上优势,不坐天星小轮和汽车轮渡,该坐自己的游艇穿梭九龙、港岛、新界荃湾。

登上游艇后,唐彩芸问道:“我在海外都看到报纸,说香港的事情越演越烈!”

林志超点点头,说道:“有向更加暴力发展的倾向,很快香港可能会出现真假所以,你回香港坐镇,只需要居住在深水湾80号就行,我已经安排好安保力量。”

唐彩芸说道:“那不行呢!不是要抄底物业嘛,我去公司放心一点。”

林志超笑着说道:“不急那点时间,而且地产也没有到底,等我回港再抄底。我大概七月中旬回港,机会多的是。你呢,就在别墅待着,偶尔去岳父家坐坐就行。”

就是要一个定海神针,毕竟林志超在海外的话,可以通过电话遥控指挥几家集团公司的管理层,以前都是如此。唐彩芸在香港,更多的是应对一种万一手段。

唐彩芸点点头,不再多说这方面的消息,男人是她的主心骨,所以还是听从的好。

两人的大儿子也已经十八岁,即将读大三,但毕竟撑不起场子。所以,林志超依旧信任唐彩芸,至于许彩英,她不喜公司的事情,林志超也从不强求。

当天晚上,在深水湾80号,林志超夫妇款待了唐仲源一家。

唐仲源将小儿子唐友千一家四口送到温哥华去考察,打算在那边买个住宅物业,算是备用着。而自己夫妇俩和大儿子一家,则留守香港,看守家业。

香港的海派属于左右逢源,而粤派大多数属于亲英势力,这是因为海派都是内地迁过来的,以前都是爱国实业家;而粤派大多数都是一直和港英政府打交道,认可比较高。

唐仲源希望祖国好,但不希望.所以,他也是在做两手准备。

席间,唐仲源好奇的问道:“志超你打算出国?”

林志超点点头,说道:“嗯,有好几艘22.6万吨的油船要和客户们谈谈租约的事情,不过只是想先去日本一趟,很快就回港。”

唐仲源、唐显千惊讶起来,他们虽然不做航运,但因为女婿和姐夫在做航运,也是关注的;如今苏伊士运河关闭,运费暴涨,岂不是说这几艘油船的要大赚。

“非常抢手吧?”唐仲源问道。

“嗯,非常抢手,而且价格也高!”林志超轻轻的说道。

他打算六月底去日本,和几家航运公司谈;七月份回港一趟,待到中旬再去欧美一趟,争取月底又回来。

这些事情本来可以交给鲍比·布莱尔去搞定,但林志超习惯性的这种大生意自己去谈。毕竟他心底的想法,手下是不可能清清楚楚的。

只要将事情谈好,到时候油船下水,鲍比·布莱尔就代表他去签约合同就行。

长江实业。

“什么?你打算移民加拿大?”林志超惊讶的看着李高福,没想到他居然要做这样的决定。

李高福点点头,说道:“现在外面很多人都准备移居加拿大,那边政府一直对富豪和技术人才打开大门,而且温哥华的华人开始聚集不少,所以我打算带着家人移居过去。”

林志超顿时沉默起来,他都没有想到,李高福做出这种决定。

不过现在想想,李高福的性格动如脱兔,自变幻中他会发挥强劲的适应和克服环境能力,甚至谋求突破。

早年间,让他去日本推销拉链,很快适应并取得成绩;让他去走私货物去JF区,亦做出成绩;让他去走私货物去奥门和对面,亦很快取得骄人成绩。他就像是一个让人一开始小瞧,然而最后总不会让人失望的人。

当然,正因为他总是渴望寻求突破,也在1957年、1965年看错一些形式,有些冒进,因而受到损失。否则,他恐怕资产已经是两三个亿。

“你难道打算便宜出售物业?这可是账面上的直接损失!”林志超没有打算劝他留下来。

就像冯景禧一样,也准备去加拿大发展,但最终他会发现那边还是不适合创业,只适合养老;风波平息,自然就会回来。

李高福忍不住看向林志超,终于从中发现一点点端倪,他知道,林志超是想劝他留下来的。不过他决意去加拿大,因为香港此时太可怕了。

所以,李高福说道:“打算出售中环的太平行(12层高,5万平方尺楼面),和位于喜欢的一个未建楼盘,面积6.5万平方尺。其余物业留在手里,静观其变。”

李高福最值钱的物业,是上环永乐街的福和大厦(22层)、中环的太平行,每一幢在巅峰时都是价值两三千万。

林志超点点头说道:“价格想好了没有?”

李高福说道:“你要是想要,按照市价给我就行!”

他倒没有难为情,毕竟这是生意。此时他的手里,只有两千万现金,不过为了更保险,他决定出手一点物业。

林志超说道:“太平行就800万港币,西环地皮就500万,我给你1300万港币。这个价格呢,按照1965年初的巅峰价格,你要损失60%。当然,还有一种办法,那就是我借给你1300万港币,你将物业抵押在我这里。”

李高福马上讲道:“就出售吧!我还有不少物业在手上,赌输赌赢都无所谓。”

他想过,自己是去加拿大发展事业,势必需要个三千多万港币才心安。与此同时,他在香港还有一幢福和大厦、数百个住宅单元和商铺(每幢大厦预留30%)、多处花园洋房、多幢唐楼物业等,这些物业在1965年初时,价值高达六七千万港币,如今价值仅剩下两千多万。

林志超点点头,说道:“我让他们和你安排签约,钱就从万国宝通转美金给你,省得你麻烦了!”

他出的价格,李高福在外面卖不出去,又是美金转账,省却他不少麻烦。

“嗯,没问题,还得感谢你帮忙!”

林志超笑着说道:“别说那些了,我本来没有打算走,而是打算静观其变。”

李高福点点头,其实在他看来,林志超就算要抄底,也不会在现在抄底。实际上,外面的物业压根卖不出去,所以还是帮了自己。

但换个角度,他也知道林志超的身家主要在航运上,而现在航运大涨,且航运是可走资产,所以林志超肯定是稳赢的局面。

李高福离开后,林志超摇摇头,这个好友啊,又搞错一次地产形势。他要不是底子厚,财富真经不起这样折腾。

但李高福底子确实厚,在1955年地产风行的时候,他能排进香港前五。所以,他现在身家依旧丰厚。

当然,这也和他凡是都做两手准备有关!

就拿这次来说,若是他在加拿大事业进展不顺,而香港又已经稳定下来;李高福完全可以调转方向,再回香港发展,凭借其再香港拥有的物业,能轻轻松松在1972年上市。

当然,前十大地产商可能与他失之交臂了。

像是郭德胜、李兆基、王德辉、陈曾熙之流,全部家当也可能就1500~2500万,但他们只要在年底开始抄底,那么手中的资金很快就可以翻倍;再加上他们第一时间又进入开发地盘之中,财富增加更快。

郑裕桐就比较厉害了,估计这次抄底至少3000万,因为在1960年其周大福珠宝已经盈利500多万港币;这些年也投资几次地产(建一幢卖一幢模式),自然也是赚到了钱。

还有就是合和的胡应湘、大昌地产的陈德泰,实力也比较不错,但不知道能不能第一手抄底,应该动作不大。

以上就是在1968~1972年的虎将们了!

应该是‘六虎将’——新鸿基、华懋、恒隆、新世界、合和、大昌,而前世的五虎将只是一个笼统的说法,实际上当时华懋、大昌都有实力位列其中。

这一世,李超人严重掉队了,当然是因为林志超的原因。

而李高福掉队,则是他自己的原因!

另外一边,李超人眼见香港形势越来越复杂,顿时苦涩起来。

好不容易在地产上,发展了两幢工业大厦(个人占股65%,长和公司投资),没想到发生这种事情。而此时他手中的现金,也不过区区260万的现金,工厂还在开工,但盈利已经不多。

他没有想过抄底,因为他也不知道香港会发展到何种程度。

他真正想的是,区区260万港币不足以保证一家人在海外过上富裕的生活。不错,他已经打算带着一家人去新加坡避避。

“明月,东西收拾好了没有?”李家成看着妻子、两个儿子,问道。

“收拾好了,可以出发了!只是诚哥,我们真的要去新加坡生活吗?”庄明月不舍的说道。

她不仅仅是不舍香港,也有不舍老公好不容易创下来的事业。

李家成安抚道:“只是去新加坡避一避,一旦香港事情平息,我们立马就回来。而且,我们在新加坡的时候,工厂我会通过电话指挥,不会影响生产和交货。”

在这个时间段,能移民的都是有钱人,中产阶级都不配移民,比如一般公司的企业高层;所以,长和塑胶厂的管理层都没有实力移民,那么他们只能干好当前的事情。

林志超手下的高层,都是有实力移民的,但也只能保证过上基本生活。因为加拿大的移民条件是投资125万港币左右(购置物业也算),而长江实业、长江工业的高层勉强合格而已,环球航运的高层稍微充足一些,但也过不上多好的生活。当然,有林志超以身作则,他们都不会考虑移民的。

因为香港的中产阶层都无法移民,所以香港的实力还在,为后续的恢复立下汗马功劳。当然,富豪们也会回流的。

庄月明点点头,说道:“那就好!说实话,我就习惯在香港生活,新加坡去了好几次,也喜欢不起来。”

李家成说道:“走吧!我会时刻关注香港的!”

只要香港平息下来,他肯定要回香港的。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