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游戏 > 知否:我,异姓王,明兰舅父 > 第二百零四章:大国外交自当雅量

对于世世代代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男人来说。

最具诱惑力的几点,无非就是受命于天、封狼居婿、金榜题名、勇冠三军、威震华夏、青史留名、光宗耀祖等。

当中的光宗耀祖,只怕仅次于受命于天。

尤其是福建路的这些百姓们,他们对于宗族的观念,可谓根深蒂固。

倘若能将自己杀倭的英勇事迹载入族谱

想想就激动啊!

顷刻间,所有水军将士目光皆充满着神采,仿佛恨不得此刻就去出海杀倭!

突然,不知是谁将手中兵刃高高举起,大声道:“杀倭!”

刹那,所有将士纷纷效仿,‘杀倭’二字惊天动地。

不知过了多久。

卫渊摆了个手势,忽的,水军将士们陆续沉默下来。

他大声道:“好儿郎们,尽你们所能,去杀倭贼!”

随后,呼延忠挥动令旗,水军将士见旗而动,开始准备出海杀倭。

不远处。

范纯仁静静地看着这一幕,喃喃道:

“卫渊从未亲自组织训练过水军,一直都是那叫姓呼延的将军操持练兵之事。”

“然而,那些水军将士们,却依旧将他奉为主帅,愿追随于他。”

在他身旁,有一名随从官吏,不解道:

“卫将军贵为东南招讨安抚使,水军听他的,不该是理所应当么?”

理所应当?

范纯仁笑了笑,“你信不信,卫渊即使不在东南,而是在边境,在我大周某处境内。”

“他凭借自己的名号,能够瞬间拉出一支虎狼之师。”

“卫渊.若生于乱世,只怕成就远不止如此。”

他从不信什么时势造英雄。

能够在盛世中,从一耕读之家的普通人,混到如今封爵的程度。

即使到了乱世,也会大有一番作为,甚至是远超今日之成就。

世人都说,卫渊能有今日,离不开张辅。

可若卫渊的身上没有什么值得栽培的地方,又岂能受到张辅重用?

午后。

福建路转运司衙门里。

蔡襄与陈大牛静静等待倭国与波斯使者前来。

约莫过了两刻钟,双方才陆续到场。

波斯使者看到倭国使者平忠盛,当即闷哼一声,来表示自己不满。

平忠盛看向蔡襄,拱手道:“蔡转运使,本使认为,此间之事,无需再议。”

“贵国海上之盗贼,并非全是我国之人。”

“波斯使者胡乱指摘,欲坏各国海运之盟,实为狼子野心!”

他自幼熟读大周各种典籍,对这片土地上的文化很是了解。

当看向蔡襄身边的将军时,他也只是闪过一瞬诧异,不过也并未多想什么。

由于有翻译在一旁,所以各国使者之间的沟通,并无任何阻碍。

波斯使者一听,当即豁然起身,怒喝道:

“呸!不要脸!”

“倭寇倭寇,不是你们倭人在从中作梗,还是何人?”

“大周海域原本没有倭寇之患,近十几年才有,且都是倭人,你们打得什么主意,谁不知晓?!”

平忠盛看都没看他一眼,漫不经心道:“胡言乱语,欲要挑拨我倭国与上邦关系。”

蔡襄听着双方争吵,眉头不由得深皱,悄悄向陈大牛轻声道:

“麻烦的地方,就在于此处。”

“波斯使者想要补偿,否则将会暂缓与我国朝海运合盟。”

“他们不敢向我大周要补偿,索性就将矛头锁定倭国。”

“倭使不愿认下此事,否则今后再有倭寇袭扰各国船只一事,倭国都要承担责任。”

“而倭国又是与我国朝第一个签订海运生意契约的国度,真要是闹僵,大家都不好看。”

“可若是继续拖下去,唯恐波斯使者会将海外遇险之事泄露出去,影响海运大计”

大周更不可能认罪。

这件事情,倘若处理不好,将有可能会引起波斯与倭国之间的战争。

既然事情是出自在大周境内,如果大周不去涉足,只怕会影响大周在海外诸国之间的威信。

届时,海运国策的推行,也必然会受阻。

好在,各方都在努力压着这件事情,不希望还未从海运中什么都没得到,海运就要受到影响了。

陈大牛听到蔡襄所言,微微颔首,看向平忠盛,脸色不悦道:

“我大周新建水军,已经前往海上杀倭,若是遇到倭寇,都是你们倭人,只怕你们倭国的面子,要保不住了!”

平忠盛道:“这位将军看着有些面熟,不知如何称呼?”

他在卫渊身边,见到过对方。

陈大牛道:“荡虏虎贲军指挥使陈远之!”

虎贲军?

听到这三个字,平忠盛面色一变。

自卫渊领兵前来东南,据说虎贲军的将士,每战必先,每战必捷,而且所付出的代价也是极小。

如今,就连民间都有关于虎贲军的种种传闻了。

说这支军队乃是荡虏军精锐中的精锐。

竟不想,此军就在此人手中掌握。

“陈将军,您是武将,关于此间种种之事,或有不解。”

“滋扰贵国海域安危之事,我倭国虽然有责任,可这件事,也绝非是我们想要的结果。”

“那些成为倭寇的倭国中人,大都是从我倭国逃窜出去的流民匪贼。”

“对此,我倭国也很难解决,只能寻求贵国帮助”

平忠盛的话不难理解,那就是甩锅,反正就是不认,如今有倭寇一事,就与倭国有关。

陈大牛被气笑了,道:“既然你觉得倭寇一事与你国无关,那么今后,伱倭国的商船,要是被什么倭贼给滋扰.哪也怨不得我大周。”

在大周海域耀武扬威的倭寇,定是不会去袭击倭国的船只。

但陈大牛那样说,意思也很明确了。

倭寇不会,不代表大周不会。

波斯使者受到什么损失,你们倭国就照例受到什么损失。

蔡襄听到陈大牛所言,可谓一脸惊讶。

不该表现出大国雅量吗?

如此明目张胆的威胁,当真好吗?

平忠盛咬牙切齿,“将军,您这是什么意思?”

忽然,陈大牛猛地一拍桌子,竟是将桌角都给拍烂了,

“老子跟你好好谈,你就好好听!”

“你要是不愿好好听,老子也懒得费这些唇舌,打一仗吧!”

打.打一仗吧?

蔡襄瞪大了双眼。

波斯使者摆出一副看好戏的表情。

平忠盛脸色阴晴不定,不知如何应答。

蔡襄刚想说些什么,就听陈大牛继续开口道:

“别他娘装哑巴,是打一仗,还是赔偿波斯使者损失,你选!”

蔡襄心头一颤,要是倭国与大周断交,事情上达天听,那可就不妙了啊!

“陈将军,这事,要不要从长计议?”

他试探性开口,还想继续说下去,却又被陈大牛打断,

“你别说话!”

蔡襄脸色尴尬。

平忠盛脸色凝重道:“听将军的意思,是要与我倭国宣战了?”

陈大牛大笑两声,道:“宣战?就你们倭国?你们也配!”

“别以为老子不知道,你此来大周,压根不是为了海运,而是要趁着海运这次机会,向我大周购买一批军器。”

“老子书没读过多少,是个粗人,但老子也知道曹操和司马懿的故事,你是想做曹操还是司马懿,与我大周无关。”

“但你要借着我大周来壮大你们在倭国的势力,可以!”

“前提是,你们在大周境内,是龙得盘着,是虎得卧着”

说到此处,话锋一转,狠厉道:“是狗,得会摇尾巴,叫唤两声。”

“别跟老子整出这副趾高气昂的模样,你们还不配!”

平忠盛受此大辱,心中怎能不气?

但是他也知道,想要让那批军器不出任何问题,只能仰仗荡虏军。

否则,倭寇不会袭扰那批军器,可是荡虏军呢?

方才陈大牛的威胁,他可是听到的。

这也是为什么,卫渊选择让陈大牛来调解两国矛盾的原因。

不想认错?可以,那荡虏军也不会保证让那批军器安然无恙的出海。

此时此刻,平忠盛如何能不知晓,陈大牛的态度,就是卫渊的态度?

思虑再三,平忠盛深呼吸一口气,看向波斯使者,怒气冲冲道:

“对于贵使的损失,我倭国会给你们一個交代!”

说完这句话,就朝着蔡襄与陈大牛拱了拱手,欲要离开此间。

陈大牛见状,皱眉道:“老子让你走了吗?”

平忠盛深深皱起眉头,脸色极为难看,蕴藏着怒意。

陈大牛丝毫不惧,甚至还轻笑两声,道:“好好说话。”

平忠盛再次深呼吸一口气,压抑胸中怒火,故作恭敬作揖道:“使者告退。”

陈大牛敲了敲未损坏的桌面,“下使。”

平忠盛咬了咬牙,道:“陈将军,下使告退。”

陈大牛又道:“叩请!”

平中盛忍不住了,“你!”

话音刚落,陈大牛豁然起身,又重重拍了一下桌子。

一时间,整张木桌顿时四分五裂。

见状,平忠盛无比忌惮,只好深深作揖,

“叩请陈将军,下使告退。”

陈大牛这才笑了笑,又坐在椅子上,轻轻摆了摆手,“去吧。”

平忠盛头也不回的离去。

见到这一幕,蔡襄都傻眼了。

不愧是虎将啊!

言行之间,就让倭使没了任何脾气。

此间事了,波斯使者也欲告退。

陈大牛脸色肃然道:“让你们走了吗?”

波斯使者皱眉道:“陈将军,您什么意思?”

陈大牛冷哼一声,道:“如今我大周头等大事就是海运,谁若是敢破坏海运,或是敢将某些事情宣扬出去,以此来威胁我大周。”

“我大周,必与其不死不休!你,掂量着办!”

波斯使者懵了。

与各国使者会面也不是一次两次了。

就连大周的一些高层人物,他也是接触过。

可没有一人,像眼前这位陈将军这般啊!

顿了顿,波斯使者也是深深作揖道:“在下,明白了!”

待两国使者都离开此间之后。

蔡襄才惊讶开口道:“陈将军,福建路靠海,有海外诸国使者前来朝拜陛下时,大都途径福建路。”

“因此,本官曾见过不少的使者,也与他们有所交谈,可是不曾有一人,如您这般,三言两语,就将他们吓到了。”

陈大牛嘿嘿一笑道:“上次在满香楼跟随卫帅会见海外诸国使者,事后,卫帅对我说,大国外交,讲究的是一个雅量。”

“知道什么是雅量吗?”

蔡襄试探性开口道:“当是体现身为天朝上邦的气度?”

陈大牛摇了摇头,“所谓雅量,就是指在谈判时,只要不动手,就是雅,只要不杀人,就是量。”

“其余的,爱咋滴咋滴。”

蔡襄一愣,只要不动手,就是雅?不杀人是量?

这才是雅量?

我自幼读的书,所学雅量,是这个意思吗?

蔡襄陷入深深地自我怀疑当中。

——

在卫渊返回福州后。

明兰、墨兰、品兰、如兰等人,也随着盛老太太与大老太太来到苏州游玩。

至于盛长柏,则是去拜访各地一些大儒,盛长枫跟随。

待盛家车队来到苏州时。

苏州一名官吏,此刻正在城外等候。

忽见写有‘盛’字的船队走来。

他当即亲自迎上前去,问道:“马车内坐着的,可是忠勇伯的外甥女盛明兰盛姑娘?”

盛家车队为首的一辆马车内,坐着的乃是明兰与盛老太太。

她们二人听到外面的声音,都颇为好奇。

但是女子不好抛头露面,所以盛维亲自小跑着迎上前,看到前来问候之人所着官服,当即不敢大意,恭敬作揖道:

“不知大人您是.”

盛维极少见过这种阵仗,当下有些心惊。

那苏州境内官吏笑道:“本官是奉吴王之命,亲迎忠勇伯的外甥女入城。”

“明兰姑娘在苏州城内的一应花销,皆由王府承担。”

“诸位住所,王爷他老人家也已安排妥当。”

“请。”

吴王亲自安排?

只是为了哄卫渊的外甥女开心?

这.

忠勇伯,不愧是有通天彻地之能啊!

坐在车内的盛明兰,一听是看在自己舅舅的面子上,担心会给舅舅添麻烦,索性在车内回应道:

“大人,民女不过是陪着祖母来苏州游玩,当不起吴王这般厚待.”

话还没说完,耳旁就又传来那苏州官吏的声音,

“王爷说,您定会如此答复,王爷还说,他与忠勇伯,也就是你舅舅,乃是忘年之交。”

“他们常去太湖钓鱼,即是忘年好友,那好友的亲人前来,自是要照拂一番。”

“请明兰姑娘随本官入城去吧!”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