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傲世天骄 > 第二五二章 天规天和

傲世天骄 第二五二章 天规天和

作者:越岭山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4:55:28 来源:平板电子书

第二五二章天规天和

郑建一兄弟二人,还有一个妹妹,他是老大,老弟郑建二读书不成,这些年来主要做瓦国的边贸生意,近两年,那边三天两头打仗,生意不好做,正在家里考虑转行。妹夫吴光先是退伍军人,乡里的干部,乡政府离陈氏古镇不远,他回旧明村的次数并不多。他上午先回旧明村报信,中午吃完饭后,才跟郑建二一起出来接人。

看到陈维政放翻的黄羊,郑建二笑了,说:之前出来,老父亲还让他去乡里买头羊回来宰,这回省了!

郑建二跟哥哥郑建一长得很像,只是眉宇间老大文气,老二武气,想想做边贸的,多少总有点匪气。郑建一把汪洪涛、陈维政和区杰介绍给老弟认识,大家寒喧几句,郑建二把黄羊绑在后架上,再把嫂子陈丽萍身上背着的大包接过来背在背上,一马当先出发。

吴光先跟这帮人早上见过,分了部分行李过车上后,很惊讶陈维政们用的是四辆电动摩托车,很为四辆车够不够电返回担心。

沿江而下,村子却建在半山腰。郑建一说,温江的水相当暴虐,上游一场小雨,下游就有可能涨水,如果上游几条支流同时涨水,下游就肯定水灾。所以村子都是建在距离河面一定距离的地方,郑建一他们这个村子,平时与河面高度相距百米,一涨水,就不见了一半高度。

一些有经验的老乡,在涨水时把一条山谷口用网子封上,退水后,最多得过三百多斤鱼。

这条村名叫旧明村,据说是明末一些汉人逃到这个地方创立,具体情况已经没人去考究,只知道,住在这条村的人都是汉族。周围的村相距不近,都是少数民族村,少数民族村享受很多民族政策,过得比较轻松,种不种地都有饭吃。不象汉族,分分厘厘都是自己努力,不过这样也好,大家都能养成努力的习惯,孝子努力读书,大人努力生产,虽然环境恶劣,但还是生生不息繁衍至今。郑建一就属于村里的佼佼者,大学三年级就被部队看中,进入南方军区,积功成为上校,是村里目前级别最高的人。

车子在河边走了一阵后,开始上坡,上坡的路变得比较宽畅,郑建一说转过前面的山坳,就是村子。

转过山坳,豁然开朗,一个美丽的寨子出现在眼前,这是一个羞原地形,一块山区少见的平地被群山环绕,只有一个缺口通向不远处的温江,还末到季节,油菜花还没有开放,偶尔能看到一两个花骨朵,在碧绿的海洋中,尤为显眼。

陈维政目测这块平地的面积超过qiuyelou 平板电子书亩,在山区,这种平整的羞原十分难得。难怪当年先民选择了这个地方。

村民也非常珍惜这块羞原,房子不敢占据平地,都建在环绕小平原的山坡上,绕了一圈,像给羞原饰上一道项链。房子的后面,直到山顶,都是密密的山林,树冠相接,树枝勾通,有原始雨林的感觉。看着出,这个村的人们对这片山林十分重视,没有任何砍伐的痕迹,甚至,连进山林的路都没有一条。

“好美的地方。”区杰叹道:“真是世外桃源!”

“区杰你这样说为时过早。等会我带你们到南边山口去看一看,你们一定会说是人间地狱。”吴光先说。

“那我先把这边的美景看个够再说,别那么早倒胃口。”区杰说。

郑天天和汪宁、刘裕已经下了车,陈维政给了每人一台微单,让他们去捕捉自己认为最美的静止和最眩的瞬间。区杰催促大家,快点进村,放好行李后,他也要去把这些美景收入他的大单反里。

郑爸爸和郑妈妈一脸笑容的站在自己家的楼门口迎接他们。这是一对健壮朴实的农家老人,一副经常做农活的身膀。郑建一长得更像母亲,看得出来,母亲在年青时一定是个大美人。

郑家是老式的木头房子,甚至连顶上盖的都是木皮,大木柱全是榫铆结构,房子分三层,每层都不高,第一层约一米五左右,完全是防潮悬空,随便围了围,里面养猪和鸡。

二楼有一条大走廊,然后是客厅厨房,还有两间卧房。楼层也不高。两米左右,厨房比较有才,一条木枧把水直接架了进来,日夜不停的流在大水缸里,多余的水流到楼下阳沟。陈维政在大水缸里舀起一勺水,咕嘟咕嘟几大口,说了一声:“好水,甜!”

走出二楼客厅,站在二楼的大走廊上,陈维政发现这个村子每家人的二楼都能够相通,大家串门根本不需要走到外面,甚至下雨也不会防碍他们互相走动。

陈维政沿着二楼的大走廊一直走,有些家里有人,有些家里没人,有人的都会亲切跟他打招呼,虽然有些人说话他不是很懂,但是脸上的表情看得出来,充满了善意。这是一个有人情味的地方!

寨子的中间位置,有一个三面都是栏杆的公共场所,类似于陈村的广惩祠堂,在这里,陈维政看到郑建二正跟几个人突击处理刚才那条黄羊,大家都在讨论,黄羊是用怎么方法弄死的,没有伤口,更没有枪伤,只是颅骨被打得稀烂,这还是弄干净毛之后才看出来。

还有几个人在摆桌椅,看来,今天的晚饭要在这里开餐。

陈维政来到正中那幅墙面前,这里供奉着郑家的先祖牌位。陈维政从一边拿出九根香,点上,在牌位前拜了三拜,向郑氏先祖问好!

这时,一个老人家的声音传出来:“谢谢客人多礼了!郑氏传人回礼。”

陈维政循声望去,是一个鸡皮鹤首的老者,身着对襟衫,正笑容亲切的看着自己。

“老人家好!”陈维政打招呼。

“好好好!”老者说:“贵客请坐!”

陈维政坐下后,老者斟上一杯茶,继续说:“贵客来自东方,意在南方,以木生火,此火必旺。”

“老人家既然看出我的来意,我也想请老人家指点迷津。”陈维政说:“我所图谋者,不过是钱财而已,而我要干的事,却是提供工具伤人性命。我这样做是不是有伤天和?”

“伤不伤天和与工具无关。”老人说:“与人也无关。在天看来,人与蝼蚁无异,伤人多寡,天从来不在意。天关心的是人是否遵循天规,如果不遵循天规,就是伤天和,如果遵循天规,即使伤人无数,也不伤天和。”

“那什么是天规?”陈维政脱口而出,刚问完,就后悔了,天规,无人能知。

果然,老人笑了:“呵呵呵呵,天规虽然没有人读过,但是还是有章可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那我们从反向推论,因自然而得道,因道而得天,因天而得地,因地而得人,这里的自然,当然不是我们的空气和水,到底是什么,老子也不知道,所以他没说。既然不说,我们就不理。我们只需要知道从自然总结出规律,这就是道,从规律中提练出普遍性法则,这就是天,而将天规具体化的国家制度,就是地,至于人,就是国家制度允许下的个人行为规范。”

“按老人家的说法,所谓的天和,就是维护天的行为和方式,有伤天和,则是做出一些有损维护天的行为和方式的事,而不是直接与天和对抗,也不可能与天和对抗,因为天和是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实在。”陈维政说。

老人没有回答陈维政的问题,而是继续他自己的看法:“但是,也要考虑一个问题,就是人性。你的做法,虽然与天和无关,但是与人性有关,毕竟我们是一个相信人之初性本善的国度,而不是接受性本恶的教育。”

“老人家也相信性本善吗?”陈维政问。

“相信,当然,更相信惩恶也是扬善。”老人说。

“善恶是绝对的还是相对的?”陈维政继续问。

“善恶就是善恶,无所谓客观存在,全在一念之间,完全不必拘泥于善恶的判断,率性最好。说你善你就善不善也善,说你恶你就恶不恶也恶。所以不在乎你怎么做,因为你无论怎么做都不能让所有人满意。那又何苦明确善恶。”老人说。

“那我应该怎么去谋划南方呢?”陈维政问。

“你会炒菜吗?”老人反问。

“会一点。”陈维政说。

“炒菜讲究火候,该拱火时就拱火,该添柴时就添财,该起锅时就起锅,切不可拖泥带水,夹生还烧锅。”

“受教了!”陈维政站起来,向老者躹了一躬。

老者说:“贵客这次来本村,给本村带来无穷财富,在这里,老朽先行谢过。本村建筑,暗合五行之术,贵客有兴趣,可到处走走,印证印证。”

“是!正想到处逛逛。”

告别了老者,陈维政继续闲逛,突然,耳边传来破空的响声,陈维政知道是飞机飞过,抬头一看,两架米格-29战斗机正从旧明村的上空飞过。划过一道弧型,消失在东南方的天空。

没多久,破空的响声再度传来,两架米格-29战斗机又一次在头顶飞过。这两架无聊的飞机,正在头顶上转圈。

当破空的响声第五次从天空中传下时,陈维政火了!

奶奶的,过界了!一次两次过界就算了,还搞到五次之多,有完没完!再来,老子就打你下来。

飞机很听话,第六次绕了过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