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南阀 > 第八十三节 入国党

南阀 第八十三节 入国党

作者:狂人阿Q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5 10:09:56 来源:蚂蚁文学

由于唐生智的缘故,蒋价石制定了一个作战计划,希望联省和广东合兵一处先期进入湖南,把三大军阀中的吴佩孚作为第一个讨伐对象,而对占据江西福建和江浙的孙传芳做安抚。等占据了两湖,之后才是对付孙传芳,然后一鼓作气北伐中原定鼎天下。

所以湖南很重要,但是有一个问题,唐生智答应跟广东合作,可是却不是真的想要北伐,只是希望在吴佩孚攻击自己时候找一个靠山而已,如果一定要北伐,唐生智则要求很大的权力,希望自己做北伐的总司令。

这个问题一直谈不拢,北伐也就一直不能成行。

而在广东,北伐的呼声很高,因为北方北洋军内部正打的不可开交。

张作霖把冯玉祥逼到了南口后,吴佩孚带兵北上了,他负责主攻南口,而之后张作霖答应将直隶河南等地都交给他。由于讨冯联军声势浩大,一向善于投机取巧的山西阎锡山也加入了战团,跟吴佩孚和张作霖联合宣言,加入了讨伐攻击冯玉祥的行列。

可是吴佩孚在南口遭遇了冯玉祥部队的顽强狙击。吴佩孚久攻不下损兵折将。此时的吴佩孚已经不是当年雄踞洛阳虎视天下的吴佩孚了。尽管再次火速崛起,可是手下的嫡系精锐折损干净,现在的手下全都是一些趋炎附势之徒,依附于他只是为了权力。

吴佩孚攻不下南口,冯玉祥的国民军却攻入了山西,打的阎锡山频频告急。

很奇怪,怎么看都是讨冯联军占了绝对优势,可是反而是冯玉祥的部队打的有声有色。

具体原因很多,但有一点不得不提,冯玉祥的部队,都是自己一手带起来的。冯玉祥本人也几乎是从一个小兵爬起来的,冯玉祥当班长的时候,他的手下当小兵,他当排长手下当班长,他当营长手下当排长,等他当了军长,现在一干将领也都爬带了师旅级别。所以冯玉祥的军队完全可以看作是封建性的私人军队,在军中他有无可争议的权威。

而吴佩孚则纯粹是一个体系内军阀,他能成功靠的是直系的总体发展,当然他自己能打仗也是主要原因。可是对比一下冯玉祥的攀爬难度。吴佩孚可谓是火箭般的速度了。当年在湖南的时候,吴佩孚跟冯玉祥一样,都只是一个旅长。之后吴佩孚靠上了冯国璋和曹锟,而冯玉祥的靠山陆建章则被叙树挣杀害。所以吴佩孚从始至终,都没有紧密的控制过军队,他靠的是直系的体系。

两相对比之下,显然冯玉祥的部队更有凝聚力,所以才能在冯玉祥本人都还在苏联的情况下,还打的吴佩孚狼狈不堪。

最后吴佩孚只能将主攻交给了张作霖。这才将南口攻下,接着冯系部队几乎被打残,但是却败而不散,一部分攻入山西的部队投降了阎锡山。另一部分长途跋涉经过内蒙绕道去了西北的陕甘地区。

吴佩孚的部队打冯玉祥不行,但是打唐生智却没问题,南口胜利后,吴佩孚立刻调动部队南下。支持叶开鑫突袭长沙,唐生智猝不及防匆忙放弃长沙回防自己的老巢衡阳。这时候唐生智才认识到自己的不妙,决定接受广东革命政府的领导。加入北伐军序列,讨伐吴佩孚了。

这时候赵泽勇才对自己的手下通告了自己北伐的决定,并进行了一次演习。

可除了唐生智问题,蒋价石这里还有一个问题。

蒋价石跟唐生智和赵泽勇都不一样,唐生智说加入就加入,赵泽勇说北伐也能北伐,可是蒋价石要北伐却未必就能行,因为此时的蒋价石虽然在广东政府中是一个军事领袖,但是在政治上还没到说一不二的地步,甚至在广东他说的话都未必比苏联顾问声音大。

蒋价石要带领广东北伐,必须说服一帮政府大员,甚至要说服所有的中央执委。

所以一直以来蒋价石都在积极游说北伐事宜,尤其是在去年扫平了广东境内的陈炯明和其他叛军后,蒋价石更是密集的鼓吹北伐。

今年元月在国党全国代表大会上,蒋价石作报告:“现在的国民革命军完全在政府的管辖之下,一个命令出来,完全可以动员,人数有八万五千人。兵士的饷额有一定预算,兵士的生活,也较前改善。又有军校陆军学生六千余人,足抵一师之数。再用此精神积极整顿,本党力量就不难统一中国。”

在黄埔军校中做演讲:“北伐未完成,为国父毕生的遗憾;且以此重托于中正者,故回省以来,竭力提倡。中正以为无论何事皆可捐弃成见,惟此北伐问题,非贯彻主张,则昔日同志之牺牲,皆为无意义的举动。”

4月初蒋价石又吁请国民政府早日决定北伐大计:“北方自国民军退出京、津以后,中国形势之变化,其迅速与重要,非昔日沉闷与轻易之状态可比,如奉军占领京、津,则日本在华之势力愈为稳固。吴佩孚在鄂、豫之势力,英必竭力助长之。孙传芳盘踞江、浙,英必逼孙与吴联,……法国恨苏俄在粤之势力复张,故急使与英、日联合战线,在滇助赵(泽勇),以牵制广东之北伐。总之,此后列强在华,对于北方国民军处置既毕之后,其必转移视线,注全力于我广东革命根据地无疑,且其限期,不出于三月至半年之内也。”

4月底蒋价石再次亲自向中央执行委员会及监察委员会,提请研讨北伐计划:“中国势力均衡,现已有所改变,正与奉系军阀张作霖交战之冯玉祥国民军,已撤出北京,退守平绥路,预料日本将予张作霖以财政与军事援助,使其摧毁冯玉祥之国民军。同时,英、日两国均可能支援军阀吴佩孚,使其进攻广东之国民革命军,在云南之军阀赵泽勇,亦将接受外援。出兵阻挠北伐。在此一情势之下,国民党之正当策略,为谋取冯玉祥之合作,劝其退至西北,联合山西阎锡山之晋军,以牵制奉系军阀张作霖之向南伸张。同时,鼓舞贵州及四川之工农革命力量,用以防止赵泽勇之阻挠北伐。并应积极争取湖南唐生智湘军与江西地方部队,使其参加国民革命军阵营。尤应设法中立盘据苏、浙、赣、皖、闽五省之军阀孙传芳。倘以上各工作皆已进行,则国民革命军准备。当于三个月内完成。深信北伐军必能迅速占领武汉,将国民革命第一层障碍之直系军阀吴佩孚势力,完全消除。”

在蒋价石不厌其烦的反复游说下,6月份广东革命政府正式批准了他的北伐计划。任命蒋价石为国民革命军总司令,兼军事委员会主席,统帅陆海空三军,领导北伐。

但是时间上已经晚了,已经失去了最佳良机,北方的冯玉祥部队被打败。离开了权力中心北京地区,失去了牵制北洋军阀的能力,南方的唐生智被吴佩孚回军打的大败,北伐的力量已经被大大削弱。此时北伐还得跟北洋军阀硬碰硬,实在不是好机会。

可好容易得到了北伐的机会和掌控军队的权力的蒋价石绝对不肯放弃这个机会,更积极的联络赵泽勇,希望得到联省的支持。可以同时通电宣布北伐,以壮大声势。历史上就是如此,那时候的蒋价石是拉拢了桂系李宗仁后。才敢起兵北伐,号称一年统一两广,三年统一全国,可是这时代桂系没有了,换成了一个比桂系更强大的联省,蒋价石希望拉拢到联省,拉拢到联省支持自己,必须是支持自己本人,而不是支持广州革命政府。有了联省支持,蒋价石就有了胆,就有了资本,自己在广州政府的地位将稳定,威望将攀升。

但是对此赵泽勇却很有疑虑,通电当然没问题了,但是这个名义却不好处理。

蒋价石要求联省军服从自己这个北伐军总司令的命令,这点上赵泽勇无所谓,因为这不过是个名义,就像历史上那样,李宗仁、冯玉祥都还奉蒋价石为总司令呢,可谁会天真的认为桂系和西北军就完全听从蒋价石的命令。而现在尽管名声好多了,但是赵泽勇此时还是无法跟打着先总统孙中山遗志,又有广东革命政府任命的,北伐军总司令合法身份的,蒋价石去争那个总司令职位的。但是对蒋价石提出的,要赵泽勇宣布加入国民党一事,赵泽勇却十分的忧虑。

赵泽勇现在的身份很超然,除了在农会当了一个会长外,没有任何政治身份,很多党派都来邀请他,他都没答应,甚至有的小党希望赵泽勇出任他们的党魁,赵泽勇都没有接受,因为一直都不希望加入党派之争中。所以赵泽勇是很不想加入国民党的,害怕以后自己会受到这个党派在政治上的干预。

但是有一个问题赵泽勇一直想不明白,为什么历史上那些军阀,那些新军阀,李宗仁、冯玉祥,甚至是唐生智、刘湘这类二流军阀最后都加入了国民党,是心血来潮还是政治考虑,显然这些人都不是简单人,没人会因为情绪做出决定的,就算是,那也太整齐划一了吧,没有一个例外,全都加入。如果是政治考量,那么加入国民党参加北伐,跟以独立身份参加北伐有什么不一样?有什么特别的利益吗,这利益足够大吗,大到可以让自己放弃独立的身份,冒着将来被国民党党棍掣肘的风险?

就在赵泽勇始终想不通其中的蹊跷的时候,王崇阳从广东回来了,一番解惑立刻就让赵泽勇出了一身冷汗,接着痛苦的答应加入党国了,并按照蒋价石的要求,公开表示了对蒋价石的拥护。(未完待续。手机用户请到阅读。)

ps:本章有bug,摘抄了一些历史记载,已改正。借机求票,求订阅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