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傲世天骄 > 第十一章 鹅卵石墙

傲世天骄 第十一章 鹅卵石墙

作者:越岭山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4:55:28 来源:平板电子书

第十一章鹅卵石墙

十五爷的祖屋在村子的东头。

这是解放前留下来的祖屋场,由于十五爷这一支人丁不旺,没有在祖屋场里加盖房子,所以显得特别的宽。

在那十年,割资本主义尾巴,造反派要求十五爷把家门口的祖屋场拿出来给生产队统一安排,十五爷没有答应。当时下来搞三分之一的工作组头头想开十五爷的批斗会,全村的人不干,在工作组头头深夜被人砸了两砖头,儿子在乡里小学读书又不小心摔断腿之后,也就不敢再在陈村装腔拿调。

批林批孔那年,十五奶得了急性阑尾炎,医生都被关牛棚,没有医生动手术,死了。死后,百无聊奈的十五爷每天去河滩上捡鹅卵石,回来垒围墙。久而久之,居然在院子的两侧垒成两道长五十多米,高两米,相距约二十七八米的围墙。围墙里的面积超过两亩,这就是十五爷的菜园和祖屋场。

每当陈村人走过这个屋场,都用作反面教材教育孩子,看看,什么叫人丁不旺,这就是人丁不旺!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全国搞计划生育,这里又成了计划生育的重点示范点,连跟计生干部吵架都可以这样吵:“有本事你到老屋场十五爷那里做计生去。”

不论怎么样,这块老屋场属于十五爷这一支那是绝对不错的!全村上下绝无异议。

祖屋很古老,历经风风雨雨,虽然几次修葺,还是有点柱歪门斜。

摸着围墙上的鹅卵石,陈维政有一种说不清楚的感觉,爷爷捡了十年鹅卵石,他在空间里扔了十年鹅卵石,难道自己扔的鹅卵石都让爷爷给捡回来了?陈维政想想都觉得很玄幻。

听说他要整理老屋,十八爷来了。问他想怎么弄。

首先是两排鹅卵石围墙要保留,不仅要保留,而且还要修整。哪里有缺漏,去河滩里捡鹅卵石回来补上,用水泥做好围墙顶,增强围墙的自然抵抗能力。

其次是做一个大门,能够开车进去的大门,大门不能开在正中,按风水五行应该放在正面偏左侧。大门里沿着左边的鹅卵石围墙修一道四米宽的水泥路,一直通到院底。

第三是菜园改造,想在院子里挖一个约半亩,两米深的鱼塘,再留得半亩菜地就够了,自家吃菜,能吃多少!

第四才是改造老屋,有条件的话想重新建一栋楼房。

十八爷口中念念有词,又架上罗盘仔细核查方位,最后说:“到底是大学生,这个布局,明通乾坤,暗合阴阳,阿政,有才啊!”

摇头晃脑地走了,回去告诉陈宝良:“阿政要弄院子,你喊大家有空就去帮忙,他屋头没有女人做饭,大家做了事就莫要去他家贪吃。”村子里有个习惯,帮哪家做事哪家除了应付的工资外,还要额外提供中餐,陈维政一个人估计忙不过来,所以十八爷才这么说。

办完一场丧事,才过几天,县委借调通知下来,陈维刚借调到县委办,担任赵副书记的专职秘书。陈宝良作为优秀村干,给了一个事业编制。十八爷知道这都是托十五爷一家的福,所以对陈维政特别的热情。

陈小美知道陈维政已经正式大学毕业,想安排他在市里某部门工作,来年参加公务员考试。陈维政婉拒,借口是傻了一年才好,不知道会不会有后遗症,先在农村养几年,如果没什么问题再出去做事也不迟。陈小美也有点担心,就同意了。跟陈维政说,弄祖屋要先做预算,要多少钱跟她说。陈维政点头说:好的。

按照陈维政的施工设想,首先开工的就是那两道残破的围墙。

这回不用人发动,陈村人全体行动,每人从河滩里拿回几十个鹅卵石,有些是专门去捡,有的是顺路带,上小学的娃娃没事也去帮陈维政捡石头。才两天,陈维政家的大门外堆出一座鹅卵石小山。不仅修补旧围墙的材料足够,就是在大门正面新建一道围墙的材料都有余,人多力量大,太祖爷说的话真是一句顶一万句。

赵长富让县水泥厂送了一车整整十五吨水泥过来,补墙的、修路的、建房的水泥都够。

两个泥水工做了五天,鹅卵石围墙水泥盖顶,里外全新。

刘德厚的司机黄师傅,趁星期六双休,找辆大卡车,装了一台挖掘机,亲自动手,两天时间,鱼塘就挖了出来。黄师傅开挖掘机的水平跟他开小车的水平一样高,十八爷说等过年鱼塘干了让他来掏掏宗祠前面池塘里的淤泥,他很爽快的答应。

陈维刚叫人送来河沙和片石,当然,材料钱由陈维政付。

陈宝良组织全村会做泥水的人一起上阵,先用片石垒鱼塘。一天时间,鱼塘四壁砌好,尽量用的大块片石,坚固又漂亮。垒好鱼塘后,在鱼塘周边铺了一圈大理石,还弄了一圈高约八十公分的铁艺栅栏。

然后才铺从大门到院底四米宽。五十米长的水泥路。全部按国道标准,下二十公分的片石基础,再用碎石铺平,水泥沙浆震匀,鹅卵石围墙和水泥路之间,还整出了一条三十公分宽,二十公分深的排水沟,沟底,用pvc大管穿过水泥路直接排进鱼塘。

现浇一个钢筋水泥大门,门柱上贴的是深红色大瓷砖。按照当地的审美习惯和风俗,还浇筑了一个人字型的门顶,铺上蓝色琉璃筒瓦。安装遥控电动手动两用卷闸门,够方便,还不怕停电。

最后请村里仅有的几个会垒鹅卵石墙的老师傅,把大门口那段大约二十来米的鹅卵石墙垒好,院子就算大功造成。

陈维政不会做饭,可他会请人做饭,妇女主任秀花婶子组织几个女人专门做饭。陈维政的饭钱给得很足,每顿饭都有足够的荤菜,还有成件的啤酒,得到做工者的一致好评。

走进大门,迎面是一条四米宽的水泥大道,左边是古朴的鹅卵石围墙,右边就是正正方方的鱼塘,鱼塘面积不大,半亩多一点,进排水都有认真的考虑,是标准的活水塘。

再往里走,右边是整齐的菜地,菜地也是正方型的,用铁艺栅栏围好,还预留了进出的小门。往里是预留的宅基地,往外是鱼塘,西面是院内大道,东面是鹅卵石围墙,面积也是半亩有多。

最里面,有一个大约20x25米的空屋场地,准备盖新房子,旧房子已经被陈维政拆得一干二净。

经过再三的考虑,陈维政决定建一栋两层的框架结构砖房。远远看去,跟周围的村民建筑相差不大,这几年,陈村在外面打工的人多了,不少人建起了新房,都是三层四层的往上干。

基础做的是四层的基础,房子暂时起两层,以后有需要再往上加就好。

第一层150平方,规格是10米深,15米长,高4米,地面铺瓷砖。四排柱子分成左中右三区。正中是铁皮整体大门,进入大门后,迎面而来的是整幅墙的祖宗牌位,牌位下面,是从清水弄回来的越南红酸枝八仙桌,八仙桌一边一张红酸枝太师椅,这套家当,让十八爷眼红了很久。他说,过去,他们家也有,梨木的,在那十年时,被人弄走给烧掉了。

转过大门正对的家仙牌位,后面隐藏着上二楼的楼梯和后门,以及楼梯间下的公用卫生间。

按五行相生的说法,右边是整体开放式大厨房及餐厅。对开门冰箱,西式大餐台,壁挂式超大型消毒柜,超强抽油烟机。电磁炉、微波炉、光波炉,组合刀具、组合餐具、组合味瓶,景德镇的瓷碗、苏泊尔的铁锅。都是陈村人只有在电视上才能看到的东西。

左边是开放式客厅和茶室。六十寸的等离子电视,顶级家庭影院系统,大皮沙发,西式茶几。

整个一楼,除了后墙是砖砌到顶,其它三面都只砌了下面八十公分的砖,上部,全部是通透的整体玻璃幕墙。

沿着楼梯上到二楼,农村建房,喜欢在二楼前端伸出一米多,一来是增加了二楼使用面积,同时也让一楼有一个走廊,一个可以遮风避雨的走廊。陈维政觉得这个想法不错,也飘出去一米多。

陈维政在城市呆久了,受城市公寓房的影响,不得不把自己的二楼也搞成一个典型的公寓楼结构。二楼中间的后部是楼梯,上了楼梯是一个小小的过厅,二楼铺的是复合木地板,这玩意空间里还有不少。左右两边各有两间卧房,每间房都有自己的独立阳台和卫生间,阳台在房子的侧面。每个房间,都安装了空调、卧具和电视。卫生间里,空气能热水器提供24小时热水,五星级服务。

过厅前面,大门顶上的二楼小房,是陈维政的专用书房。由于二楼飘出去一米多,这间小书房面积也不小。书房里有韩式拖拉门与右边靠前的房间相通,这间房,就是陈维政自己的主人房,楼顶,用钢结构做了一个简易的人字形房顶,隔热防水,安装了大型储水桶和太阳能热水器。洗衣机也放在楼上,随洗随晒,非常方便。

修完房子,再把房前的空地网格化,所谓网格化,就是弄得有点象城市里的人行道绿地,既可以消化积水,又方便行走,还能长出一些绿色植物,一举多得。以后用来做停车场,或者搞点什么中秋赏月活动也不错。

农村建房真便宜,土地不要钱,材料虽然贵,政府有补贴,工钱不高,出力不小,吃点工作餐,喝点小啤酒,那又算得什么!

老一辈的基本都是义务帮忙,十八爷每天来监工,你要给他工钱,他直接用钢筋抽你。大伯陈宝龙,七十三岁,村里九大常委之一,是大爷爷家的长子,建房的技术总顾问,每天第一个到现场,最后一个离开,那质量要求之严格,连陈维政都吐舌。不要工钱,不吃工作餐,最后,拿陈维政每天一包红塔山了事。

挖个小鱼塘,县里还表彰成大学生回乡创业模范标兵。

建房工作还没动,土地所就把建房证给办好,所长舍近求远,一公里远的陈村不上门服务,开个车跑到十公里外的县城把建房证亲手交给陈维刚陈大秘。都是人精啊!

拉个网线吧,不然做宅男都做得不专业。

村委是有电话通到的,陈维政给10000号打电话咨询,对方说,可以给他拉专线,收一点材料费,两千元左右。陈维政同意了,选择一个套餐,一条宽带配一个3g手机号,每月98元,98元全部可以作为话费使用。

既然决定回家生活,南城的号码就没必要再留,断掉南城的电话号码,就是割断南城那一段历史纪录,新的号码就是新的开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