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游戏 > 知否:我,异姓王,明兰舅父 > 第三百一十二章:卫渊为何会是当代兵圣,常胜将军?

整座永安城,都被洪涝蔓延。

林兆远借由水势攻城,仅在一日之内,就将永安收复。

大多辽军将领,逃的逃,死的死,可谓溃不成军。

其中尤以萧言之死最为憋屈窝囊,待城破的那一日,活生生被卫渊气死了。

死前,诅咒卫渊,有朝一日,将背负不忠不孝不仁不义之名遗臭千年。

永安收复之后,林兆远麾下大军仅仅休整一日,便再次兵发堂邑。

此刻,相州城内。

当耶律仁先得知卫渊三派使者,哄骗萧言一事后,并未动怒,而是当着诸多辽军将领的面,贬低卫渊的阴谋诡计,

“只有小孩子,才会玩出这种把戏!”

按照年龄或是资历来说,卫渊在他面前,岂不就是个孩童?

耶律国珍大怒道:“吾必将卫渊碎尸万段!”

他与萧言之间的关系,众所周知。

“大帅,如今永安失守,堂邑岌岌可危,卫渊明显是要将我军围困在相州。”

“不知这眼下,我军该如何破敌?”

有辽将审时度势,怀疑卫渊是在布一场大局。

待这局做完以后,整座相州,便会面临四面围攻的险境。

他的猜测,其实耶律仁先早就想到了,但正如卫渊所想那般。

相州的地利位置实在是太特殊了,耶律仁先压根就不愿舍弃相州。

所以,无论如何,相州这一仗,都会打。

如今,耶律仁先手中的军队,满打满算,只有二十三万左右。

倘若派出军队驻扎在相州四周,反而会被卫渊逐个击破。

也就是说,耶律仁先除了眼睁睁看着相州周围城镇失守之外,再也不能做什么了。

“卫渊试图要在相州将我军全歼,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他用兵的手段,要比他的老师张辅强多了。”

“永安、堂邑,统统让给他,他不是要打相州么?那就让他打!本帅倒要看看,他究竟有几斤几两的胆气,敢在相州与我军决战!”

话音刚落,就有斥候传来,说是大名府那边的有三十万大军正前往汤阴。

听到这个消息之后,几乎所有人都确定,卫渊是真的要在相州大打了。

“大名府如今兵力空虚,或可让耶律信先将军先拿下大名府?”

“是啊,只要大名府被拿下,届时,就算是卫渊,也无计可施!”

“大名府自古以来就为兵家必争之地,只要我军占据此城,必让卫军无暇他顾。”

“.”

一旦大名府被辽军夺走,那么汴京将时刻处于无险可守的状态。

卫渊一旦回援大名府,耶律仁先这边的军队,也可随时做出调整,能赢得一个至关重要的喘息之机。

所以,当得知卫渊从大名府那边调兵的一刻,几乎所有人都认定,他这是走了一步昏棋。

但耶律仁先偏偏不以为然,“大名府地势险峻,四周山脉连绵,易守难攻,卫渊在大名府留有十万兵,足够抵挡信先的进攻。”

“十万人守大名府,就算最后守不住,也能守几個月吧?几个月一过,我等只怕也早与卫渊分出胜负了。”

闻声,一众辽国将领愈发惆怅。

打也不是,不打也不是,可该如何是好?

“磁州、邯郸、武安三镇,无论如何,都要守住!”

“倘若相州之战失利,凭借邯郸等重镇,我军可节节抵抗。”

耶律仁先经过短暂思索过后,认为相州之战的关键,还不在相州,而是在相州的大后方。

“倘若本帅是卫渊,此刻,只怕早已派军去攻打邯郸等地了。”

“此时卫渊手握六十余万大军,看似兵多将广,实则精锐之士并无多少。”

“他若再分兵来攻邯郸等地,那么相州,他绝无攻下的可能。”

“我军一旦守住相州长达半年,在双方国力的僵持下,周国也只能与我军言和!”

耶律仁先说至此处,不少的辽军将领,目光都是有些暗淡。

卫渊没有挂帅之前,他们想的是攻占汴京,南下擒龙。

可卫渊挂帅之后,在他们心中,宛若不败战神的耶律仁先,却只能尽可能地与周军周旋,以争取在谈判桌上的更多话语权。

也就是说,在卫渊领兵的那一刻起,耶律仁先所言的南下擒龙一事,便正式宣告破灭了。

只是仍旧有很多的将领,不愿意去相信这一点。

“大帅,末将有一事不解,世人都说,卫渊乃是常胜将军,威震天下。”

“可满打满算,卫渊参与过的战役,也就雁门与代州之战,寻常边关冲突时有发生,这不算是战绩吧?”

有辽将不解。

待他话音刚落,越来越多的辽军将领,都纷纷表达出自己的困惑,

“是啊,卫渊一共也没打过多少战役,世人说他勇猛,这个我等都服,可说他是当代兵圣,常胜将军,如冠军侯在世末将实在不解。”

“雁门与代州之战,真正的领军人物也不是他啊,就算要传出威名,应该也是他的老师张辅才对。”

“难道是吹出来的?可我总觉得,这卫渊就理应是常胜将军,颇为怪异。”

“.”

正儿八经的讲,卫渊没有率领过大规模兵团与发起大规模战役。

他的威名,到底是怎么传出来的?

导致汴京之战时,卫渊率领一支疲惫之师前来,都使得诸多同僚胆战心惊。

为什么啊?

耶律仁先一一看向众人,“你们都有这个疑惑?”

众人齐齐点头。

耶律仁先长篇大论道:“既如此,本帅就与你们说说,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此举,也不算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

“卫渊参与的大战役虽然只有雁门与代州之战,可是这两场战役,都堪称是国战。”

“雁门之战,卫渊仅靠几千兵力,就使得我军寸步难进,最终更是无功而返。”

“代州之战,卫渊虽无指挥什么大战役,可是在整个大局当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之后,卫渊写了两部练兵法,堪为古之练兵集大成也。”

“你们平日里只觉着,会用兵法行军布阵,才是统帅,其实两军交锋,比拼的是国力。”

“兵法上的计谋可增加不了国力,但练兵法可以,中原春秋战国时期,各国无不是拥有了一支强悍的军队才得以称霸。”

“例如魏武卒、胡服骑射等,可见,唯有练好一支军队,才能在真正意义上做到百战百胜,而卫渊的练兵法,堪为深不可测。”

“此外,他对于与西夏接壤的延边,还进行了一定程度上的军改,使各涣散的军队凝为一股绳,让西夏军至今日都不得寸进。”

“勇武、智谋、练兵、改革兵制,当这些事情都出现在一人身上时,此人,难道还不足以称之为当代兵圣,常胜将军么?”

听耶律仁先说到这里,所有的辽军将士,都纷纷低下头来,不少人都是暗骂卫渊是怪物。

耶律仁先瞧见他们听自己说了那么多以后,竟是对卫渊又生忌惮,顿了顿,他朝着众人莞尔一笑道:

“当然,这所谓的当代兵圣,常胜将军之称,是周人给他的称呼,本帅可不认。”

“在本帅眼中,卫渊与初出茅庐的小子,并无不同。”

闻言,众人才放下心来,都是感到轻松的笑了笑。

耶律仁先也跟着他们笑了起来,但他的笑容,多少有些强颜欢笑的感觉。

在他心中看来,假以时日,卫渊必为一代兵圣!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