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南阀 > 第八十四节 点将

南阀 第八十四节 点将

作者:狂人阿Q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5 10:09:56 来源:蚂蚁文学

蒋价石需要赵泽勇的拥护来稳定他在国党内的地位,这点上赵泽勇乐的做一个顺水人情,而对赵泽勇入党的要求,这点上对赵泽勇来说却是危急到生存的大事。

按照王崇阳的分析和解释,赵泽勇终于想明白了为什么历史上那些牛人都加入了国党。

王崇阳先是假定这次北伐胜利了,而胜利之后中国的情况。到时候广东政府肯定做大,入住北京是最理想的结局。而王崇阳也猜到,中国不可能如此顺利统一,就像辛亥革命后军阀割据一样,弄不好是打到了老军阀,又出现了新军阀。

不得不佩服王崇阳的远见卓识,他通过孙中山当年的一系列举措就猜测的到,中国还会是军阀的天下,只不过换了一拨人而已。可是正是因为这波人,让赵泽勇不得不选择加入国党。王崇阳是猜测,而赵泽勇则可以完全肯定,这次北伐必定胜利,胜利之后确实是新军阀瓜分中国,而新军阀的背景让赵泽勇不寒而栗。

王崇阳猜测,新军阀必然是国党内的军事首领,蒋价石是最大的之一,另外没准还有朱培德等人,这些人都是国党份子,要是赵泽勇倒是身份独立,那么势必会跟这些人形成隔阂,及其容易遭受他们联合攻击。

当然赵泽勇清楚,王崇阳猜测的不完全对,新军阀不会是朱培德,而是其他人物。历史上是桂系的李宗仁,西北军的冯玉祥,晋绥军的阎锡山,在加上唐生智,何健等大小军阀,但是跟王崇阳说的一样的是,这些新军阀都有国党身份,要是到时候赵泽勇一个人独善其身。跟别人都保持不同立场的话,难保这些新军阀不会联合起来先把自己收拾掉。毕竟自己的地盘经过这么多年的稳定发展,在任何人眼里可都是肥肉啊。现在是没人吃的下自己,可不代表北伐后没人会动心思。赵泽勇可是知道,北伐后的北伐军可比北洋军阀厉害多了,那时候的北伐军军官是黄埔系,武器弹药有了英美买办江浙财阀的支持,又人数众多,没准还真有吃下自己的力量呢。

试想一下,当冯玉祥、蒋价石和阎锡山这群饿狼。突然红着眼盯上了自己的联省地盘,而他们又有很好的借口和纽带来联合攻击赵泽勇,这个纽带就是他们的国党身份,赵泽勇感到很没有安全感。这时候最稳妥的办法是不参与北伐,当然这样还不够稳妥,还要确保北伐不会成功。但是现在的北洋军还能扶起来吗,在经历了数年的大战,北洋军早已今非昔比了,就算自己不参与相信蒋价石一个人就能把北洋军收拾了。倒时候蒋价石力量更强,自己岂不是更不妙。而自己要起来直接干掉蒋价石这帮人,直接把北洋保护起来,这更不可能了。不说会受到全国舆论怎样的非议,就是自己想想都会感到憋屈。

所以参加北伐是必须的,通过参加北伐,瓜分胜利果实增强实力。还有比这更划算的吗。

但是为了不被当作另类,不被蒋价石这群人孤立和对立,赵泽勇就必须加入国党。把自己变得跟这些人一样。起码到时候就不会有人来攻击自己的身份了。反正不管怎么看,自己都跟火线入党的冯玉祥一般,相信就不会有别人联合攻击的理由和条件了。只要这些人不联合起来攻击自己,赵泽勇相信一个两个自己还是应付的来的。

至于之后的中原大战还打的起打不起,那还真不好说,起码赵泽勇那时候会积极斡旋,看,咱都是国党了吗,为了党国的利益,打啥啊打,坐下喝喝茶,聊聊天,有什么解决不了的呢。如果一定要打,赵泽勇争取不当出头鸟,让别人拿自己开刀。即便是拿自己开刀,赵泽勇有信心,只要不是所有人联合起来打自己,那么自己足以应对了,包括蒋价石也没办法轻易跟自己抗衡的。

所以赵泽勇痛快的答应了蒋价石。

得到了赵泽勇的回复后,蒋价石才放心下来,但是却又提出了更多的要求。他希望联省能提供一些军火支持,尽管自己有八万多人,可是却只有六万多只步枪,而且就是这六万多只也五花八门,什么土枪土炮的,又把汉阳造都算是好枪了,还有很多连膛线都磨平了,完全就是个样子货。

对这要求,赵泽勇想了想,回答,拿钱来买。

完成了这些动作后,赵泽勇该点将了,北伐可是大事,尽管对自己的军队有信心,可是也必须做好完全的准备。

此时联省军已经完成了调动演习,随时可以出发。

但是由谁带兵北伐是个问题,尽管名义上的督军是赵泽勇,可是赵泽勇知道自己的斤两,提提意见还可以,真正带兵还差了些火候,贻误军机可是要付出血的代价的。

这事还得跟胡万商量,赵泽勇希望胡万来指挥北伐,可是胡万却坚持认为,只有赵泽勇才有资格,这不是军事原因,而是政治因素决定的。

胡万的意思是,赵泽勇担任司令,而在司令部内成立一个专业的参谋部,为赵泽勇出谋划策。这个参谋部的人员则是现成的,那就是刚刚完成了调动演习,还没有取消的演习指挥部人员,那些军中的高级将领。

胡万是早有预谋了,他也没有隐瞒赵泽勇。跟赵泽勇说,本来他是打算将这些军官调出军队,也是组建一个联省军总参谋部的,但是此时机会更好,借着北伐的时机,更容易让这些军官接受。于是一股脑的将大批超过六年军龄的高级军官,都送到了参谋部,组建了一个规模庞大的总参谋机构。

至此联省军主力师四个师中,三个师长被调离,朱玉德是去了军校,李修身和赵丰则进入了总参谋部,按照胡万的建议,思虑比较多的李修身成为了总参谋长,负责制定军事行动,而赵丰则为前线参议。需要协调前线具体作战。

这三个师长的调任,会不会对三个师造成影响,自然会,但是会不会影响战斗力,那倒是不会。因为作为主力师,他们并不缺少军官,尤其是科班出身的云南陆军大学的士官生当时可是优先充实这几个师的。而通过这次演习,也证明了这一点,在几个师长甚至还有不少高级军官不再任的情况下,军队运行的很顺畅。这就是现代军队的特点。离开了谁都照样运作,一只军队就是一台精密运行的机器,少了那个零件都可以找到替代品。

接替朱玉德的是他的老部下刘猛,外号莽子,过去是一个土匪,当年朱玉德在蔡锷手下入川作战时期,剿灭了刘猛然后把他收编到了自己的部队中,在之后又随着朱玉德一起加入了赵泽勇麾下,跟随朱玉德有十来年了。

朱玉德是一个很强硬很正派的军人。对待土匪他往往是赶尽杀绝而后快,却对刘猛网开一面,这不是无缘无故的。刘猛这个土匪跟其他的土匪可一点也不一样。当年之所以上山落草,不是为了抢掠民财。不是为了占山为王,而是为了守土保家。

四川混乱非常,据统计在民国时期,四川一共爆发了四百多次的军阀混战。平均每年发生三十多此,每个月两次以上。如此混乱的局势,让四川很多地方根本就无法生存了。而军阀又没有建设的愿望。抢来的地方谁知道能在自己手里呆几天,所以每个军阀都是穷尽力气玩命搜刮。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刘猛才落草了。在落草之前,刘猛是一家富裕的商人家庭的阔少爷,在兵祸中家破人亡了,他索性用仅剩的家财卖了枪,拉起了杆子,带着一些伙计上了山,从此跟来犯的军阀队伍开战,跟地皮流氓开战,还四处活动,劫富济贫,颇有豪侠风范。

当蔡锷入川,用武力征服了四川大大小小各路军阀,成为新的西川统治者后。剿匪和安定地方,就成了新的任务。朱玉德就是在一次剿匪中遇到了刘猛,两人间没有发生什么冲突,朱玉德就收编了刘猛的所有部下。

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刘猛可不是一般的土匪,作为大户人家的少爷,他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在新式学堂中也读过书。当土匪是出于义愤,可是做了几年土匪,也知道自己这样下去不是办法,也渴望四川能出现统一安定的局面。而蔡锷的到来,让刘猛看到了这个希望,早有追随之意。当遇到朱玉德来剿匪的时候,刘猛索性绑了自己,亲自到了朱玉德军营请降。朱玉德一调查刘猛,发现周边的乡亲对这只土匪印象颇好,又跟刘猛一番谈话,刘猛因为四川乱象才落草为寇的遭遇,也让朱玉德这个四川人感同身受,一时心软就收留了刘猛,这是他这一生第一次收留土匪,估计也是最后一次了,他大概不会再有这样的机会了。

刘猛到军中后,开始接受正规军制度,他此时年纪也不小了,不再是当年的风华少年,成熟稳重多了,很乐意学习。之后进入讲武堂,在之后又进入陆军大学,完成学业后总是回到朱玉德身边,而随着战斗和学习,官职也是越来越高,最后爬到了副师长的地位,这次朱玉德调走,赵泽勇考虑到自己做的不太地道,老朱还是忠心耿耿的,于心不忍于是让朱玉德一手培养出来的刘猛接任了师长算是对老朱的一个补偿了。

另一个师,第二师师长李修身离开后,他的部队则由李汝炯担任。李如炯云南丽江人,1899年出生,1923年从云南陆军大学毕业进入军队,从炮兵做起,一步步爬了上来,不过此时他能被提任为师长,也是一次破格提拔,因为他此时还只是一个旅长而已。

李如炯运气很好,1922年赵泽勇改组讲武堂,所有的旧教官统统离开了军校,而赵泽勇聘请了更加专业的德国教官,而此时李如炯才刚刚进入军校学习了半年,便成了第一批德国教官培养出来的士官。此后是平步青云,一到军队就受到了上级军官的照拂,从炮兵排长做起,半年就升一级,之后是炮兵连长、营长,一直做到了团长。接着代理了旅长职务,代理旅长也才紧紧半个月后,就接到了胜任师长的通知,因为他们师好几个旅长都被调到了总参谋部,他这个代理旅长已经算是老资历的军官了。

李如炯的事情,赵泽勇是很清楚的,这种火箭调动也是他本人刻意为之的。在赵泽勇看来,德国人培养出的军官才是自己的嫡系,以前的讲武堂士官全都跟孙中山跑了。所以他对这些人很器重,李如炯只是一个典型。因为联省军中炮兵军官本来就不多,他才能火箭般的蹿升,其实大部分的陆大士官生还是一步一步往上爬的,尽管已经很快了,但是目前普遍的职务大都在团级上下。

联省真正主流的高级军官,其实还是那些从军中爬起,后来经过陆军大学几次短训的军人出身的军官。比如顶替了赵丰的唐宇纵,相比李如炯有赵泽勇赏识火线飞升,唐宇纵的运气就差多了。

他1919年云南讲武堂毕业。进入了唐继尧旧军队,经历了一段军旅生涯后,去日本留学了,先在日本帝国大学学习财经。之后转入了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在步兵科学习,等他毕业的时候,云南的天下已经变了。经过再三考虑,唐宇纵还是选择进入了赵泽勇治下的联省军。

但是由于他是云南会泽人。是唐继尧的老乡,一开始紧紧在参谋部任职,被压制了大半年时间。但是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在驻川军剿匪中,他调配后勤物资做的井井有条,被赵丰推荐到了云南陆军大学参加了几个短训班,之后又由于唐继尧于去年冬郁郁而终,唐宇纵才获得了赵泽勇的信任。这次演习中他以旅参谋的身份参与也露了一小手,之后演习结束后,赵丰转调参谋部,赵泽勇就大胆提拔了唐宇纵为师长。

“还是太年轻啊。”

看着自己和胡万一起拟定的这一批新的军官名单和他们的档案信息,赵泽勇认为忠心是没有问题了,可是这军事经验的欠缺不能不让人担忧。唐宇纵虽然有军旅经验,也有深厚的科班背景,可是毕竟时间太短了,讲武堂毕业后,他只在军中待了小半年,从日本回来已经1925年了,真正的作战经验也只有一年多时间,还只是剿匪。相比李如炯还算好的了,起码也在军中摸爬滚打了两年多了。

但是调离老军官是一条既定政策,利用这次北伐将部队中一大批的老军官调走,打乱军中的裙带关系,这是胡万建议的,也是赵泽勇早就想做的事情,可是这势必造成部队经验不足。要是最早那批赵泽勇培养出来的士官生都留在部队,绝对不会出现这种情况,可是那批人现在一个个的在军中任职几乎都有十年了,在把他们留在军队中有些不妥,还不如像眼前这样,一股脑都送到总参谋部来的省心。

“没有经验就慢慢积累吧,反正这北伐也就那么回事,蒋价石的黄埔系不也就是一两年军事经验的学生军吗。只要经过了真正的战斗,经过了北伐的洗礼,也就都成熟起来了。”

赵泽勇叹道。自己的时间还是太短了啊。尽管已经办理军校三年了,可是真正毕业的士官生也就一届,其他都是军队现役军官在军校中回炉接受再教育培养出来的。对这些在军中爬起来,跟老上级保持了千丝万缕关系的军官,赵泽勇始终有些不放心,因此更愿意提拔那些清清白白自始至终由德国人培养出来的专业军官。如果再给赵泽勇十年时间,眼前的问题就不再是问题了。

不过趁着眼前这个机会调走一批老军官也是不得已而为之,赵泽勇可是知道的,当历史上的北伐成功后,那可是捧起了一大群新军阀的,别说原本的地方武装,就是蒋价石的中央军嫡系里,也是派系林立。赵泽勇可不希望看到联省军也变成这个样子,现在把这些隐患都排除掉是绝对必须的,否则到时候就有的头痛了。

但是尽管是以北伐的名义调动军官的,而且大部分军官名义上都高升了,军衔和薪水都提高了一个档次。但是怎么也掩盖不了,这次联省军中主力师进行了大清洗的事实,引起一时的军心躁动是肯定的。还造成了主要军官普遍经验不足,哪怕有扎实的军事知识,但是到底是没有经过血火的洗礼。少了几分铁血,不知道这样的军官指挥作战还能体现出这几只主力师的风格吗。

所以在清洗了大量高级军官后,对普通士兵和低级军官,赵泽勇不打算再动了。即便是恨不能立刻就改组军队的胡万,也不建议在动军队了,影响太大了。对于士兵和基层军官的处理,胡万建议等这次北伐结束后,在进行调整。不过要在战争过程中,将一大批的在校士官提前送入军队中,让他们经历战火洗礼。锻炼锻炼。

此时德国人已经走了,朱玉德主持军校,他倒是对此没有异议,不在乎中断自己学生的学业,在朱玉德看来,战争永远是学习战争最好的学校,像北伐这样难得的大战对学生的锻炼,比在学校里待上十年效果都好。

在胡万的具体操作下,一个五千人的。由军校三四年级学生组成的士官团,进入了各只部队,全都送到基层班排中,拿起枪来。要跟普通士兵一起参与战斗。不过等这次战争结束后,甚至是在战争中,可以想象这些科班的士官生,一定会火速提升的。而且不需一两年。这批士官生就能成长起来后,到时候赵泽勇才真的没有了对适合军官的忧虑。而胡万也有资本进行进一步的改革,到时候不但是高级军官。怕是中级军官和基层军官,都会彻底换一遍,胡万的计划是,基层军官超过三年的退役,或者调到后备军训练营做教官,中级军官超过五年的转到预备役,或者通过进修和留洋洗刷掉身上浓厚的旧军队纽带后提升,而高级军官吗,则要么上调到参谋部门,要么就转到预备役中,要么就去军校中当教官去。

四大主力师中,就只有万保邦的第一师没有伤筋动骨了,这是赵泽勇考虑到万一在二、三、四师的调动效果不佳,影响了战斗力,那么联省总还有一只能打硬仗的部队可用的。说到底,对于自己军队的战斗力,赵泽勇还是最信任这几个只主力师。

至于其他那些地方师,这次调动就非常少了。当然了地方师也不是没有战斗力,比如李白的桂林师就已经在粤西战斗中证明了自己的强力,起码顶得上军阀四个师。而且跟主力师相比,地方师都是后来建立的,建军时间也不长,士兵也都是正规的训练营中出来的,尽管每个训练营的训练效果参差不齐,到了军中还要受到训练,可是毕竟这样的部队裙带关系还不算复杂,远远比不上建军时间差不多十年的几个主力师来的复杂。

“李宗仁桂林师怕是这次可以担任主攻了吧。”

面对自己削弱了主力师,而桂林师又证明了自己,尤其是经历过了粤西的战斗,也算得上是经历过战火的老兵部队了,赵泽勇认为这只部队堪当大任了。其实除了桂林师士兵经历了战火洗礼,部队取得了胜利证明了自己外,对李宗仁和白崇禧二人的信心,也是赵泽勇考虑的因素。对历史上赫赫有名的这对黄金搭档,赵泽勇可是一向青睐有加的。

胡万点点头:“是啊,桂林师我去看过,训练是不错的,李白二人对训练都很重视。而且兵员素质也相当出色,尤其是他们的山地旅让我印象深刻,我想到了德国的突击部队。这次战斗他们可以担任主攻的,可以跟主力师一起第一期进入湖南。”

赵泽勇叹道:“希望他们不会盖过了几个主力师的风头。李白这两个人还是很厉害的。其他的地方师呢,他们应该担负怎样的作战任务。”

胡万道:“其他地方师都是新建师,士兵大多没有经历过战火洗礼,训练也是好坏不定。云南和贵州这几个师还好点,起码都在四川剿过匪,尤其是蒙自师,兵员中大多是蒙自训练营中出来的,训练水平本来就高,而且又是蒙自部队,心气儿比其他部队要高,也可以作为一个主力师来用。不过这只是我个人的建议,具体的作战计划还是让参谋部来策划吧,他们能做的更详细和具体,我多说就越权了。”

赵泽勇点点头表示认可但是突然神秘一笑道:“越权吗?那么你的权力该怎么安排,我的意思是,这次北伐你打算担任什么角色?”(未完待续。手机用户请到阅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