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傲世天骄 > 第十二章 新屋进火

傲世天骄 第十二章 新屋进火

作者:越岭山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4:55:28 来源:平板电子书

第十二章新屋进火

把院子、房子全部搞掂,已是深秋时分,龙山的深秋,已经有一点寒意。菜园里点种的萝卜白菜青色诱人,椰菜莴笋,香葱香菜,生机黯然。

鱼塘里的鱼因为天冷,都沉到水底。偶尔也会有鱼打个水花,激起小小涟漪。

建房子剩下的水泥不少,片石也还剩一些,陈维政估算一下,叫人再拉几个方拖的片石、碎石和沙子,拉到村里的小学校里,把小学校外面的泥巴地打成水泥地。乡文化站见此情况,也顺势拨了一套篮球架,画好线框就成一个标准篮球场。为此,村里的小学生高兴得一个劲的叫政哥好政叔好。村里的老一辈无不夸奖陈维政仁义。铺水泥地的工作全是由村里人自带干粮义务完成。

自从祖父入土那天回村,陈维政就再也没有走出过村子,村子里的人都认为他才裁,而且是那样的病,有点怪癖纯属正常,不以为怪。因此村里人基本不来打扰他,他也乐得每天在家,搞搞卫生种种菜、上上网络练练功。

空间里的米还有几千斤,一个人吃几年都吃不完,至于油盐酱醋,应有尽有,甚至黑漆漆的湘西老腊肉,还有上百斤。

大门传来门铃响,陈维政用遥控打开大门。

是十八爷。十八爷是全村来他这里次数最多的人,毕竟是嫡亲的叔公,血浓于水。经常来看看,问寒问暖。老人家是真的关心他,不是那种虚头巴脑的做秀。

这回来的人不少,九大常委来了六个,再加上村主任陈宝良和妇女主任秀花婶子。差不多够一个班。有几个是第一次来,也是第一次看到这样的豪宅,坐在客厅的大沙发上,不停的当蹦床玩。

陈维政烧了水,冲好茶,还拿了些袋装小点心,伺候好一众前辈。心里猜测这回又是什么大事。

“阿政啊!”说话的是爷爷辈中岁数最大的,也是陈村目前岁数最大的,五爷爷。高寿八十九。身体很好,眼不花,腿不弯,说话也很大声:“你这院子也弄好了,房子也弄好了,应该搞个进火酒了。”

“应该应该!”陈维政知道要搞,主要问题是自己只有一个人,*不起这份心,想蒙混过去。谁知道,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即使八十九岁也一样雪亮。

“过完年你就二十四,是你的本命年,本来我们是托你大伯娘帮你过劫,现在你有了姑姑,这个事就由你姑姑办。”这是五爷说的第二件事。别说,这事陈维政还从来没有想过。本命年要穿红短裤,这玩意自己还不能买,要亲人买,现在责任居然落在姑姑身上,看来又要麻烦这天降的姑姑了。

“还有一件事,”说话的是秀花婶子:“过年你就二十四,你们这一支也就剩你一个男丁,你也该娶妻生子开枝散叶。你对婆娘有什么要求,你给婶娘说说,大家也好帮你相看相看。”

陈维政一脸傻笑。

“本命年的东西姑姑会帮我买的,就不麻烦大伯娘了。”说完,对大伯陈宝龙笑笑。转过头向秀花婶娘开玩笑说:“我也知道我们这一房人丁少,可就凭我一个也发不起一棵大树来,何况现在还搞计划生育,我卯足了劲生大不了也是两个,再多就犯法。”

“犯什么法?法大不过人情,到时多超生两个就是”没想到十八爷是个法盲,而且是个理直气壮的法盲。

“呵呵,这年把我还不想找对象。”

“为什么?”秀花婶子不明白了。

“我不是才裁嘛9不知道有什么后遗症,还是先看看,别急忙忙把人家娶回来还害了人家。”又是用这个做借口。

大家想想也是,就没再说。

“今天晚餐大家都在我这里吃饭,顺便帮我出点主意,怎么办进火酒。”这个理由很充分,大家连推托的话都说不出来。

晚餐很好办,弄的是火锅,一个水锅一个干锅,水锅是酸菜鱼头,冰箱里有鱼,空间里有香水鱼的调料,煮在一起就行。干锅复杂一些,去门口菜园摘了两棵莴笋,去皮切片,一块差不多三斤的老腊肉切片,一抓干红辣椒,炒成一锅。莴笋叶子炒成油菜。秀花婶子手脚麻利,这些菜又都都是家常做的,不到半个小时,上桌。

西式餐桌上并排摆了两个电磁炉,一干锅一水锅。再弄出两瓶高度酒,开动。

热闹一餐吃罢,进火酒的各种议程都形成文字。

时间,2013年元月2日,好日子!元亨利贞,样样大吉。最好的是单位学校都放假,大家都能回来。

谁负责什么,也一一有了安排,总采购还是陈宝良,总后勤还是韦秀花。总监督是大伯陈宝龙,传字辈的只管喝酒。

陈维来带着几个维字辈的负责在桥上迎客,陈维刚负责电话外联,几个宝字辈的充当大厨,几个维字辈的负责帮厨。在一旁听到他们安排,陈维来也觉这陈村还真是人才济济。

一切确定,陈维政第一时间打电话给姑姑陈小美。

陈小美还是国庆节时来看过,当时房子才动基础。她估计也是这段时间差不多完工,正想打电话来问问,陈维政的电话到了。

“全部完工了?”姑姑问。

“全部完工了。”

“什么时候进火”姑姑的第二句话就是这个,看来这还真是个不可或缺的环节。

“我都做了好多天吃的,算不算?”陈维政玩笑说。

“那不算,有仪式的,你十八爷肯定不会轻易放过”姑姑说。

“姑姑你还真是诸葛之亮,这样你都能算到。”

“这有什么难算的!十八爷不要你办,我也要你办。在农村,你不知道起栋房子意味着什么!钱够吗?别不好意思开口。有些面子钱没有也要花的,别让人看小了!”姑姑很懂这些道道。最后决定:“好,我一号就回去,二号好办酒”

十二月三十一日,阳历年。

古宜市星湖路市委宿舍大院五号楼。这里是单位分配给刘德厚的宿舍,二层小洋楼很低调的委缩在树荫里。

晚上八点,客厅里的大平板电视里,元旦晚会正在热火喧天,看晚会的主要是两个老人,一对中年夫妻和两个青葱少年完全是陪老人过瘾。

中年夫妻自然是刘德厚和陈小美。老人是陈小美的父母,刘德厚的老岳父岳母。这是两个老知识分子型的老人,年龄六十多,退休前是古宜学院的老师。老爷子教授的是古代文学,老太太教授的是英语。老两口只有一个女儿,平时住在学校职工宿舍,不常来,只有节日时才来女儿家。

陈老爷子每次来,都喜欢叫女婿把亲家叫来,好有伴玩。亲家也是知识分子,老中医退休,现在还被单位反聘回去看专家门诊,被陈老戏称为老打工的。这回刘老爷子单位组织旅游去南琼,不在古宜。

两个少年一男一女,是陈小美的双胞胎儿女。女孩长得很象妈妈,气质型美女,五官秀美,个子高挑,身材娇好,成熟大方。男孩个子不矮,但明显不如女孩成熟,脸上还充满了稚气。锈脸,大眼睛,长长的头发盖着眉毛。男孩明显不想看电视,估计是在父亲的*威下才不得不陪老人一起制造天伦之乐。一会倒水,一会拉尿,屁股上好象上了疮,坐立不安。

当时这一双出生时,把全家人都乐得找不到北,取的名字林林总总不下百个。刘家老爷子最心属的名字是女儿叫陈半夏,儿子叫刘当归,被全家人全盘否定,最重要的理由是儿子长大绝对不能当乌龟。

最后采用的是陈老爷子的提案,陈老爷子先呤颂了唐代王维的诗歌《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决定:儿子叫刘松照,女儿叫陈竹喧,小名就叫小松小竹。

做外婆的还给两个孩子一人一个英文名字,可惜没人叫,叫起来也不怎么象人名,久而久之也就被人们给遗忘了。

搞中医的不如搞中文的有才。

不知道是不是真有这一说,人随名走,名副其实。陈竹喧跟着母亲姓陈,所以不止性格象母亲,而且行为思维都象陈老爷子。爱读书,好想问题,在学校成绩好,人缘好,老师喜欢。

刘松照则不同,小小年纪就知道自己是常委副市长家的公子,在古宜市那也是衙内之一。才十四岁,就开始跟一些已经走入社会的领导子女厮混,虽然还不至于天天翘课,可成绩就不是很理想。

进入初三以来,双胞胎就象两股分道的铁轨,走向相差越来越大。陈竹喧基本全科a ,尤其是英语,在外祖母的教育下,无论是单词量还是语法的掌握,都已经远超教科书范围,为此,陈老爷子曾提出了强烈的抗议,因为在家里,她们两祖孙,全部用英语对话,哪怕上街逛都是英语。而陈老爷子对英语的程度是拆开来二十六字母全认识,拼在一起一个也不认识。

刘松照进入初三,最大的改变来自于他的身高,半年内突然长高了十几公分,所有的裤子在一夜之间全部变成了七分裤。原来清脆的嗓子也变得跟鸭子差不多。性格也变得特别的乖戾,哥们意气十分明显。不接受任何人的意见,无论对方是对的还是错的,不允许任何人对他说不字,不管自己是对的还是错的。全家,只有对刘德厚还有几分害怕,其它人,基本处于无视状态。

陈小美知道,今天晚上要做通儿子的工作,让他明天跟自己去龙山,估计是个严峻的工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