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皇明风云录 > 第十一卷第三章第四节 集结号(一)

皇明风云录 第十一卷第三章第四节 集结号(一)

作者:东仙轩辕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5 10:06:48 来源:蚂蚁文学

崇祯五年,正月,宣府镇。

宣府总兵杨国柱一身戎装策马旷野之上,麾下的两万大军正在向东快速行军,朝着居庸关前进。

此番杨国柱奉命率部参战,调动了麾下所有能够集结起来的精兵强将,麾下四名游击将军全部随行。毕竟,现在只要是明眼人就能够看出来,此番北伐已经是大明武人建立功勋的最后机会了,所以杨国柱下了血本,准备在朝鲜战场上斩将夺旗,给自己下半生的荣华富贵打下基础。

没过多久,杨国柱接到了夜不收送来的消息,就在大军侧翼发现了两支大军正在朝着居庸关前行。

杨国柱闻言连忙问道:“看清楚是谁的兵马了吗?”

“启禀总镇,是临洮总兵官曹文昭所部,以及陕西总督孙传庭所部。”

“哦?”

杨国柱笑着说道:“大曹将军怎么和孙白谷走到一起了?还有一个月的时间才到期限呢,他们也太着急了?”

其实大队兵马要从宣府镇赶到辽东镇江堡,一个月的时间是远远不够的。但是由于镇国公刘云威在下达命令的时候,就已经将市舶司下辖的所有海船都集中在了天津,专门等着运送宣府镇将士。如此以来,宣府镇将士赶往辽东镇江堡所需的时间就缩短了一大半,一个月的时间绰绰有余!

虽然如此,但是杨国柱看了看正在快速行军的麾下将士,依旧是眉头微微皱起,心中暗道:“看来各路人马都想要尽早赶到集结地点,都想着在即将展开的大战之中占据一席之地,以便博得战功!如此一来,本镇也绝不能落后!”

于是,杨国柱对身边的传令兵大声说道:“传令下去,全军加速前进,六天之内大军必须赶到天津城!二十天之内,大军必须要赶到镇江堡!”

命令一下,宣府镇的两万将士顷刻之间便加快了行军的速度,很快就将大军侧翼的曹文诏所部、孙传庭所部甩在了身后。

同时,杨国柱还派了夜不收向曹文诏、孙传庭送去了消息:“我宣府镇将士路途遥远,就先走一步了。待到国朝得胜之时,本镇再和诸位豪饮一场、不醉不归!”

由于孙传庭和曹文诏所部大军都是从西北而来,彼此之间顺路。

所以,此时孙传庭麾下的三万大军和曹文诏麾下的两万将士合兵一处,二人正在指挥大军朝着居庸关前进。

此时二人收到了宣府镇总兵杨国柱送来的消息,都是大笑一声,不以为意。

孙传庭笑着说道:“哈哈!这个杨总兵还真是个急性子啊,镇国公已经专门为其准备了海船,时间上完全来得及,竟然还如此心急火燎的。”

曹文诏也是笑了笑,说道:“这也难怪,毕竟早一点赶到集结地点,就能够早一些对大战的形势有所掌握。等到大战开打之时,对形势了解较多的将领,便可以占得优势,立下的战功也会多一些。孙督,咱们都知道,眼前的这一战可是最后一场大战了,机会难得啊!”

孙传庭笑了笑,而后似乎想起了什么,低声说道:“我可是听说……哦!只是听说!我听说此战之后,

镇国公似乎有意出兵西域!”

“什么!”

曹文诏闻言顿时愣住了,显然被孙传庭的话吓到了,说道:“出兵西域打谁?现在哈密卫那边没听说有什么战事啊!”

“不是哈密卫那边,而是西域以西!”

说到这里,孙传庭的脸上露出了满满的崇拜之情,说道:“我听说,镇国公要率领我大明的儿郎一举打到北海去!要一支杀到恒罗斯!”

“北海!恒罗斯!”

曹文诏听完顿时是热血沸腾、激动不已。

北海是哪里?苏武牧羊之地!恒罗斯是哪里?大唐折戟之处!

如果这个传言是真的,那镇国公就是要立下滔天的功勋,让大明武人的功业直逼卫、霍!

此时,曹文诏的侄子,在军中任参将的曹变蛟策马赶来,也听到了曹文诏和孙传庭的对话,大声说道:“镇国公真乃大明军神!此战我辈当死战随之!”

孙传庭和曹文诏闻言都是大笑一场,而后一同下令,命令大军将士加快行军速度,尽快赶到平谷县集结。

曹变蛟更是策马冲到了大军将士的身边,大声吼道:“儿郎们!前进!前进!不要被宣府镇的将士甩在后面,冲啊!”

大军将士瞬间士气大振,朝着居庸关的方向快速前进。

几乎就在同一时间,河南开封府,黄河南岸孙家渡口。

湖广巡抚卢象升披挂策马驻于山冈之上,正在俯视着整个孙家渡口,观看着麾下三万大军乘船渡河。

卢象升本是文臣,面白长须,一副儒臣的样子。但卢象升却不同于一般的文臣只会舞文弄墨、鼓捣诗文,而是文武全才、武艺非凡,此前李自成、张献忠所部流贼大军肆虐的时候,卢象升时常率军四处征讨勇猛异常,立下了不少的战功。

此时,卢象升骑在战马上,右手单手握着一把看上去十分沉重的长柄大刀,这把厚重的大刀至少有三、四十斤重,通体用精铁打造,但是在卢象升的手中却好像只是一杆木棍一般举重若轻,丝毫看不出吃力的样子。

卢象升目不转睛的看着远处正在渡河的将士,头也不回的对身后的一员参将问道:“大军将士全部渡河完毕还需要多长时间?”

那员参将略微想了一下,便说道:“启禀大人,至少还需要两天的时间。附近的船只太少了,我军只搜集到了两百余艘大小船只,要运送三万将士是需要时间的。”

“太慢了!”

此时,卢象升的心中十分焦急,恨不得直接率领大军将士飞到平谷县去!

到了今年,卢象升已经人到中年了,如果此战不能立下战功的话,那有生之年也就没有什么机会了。这对于一心报国的卢象升来说,是无法接受的!

所以,卢象升才会如此焦急,想要赶快赶到平谷县抢得先机,以便在大战之中拔得头筹。

“传令下去,再派将士去找船!一天!最多一天的时间,大军必须要全部渡过黄河去!”

“得令!”

那名参将便策马离去,不一会儿便见到一

队队卢象升麾下标兵营将士策马离去,朝着四周散开,去寻找船只去了。

就在卢象升、曹文诏、孙传庭、杨国柱等人急着赶路之时,留守在大同的三边总督洪承畴则是在校场上演武。

此前,洪承畴专门为曹文诏、孙传庭摆酒送行,然后满脸羡慕的看着二人率军东进而去。

接着,洪承畴便安下心来,专心整兵备武,开始大力整顿山西、陕西各地的武备情况,准备应对开春之后可能出现的民变之乱。

“虽然此番不能随同镇国公一起出征了,但我依旧可以为国效力,守好三边之地、为镇国公守好退路就是大功一件!”

洪承畴在内心中一边一边的安慰着自己,然后便投入到了忙碌之中,每天都在校场、军营、武库,以及各地关隘、险要之间穿梭着,丝毫不觉得疲惫。

就这样时间一天天过去了,一天洪承畴看到朝廷发下来的碟报突然发现了一个消息:江陵总兵黄得功和广东总兵郑芝龙正在江南各省大力剿匪、肃清地方。

“这倒是个好办法!”

洪承畴眼前一亮,便决定也在三边之地大力剿匪、肃清地方!

“如果可以在大灾之前肃清地方,就算是出现了流民大潮也没关系,至少不会让那些匪类趁机作乱!而且,还可以以战练兵、加强兵备!”

两天之后,洪承畴麾下的两万大军便四处出击,在陕西、山西各地进行剿匪。一时之间西北各地的土匪、大盗都是先后遭到了灭顶之灾,不少多年积匪、百年盗家都在洪承畴的雷霆打击之下灰飞烟灭。仅仅半个月的时间,西北各地就变得异常安宁,各地百姓都对三边总督洪承畴感恩戴德,对着洪承畴的画像焚香叩拜。

南京城。

刚刚外出剿匪回来的黄得功一身征尘,还没来得及喘口气,便得知郑之虎上门求见。

二人寒暄一番之后,郑之虎便说道:“黄总镇,这段时间以来,江南各地的贼匪都已经剿得差不多了,剩下的一些贼匪也都在黄总镇的治下。所以,家兄让末将来向黄总镇禀告一声,我广东镇准备收兵回去了。”

黄得功点了点头,说道:“也好,那剩下的贼匪就由本镇来解决吧。不过,本镇听说郑总兵准备出海征讨?”

“是的!”

郑之虎笑着说道:“黄总镇也应该知道,现如今大洋之上有许多海枭、海匪,我大明的海商深受其害。而且,还有不少佛郎机人、荷兰人依旧盘踞在南洋的一些岛屿之中,对我大明沿海虎视眈眈。所以,家兄准备率军主动出击,一边继续打造战船,一边率领现有的战船水师出击、以战练兵!家兄已经给朝廷上了奏折,估计很快就会批下来了!”

黄得功关心的问道:“不知郑总兵准备取得战果?”

郑之虎豪气冲天的说道:“镇国公北上之前曾经对家兄说过:南洋理应为我华夏内湖!所以,家兄决定率领我大明的水师护卫南洋、捍卫海疆!不管用多少年、打多少仗,也要将南洋之中的海匪、西洋人全部赶尽杀绝!”

s: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手机版阅读网址:m.

推荐都市大神老施新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