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皇明风云录 > 第十一卷第三章第二节 北伐方略

皇明风云录 第十一卷第三章第二节 北伐方略

作者:东仙轩辕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5 10:06:48 来源:蚂蚁文学

崇祯帝和孙承宗、陈新甲听了刘云威的话之后,都是振奋不已,如此一来此战的胜机就非常大了。但是接下来,崇祯帝和孙承宗、陈新甲又是沉默了下来,都在仔细思考刘云威的方略。

身为兵部尚书的孙承宗首先问道:“镇国公,按照你的方略来说,不但需要征调汉威军、荡寇营数镇兵马,而且还要从各地督抚、总兵征调数支大军,可否说得具体一些?”

刘云威说道:“是这样的,陛下、陈阁老,我准备征调我麾下的标兵营、蓟州镇总兵官温破虏、辽阳镇总兵官吴兴、广宁总兵官赵开山、辽南总兵官李定国、泰宁总兵官高宏光、海西总兵官皇甫明、塔山总兵官艾能奇、临洮总兵官曹文昭、宣府总兵杨国柱、陕西总督孙传庭、湖广巡抚卢象升进行北伐。汉威军、荡寇营之中剩下的山海镇总兵官赵率教、通州镇总兵官陆英、沈阳总兵官李天昊、建州总兵官王敢当、吉林总兵官李来亨各率本部大军镇守地方。”

“而我准备征调的这几支兵马将分成两路,其中左路大军由我亲率麾下标兵营、蓟州镇总兵官温破虏所部、陕西总督孙传庭所部、湖广巡抚卢象升所部、广宁总兵官赵开山所部、临洮总兵官曹文昭所部组成,我将亲率左路大军将横扫蒙古诸部,兵力大约为十五万左右。”

“右路大军由辽阳镇总兵官吴兴所部、辽南总兵官李定国所部、泰宁总兵官高宏光所部、海西总兵官皇甫明所部、塔山总兵官艾能奇所部、宣府总兵杨国柱所部组成,主将为辽阳镇总兵官吴兴,右路大军将在定辽右卫陆续集结,横渡鸭绿江出征朝鲜国,兵力大约为二十一万左右。”

说到这里,刘云威深呼一口气,对崇祯帝、孙承宗、陈新甲说道:“此番,左右两路大军合计兵马三十六万,初步定于明年开春出征,大概会在三月至四月之间。”

崇祯帝此时皱着眉头说道:“那朝鲜国虽然地狭民疲,可毕竟是东方一国,而且蒙古诸部也不是一触即溃的小邦小国,我军三十余万将士兵分两路出击,在兵力上是不是有些分散啊?”

陈新甲也是担忧的说道:“是啊,当年萨尔浒之战的教训可是不能忘了啊!虽然此前辽东大战之时蒙古诸部损兵折将、实力受损,但是依旧拥有铁骑二、三十万,丁口上百万啊,实力不可小觑!而那朝鲜国虽然国力弱小,但也是号称拥兵百万、国土三千里,不可轻视之!”

一旁的孙承宗则是皱眉思索,并未说什么。

刘云威听完之后点了点头,说道:“陛下和陈阁老所担心的不无道理,但是如今的情形和当年萨尔浒大战之时并不相同,那蒙古诸部、朝鲜国不是满清鞑虏,而我北伐大军也不是当年缺衣少食、士气低落的十万大军!”

陈新甲疑惑的说道:“镇国公,这左、右两路大军都是我大明首屈一指的精锐兵马,可是面对数倍的敌军,恐怕也是有些吃力啊

依我之见,是不是将两支大军合兵一处,先横扫蒙古诸部,之后再攻打朝鲜国,如此一来则是万无一失啊!”

这时,孙承宗却是说道:“不可!如果按照陈阁老所说,大军合兵一处先蒙古、后朝鲜依次进兵的话,不但战事时许的时间将会无限期延长,大军将士所需的军费也将增加数倍。最为主要的,大军出征蒙古诸部的时候,短时间内不可能结束战事,在这期间朝鲜国一定会得知消息,待到我军挥师东进的时候,恐怕朝鲜国早就已经做好准备、以逸待劳了!届时我军再去攻打已有准备之敌国势必事倍功半!”

陈新甲闻言虽然心中暗暗不悦,但还是微微点头,不得不承认孙承宗说的在理,自己无从反驳。

刘云威则是笑着说道:“孙大人所言极是,正是考虑到这一点,我才会分兵两路、同时进击!”

崇祯帝微微点头,显然也是赞同刘云威提出的分兵之策,只是担心两路大军的兵力不足,以至于被敌军各个击破,导致大军惨败。

于是,崇祯帝问道:“镇国公,朕看不由再从各地征调一些兵马好了,比如说川兵,如何?”

刘云威沉吟了一下,说道:“启禀陛下,微臣已经从各地征调了四支精兵随同出征了,其实在兵力上两路大军已经是足够了,完全可以应付即将展开的战事。陛下提出的川兵也不宜再行征调,蜀道艰难,调动川兵非常不易,时间上也是来不及的。还有一点,这……”

崇祯帝看到刘云威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便笑着说道:“镇国公但说无妨!”

刘云威微微叹了一口气,说道:“陛下,今年冬天到现在都没下一场雪,大明各地都是非常干旱、异常寒冷。微臣在前来京城的路上已经注意到,就连北直隶的农田都已经被干冷的天气冻得荒芜无比!陛下应该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听到这里,崇祯帝的脸色瞬间就变得非常难看,一旁的孙承宗、陈新甲、王承恩的脸色也是异常凝重。

在座的所有人都明白,明年的大明一定又是一个多灾多难的年景,大明各地在连续天灾的打击下,说不定还会烽烟再起!

刘云威有些痛心地说道:“陛下,除了微臣征调的四支兵马,大明各地其实还有多支精锐能战的大军,比如说川兵、江宁总兵黄得功所部、三边总督洪承畴所部、广东总兵官郑芝龙所部等等,其实都可以出征塞外的。可是,微臣担心明年各地大灾不断,以至于再次出现民变,甚至是流贼大军卷土重来,所以大明各地必须留下足够的精锐大军镇守内地。像是川兵、江宁总兵黄得功所部、三边总督洪承畴所部、广东总兵官郑芝龙所部都不可轻易调动,必须留下镇守大明南北各地,以防不测!”

崇祯帝见镇国公刘云威已经安排好了后路,心中稍稍宽慰了一些,但还是有些担忧,便说道:“朕看,如果是这样的话,不如北伐之

事暂且停下,先等明年的大灾之年顺利渡过去之后再提上日程的好。”

刘云威和孙承宗闻言几乎同时出口说道:“陛下不可!”

二人对视一眼之后,刘云威便上前说道:“陛下,微臣说一句杀头的话,如果明年之后,我大明年年都是大灾之年又当如何?那我军何时才能挥师北上?三年、五年还是十年?到时候不但朝鲜国已经做好了准备,就连蒙古诸部都已经恢复了元气!”

孙承宗补充道:“陛下,到了那个时候再发兵北上的话,我大明需要付出的代价恐怕要翻上十倍不止!”

崇祯帝闻言重重的点了点头,说道:“镇国公和孙尚书所言极是,是朕想得简单了!也罢,既然镇国公已经谋划妥当,那此次大战的兵事就依镇国公所言,朕准了!”

刘云威、孙承宗、陈新甲三人齐声说道:“陛下英明!”

接下来,崇祯帝又与三人商议了一下大军北上的后勤事宜。

刘云威说道:“陛下,微臣已经具体核算过,此战国朝将出动大军将士约三十六万,征集民夫八十万,每月所需军费约合白银一百三十万两,军粮约六万石。大军北上之前,朝廷应当至少筹集出半年所需钱粮、军械。”

崇祯帝听闻刘云威报出的一连串数字,心中猛然一惊。之前崇祯帝还以为如今国库之中的巨额钱粮足以支撑很长时间,可以让自己做许多大事。可是,崇祯帝万万没有想到,一场大战就要消耗如此多的钱粮,如果战事迁延不决,就算是只打上一年的时间,就要花费一千五、六百万两白银,这还不算阵亡将士的抚恤,以及有功将士的赏赐!

崇祯帝心中暗道:“也罢!只要打赢了这一战,那大明就可以喘口气专心内政了!就算是花再多的钱粮也是值得的!”

想到这里,崇祯帝站了起来,看着众人,眼神之中满是坚定。

而刘云威、陈新甲、孙承宗也是急忙起身,静静地的待着崇祯帝下达旨意。

“朕,决意!出征塞外,让我大明虎贲踏平蒙古草原、朝鲜三千里江山!”

刘云威、陈新甲、孙承宗见崇祯帝下定了决心,也是大声说道:“陛下英明!臣,领旨!”

话音刚落,崇祯帝便走到了镇国公刘云威的身边,拉起刘云威的手,说道:“镇国公,征战之事,朕尽皆托付于你!朝廷也会竭尽全力保证两路大军的钱粮补给,绝不会让前线将士用度短缺。朕,就在金銮殿上等着镇国公捷报飞传!”

刘云威重重地点着头,说道:“请陛下放心,微臣定然会横扫蒙古草原、荡平朝鲜国,为我皇明打下一个百年安宁!”

是日,刘云威从皇宫中出来之后,立即汇合了早已经等在宫外的郭毅等二十名亲卫将士,然后便马不停蹄的出朝阳门离开了京城,朝着通州城一路飞奔而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