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游戏 > 知否:我,异姓王,明兰舅父 > 第三百三十一章:卫家三子卫知行

张桂芬所言并无道理。

但卫渊认为,他一路披荆斩棘走到今日,是不想让晚辈、后来者,继续走他的老路。

走他那段自认为如履薄冰,战战兢兢的老路。

所以,他希望,明兰能有自己的判断。

卫渊休沐的这段时日里,基本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

就算是要出行,也必须带着静姐儿。

这几日,静姐儿与卫渊之间的父女感情倒是直线上升。

只不过,壮哥儿与他之间,倒是愈加疏远了。

对此,宝珠还十分不解道:“夫人,静姐儿与壮哥儿都是您亲生的,别人家都是重男轻女,怎么到了侯爷这里,却是重女轻男了?”

张桂芬掩嘴笑道:“什么重女轻男?可知大爱无声?”

大爱无声?

宝珠微微皱起眉头,有些不解。

未来卫府的主人,是卫弃疾。

他要承担起来将来卫渊交给他的一切。

而这,必须要有一颗坚韧的心脏,必须要经历千锤百炼。

如果卫渊表现的对卫弃疾太过宠爱,可能会有让卫弃疾走上纨绔的道路。

所以,卫渊才不会太在孩子面前,表现出对他的宠溺,这又何尝不是一种望子成龙般的亲情呢?

父母是一阴一阳,如何协调好的过程,就是在怎样教好一个孩子。

开武元年四月十五。

卫渊在家憋闷坏了,索性就抱着静姐儿到大街上去逛逛。

如今,侯府的管家,乃是张桂芬从英国公府调来的张叔。

他劝阻卫渊,“太傅,如今战事刚宁,各国间仍旧蠢蠢欲动,您身份尊贵,万一遇到歹徒针对”

后者笑呵呵道:“难道张叔认为,这世上还有人能伤了我不成?”

张叔愣了一下,看了一眼卫渊怀抱里的静姐儿,道:“小姑娘她.”

卫渊摆手道:“无妨,在我三十丈之内,必有荡虏军的将士跟随,无需担忧。”

说罢就带着静姐儿去逛街了。

随后,张桂芬得知,卫渊去了云骑桥那边。

桥对岸有座寺庙,叫做法云寺。

距离法云寺百丈远差不多的地方,有座三进三出的大宅子,如今是属于卫家。

而谢玉英就被张桂芬安排在了那里。

回京数日,卫渊总是要去见一见为自己生下一子的女人。

宝珠因此忿忿道:“侯爷去见那女子,竟也不与您说。”

张桂芬瞪了他一眼,“什么那女子?谢姑娘,迟早是要入我卫家门的。”

宝珠叹了口气,没再说什么。

张桂芬已经表达了自己很清晰的意思。

谢玉英要入卫家门,将来在卫家,就算是主人。

而宝珠只是个奴婢。

以奴议主,在卫渊这样的诸侯家,是大不赦之罪。

卫渊让静姐儿骑在自己的脖子上,活生生像个农家汉子带孩子一般,看起来没有丝毫的摆谱。

周围的百姓见了,都朝着他点头示意,

“拜见卫侯爷。”

“侯爷好。”

“.”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知道是卫渊行走在街道上时,围观者自然也多了起来。

但都没有上前主动去打扰。

毕竟,卫渊可是万户侯啊!

谁会犯傻,去打扰人家带孩子?

只可远观就好了。

倒是也有几人想上前,可是刚靠近卫渊,就被神秘势力的人给拉走了。

卫渊这边倒是很亲切的跟乡里乡亲打着招呼,

“赵三,你家的饼怎么比以前做得甜了?太甜也不好,不然侯府下次不要你家的饼了。”

“王婆,我家夫人最爱吃你家的菜。”

“你好.”

“.”

对于寻常百姓来说,能见卫渊一面,就算是沾了贵气。

而有些人,对于能听到卫渊的回应,简直都在想,是不是自己祖辈烧高香了。

堂堂的卫太傅,居然能够知道自己姓什么,还知道每天自己给侯府里送菜、送饼

一念至此,他们这心里,可谓是有种暖洋洋的感觉。

甚至还有些受宠若惊。

冠军侯府坐落于整座汴京里最为繁华的一条街道中。

这条街道仅靠着御街,与殿前司遥相呼应,想要去法云寺那边,光靠走,只怕走一天也走不到。

卫渊倒是不嫌累,抱着静姐儿,看着街道两旁的热闹劲儿,心里有说不出的满足感。

如果不是他驱逐辽人,汴京也不会再有今日这般繁华锦盛。

待走到午后,卫渊稍微吃了点吃食,又亲自喂静姐儿吃了点儿流食。

稍后,又要前行。

静姐儿死活不让卫渊驮着了。

卫渊笑呵呵道:“爹爹又不累。”

他还以为,是自家女儿心疼父亲了。

谁知,静姐儿却忽然开口道:“爹爹.你肩膀硬硬的,一点儿也不舒服,我想坐马车!”

卫渊皱眉道:“你年纪轻轻的,怎么光想着坐马车?谁教你这般贪图享受的?”

静姐儿忽然嘟着嘴委屈道:“爹爹凶我.”

卫渊只好又将她抱在怀里哄着她。

她像是忍受着委屈般说道:“爹爹的肩膀就是硬,坐着就是不舒服。”

卫渊无奈,只好让附近的荡虏军将士去弄来一辆马车。

如今就浪费了半个时辰左右。

卫渊与静姐儿坐着马车就前往法云寺。

寺中主持听说是朝中太傅来了,连忙带着寺庙里一众僧侣站在山门前迎接。

谁知,卫渊却是匆匆扫了他们一眼就走了。

弄得法云寺众僧不知所以然,还以为是有什么地方做得不对,引得卫渊恼怒。

于是乎,法云寺上下几百口人,在接连半月的时间里,都没怎么睡好。

尤其是主持,光是托关系找人,就找了不少,结果谁都没打听出個什么。

这件事,也只好不了了之了。

待卫渊绕开法云寺之后,就前往谢玉英住的地方了。

那座宅子叫做‘竹园’,据说晏殊曾在这里住过几日,留下不少诗篇,可见风景宜人。

若卫家无势,只怕也很难从晏家手里买到这座宅子。

卫渊带着静姐儿来到竹园里。

却见这里人丁稀少,只有几个老嬷嬷与婢女们在打扫院落,忙着各自的事情。

忽见卫渊拎着个孩子来到此间,一位老嬷嬷顿时厉声呵斥道:

“站住!莫非又是哪个上寺庙上香的香客?此地乃私人宅院,闲人不得入内!”

卫渊连忙道:“我来寻谢娘子。”

谁知,刚说完那话,眼前这老嬷嬷气却更甚,

“好你个浪荡子,从何处听来,我们这儿住了一位貌美的娘子?”

“亏伱还带着一个孩子,赶紧哪来回哪去,那娘子,可不是你能觊觎的。”

静姐儿拉着卫渊的手指,小声嘟囔道:“爹爹,这老嬷嬷好凶。”

刚说完,就见一人眯着眼看着卫渊父女俩,下意识向他们走来,

“是静姐儿么?”

静姐儿看向那人,“我好像在家里看到过你。”

那人见静姐儿拉着一中年男子的手指,瞬间意识到了什么,惊呼道:

“您是侯爷吧?”

侯爷?

瞬间,整个宅院里的下人们像是沸腾了一般,连忙朝着卫渊父女下跪叩首。

这番动静,自是惊扰了正在休息的谢玉英。

她亲自抱着孩子走出屋来看。

当看到卫渊的那一刻,她先是愣了愣,而后眼角的泪水,便不争气的流了下来,流个不停。

卫渊拉着静姐儿的手,一步步走向她,“哭甚?在哭,可就不好看了。”

谢玉英连忙用一手擦拭眼角的泪痕,而后欲向卫渊下跪,“奴婢拜见.”

卫渊连将她搀扶起来,“俗礼就免了,还抱着个孩子呢。”

谢玉英喜极而泣,点了点头。

卫渊看向静姝,笑道:“快叫姨娘。”

谢玉英连忙道:“侯爷不可。”

“静姐儿是贵胄,怎可唤我姨娘,奴婢受不起。”

小小的静姝可听不懂对方在说什么,淡淡开口道:

“姨娘?爹爹让我叫你,我便叫你,姨娘?有何受不起的?”

卫渊笑了笑。

谢玉英用着一种感激的目光看向静姝。

卫渊去了谢玉英居住的闺房里。

很是朴素,没有什么特别花哨的家具点缀。

卫渊看了一眼周围的环境,道:“难为你了。”

谢玉英意识到什么,笑道:“这是奴婢自己安排的,奴婢在江南时都未曾住过这样大的宅子,夫人给我送了好多东西,我觉着还是简朴些好。”

卫渊看到里屋还有一座佛像。

谢玉英解释道:“这是从寺里请来的佛像,侯爷行军作战,奴婢希望,可以为侯爷您祈福。”

卫渊坐在椅子上,伸出手将谢玉英怀里的孩子接来。

起初,那孩子突然被一个陌生人抱着,眼看着就要失声痛哭。

却见一个特别好看的眼睛出现在眼前,还有一种特别好听的声音伴随在耳旁,

“爹爹,他是谁啊?我为何觉着有些亲近?”

卫渊道:“傻孩子,这是你弟弟。”

弟弟?

“我不就一个弟弟吗?”

静姝奶声奶气的询问道。

卫渊笑而不语。

他并未在这里久留,临走之前,给谢玉英写了三个字——卫知行。

那是卫渊三字的姓名。

当晚。

谢玉英在哄着自己孩子睡觉时,小声道:

“孩子,从今以后,你也有姓名了,你叫——卫知行。”

大姐卫静姝,老二卫弃疾,老三卫知行。

这是卫渊下一代的卫家人,也是将卫家推到另外一番高度的卫家人。

——

开武元年四月二十日。

张桂芬登门秦府,正式与秦家定下亲事。

陈远之与秦家姑娘秦蒹葭的婚事,定在开武元年十月中旬。

三书六聘等,将与这几日送到秦家。

代州的那老哥几个们,看到陈大牛因为自家大嫂而抱得美人归。

于是,不少人都来求张桂芬,也为他们说婚事。

并且,还点明说了,别的都不娶,就娶开国武勋家的女儿。

可是,哪有那么多像秦家姑娘那样适婚年龄的武勋之女?

张桂芬向卫渊埋怨这个事,

“我是找不到合适他们的了,也不知他们是怎了,好端端的,突然改了性子?怎么都要娶开国武勋家的女儿了?”

卫渊道:“我之前与他们说,新旧两派勋贵,不能再闹矛盾了。”

他的话,在代州新贵眼中,比圣旨还要不容人质疑。

四月二十五日。

张桂芬包了城外一块竹林,稍加改造一番,就成了欣赏景色的绝佳去处。

她要在这里举办一场大会,邀请京城中的文武才子共来。

说白了,就是要给明兰举办一场选夫大赛。

此刻,明兰正为这事来到侯府。

静姝与壮哥儿很喜欢明兰,每当她来的时候,两个孩子总要缠着她抱抱,

“姐姐,你都好久没来看我了。”

“我也要让姐姐抱抱,姐姐身上真香。”

“.”

明兰抱着静姐儿,壮哥儿则就拽着明兰的衣袖。

侯府里的那些下人、婢子们,见到这一幕,都是有些偷笑不已。

明兰道:“你们娘亲呢?”

静姐儿不知撒谎,如实道:“娘亲让我和弟弟缠住你,娘亲还让我说,她偶感风寒,不便见你。”

明兰干脆抱着静姐儿直接去了张桂芬的房间里。

却见对方正与自己的舅舅坐在阳台上打情骂俏。

明兰没好气的说道:“办什么那个文武大会,你们也不像我说一声。”

张桂芬笑道:“明丫头来了,怎么也不提前知会一声。”

明兰道:“若那天去的,我都不喜如何是好?”

张桂芬抿了抿嘴,道:“全汴京的青年才俊都去,你慢慢挑,傻丫头,你再不着急,可就晚了。”

明兰嘟着嘴看了一眼卫渊,无奈道:“那也不该办什么会才是,传出去,让人觉得我是什么皇亲国戚呢。”

卫渊大笑道:“明丫头,你在舅舅眼里,比什么皇亲国戚要珍贵多了。”

此话并非虚言。

当朝皇帝没有亲兄弟姐妹。

与他远一辈的那些亲朋,其实真要论起地位,不一定比当前的明兰要高。

“丫头,你且放宽心,不会让你觉得尴尬,那什么会,你想去就去,不想去就不去。”

话刚说完。

就有朝中天使被府里的下人带到房门前,

“侯爷,有天使来了。”

卫渊好奇道:“何事?”

天使恭敬作揖道:“卫帅,西夏的李谅祚与辽国的耶律信先来了,他们此来,是要与我大周商议战后诸事,想要与我大周签订盟约。”

关于两国派使的事情,卫渊一早就知道了。

他只负责打仗,没想着再去过问什么使节之事。

如今赵曦派人过来,想必是遇到什么难事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