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游戏 > 知否:我,异姓王,明兰舅父 > 第三百三十二章:明兰及笄,舅父,明儿好看吗?

虽然延边战事,卫渊并未过多参与。

但当时卫渊可是被亲命为北伐行军大总管,节制天下兵马。

而且,吐蕃出兵,与周军遥相呼应迫使西夏撤军的计策,也是卫渊提供。

也就是说,无论是西夏的李谅祚,还是辽国的耶律信先,此刻都是卫渊的手下败将。

待卫渊来到宣政殿,见到他二人时,才发觉这二人,早已无最初相见时的那种英姿勃发与不可一世。

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肉眼可见的疲倦与衰老。

仿佛,经历了一场国战,二人在心境上,都有所成长了。

“太傅,朕今日请你来,主要还是他二人想要见你。”

坐在龙椅上的赵曦,随手指了指他二人。

二人陆续向卫渊作揖,

“卫将军,我们又相见了。”

“今日是我等三国签订盟约的日子,望此盟约签订之后,我三国能永保太平。”

“.”

原先,大周早已与他们商量好了停战协议,那就是每年要给大周赔偿一笔银子。

如今,不过是来确定一下,顺道补充一些条款,各国互换国书,正式签订停战盟约。

卫渊没有吭声,而是很默契的看了一眼赵曦。

这位小皇帝竟然故作咳嗽两声,说身体欠恙,直接离开此间。

待皇帝一走,卫渊顿时放开自我,看向李谅祚与耶律信先二人,冷嘲热讽道:

“一纸盟约,你们认为,就能永保太平了?”

李谅祚皱眉道:“卫将军,战事已经结束了。”

卫渊冷哼道:“这场战争为何会发生,你我都心知肚明,无需揣着明白装糊涂。”

“你们撕毁的盟约,也不知从何数起了,一直以来,我大周对你们二国都算仁至义尽。”

“可你们呢?要让本侯怎么说你们好?说伱们没有教养?是蛮夷之邦?”

耶律信先抱拳道:“卫将军,今日我二人上奏大周皇帝陛下,想要见您,是想见一见您这位英雄,否则,下次见您,不知要到几时了。”

卫渊冷笑道:“你们辽军自南下以来,杀了多少无辜百姓,还记得吗?你怎么还有胆子来我大周?耶律洪基让你送死来了?”

耶律仁先已经死了,耶律义先只适合做先锋,不适合领兵打仗。

耶律皇室想要掌握军队,只能去依靠耶律信先了。

耶律信先怅然道:“卫将军,你我都是军人,应该知道,打仗,就没有不死人的道理,我大辽的勇士,也近乎折损在你们大周境内。”

卫渊道:“若你们不来侵我大周,焉有伤亡?再说,你们辽军死的是军人,可我大周那些无辜百姓,算什么?算枉死不成?!”

耶律信先无言。

卫渊道:“对于盟约上的两条,要写清楚,写明白,第一,自即刻起,辽、夏两国,皆视大周为上邦,尔等为我大周属国。”

“第二,你,耶律信先,还有你,李谅祚,要在我大周新建的‘烈碑’前三跪九叩。”

耶律皇室想要掌握军队,要去依靠耶律信先不假,但是,耶律信先是在大周中原一战的逃兵。

他的活着并不光彩。

而且,整个大周的朝廷,无人不想将耶律信先啃食殆尽。

想让耶律信先掌控军队,还不能再次惹怒大周,那么只能让耶律信先去赔罪了。

大周乃是礼仪之邦,不可能真杀一个犯下过滔天罪恶的来使。

毕竟,这个时代,可没有什么军事法庭。

从辽国而来,背上使者的名声,在敌国间行动,就如同挂了一块免死金牌。

再说,如今杀一个耶律信先,对大周并无益处。

既然决定要停战,那就干脆一停到底。

对于卫渊的要求,耶律信先与李谅祚本有意反驳,但是当看到卫渊那杀人的眼神时,二人都是有些怯弱了。

他们发现,曾几何时,还能与卫渊在气势上一较高下。

但如今,即使二人合力,也难与现在的卫渊相比较了。

开武元年四月二十三日,耶律信先与李谅祚祭祀烈碑,并在烈碑前三跪九叩,当着大周百姓与百官的面,高呼大周皇帝为‘上邦之主’。

四月二十四日,三国正式互换国书,签订盟约,史称——【三国第一次停战盟约】

五月初旬,耶律信先与李谅祚心事重重的离开汴京。

三国之间的战争是结束了。

但是,他们知道,在他们自己的国土上,还有一场更为严峻的战争,在等着他们自己。

那是一场有关于权势的斗争,也能直接影响未来的天下大势。

五月六日。

由张桂芬操办的大会正式举行。

谁都清楚,这场大会,就是为了给明兰挑夫家。

是以,全汴京的勋贵子弟们,只要是单身的,几乎都来了。

这场选婿大会,也就成了整個汴京的头条新闻。

以致于过去十余年二十年,京城中都有人在说这件事。

最终的胜出者,是还未离京的顾廷烨。

待其胜出之后,张桂芬在大会后方新建的别院里问明兰,

“那顾廷烨,你可相中了?”

明兰道:“听说那顾家子生性浪荡.”

张桂芬道:“你如此冰雪聪明,难道真以为那顾廷烨,就是世人传闻的那般?”

明兰低头不语。

张桂芬笑道:“这事最终如何,还是得看你们如何往来了。”

总之,直到明兰及笄礼那天,原本早该离京的顾廷烨都没有走,而是送上了一份很厚重的礼物。

盛竑看到那厚礼,简直要两眼放光。

他算是早就想明白了。

自己这个当爹的,是万万不可能左右明兰的婚事了。

倒不如,趁着明兰还未出嫁之前,能搜刮一点儿是一点儿。

明兰的及笄礼本该是定到四月份,可是因后来各种原因一拖再拖,直到五月十日左右,才算是正式举行。

主要还是因为赵祯是去岁三月底四月初旬驾崩,虽然赵曦取消了臣子三年戴孝的繁琐规矩,但也不好在先帝驾崩前后就去做一些盛大的宴请。

尤其明兰还是卫渊的外甥女。

明兰的及笄礼,可谓是穷尽奢靡。

不仅皇帝亲自给了礼物,甚至,远在北地、江南的那些富商权贵们,统统来了。

大周开国以来八大王,赵氏皇族的根底所在,都有五个王爷,给明兰送了礼。

京城内,文官由王安石、范纯仁牵头,几乎都来庆贺了。

武将那边自是不用多说。

整个及笄礼,就跟开朝会似的。

而这一切,都是卫渊的刻意为之。

待明兰过了及笄礼,用不了两年,就要出嫁了。

到时,嫁为人妻,他这个当舅舅的,就不好再帮她什么了。

如今,为她举办这么大的及笄礼,就是要告诉世人,明丫头位比公主。

一般的及笄礼,来几个亲朋长辈也就罢了,但明兰的及笄礼,卫渊却是将整个朝廷给搬来了。

小小的盛家根本就装不下。

盛竑夫妇更是忙得不可开交。

王若弗一直待在后院待见那些京中贵妇们。

卫恕意的地位如今自是不用多言,可即使尊崇,但也没想着,与王若弗争执什么。

索性,这照顾京中贵妇一事,就由她去了。

王若弗本以为,身为盛家明面上的主母,还是有几分脸面在的。

但说实话,盛家算个屁?

人家这些贵妇今日能来,全看在卫恕意母女与卫渊的面子上。

卫渊将京中所有能请来的权贵都请来了,却只是为了一个小家族庶女的及笄礼,说实话,这引得一些人不悦,偷偷摸摸的说起卫渊坏话,

“知道的,还以为这明兰是卫渊的外甥女,不知道,以为是他亲女儿似的。”

“好了,小心隔墙有耳,说话小声点儿,如今那位卫太傅,可是陛下的老师,咱们大周朝的恩人。”

“什么恩人?我家官人可是说了,指挥数十万大军,要是连小小的辽贼都赶不走,那还不如死了去.”

“.”

说这话的人家,并不是京中权贵,也不是跟随赵家的开国勋贵。

他们更像是前朝老臣,在大周开国初年,对柴家可谓忠心耿耿。

后来因为周太祖陈桥兵变,黄袍加身,为了不让忠心柴家的那些大家族势力心存不忿,只好对他们做出安抚,封公封爵不在少数。

只是让他们远离了朝堂权力中心而已。

“嗯?那是不是柴郡主?怎么她也来了?”

“什么?是柴郡主?”

“柴郡主怎么也来了?”

“.”

当朝柴郡主,年方二八,正值妙龄,身份高贵,模样俊俏,行事彬彬有礼。

在这个没有什么公主、长公主的时代里,柴郡主这三个字,就代表着地位最为尊贵的少女。

柴郡主叫做‘柴薇’,取谐音采薇二字。

柴郡主只来过汴京几次,平日里,包括她在内,整个柴氏家族,几乎都远离了朝堂,靠做生意为生,活动于黄河两岸附近。

这会儿,张桂芬正陪着柴郡主在闲聊,

“郡主怎么有空来参加我外甥女的及笄礼了?”

“你成婚时都不邀请我,怎么,你外甥女及笄礼,也不愿我来?”

“郡主,您这是说的哪里话”

“唉,我的芬姐姐到底还是地位变了,现在都成国夫人了,想必是不太听我这个郡主的话了”

“.”

张桂芬心知,柴郡主能来这里,绝非是因为自己或者卫渊。

而是因为徐长志。

众所周知,皇帝赵曦将柴郡主赐婚给了徐长志。

这对徐家来说,是‘荣幸’。

毕竟,赵、柴一家‘亲’。

在大周初年,相当长的一段岁月里,柴家之于大周,就相当于萧家之于辽国。

及笄礼开始之前,柴郡主还特意去见了明兰,送给她一件很贵重的首饰。

明兰颇有些受宠若惊的感觉。

实际上,今天整整一日,她都是这种感觉。

毕竟,仅仅只是自己的一个及笄礼而已,居然请动了那么多人,而且还都是关乎着家国天下的大人物。

她小小内心里,焉能不会震撼?

试想,自己不过就是一个家中庶女,这辈子原是难有指望。

但自从,当时她远在边关的舅舅,差人送给她一枚簪子开始,似乎,她感觉,自己的命运,就有所变化了。

说不清,也道不明。

卫渊专门请了礼部的老学究来为明兰及笄。

总之,这一场及笄礼,让所有人都见识到了冠军侯府的强盛与人脉。

也是自今日起,所有人都才意识到,明白过来。

冠军侯,已经是一位权臣了。

一言,可定兴衰的权臣。

很多人的命运,都绑在了冠军侯府这艘巨船上。

倘若有朝一日,冠军侯府的这艘船翻了,跌入大海中,那么,整个大周,都会因此爆发海啸。

很有可能,会死很多人,会让大周伤筋动骨。

或许就连这时的官家乃至王安石都没意识到。

杀一个卫渊,其实很容易。

但是杀太傅、冠军侯、骠骑大将军、枢相、上柱国,则很难。

由于女子及笄,都是由女子家长来操持,所以,对于明兰整个及笄的过程,卫渊都是在旁观看。

只是,出乎意料的是。

簪上发笄的明兰,忽的朝着卫渊坐在的位置施礼笑道:“舅父,明儿今日好看吗?”

那一笑,百媚陡生。

那一笑,是少女到成年女性的锐变。

卫渊点了点头,语重心长道:“好看,我们家明丫头,无论何时何地,都好看。”

他的思绪逐渐回到初到扬州又离扬州时。

那个时候的明丫头还小。

跑到城外,哭着喊着舅父别走。

那个时候,卫渊就打定了主意。

一声舅父,换她一声平安。

明兰不知卫渊现在想什么。

她只是朝着她认为最亲近的人,最疼她的人,最能给她父爱般关怀的人,傻傻的笑着。

翌日。

待明兰及笄礼结束之后,顾廷烨便再次登门冠军侯府。

这小子如今见到卫渊,都是一副战战兢兢地模样。

今日还有些小雨,卫渊没有让他进屋,就干脆让他淋着。

恰巧这个时候,卫恕意也来了。

她是被张桂芬叫来的。

卫恕意认真打量了站在雨中的顾廷烨,思虑片刻,便向卫渊开口道:

“让孩子进屋里来吧,换身衣服,可别感了风寒才是。”

对于常年待在军中的武夫来讲,淋点雨,怎么可能会得风寒?

卫渊知道,顾廷烨这小子,是已经过了卫恕意这一关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