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游戏 > 知否:我,异姓王,明兰舅父 > 第二百零三章:出海杀倭,光宗耀祖!

卫渊祖父、祖母、父母的坟墓,都已迁走。

也算了却一桩心事。

而卫游也未将那道人所言之事告知卫渊。

这世上玄学之道,信则有不信则无,倘若说了,也没甚意思。

忙活了整整一日,卫渊才算得到片刻空闲,刚在老宅中坐下,就见有百里加急的战报送来。

说是有将士在福州境外的海上,见到了倭寇。

卫渊颇为重视,当即下令,将现有训练的水军全部调集到福州一带,海运之前,要做一次大肃清,以确保第一次海运无忧。

否则,一旦出事,他将要负首要责任。

翌日。

卫渊准备返回福州亲自坐镇。

卫游道:“老朽已经写信告知石帮主,让他将货物运往福州。”

卫渊点头道:“我还未看海外诸国所需贸易契约,待看了之后,从中挑选出几样适合我们的生意去做。”

卫游道:“还请卫帅速速启程,海运开启在即,福州,需要您的坐镇。”

随后,卫渊看向明兰,问道:“你打算何时返京?”

明兰道:“祖母要等到我大祖母寿辰之后,应有月余,过些时日,可能要去往苏杭。”

卫渊道:“苏杭不错,值得一去,有事去寻该地皇城司,就说是我外甥女,他们会帮你。”

说罢,便是翻身上马。

见状,陈大牛看向身后将士,挥手大声道:“启程!”

卫渊一马当先,没过一会儿,就已消失在了明兰等人眼中。

品兰望着卫渊离去的方向,有些出神,喃喃道:

“卫家舅舅真乃当世英雄。”

“就连他带出来的军队,精气神都不一样,看着就让人害怕。”

她虽然为女子,可也见过扬州的城防兵,都是一些老弱病残,根本就无法与卫渊亲自带出来的荡虏军相比。

在明兰等人返回宥阳的途中。

盛长柏曾向她语重心长的说道:

“这次伯父能够参与海运生意,还多亏了卫家舅舅相助,要不是六妹妹,只怕伯父连卫家舅舅的面都难以见到。”

“只是苦了六妹妹,还要为了这等事,去央求自己的亲舅舅。”

明兰摇头道:“舅舅的主意,谁也改变不得。”

待返回宥阳,老太太也向她问起此次广陵之行。

明兰说了卫渊给她外祖父、外祖母迁墓一事。

盛老太太道:“我不是问这个,那渊哥儿真的答应你伯父,可以让大房参与海运了?”

明兰点了点头。

盛老太太叹道:“海运乃是国策,要谁参与,只怕你舅舅也有难处。”

“他没怨你吧?”

明兰笑了笑,说话声音越来越小,道:“怎会,舅舅一向疼我.”

“而且我与舅舅说的是,莫要让伯父参与海运生意.”

盛老太太一听,顿时大笑两声,

“应当这样做,可不管怎么说,你舅舅仍是答应了你伯父请求,主要还是看在你的面子上。”

“伱是他唯一的外甥女,他一向疼爱,护你。”

“今后无论是你父亲,还是你伯父,亦或其他盛家中人,再有这样的要求,你一律回绝即可。”

明兰道:“祖母说的是,说到底,也是因为孙儿的原因,才会让舅舅应了伯父之请。”

盛老太太道:“先别想那么多了,等过几日,咱们启程前往苏州。”

“趁着我这身子骨还能动弹动弹,带着你四处逛逛,也是好的。”

——

卫渊一路快马加鞭,待返回福州后,已经过去四五日左右。

东南经略使范纯仁、福建路都转运使蔡襄与福州境内所有官吏,亲自到城前迎接。

待蔡襄见到卫渊,不由分说,当即迎上前去,一脸着急的说道:

“卫将军,您可算是来了,再不来,真就要出乱子了。”

出乱子?

卫渊微微皱起眉头,翻身下马,开口道:

“有范大人在此处,能出什么乱子?”

范纯仁也上前去,朝着卫渊拱了拱了手,道:

“有波斯国的某个商人在海上遇到倭寇袭击,死了三人。”

死人了?

在海运开启的关键时刻,居然死人了?

“波斯国使者严厉指责倭国使者,说是那些倭寇,都是倭国中人,要求他们给个说法,或是赔偿波斯商人的损失。”

“倭使平忠盛说,这是波斯国的无端指责,还说,波斯商人是在咱们大周海域出了事情,若是在倭国海域出事,不用波斯使者说,他们也会赔偿波斯国的损失。”

福州刺史刘奕沉声道。

卫渊听了,神情愈发凝重,“还没找他们的麻烦,他们这些疯狗,倒是开始乱咬人了。”

范纯仁的主要职责,是控制海运贸易契约,定制海运规则等。

像是海上出现的乱子,不归他管,他也管不到。

这几日,卫渊不在福州,各国使者都吵成一团,范纯仁也是费了好大的劲儿,才将死人的事情给压下去。

不然要是闹得太大,只怕海外诸国的商人,都会心生胆怯。

“对了,还有一事,代州、兰州皇城司发来急报,辽夏两国涌来不少密探,光是在边境一带,皇城司就抓了上百人,根据抓来的夏国密探说,这还只是一小部分。”

“目的.是要扰乱海运的正常开启。”

刘奕继续说着。

蔡襄补充道:“福建路境内,有不少家族组成的寨子,在最近几日,开始制造大量船只,以出海打捞的名义,一直徘徊在海上”

闻言,卫渊心头一惊。

看来,正如王安石所言,东南一带,的确有很多家族系的山匪在为祸一方。

但这并不是让他最为头疼的地方。

因为这些势力都摆在明面上,极好对付,难的是,那些藏在暗处的敌国密探。

稍有不慎,或能引起各国之间的再一次大战。

反正卫渊要是在辽夏两国当将军。

肯定会趁着大周开启海运的关键时刻,寻衅滋事,就算不挑起战争,也不会让大周的海运一帆风顺。

众人言谈间,卫渊身后的那些亲卫们也到了。

而卫渊也随范纯仁等人进到城中。

如今,他除了将部分兵力守在海防一带外,已将大本营迁到了福州城内。

只要他在福州一日,海外诸国的使者,就会安心一日。

他专门在福州的城防营里设置了一处大帐,可以容纳几十人。

方便讨论海运事宜。

这些年,他还是习惯住在兵营里。

此刻,大帐当中。

林兆远、杨怀仁、谢武等诸将与福州境内大小官吏,皆矗立于卫渊身前。

范纯仁则坐在卫渊身旁。

卫渊看向众人,缓缓开口道:

“事情,要一桩一桩的解决。”

“福建路皇城司指挥使何在?”

话音刚落,就见一位虬髯大汉从众人中走出,向卫渊抱拳道:“卑职在。”

卫渊道:“从即日起,两浙、两淮皇城司人手,皆由你长掌管,本帅会上书朝廷知会一声。”

“本帅要你不惜一切代价,稳住福州,切记不可漏掉一只杂鱼,若是因两国密探一事,而使海运贸易受损,本帅拿你是问。”

“切记,若福州安稳,你便有功,若福州不稳,你便有罪。”

虬髯大汉郑重作揖道:“请卫帅放心,有卑职在,敌国密探,掀不出风浪。”

卫渊点了点头,又看向蔡襄,道:“将福建路各地城防兵全部派出,严密监视当地匪患,如有异动,可先斩后奏,不必事事禀报本帅。”

蔡襄作揖,“请卫帅放心,下官必竭力而为。”

卫渊又看向呼延忠,“当前,已训练出多少可以出海的水军?”

后者应声道:“回卫帅,四千余。”

卫渊点了点头,“从此刻起,四千名水军,全部出海,严查百里之内海域,如发现倭寇,见其船只人数较少,就地诛杀,无需汇报。”

呼延忠抱拳道:“末将得令!”

卫渊又道:“林兆远、沈青、萧逾明,从此刻起,你们三人,各率两千人,分别驻扎在海外诸国使者官驿中。”

“记住,若是有一位使者在福州,在咱们大周境内出了问题,本帅拿你们是问!”

三人齐齐抱拳,“末将得令!”

卫渊看向陈大牛,语重心长道:“午后,蔡转运使会请波斯与倭国使者前往转运司衙门里。”

“由你全权负责调节两国矛盾,切记,本帅对于倭使一直以来是什么态度,你便是什么态度。”

陈大牛一愣,旋即回神,道:“末将得令!”

话音刚落,蔡襄作揖道:“卫帅,请一位将军前去约谈两国使者,是否不妥?”

此话一出,军中大小将领,纷纷以一种异样的目光看向蔡襄,仿佛再说,这人好大的胆子,卫帅亲下将令,他竟然敢质疑?

卫渊一脸漠然道:“你们这些读书人,语气太过温和,将军前去,才能消了倭使气焰,让他们不敢造次。”

蔡襄点了点头,刚欲在说些什么,耳旁便是传来杨怀仁的声音,

“卫帅让你怎么做,你就怎么做,休要多问!”

蔡襄心头一惊,方知是自己话多了,连忙道:“下官知错,请卫将军恕罪。”

卫渊摆了摆手,看向呼延忠,道:“擂鼓,聚水军,本帅有话要说。”

呼延忠连忙走出帐中,不敢有丝毫迟疑。

范纯仁看着卫渊下达一条条将令,转眼间,就将自个儿认为棘手的一些事情轻松解决,不由得佩服道:

“不愧是卫帅,三言两语,就让我头痛许久的难题迎刃而解。”

其实,范纯仁不是没有能力解决这种事。

而是他指挥不了军队。

荡虏军将士,只听卫渊的。

哪怕是杨怀仁、陈大牛等人说话,都不一定好使。

更别说,这些人也就只有卫渊能够调动。

这时,卫渊开口笑道:“我是军人,与你们读书人解决方式的问题不同。”

“你们顾及着诸国使者的颜面,办事总会畏首畏尾,但对本帅来说,在大周境内,管他是谁,只要不听话,一律格杀勿论!”

言罢,帐外就已响起鼓声。

卫渊道:“范大人,关于第一批海运,有哪些商贾可以参与,要与哪些海外之国展开通商往来,此事,还需你多费心。”

范纯仁明白他的意思,道:“午后我让人将名单交给卫帅,请卫帅看看,是否还有纰漏。”

卫渊笑道:“范大人客气了。”

言谈间,诸将均已离开帐中,去做自己该做的事情。

待人都走后,卫渊才语重心长的向范纯仁说道:

“关于本帅离开福州一事,还是要向范大人说声抱歉。”

后者大笑道:“卫帅客气了,我是文官,本就不该与武勋过多交涉,即使得罪了他们,也无关紧要。”

“只是今后再有这种事,还是请卫帅提前知会一声,我心中好有准备。”

卫渊拱了拱手,道:“一定。”

说罢,他便离开帐中,走到点将台上。

在来福州之前,卫渊就已让人率先通知呼延忠,将能用的水军,暂且调到城中。

此刻,卫渊看着眼前已经换了新式甲胄的福建路海防营将士,笑道:

“看着你们一個个穿着新甲胄,握着还未见血的新兵刃,一个个倒是精气神十足。”

话音刚落,原本神情肃穆的众将士顿感一阵放松。

卫渊的大名,他们是听说过的。

能在这位卫无敌麾下当兵,也是他们梦寐以求的事情。

顿了顿。

卫渊突然大声道:

“你们可知,你们身上的甲胄,是何处得来?”

“是我大周百姓,一针一线缝补所制,是他们用血汗钱,铸了如今你们手握的新兵刃!”

“但就在此时此刻,倭寇来了,他们控制着我大周海域,让我福建路百姓,无法出海捕鱼,让我大周子民,无法出海经商。”

“身为大周男儿,岂能让我百姓心血付之东流?岂能白白便宜了在海上逍遥法外的倭寇?”

“本帅对你们的要求只有一个,出海,杀倭!让你们手中的新兵刃见血,让那些掳掠我大周财富,欺我大周女人的杂碎血债血偿!”

“本帅能够应允你们的事情不多,但是本帅保证,自今日起,奋勇杀倭者,赏白银一两,杀倭寇一人,赏白银三两!”

说到此处,由福建路海防营组成的水军将士们,并无感到太过惊讶,毕竟,往年杀倭,也奖钱。

他们本以为,这位大名鼎鼎的忠勇伯,能够说些不一样的。

原来还是那些陈词滥调。

结果,下一刻,待他们听到卫渊的最后一句话时,人人血脉偾张,血气上涌,

“斩杀倭寇人数前十者,壮烈战死者,将由本帅亲自下令,将其英勇杀倭之壮举,载入当地县志,供后世人瞻仰。”

“族谱单开一页,记述其杀倭事宜,光宗耀祖!”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